一种树脂产品贴纸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4934发布日期:2019-06-15 01:1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脂产品贴纸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学产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脂产品贴纸设备。



背景技术:

在光学相关工作及设备中,往往会采用一种通过反射原理将光进行筛选的光反射件,包括树脂材质的本体,本体的两侧及后部的侧面分别黏贴不同颜色的透光片,用于反射不同的颜色的光线。在现有的加工步骤中,黏贴步骤往往由人工进行操作,由于不同侧面对应的透光片颜色不同,人工操作时容易贴错,不合格率较高,而且人工操作的效率有限,无法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合格率、提高加工效率的树脂产品贴纸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传输装置、第一剪裁贴纸装置、第二剪裁贴纸装置、第三剪裁贴纸装置、第一挤压装置、第二挤压装置、第三挤压装置、取料座及多个加工座,所述的取料座及多个加工座沿直线依次排列,所述的取料座用于堆叠放置树脂产品本体,所述的加工座用于加工过程中放置树脂产品本体,所述的传输装置将树脂产品本体从取料座取出并依次在各加工座之间传递,所述的加工座的数量为五个,形成依次排列的第一加工位、第二加工位、第三加工位、第四加工位及第五加工位,所述的第一剪裁贴纸装置及第二剪裁贴纸装置分别位于第一加工位两侧并将剪裁后的透光片分别黏贴于树脂产品本体的两侧,在透光片上方及下方留有折叠余量,所述的第一挤压装置位于第二加工位并将黏贴于树脂产品本体一侧的透光片的余量向树脂产品本体挤压平整,所述的第二挤压装置位于第三加工位并将黏贴于树脂产品本体另一侧的透光片的余量向树脂产品本体挤压平整,所述的第三剪裁贴纸装置位于第四加工位将剪裁后的透光片黏贴于树脂产品本体的后部,在透光片上方及下方留有折叠余量,所述的第三挤压装置位于第五工位将黏贴于树脂产品本体后部的透光片的余量向树脂产品本体挤压平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相对应的剪裁贴纸装置及挤压装置实现树脂产品本体不同侧的透光片的黏贴及平整,各工位之间由传输装置进行传输,剪裁、贴纸及传输均由自动设备代替人工,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高,而且,第一剪裁贴纸装置及第二剪裁贴纸装置同时对树脂产品两侧同时进行加工,使结构更紧凑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在黏贴过程中预留黏贴余量,一方面,降低精度要求,降低加工成本,另一方面,提高透光片与树脂产品本体的黏贴面积,大大提高黏贴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剪裁贴纸装置、第二剪裁贴纸装置及第三剪裁贴纸装置均包括剪裁机构及转移机构,所述的转移机构包括转移吸盘及驱动转移吸盘从剪裁机构处移动至加工座并黏贴于树脂产品本体的吸盘位移机构,所述的剪裁机构包括沿转移吸盘长度方向设置的送料剪裁轨道、沿送料剪裁轨道移动的送料剪裁座、驱动送料剪裁座移动的送料剪裁位移机构及绕设连续透光片的料筒,所述的送料剪裁座设置有夹持连续透光片端部的夹持组件及将连续透光片裁断的裁断组件,所述的夹持组件夹持料筒上的连续透光片后送料剪裁座沿送料剪裁座移动,直至连续透光片覆盖于转移吸盘,由转移吸盘吸附连续透光片后夹持组件松开连续透光片并回位,在初始位置继续夹持连续透光片,剪裁组件位于夹持组件与转移吸盘之间将连续透光片裁断后回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由夹持组件将绕设于料筒的连续透光片拉伸至与转移吸盘对应的位置,由转移吸盘将透光片吸附,夹持组件回位后由剪裁组件将被吸盘吸附的部分进行剪裁,实现透光件与料筒的分离,再由吸盘位移机构将吸盘上的透光片转移至加工座进行黏贴,实现整个剪裁贴纸的步骤,全程由自动设备代替人工,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剪裁贴纸装置、第二剪裁贴纸装置及第三剪裁贴纸装置均包括平整机构,所述的平整机构包括沿转移吸盘长度方向设置的平整轨道、沿平整轨道移动的平整座及驱动平整座移动的平整座位移机构,所述的平整座设置有平整杆及驱动平整杆靠近和远离转移吸盘的平整杆位移机构,所述的平整杆设置有在平整座沿平整轨道滑移时将吸附于转移吸盘的透光片挤压平整的挤压尖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整杆的挤压尖端在平整座沿平整轨道滑移时,一方面将可能弯曲的透光片铺平,另一方面将残留于透光片与树脂产品本体之间的空气排紧,大大提高转移吸盘对透光片的吸附稳定性,吸盘位移机构能够保证将转移吸盘上的透光片移动至加工座的准确位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剪裁贴纸装置及第二剪裁贴纸装置的吸盘位移机构位于剪裁机构与加工座之间并还包括转移座,所述的转移座转动设置有前后翻转的翻转座及驱动翻转座转动的翻转驱动机构,所述的转移吸盘分别设置于翻转座两端,两端的所述的转移吸盘分别与加工座及剪裁机构的位置相对应,并在翻转座转动时将两端的转移吸盘位置进行切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一端的吸盘吸取产品后,翻转驱动机构带动翻转座翻转,吸取产品的吸盘翻转至另一端,由与剪裁机构对应的位置切换至与加工座对应,准备黏贴于加工座的树脂产品本体,结构更为紧凑,合理利用黏贴与取料之间的加工间隙提高加工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翻转座两端的转移吸盘之间固定设置有沿滑移于转移座的联动杆,所述的转移座分别设置有推动不同的转移吸盘远离前座体的推块及驱动推块移动的推块位移机构,所述的推块推动其中一个转移吸盘远离转移座时另一个转移吸盘靠近转移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动杆配合推块位移机构,一方面使两端的转移吸盘动作更为同步,另一方面简化驱动结构,并增设联动杆,也使转移吸盘位移更为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三剪裁贴纸装置的剪裁机构位于加工座上方,所述的第三剪裁贴纸装置的吸盘位移机构位于剪裁机构上方,该吸盘位移机构包括升降座、供升降座升降的升降轨道及驱动升降座移动的升降座位移机构,所述的转移吸盘安装于升降座下端并在吸附透光片后下降至加工座,所述的第三剪裁贴纸装置相对应的加工座包括加工底座、转动设置于加工底座的放置板及驱动放置板翻转的转向驱动机构,所述的放置板的上端面作为放置树脂产品本体的加工放置面,该加工放置面两侧分别设置有对树脂产品本体限位的加工限位件,所述的转向驱动机构将放置板从水平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时供第三剪裁贴纸装置将贴纸贴于树脂产品本体的后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向驱动机构将放置板从水平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再由升降座位移机构驱动升降座下降,直至转移吸盘上的透光片黏贴于位于加工座的树脂产品本体的后部,实现后部黏贴的所有步骤,由于加工放置面两侧具有加工限位件,在翻转时不会橡胶产品不会掉落,提高实用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挤压装置、第二挤压装置及第三挤压装置分别包括位于加工座两侧的夹持机构及压辊机构,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夹爪气缸及驱动夹爪气缸靠近和远离加工座的夹爪位移机构,所述的夹爪气缸的夹爪用于夹持树脂产品本体并在两侧之间设置有容置未挤压的透光片的容置空间,所述的压辊机构包括压辊座及驱动压辊座靠近和远离加工座的压辊位移机构,所述的压辊座设置有两个沿竖向排布并相对压辊座竖向摆动的压辊安装杆,两个所述的压辊安装杆朝向加工座的一端分别转动设置有压辊,朝向加工座的另一端之间压缩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的压辊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相对复位并靠近加工座的过程中将透光片上方及下方的余量向树脂产品本体折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由夹爪夹住橡胶本体,再由压辊位移机构驱动压辊座抓紧靠近橡胶本体,在靠近过程中压辊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将透光片上方及下方的余量向树脂产品本体折叠,从而实现透光片稳完全黏贴于树脂产品,由于由弹性件调节压辊位置,可适配多种产品规格,且挤压力能够自动进行调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取料座包括取料底座、升降平台及升降平台位移机构,所述的升降平台的上端面作为堆叠放置树脂产品本体的堆叠放置面,所述的升降平台位移机构驱动升降平台相对取料底座升降,所述的取料底座位于升降平台两侧分别设置有对升降平台进行竖向导向的导向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平台位移机构驱动升降平台相对取料底座升降,在位于最上层的树脂产品被取走后能够将位于第二位的树脂产品上升至最高位,提高取料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传输装置包括传输底座、纵向轨道、纵向传输座、纵向位移机构、竖向轨道、竖向传输座及竖向位移机构,所述的纵向轨道沿树脂产品本体传输方向设置于传输底座,所述的纵向位移机构驱动纵向传输座沿纵向轨道移动,所述的竖向轨道沿竖向设置于纵向传输座,所述的竖向位移机构驱动竖向传输座沿竖向轨道移动,所述的竖向传输座沿树脂产品本体传输方向排布有多个往复移动于相邻加工座的传输吸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输装置能够同时驱动多个传输吸盘同步移动,简化驱动结构的同时使传输更为紧凑、同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剪裁贴纸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剪裁机构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三剪裁贴纸装置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三剪裁贴纸装置相对应的加工座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挤压装置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取料座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传输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脂产品贴纸设备,包括传输装置1、第一剪裁贴纸装置2、第二剪裁贴纸装置3、第三剪裁贴纸装置4、第一挤压装置5、第二挤压装置6、第三挤压装置7、取料座8及多个加工座9,取料座8及多个加工座9沿直线依次排列,取料座8用于堆叠放置树脂产品本体,加工座用于加工过程中放置树脂产品本体,传输装置1将树脂产品本体从取料座8取出并依次在各加工座9之间传递,加工座9的数量为五个,形成依次排列的第一加工位a、第二加工位b、第三加工位c、第四加工位d及第五加工位e,第一剪裁贴纸装置2及第二剪裁贴纸装置3分别位于第一加工位a两侧并将剪裁后的透光片分别黏贴于树脂产品本体的两侧,在透光片上方及下方留有折叠余量,第一挤压装置5位于第二加工位b并将黏贴于树脂产品本体一侧的透光片的余量向树脂产品本体挤压平整,第二挤压装置6位于第三加工位c并将黏贴于树脂产品本体另一侧的透光片的余量向树脂产品本体挤压平整,第三剪裁贴纸装置4位于第四加工位d将剪裁后的透光片黏贴于树脂产品本体的后部,在透光片上方及下方留有折叠余量,第三挤压装置7位于第五工位将黏贴于树脂产品本体后部的透光片的余量向树脂产品本体挤压平整,由相对应的剪裁贴纸装置及挤压装置实现树脂产品本体不同侧的透光片的黏贴及平整,各工位之间由传输装置1进行传输,剪裁、贴纸及传输均由自动设备代替人工,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高,而且,第一剪裁贴纸装置2及第二剪裁贴纸装置3同时对树脂产品两侧同时进行加工,使结构更紧凑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在黏贴过程中预留黏贴余量,一方面,降低精度要求,降低加工成本,另一方面,提高透光片与树脂产品本体的黏贴面积,大大提高黏贴的稳定性。

第一剪裁贴纸装置2、第二剪裁贴纸装置3及第三剪裁贴纸装置4均包括剪裁机构21及转移机构22,转移机构22包括转移吸盘221及驱动转移吸盘221从剪裁机构21处移动至加工座9并黏贴于树脂产品本体的吸盘位移机构,剪裁机构21包括沿转移吸盘221长度方向设置的送料剪裁轨道211、沿送料剪裁轨道211移动的送料剪裁座212、驱动送料剪裁座212移动的送料剪裁位移机构213及绕设连续透光片的料筒214,送料剪裁座212设置有夹持连续透光片端部的夹持组件及将连续透光片裁断的裁断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固定于送料剪裁座212的固定夹块215及在夹块气缸217驱动下靠近和远离固定夹块215的活动夹块216,夹块气缸217同时驱动裁断组件的裁刀210进行移动,在夹持组件夹持透光片时剪断透光片,从而简化驱动结构,提高加工效率,夹持组件夹持料筒214上的连续透光片后送料剪裁座212沿送料剪裁座212移动,直至连续透光片覆盖于转移吸盘221,由转移吸盘221吸附连续透光片后夹持组件松开连续透光片并回位,在初始位置继续夹持连续透光片,剪裁组件位于夹持组件与转移吸盘221之间将连续透光片裁断后回位,先由夹持组件将绕设于料筒214的连续透光片拉伸至与转移吸盘221对应的位置,由转移吸盘221将透光片吸附,夹持组件回位后由剪裁组件将被吸盘吸附的部分进行剪裁,实现透光件与料筒214的分离,再由吸盘位移机构将吸盘上的透光片转移至加工座9进行黏贴,实现整个剪裁贴纸的步骤,全程由自动设备代替人工,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高,其中,送料剪裁位移机构213包括送料电机2131、送料齿轮2132及送料齿条2133,送料齿条2133沿送料剪裁轨道211方向排布并固定于送料剪裁座212,送料电机2131驱动与送料齿条2133啮合传动的送料齿轮2132转动,从而带动送料剪裁轨道211沿送料剪裁轨道211移动,而且,送料剪裁轨道211底部还设置有滑座219及供滑座219沿靠近和远离加工座的方向滑移的滑座轨道218,配合滑座丝杆2191及滑座电机2192,使滑座219沿滑座轨道218往复移动。

第一剪裁贴纸装置2、第二剪裁贴纸装置3及第三剪裁贴纸装置4均包括平整机构23,平整机构23包括沿转移吸盘221长度方向设置的平整轨道231、沿平整轨道231移动的平整座232及驱动平整座232移动的平整座位移机构233,平整轨道231可与送料剪裁轨道211一体设置,也可分体设置,平整座位移机构233的结构与送料剪裁轨道211结构相同,平整座232设置有平整杆234及驱动平整杆234靠近和远离转移吸盘221的平整杆位移机构235,平整杆234设置有在平整座232沿平整轨道231滑移时将吸附于转移吸盘221的透光片挤压平整的挤压尖端2341,平整杆234的挤压尖端2341在平整座232沿平整轨道231滑移时,一方面将可能弯曲的透光片铺平,另一方面将残留于透光片与树脂产品本体之间的空气排紧,大大提高转移吸盘221对透光片的吸附稳定性,吸盘位移机构能够保证将转移吸盘221上的透光片移动至加工座9的准确位置,平整杆位移机构235由平整气缸2351配合与平整杆234滑移配合的平整轨道2352构成。

第一剪裁贴纸装置2及第二剪裁贴纸装置3的吸盘位移机构位于剪裁机构21与加工座9之间并还包括转移座222,转移座222转动设置有前后翻转的翻转座223及驱动翻转座223转动的翻转驱动机构224,该翻转驱动机构224为翻转座旋转气缸,转移吸盘221分别设置于翻转座223两端,两端的转移吸盘221分别与加工座9及剪裁机构21的位置相对应,并在翻转座223转动时将两端的转移吸盘221位置进行切换,位于一端的吸盘吸取产品后,翻转驱动机构224带动翻转座223翻转,吸取产品的吸盘翻转至另一端,由与剪裁机构21对应的位置切换至与加工座9对应,准备黏贴于加工座9的树脂产品本体,结构更为紧凑,合理利用黏贴与取料之间的加工间隙提高加工效率。

翻转座223两端的转移吸盘221之间固定设置有沿滑移于转移座222的联动杆225,转移座222分别设置有推动不同的转移吸盘221远离前座体的推块226及驱动推块226移动的推块位移机构227,推块226推动其中一个转移吸盘221远离转移座222时另一个转移吸盘221靠近转移座222,联动杆225配合推块位移机构227,一方面使两端的转移吸盘221动作更为同步,另一方面简化驱动结构,并增设联动杆225,也使转移吸盘221位移更为稳定。

第三剪裁贴纸装置4的剪裁机构21位于加工座9上方,第三剪裁贴纸装置4的吸盘位移机构位于剪裁机构21上方,该吸盘位移机构包括升降座228、供升降座228升降的升降轨道229及驱动升降座228移动的升降座位移机构220,升降座位移机构220为升降座气缸,转移吸盘221安装于升降座228下端并在吸附透光片后下降至加工座9,额外在升降座228上设置吸盘气缸2281使转移吸盘221小幅度移动,第三剪裁贴纸装置4相对应的加工座9包括加工底座91、转动设置于加工底座91的放置板92及驱动放置板92翻转的转向驱动机构93,转向驱动机构93为放置板旋转气缸,放置板92的上端面作为放置树脂产品本体的加工放置面921,该加工放置面921两侧分别设置有对树脂产品本体限位的加工限位件922,转向驱动机构93将放置板92从水平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时供第三剪裁贴纸装置4将贴纸贴于树脂产品本体的后部,转向驱动机构93将放置板92从水平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再由升降座位移机构220驱动升降座228下降,直至转移吸盘221上的透光片黏贴于位于加工座9的树脂产品本体的后部,实现后部黏贴的所有步骤,由于加工放置面921两侧具有加工限位件922,在翻转时不会橡胶产品不会掉落,提高实用性。

第一挤压装置5、第二挤压装置6及第三挤压装置7分别包括位于加工座9两侧的夹持机构51及压辊机构52,夹持机构51包括夹爪气缸511及驱动夹爪气缸511靠近和远离加工座9的夹爪位移机构,夹爪气缸511的夹爪用于夹持树脂产品本体并在两侧之间设置有容置未挤压的透光片的容置空间512,夹爪位移机构由供夹爪气缸511滑移的夹爪轨道514及驱动夹爪气缸511沿夹爪轨道移动的夹爪位移气缸513,压辊机构52包括压辊座521及驱动压辊座521靠近和远离加工座9的压辊位移机构522,压辊位移机构522由压辊电机526及由压辊电机526驱动并与压辊座521螺纹配合的压辊丝杆527组成,压辊座521设置有两个沿竖向排布并相对压辊座521竖向摆动的压辊安装杆523,两个压辊安装杆523朝向加工座9的一端分别转动设置有压辊524,朝向加工座9的另一端之间压缩设置有弹性件525,弹性件525为弹性压缩弹簧,压辊524在弹性件525的作用下相对复位并靠近加工座9的过程中将透光片上方及下方的余量向树脂产品本体折叠,先由夹爪夹住橡胶本体,再由压辊524位移机构522驱动压辊524座521抓紧靠近橡胶本体,在靠近过程中压辊524在弹性件525的作用下将透光片上方及下方的余量向树脂产品本体折叠,从而实现透光片稳完全黏贴于树脂产品,由于由弹性件525调节压辊524位置,可适配多种产品规格,且挤压力能够自动进行调节。

取料座8包括取料底座81、升降平台82及升降平台位移机构83,升降平台82的上端面作为堆叠放置树脂产品本体的堆叠放置面821,升降平台位移机构83驱动升降平台82相对取料底座81升降,取料底座81位于升降平台82两侧分别设置有对升降平台82进行竖向导向的导向壁811,升降平台位移机构83驱动升降平台82相对取料底座81升降,在位于最上层的树脂产品被取走后能够将位于第二位的树脂产品上升至最高位,提高取料效率,升降平台位移机构83为升降气缸。

传输装置1包括传输底座11、纵向轨道12、纵向传输座13、纵向位移机构14、竖向轨道15、竖向传输座16及竖向位移机构17,纵向轨道12沿树脂产品本体传输方向设置于传输底座11,纵向位移机构14驱动纵向传输座13沿纵向轨道12移动,纵向位移机构14包括纵向位移电机141及由纵向位移电机141并与纵向传输座13螺纹配合的纵向位移丝杆,竖向轨道15沿竖向设置于纵向传输座13,竖向位移机构17驱动竖向传输座16沿竖向轨道15移动,竖向位移机构17由竖向位移电机171并与竖向传输座16螺纹配合的竖向位移丝杆172,竖向传输座16沿树脂产品本体传输方向排布有多个往复移动于相邻加工座9的传输吸盘18,传输装置1能够同时驱动多个传输吸盘18同步移动,简化驱动结构的同时使传输更为紧凑、同步,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传输装置1,从而减少传输装置1的传输行程,提高传输稳定性,其中,竖向传输座16位于第三加工位c与第四加工位d往复移动的传输吸盘18的位置设置有调整该传输吸盘18水平朝向的调向电机18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