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轮胎成品扎眼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4896发布日期:2019-08-20 20:52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空轮胎成品扎眼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航空轮胎辅助设备,具体是一种航空轮胎成品扎眼机。



背景技术:

轮胎硫化完成后,需要用锥子对轮胎的胎肩及胎圈部位进行扎眼,消除胎体中的气泡,防止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鼓包,造成安全事故。传统扎眼是手工进行操作,由于人员的不同,扎眼的深度,角度不同,容易造成轮胎胎体中气泡排不干净,在轮胎使用中容易鼓包,影响轮胎正常使用,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轮胎扎眼机,以实现对成品轮胎进行扎眼时,用机器进行操作,使扎眼深度、角度一致,防止扎眼不到位而造成轮胎鼓包,提高轮胎生产的工艺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航空轮胎成品扎眼机。这种扎眼机可以实现轮胎扎眼均匀、深度统一、角度一致,便于控制,从而提高轮胎生产的工艺稳定性。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航空轮胎成品扎眼机,包括支架,支架两端向下倾斜,支架上设有一组与支架两侧边垂直且可转动的辊道,支架侧边设有伸向辊道上方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垂直于支撑板且朝向辊道的第一支杆,第一支杆下端端头设有第一固定盘,第一支杆上设有与第一支杆垂直且呈l形状的第一扎眼针支架,第一扎眼针支架与支撑板成90度角,第一扎眼针支架末端端头设有与第一扎眼针支架垂直的第一支板,第一支板两端端部向外朝下,第一支板两端端部朝外的面分别设有带法兰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依次连接穿过第一支板的第一针杆、第一压板和第一扎眼针,第二气缸依次连接穿过第一支板的第二针杆、第二压板和第二扎眼针,支架下方设有与支撑板垂直固接的底板,底板底面设有带法兰的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由下到上依次连接穿过底板的第二支杆和第二固定盘,第二固定盘与第一固定盘正对,第二支杆设有垂直第二支杆且呈l形状的第二扎眼针支架,第二扎眼针支架与第一扎眼针支架正对,第二扎眼针支架末端设有与第二扎眼针支架垂直的第二支板,第二支板两端端部向外朝上,第二支板两端端部朝外的面分别设有带法兰的第四气缸和第五气缸,第四气缸依次连接穿过第二支板的第三针杆、第三压板和第三扎眼针,第五气缸依次连接穿过第二支板的第四针杆、第四压板和第四扎眼针。

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一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分别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四气缸、第五气缸电连接。

所述底板上设有一组脚踏开关,脚踏开关均与第三气缸电连接。

所述第一扎眼针、第二扎眼针、第三扎眼针和第四扎眼针的角度可调节。

所述第二固定盘、第二扎眼针支架和第二支板正对的辊道位置设有开口,便于第二支杆上升后第二固定盘、第三扎眼针和第四扎眼针的工作。

这种扎眼机实现了轮胎扎眼均匀、深度统一、角度一致,便于控制,提高了轮胎生产的工艺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第二扎眼组件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辊道开口示意图。

图中,1.支架2.辊道3.支撑板4.第一支杆5.第一固定盘6.第一扎眼针支架7.第一支板71.第一气缸72.第二气缸711.第一针杆712.第一压板713.第一扎眼针721.第二针杆722.第二压板723.第二扎眼针8.底板9.第三气缸10.第二支杆11.第二固定盘12.第二扎眼针支架13.第二支板131.第四气缸132.第五气缸1311.第三针杆1312.第三压板1313.第三扎眼针1321.第四针杆1322.第四压板1323.第四扎眼针14.第一脚踏开关15.第二脚踏开关16.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参照图1、图2,一种航空轮胎成品扎眼机,包括支架1,支架1两端向下倾斜,支架1上设有一组与支架1两侧垂直且可转动的辊道2,支架1侧边设有伸向辊道2上方的支撑板3,支撑板3上设有垂直于支撑板3且朝向辊道的第一支杆4,第一支杆4下端端头设有第一固定盘5,第一支杆4上设有与第一支杆4垂直且呈l形状的第一扎眼针支架6,第一扎眼针支架6与支撑板3成90度角,第一扎眼针支架6末端端头设有与第一扎眼针支架6垂直的第一支板7,第一支板7两端端部向外朝下,第一支板7两端端部朝外的面分别设有带法兰的第一气缸71和第二气缸72,第一气缸71依次连接穿过第一支板7的第一针杆711、第一压板712和第一扎眼针713,第二气缸72依次连接穿过第一支板7的第二针杆721、第二压板722和第二扎眼针723,支架1下方设有与支撑板3垂直固接的底板8,底板8底面设有带法兰的第三气缸9,第三气缸9由下到上依次连接穿过底板的第二支杆10和第二固定盘11,第二固定盘11与第一固定盘5正对,第二支杆10设有垂直第二支杆10且呈l形状的第二扎眼针支架12,第二扎眼针支架12与第一扎眼针支架6正对,第二扎眼针支架12末端设有与第二扎眼针支架12垂直的第二支板13,第二支板13两端端部向外朝上,第二支板13两端端部朝外的面分别设有带法兰的第四气缸131和第五气缸132,第四气缸131依次连接穿过第二支板13的第三针杆1311、第三压板1312和第三扎眼针1313,第五气缸132依次连接穿过第二支板13的第四针杆1321、第四压板1322和第四扎眼针1323。

所述支撑板3上设有一组控制开关,本例控制开关为4个,其中一个控制开关与第一气缸71和第四气缸131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扎眼针713和第三扎眼针1313完成轮胎16胎肩的扎眼排气工作,一个控制开关与第二气缸72和第五气缸132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二扎眼针723和第四扎眼针1323完成轮胎16胎圈的扎眼排气工作,一个控制开关与第一气缸71、第二气缸72、第四气缸131和第五气缸132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扎眼针713、第二扎眼针723、第三扎眼针1313和第四扎眼针1323同时对轮胎16胎肩和胎圈的扎眼排气工作,另外一个控制开关与电源电连接,用于控制需要停止的情况下,关闭正在工作的扎眼机。

所述底板8上设有一组脚踏开关,本例脚踏开关为2个,第一脚踏开关14和第二脚踏开关15与第三气缸9电连接,其中第一脚踏开关15控制第三气缸9的活塞杆上升,第二脚踏开关15控制第三气缸9的活塞杆下降,当需要停止第三气缸9活塞杆的上升或下降运动时,只需放开踩住的第一脚踏开关14或第二脚踏开关即可。

所述第一扎眼针713、第二扎眼针723、第三扎眼针1313和第四扎眼针1323的角度可调节。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固定盘11、第二扎眼针支架12和第二支板13正对的辊道2位置设有开口。

使用时,轮胎16通过辊道2由人工推入第二固定盘11位置,使第二固定盘11正好卡住轮胎16胎圈下侧,以便将轮胎16固定,然后工作人员站在底板8上踩下第一脚踏开关14,第三气缸9的活塞杆上升,从而带动第二支杆10和第二固定盘11上升,上升过程中若轮胎16需要调整,放开踩下的第一脚踏开关14,第三气缸9停止工作,待轮胎16调整完成后,继续踩下第一脚踏开关14,直至第三气缸9带动第二支杆10和第二固定盘11上升到位,放开踩下的第一脚踏开关14,然后开始对轮胎16进行扎眼工作,对胎肩与胎圈等分角度不一样的情况,扎眼时可选择轮胎16胎肩或胎圈,人工转动轮胎16让扎眼针对准扎眼标识,若对轮胎16胎肩进行扎眼,则按下控制第一气缸71和第四气缸131的控制开关,第一气缸71和第四气缸131分别推动第一扎眼针713和第三扎眼针1313对轮胎16的胎肩进行扎眼,扎眼是否到位依据扎眼机电路中设有的行程开关进行检测,扎眼到位后第一扎眼针713和第三扎眼针1313自动返回,人工对轮胎16进行转动,然后再扎下一组轮胎16胎肩的扎眼标识,如此循环,直到轮胎16胎肩的扎眼标识完成全部扎眼;若对轮胎胎圈进行扎眼,则按下控制第二气缸72和第五气缸132的控制开关,第二气缸72和第五气缸132分别推动第二扎眼针723和第四扎眼针1323对轮胎16的胎圈进行扎眼,其余轮胎16胎圈的扎眼过程同轮胎胎肩;如果胎肩与胎圈等分角度一样则可以同时进行轮胎16胎肩和胎圈的扎眼工作,一次扎四个眼,待全部扎眼工作完成,踩下第二脚踏开关15,使得第三气缸9的活塞杆带动第二支杆10和第二固定盘11及固定在第二固定盘11上的轮胎16下降,下降到位后,放开踩下的第二脚踏开关15,人工将轮胎16通过辊道2推出第二固定盘11,进行下一轮的轮胎16扎眼工作。

本例只针对某一特定规格轮胎16,若对另一种规格轮胎16进行扎眼,需把扎眼组件进行更换,不同规格的轮胎16轮廓不同,任何规格的成品轮胎16都需要对胎肩和胎圈部位进行扎眼,因为轮胎16的胎肩和胎圈部位最容易产生气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