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回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63159发布日期:2020-08-25 18:4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回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回料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

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

但是,现有的用于无纺布生产用回料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1、现有的无纺布回料装置在使用时,大都是通过两个粉碎轴进行切割粉碎,然后直接将粉碎后的废料导出,再加以回收利用,但是这种方式对无纺布的粉碎效果不足,从而需要工人多次重复添加粉碎才能达到回收需求,进而加大了工作负担。

2、同时现有的无纺布回料装置在对无纺布粉碎时容易产生大量的漂浮杂物,进而会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回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无纺布回料装置在使用时,大都是通过两个粉碎轴进行切割粉碎,然后直接将粉碎后的废料导出,再加以回收利用,但是这种方式对无纺布的粉碎效果不足,从而需要工人多次重复添加粉碎才能达到回收需求,进而加大了工作负担,同时现有的无纺布回料装置在对无纺布粉碎时容易产生大量的漂浮杂物,进而会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回料装置,包括机架、第一粉碎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粉碎机构、第二驱动机构、输送机、水泵、隔板、开关盒和隔音机构,所述第一粉碎机构设置于机架顶部一侧,所述机架顶部表面两侧均安装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粉碎机构设置于第一粉碎机构底部输料口处,所述机架内腔顶部表面一侧安装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机架内腔底部一侧安装有输送机,所述机架内腔底部另一侧安装有水泵,所述隔板设置于水泵与输送机之间,所述机架左侧壁表面顶部安装有开关盒,所述隔音机构设置于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内腔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粉碎机构由进料斗、粉碎轴、第一挡板、防护板和喷头组成。

优选的,所述进料斗内腔底部两侧均安装有粉碎轴,所述进料斗内腔两侧壁表面顶部均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外侧壁表面安装有防护板,且防护板具体设置有若干组,所述防护板内侧壁表面安装有喷头,通过第一粉碎机构中的进料斗,可便于工作人员将无纺布原料添加至粉碎轴处,通过粉碎轴,可对加入的无纺布进行初步粉碎处理,从而能够减低第二粉碎机构对无纺布的粉碎负担,同时通过进料斗内腔两侧壁表面顶部均安装的第一挡板,既能引导无纺布下落至粉碎轴中,又能为防护板和喷头提供安装空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由第一防护壳、第一电机和减速机组成,所述第一防护壳内腔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一侧安装有减速机,且减速机输入端通过链条与第一电机输出端传动相连,所述减速机输出端通过链条与粉碎轴输入端传动相连,从而能够使得第一电机带动第一粉碎机构上的粉碎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粉碎机构由下料管、粉碎桨、第一刀片、第二刀片、第二挡板和出料管组成。

优选的,所述粉碎桨设置于下料管内腔,所述第一刀片设置于粉碎桨表面,所述第二刀片设置于下料管内侧壁表面,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均具体设置有若干组,所述下料管内腔两侧壁顶部均安装有第二挡板,所述下料管底端安装有出料管,通过粉碎桨高速转动,从而能够对下落的无纺布进行二次粉碎,同时多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相互配合,又能提高了第二粉碎机构粉碎效果,通过第二挡板,可便于无纺布下落到粉碎桨正上方,以便于粉碎桨的粉碎处理,同时通过出料管,又能将二次粉碎的无纺布导出。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由第二防护壳和第二电机组成,所述第二防护壳内腔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通过皮带与粉碎桨输入端传动相连,由于第二驱动机构中第二防护壳内腔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通过皮带与粉碎桨输入端传动相连,从而能够使得第二电机带动粉碎桨运行。

优选的,所述开关盒表面一侧安装有第一开关,且第一开关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输送机电性相连,所述第一开关一侧安装有第二开关,且第二开关通过导线与水泵电性相连,通过开关盒中的第一开关,使得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输送机运行,通过第二开关,可灵活的开启水泵。

优选的,所述隔音机构由玻璃纤维隔音层和塑像隔音层粘接复合而成,所述玻璃纤维隔音层顶部表面粘接有塑像隔音层,通过在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内腔表面粘接隔音机构,并且隔音机构由玻璃纤维隔音层和塑像隔音层粘接复合而成,从而能够起到双重隔音的效果,进而能够降低电机在运行时的噪音污染,提高了使用环境的舒适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回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第一粉碎机构中的进料斗,可便于工作人员将无纺布原料添加至粉碎轴处,通过粉碎轴,可对加入的无纺布进行初步粉碎处理,从而能够减低第二粉碎机构对无纺布的粉碎负担,同时通过进料斗内腔两侧壁表面顶部均安装的第一挡板,既能引导无纺布下落至粉碎轴中,又能为防护板和喷头提供安装空间。

(2)本发明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粉碎机构上的粉碎轴转动,从而能够对下落的无纺布进行二次粉碎,同时多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相互配合,又能提高了第二粉碎机构粉碎效果,通过第二挡板,可便于无纺布下落到粉碎桨正上方,以便于粉碎桨的粉碎处理,同时通过出料管,又能将二次粉碎的无纺布导出。

(3)本发明通过水泵和喷头相互配合,可对粉碎的无纺布适量的降尘处理,减缓了细小漂浮物的悬浮,并且隔音机构由玻璃纤维隔音层和塑像隔音层粘接复合而成,从而能够起到双重隔音的效果,进而能够降低电机在运行时的噪音污染,提高了使用环境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粉碎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a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粉碎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开关盒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隔音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第一粉碎机构;201、进料斗;202、粉碎轴;203、第一挡板;204、防护板;205、喷头;3、第一驱动机构;301、第一防护壳;302、第一电机;303、减速机;4、第二粉碎机构;401、下料管;402、粉碎桨;403、第一刀片;404、第二刀片;405、第二挡板;406、出料管;5、第二驱动机构;501、第二防护壳;502、第二电机;6、输送机;7、水泵;8、隔板;9、开关盒;901、第一开关;902、第二开关;10、隔音机构;1001、玻璃纤维隔音层;1002、塑像隔音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回料装置,包括机架1、第一粉碎机构2、第一驱动机构3、第二粉碎机构4、第二驱动机构5、输送机6、水泵7、隔板8、开关盒9和隔音机构10,所述第一粉碎机构2设置于机架1顶部一侧,所述机架1顶部表面两侧均安装有第一驱动机构3,所述第二粉碎机构4设置于第一粉碎机构2底部输料口处,所述机架1内腔顶部表面一侧安装有第二驱动机构5,所述机架1内腔底部一侧安装有输送机6,所述机架1内腔底部另一侧安装有水泵7,所述隔板8设置于水泵7与输送机6之间,所述机架1左侧壁表面顶部安装有开关盒9,所述隔音机构10设置于第一驱动机构3和第二驱动机构5内腔表面,通过第一驱动机构3带动第一粉碎机构2中的粉碎轴202运行,从而能够使得粉碎轴202对无纺布进行初步粉碎处理,通过水泵7和喷头205相互配合,可对粉碎的无纺布适量的降尘处理,减缓了细小漂浮物的悬浮,并且通过第二驱动机构5带动第二粉碎机构4中的粉碎桨402运行,从而能够使得粉碎桨402对下落的无纺布进行二次粉碎。

所述第一粉碎机构2由进料斗201、粉碎轴202、第一挡板203、防护板204和喷头205组成。

所述进料斗201内腔底部两侧均安装有粉碎轴202,所述进料斗201内腔两侧壁表面顶部均安装有第一挡板203,所述第一挡板203外侧壁表面安装有防护板204,且防护板204具体设置有若干组,所述防护板204内侧壁表面安装有喷头205,通过第一粉碎机构2中的进料斗201,可便于工作人员将无纺布原料添加至粉碎轴202处,通过粉碎轴202,可对加入的无纺布进行初步粉碎处理,从而能够减低第二粉碎机构4对无纺布的粉碎负担,同时通过进料斗201内腔两侧壁表面顶部均安装的第一挡板203,既能引导无纺布下落至粉碎轴202中,又能为防护板204和喷头205提供安装空间。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由第一防护壳301、第一电机302和减速机303组成,所述第一防护壳301内腔安装有第一电机302,所述第一电机302一侧安装有减速机303,且减速机303输入端通过链条与第一电机302输出端传动相连,所述减速机303输出端通过链条与粉碎轴202输入端传动相连,由于第一驱动机构3中第一防护壳301内腔安装有第一电机302,第一电机302一侧安装有减速机303,且减速机303输入端通过链条与第一电机302输出端传动相连,同时减速机303输出端通过链条与粉碎轴202输入端传动相连,从而能够使得第一电机302带动第一粉碎机构2上的粉碎轴202转动。

所述第二粉碎机构4由下料管401、粉碎桨402、第一刀片403、第二刀片404、第二挡板405和出料管406组成。

所述粉碎桨402设置于下料管401内腔,所述第一刀片403设置于粉碎桨402表面,所述第二刀片404设置于下料管401内侧壁表面,所述第一刀片403和第二刀片404均具体设置有若干组,所述下料管401内腔两侧壁顶部均安装有第二挡板405,所述下料管401底端安装有出料管406,由于第一刀片403设置于粉碎桨402表面,并且第二刀片404设置于下料管401内侧壁表面,通过粉碎桨402高速转动,从而能够对下落的无纺布进行二次粉碎,同时多组第一刀片403和第二刀片404相互配合,又能提高了第二粉碎机构4粉碎效果,通过第二挡板405,可便于无纺布下落到粉碎桨402正上方,以便于粉碎桨402的粉碎处理,同时通过出料管406,又能将二次粉碎的无纺布导出。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由第二防护壳501和第二电机502组成,所述第二防护壳501内腔安装有第二电机502,且第二电机502通过皮带与粉碎桨402输入端传动相连,由于第二驱动机构5中第二防护壳501内腔安装有第二电机502,且第二电机502通过皮带与粉碎桨402输入端传动相连,从而能够使得第二电机502带动粉碎桨402运行。

所述开关盒9表面一侧安装有第一开关901,且第一开关901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电机302、第二电机502和输送机6电性相连,所述第一开关901一侧安装有第二开关902,且第二开关902通过导线与水泵7电性相连,通过开关盒9中的第一开关901,使得第一电机302、第二电机502和输送机6运行,通过第二开关902,可灵活的开启水泵7。

所述隔音机构10由玻璃纤维隔音层1001和塑像隔音层1002粘接复合而成,所述玻璃纤维隔音层1001顶部表面粘接有塑像隔音层1002,通过在第一驱动机构3和第二驱动机构5内腔表面粘接隔音机构10,并且隔音机构10由玻璃纤维隔音层1001和塑像隔音层1002粘接复合而成,从而能够起到双重隔音的效果,进而能够降低电机在运行时的噪音污染,提高了使用环境的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回料装置,在工作时,首先接通电源,按动开关盒9中的第一开关901,使得第一电机302、第二电机502和输送机6运行,由于第一驱动机构3中第一防护壳301内腔安装有第一电机302,第一电机302一侧安装有减速机303,且减速机303输入端通过链条与第一电机302输出端传动相连,同时减速机303输出端通过链条与粉碎轴202输入端传动相连,从而能够使得第一电机302带动第一粉碎机构2上的粉碎轴202转动,然后通过第一粉碎机构2中的进料斗201,可便于工作人员将无纺布原料添加至粉碎轴202处,通过粉碎轴202,可对加入的无纺布进行初步粉碎处理,从而能够减低第二粉碎机构4对无纺布的粉碎负担,同时通过进料斗201内腔两侧壁表面顶部均安装的第一挡板203,既能引导无纺布下落至粉碎轴202中,又能为防护板204和喷头205提供安装空间,通过第二开关902,可灵活的开启水泵7,从而能够使得喷头205对粉碎的无纺布适量的降尘处理,减缓了细小漂浮物的悬浮,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由于第二驱动机构5中第二防护壳501内腔安装有第二电机502,且第二电机502通过皮带与粉碎桨402输入端传动相连,从而能够使得第二电机502带动粉碎桨402运行,当第一粉碎机构2对无纺布初步粉碎后,下来至第二粉碎机构4中时,由于第一刀片403设置于粉碎桨402表面,并且第二刀片404设置于下料管401内侧壁表面,通过粉碎桨402高速转动,从而能够对下落的无纺布进行二次粉碎,同时多组第一刀片403和第二刀片404相互配合,又能提高了第二粉碎机构4粉碎效果,通过第二挡板405,可便于无纺布下落到粉碎桨402正上方,以便于粉碎桨402的粉碎处理,同时通过出料管406,又能将二次粉碎的无纺布导出,通过输送机6,又能将粉碎完成后的无纺布导出,以便于工人的收集处理,通过隔板8,可起到阻隔作用,防止水泵7上的水渍侵蚀输送机6,起到了干湿分离的功能,通过在第一驱动机构3和第二驱动机构5内腔表面粘接隔音机构10,并且隔音机构10由玻璃纤维隔音层1001和塑像隔音层1002粘接复合而成,从而能够起到双重隔音的效果,进而能够降低电机在运行时的噪音污染,提高了使用环境的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回料装置,包括机架1、第一粉碎机构2、进料斗201、粉碎轴202、第一挡板203、防护板204、喷头205、第一驱动机构3、第一防护壳301、型号为y132s-4的第一电机302、减速机303、第二粉碎机构4、下料管401、粉碎桨402、第一刀片403、第二刀片404、第二挡板405、出料管406、第二驱动机构5、第二防护壳501、型号为y132s-4的第二电机502、输送机6、型号为hge25-238a的水泵7、隔板8、开关盒9、第一开关901、第二开关902、隔音机构10、玻璃纤维隔音层1001和塑像隔音层100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并且上述电器元件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灵活的选取、安装并完成电路调试,保证各设备能正常运行,在这里不做过多的限制要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