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9530发布日期:2020-02-11 10:33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3d打印机。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3dprinters)简称(3dp)是一位名为恩里科·迪尼(enricodini)的发明家设计的一种神奇的打印机,不仅可以“打印”一幢完整的建筑,甚至可以在航天飞船中给宇航员打印任何所需的物品的形状。

现有的3d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本体和四个支脚,四个支脚分别位于打印机下端的四个边角处,打印机通过四个支脚放置于地面上。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打印机比较笨重,使得打印机在搬运移动时必须使用叉车等器械,一旦缺少相应的器械就只能多人抬起进行搬运移动,搬运移动不便,尚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3d打印机,将打印机与放置面的滑动摩擦转变成滚动摩擦,以方便对打印机进行搬运,提高了打印机的搬运移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3d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本体,还包括设置于打印机本体的底部边角位置的万向轮、至少一个设置于打印机本体底部的螺柱和螺纹连接于螺柱远离打印机本体一侧的套筒;

所述套筒远离打印机本体的一端超出螺柱并与放置面抵接,所述套筒靠近打印机本体的一端与打印机本体之间留有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万向轮将打印机本体与放置面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减小了打印机本体搬运时的阻力,方便进行搬运,提高了打印机的搬运移动效率;螺柱与套筒的组合设置,使打印机能够搬运到指定地点之后,能够通过转动套筒使套筒与放置面抵接以锁定打印机,提高了打印机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远离螺柱的一端设置有与放置面抵接的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垫的设置,起到了减震的作用,使打印机工作时不易发生抖动,提高了打印机运行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垫靠近套筒的一侧设置有一端与套筒抵接另一端与缓冲垫抵接的推力球轴承,所述缓冲垫上开设有供推力球轴承的轴圈嵌设安装的嵌槽,所述套筒上开设有供推力球轴承的座圈嵌设安装的安装槽,所述缓冲垫上设置有依次穿设于缓冲垫、推力球轴承和套筒上且与套筒螺纹配合的固定螺钉,所述缓冲垫远离套筒的一侧开设有供固定螺钉的螺头嵌设收纳的收纳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缓冲垫与套筒通过推力球轴承转动连接,减少了使用者转动套筒时的阻力,方便使用者通过转动套筒调节打印机水平,提高了打印机调节水平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垫远离套筒的一侧还设置有盖合收纳槽的盖盘,所述盖盘插接于收纳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盘的设置,对收纳槽进行盖合,减少了收纳槽内固定螺钉与外界空气以及灰尘的接触,使固定螺钉不易生锈,提高了固定螺钉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盘靠近套筒的一侧一体设置有至少三个沿盖盘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卡扣,所述缓冲垫上开设有与收纳槽互相连通且供卡扣卡接的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盖盘能够通过卡钩与卡接槽的卡接安装于缓冲垫上,对收纳槽进行盖合,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盘远离缓冲垫的一侧一体设置有供手握持的握持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持片的设置,增加了盖盘的握持面积,方便使用者握持,以对盖盘拆卸,提高了盖盘的拆卸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握持片上开设有供手指穿过的穿设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设孔的设置,方便使用者的手指穿设,以握持握持片,对盖盘进行拆卸,提高了盖盘的拆卸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远离螺柱的一侧一体外凸设置有至少一个供手握持的握持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持块的设置,增加了手与套筒的握持面积,方便使用者握持,且转动时不易滑脱,提高了套筒转动时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印机本体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供手握持的把手,所述打印机本体上还开设有与把手对应且供手穿设以握持把手的穿设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与穿设槽的组合设置,增加了打印机本体的握持面积,方便使用者进行握持,以对打印机进行搬运移动,提高了打印架搬运移动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将打印机与放置面的滑动摩擦转变成滚动摩擦,以方便对打印机进行搬运,提高了打印机的搬运移动效率;

2.缓冲垫与套筒通过推力球轴承转动连接,减少了使用者转动套筒时的阻力,方便使用者通过转动套筒调节打印机水平,提高了打印机调节水平的效率;

3.把手与穿设槽的组合设置,增加了打印机本体的握持面积,方便使用者进行握持,以对打印机进行搬运移动,提高了打印架搬运移动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3d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是螺柱、套筒、推力球轴承、缓冲垫、固定螺钉与盖盘的爆炸示意图一。

图4是螺柱、套筒、推力球轴承、缓冲垫、固定螺钉与盖盘的爆炸示意图二。

图5是盖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b部的放大图。

图中,1、打印机本体;2、万向轮;3、螺柱;4、套筒;5、缓冲垫;6、推力球轴承;7、嵌槽;8、安装槽;9、固定螺钉;10、收纳槽;11、盖盘;12、卡扣;13、卡接槽;14、握持片;15、穿设孔;16、握持块;17、把手;18、穿设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3d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本体1、万向轮2、螺柱3与套筒4。

参照图1、2,万向轮2通过螺钉固定于打印机本体1的底部,万向轮2的数量为四个且与分别位于打印机本体1底部的边角位置,以方便对打印机进行搬运移动;螺柱3与套筒4的数量均至少一个,螺柱3与套筒4一一对应,此处螺柱3与套筒4的数量均为四个,螺柱3与万向轮2一一对应设置,螺柱3可焊接于打印机本体1的底部也可螺纹连接于打印机本体1的底部,套筒4螺纹连接于螺柱3远离打印机本体1的一侧;套筒4可通过转动与放置面抵接,以对打印机本体1进行锁定,使打印机工作时不易发生移动,套筒4也可通过转动远离放置面,以方便通过万向轮2搬运移动打印机。

打印机本体1的侧壁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把手17,把手17插接于打印机本体1的侧壁上,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打印机本体1上还开设有穿设槽18,穿设槽18供手穿设,以方便握持把手17,对打印机本体1搬运移动。

参照图3、4,套筒4的下端还设有缓冲垫5,缓冲垫5由橡胶制成,使打印机在工作时能够通过缓冲垫5减震;缓冲垫5靠近套筒4的一端还设有推力球轴承6,推力球轴承6位于套筒4与缓冲垫5之间,缓冲垫5的上侧开设有嵌槽7,嵌槽7供推力球轴承6的轴圈嵌设安装,套筒4的下端开设有安装槽8,安装槽8供推力球轴承6的座圈嵌设安装,缓冲垫5上还设有固定螺钉9,固定螺钉9依次穿设于缓冲垫5、推力球轴承6上且与套筒4螺纹连接,以使套筒4与缓冲垫5转动连接。

套筒4的下侧还一体设有至少一个握持块16,握持块16位于套筒4的外周壁上,以方便使用者握持转动套筒4,此处握持块16的数量为六个。

参照图4、5,缓冲垫5的下侧还开设有收纳槽10,收纳槽10供固定螺钉9的螺头嵌设收纳,收纳槽10内还插接有盖盘11,盖盘11可由塑料或橡胶制成,盖盘11对收纳槽10进行盖合,使固定螺钉9不易生锈;盖盘11远离缓冲垫5的一侧还一体设有握持片14,握持片14供手握持,以方便对盖盘11进行拆装,握持片14上还开设有穿设孔15,穿设孔15供手指穿设,以方便握持握持片14;盖盘11靠近缓冲垫5的一侧还一体设有至少三个卡扣12,卡扣12沿盖盘11的周向均匀分布。

参照图4、6,缓冲垫5的下侧还开设有卡接槽13,卡接槽13位于收纳槽10内且与收纳槽10互相连通,卡接槽13供卡扣12卡接,以将盖盘11卡接于缓冲垫5上。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万向轮2的设置,将打印机与放置面的滑动摩擦转变成滚动摩擦,以方便对打印机进行搬运;螺柱3与套筒4的组合设置,使使用者能够通过转动套筒4对打印机本体1锁定或解除对打印机本体1的锁定;推力球轴承6、固定螺钉9与缓冲垫5的组合设置,使缓冲垫5与套筒4转动连接,当缓冲垫5与放置面抵接时,方便进一步转动套筒4压紧放置面,对打印机锁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