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空气成型的软绳开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2083发布日期:2020-08-11 22:0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空气成型的软绳开洞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压成型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空气成型的软绳开洞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依赖于火电等不清洁能源的技术逐渐被绿色生产技术所替代,在建筑行业也提出了零碳建筑的概念,零碳建筑是指零碳排放的建筑物,可以独立于电网运作,能够依靠太阳能或风能运作。这种建筑在不消耗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的情况下,全年的能耗全部由场地产生的可再生能源提供,现有的零碳建筑主要通过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的利用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但是,建筑的形状还是拘泥于有棱有角的状态,球体形状的建筑相较于传统结构的建筑,在外观上更胜一筹,且球形表面积最小,材料损耗小,球形壳体的建筑通常在生产加工完成之后需要对两边进行切割,作为进出的通道,如此,会造成大量材料的浪费,且切割时对表面破坏较大,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提出一种适用于空气成型的软绳开洞结构及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空气成型的软绳开洞结构及其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球形壳体建筑在生产加工完成之后对两边进行切割,会造成大量材料的浪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适用于空气成型的软绳开洞结构,包括内球体,所述内球体的外侧套接有经编层,所述经编层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经编层的边缘处设置有固定件和翻折部,所述翻折部与经编层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位于翻折部与经编层之间,所述经编层的外侧套接有阻隔层,所述经编层与阻隔层之间设置有导流管。

可选的,所述翻折部与经编层为一体设置,且翻折部的端部通过缝合线与经编层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内球体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充气口,两个充气口均位于经编层一侧的开口内。

可选的,所述导流管缠绕在经编层的外侧,且缠绕的圈数为13-15圈。

可选的,所述内球体由柔性材料制成并呈封闭结构的球体,所述经编层由纤维布构成,所述阻隔层由塑料膜构成。

一种适用于空气成型的软绳开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充气:用空气泵连接内球体两端的充气口,打开空气泵进行充气,空气泵将内球体充气至合适正压,使内球体形成稳定的球形结构;

b:裁剪:将经编层套设在内球体上,并在经编层的特定位置上进行剪裁开口;

c:巩固:在开口处将固定件呈与开口形状一致的结构布置在开口周身,并将开口周围的经编材料向上翻折包裹住钢材或者塑料材,并进行缝合,进行固定。

d:布置:然后将导流管缠绕并固定在经编层的外侧,再将阻隔层对经编层整体进行包裹,然后将导流管的一端伸出阻隔层,并将阻隔层与内球体密封连接。

可选的,所述步骤a中内球体内部的压力为1-1.5mpa,且步骤a中充气时间为30-40min。

可选的,所述步骤c中的固定件为钢管或者塑料管。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空气成型的软绳开洞结构及其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经编层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在开口的边缘设置有固定件,可以在空气成型的过程中,有效的将模具内部的流体阻隔在开口处,使得流体硬化成型之后成为具有开口的壳体,无需对壳体进行切割,节约材料。

(2)、本实用新型生产制造出具有开口的内部中空的球形外壳,避免了后期切割的过程,减少了材料的浪费,提高了产品的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内球体1、充气口11、经编层2、固定件3、翻折部4、缝合线5、阻隔层6、导流管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适用于空气成型的软绳开洞结构,包括内球体1,内球体1的外侧套接有经编层2,经编层2的一侧开设有开口,经编层2的边缘处设置有固定件3和翻折部4,翻折部4与经编层2固定连接,固定件3位于翻折部4与经编层2之间,经编层2的外侧套接有阻隔层6,经编层2与阻隔层6之间设置有导流管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翻折部4与经编层2为一体设置,且翻折部4的端部通过缝合线5与经编层2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内球体1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充气口11,两个充气口11均位于经编层2一侧的开口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导流管7缠绕在经编层2的外侧,且缠绕的圈数为13-15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内球体1由柔性材料制成并呈封闭结构的球体,经编层2由纤维布构成,阻隔层6由塑料膜构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空气成型的软绳开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充气:用空气泵连接内球体1两端的充气口5,打开空气泵进行充气,空气泵将内球体1充气至合适正压,使内球体1形成稳定的球形结构;

b:裁剪:将经编层2套设在内球体1上,并在经编层2的特定位置上进行剪裁开口;

c:巩固:在开口处将固定件呈与开口形状一致的结构布置在开口周身,并将开口周围的经编材料向上翻折包裹住钢材或者塑料材,并进行缝合,进行固定。

d:布置:然后将导流管4缠绕并固定在经编层2的外侧,再将阻隔层3对经编层2整体进行包裹,然后将导流管4的一端伸出阻隔层3,并将阻隔层3与内球体1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步骤a中内球体1内部的压力为1-1.5mpa,且步骤a中充气时间为30-40min。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步骤c中的固定件3为钢管或者塑料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经编层2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在开口的边缘设置有固定件3,固定件3为钢管或者塑料管可以在空气成型的过程中,有效的将模具内部的流体阻隔在开口处,使得流体硬化成型之后成为具有开口的壳体,无需对壳体进行切割,节约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