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屏式多回路热流道温控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62220发布日期:2020-04-28 21:49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触屏式多回路热流道温控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控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触屏式多回路热流道温控箱。



背景技术:

温控箱即可控制温度的箱体,内含温度控制装置,采用改变自耦变压器的抽头来改变输出电压的高低,从而达到风机运转速度的高低也改变温度的高低目的,其机箱主体采用优质的铝合金型材,具有结构坚固、外形美观、散热性能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电子、通信、自动化、传感器、智能卡、工业控制、精密机械等行业,是高档仪器仪表的理想箱体。

但是目前市场上温控箱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使用温控箱时,由于温控箱难以通过触摸屏集中控制远程数据的传输与监控,影响温控箱的使用效果,同时,使用温控箱时,由于温控箱操作复杂,难以存储大量数据,影响温控箱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触屏式多回路热流道温控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标签时,由于温控箱难以通过触摸屏集中控制远程数据的传输与监控,以及温控箱操作复杂,难以存储大量数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触屏式多回路热流道温控箱,包括电源开关和单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开关的输入端连接到外接电源,所述电源开关的输出端连接到电压转换器和继电器,所述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到单片机、存储单元、蜂鸣报警器和保险管检测单元,所述单片机的第一连接端口耦合到1-4组热电偶信号输入端,所述单片机的第二连接端口耦合到1-4组保险管检测端,所述单片机的第三连接端口耦合到存储单元,所述单片机的第四连接端口耦合到过零检测端,所述单片机的第五连接端口耦合到1-4组电流检测端,所述单片机的第六连接端口连接到蜂鸣报警器,所述单片机的第七连接端口连接到1-4组可控硅控制端,所述1-4组可控硅控制端的输出端连接到1-4组继电器控制端,所述1-4组继电器控制端的输入端连接到单片机的第七连接端口,所述1-4组继电器控制端的输出端连接到输出端口,所述单片机的第八连接端口通过rs485通信连接到触摸屏,所述触摸屏连接到电源开关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采用频率20m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微处理器控制装置。

优选的,所述1-4组热电偶信号输入:采用差分输入放大电路,将热电偶的mv信号放大,cpu采用高速轮巡的方法分别采样4个回路温度信号。

优选的,所述1-4组保险管检测:利用光电耦合器监控保险管两端电压。

优选的,所述存储单元采用eeprom集成电路。

优选的,所述1-4组电流检测端:采用精密整流电路,将微小信号的交流电流采集进入cpu,从而取得准确的负载电流值,用于保护负载与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rs485通讯内部设计了半双工rs485总线功能,使模块能够与触摸屏组成集散控制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内部网络采用rs485总线结构,温控卡与触摸屏组成集散控制系统,温控箱触摸屏增设了以太网络接口和rs485接口。使远程监控与数据汇总成为现实,解决了使用温控箱时,由于温控箱难以通过触摸屏集中控制远程数据的传输与监控,影响温控箱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每卡4回路,带网络接口的控制模块,温控箱配备rs485或以太网络接口,用于与上层管理网络连接并进行数据交换,集中数据设定与运行控制,极大的简化了操作,能够存贮多台模具的功艺参数,简化参数设定,节约注塑机启动时间,解决了使用温控箱时,由于温控箱操作复杂,难以存储大量数据,影响温控箱使用的便捷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控制器内部网络结构与外部网络扩展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触屏式多回路热流道温控箱,包括电源开关和单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开关的输入端连接到外接电源,所述电源开关的输出端连接到电压转换器和继电器,所述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到单片机、存储单元、蜂鸣报警器和保险管检测单元,所述单片机的第一连接端口耦合到1-4组热电偶信号输入端,所述单片机的第二连接端口耦合到1-4组保险管检测端,所述单片机的第三连接端口耦合到存储单元,所述单片机的第四连接端口耦合到过零检测端,所述单片机的第五连接端口耦合到1-4组电流检测端,所述单片机的第六连接端口连接到蜂鸣报警器,所述单片机的第七连接端口连接到1-4组可控硅控制端,所述1-4组可控硅控制端的输出端连接到1-4组继电器控制端,所述1-4组继电器控制端的输入端连接到单片机的第七连接端口,所述1-4组继电器控制端的输出端连接到输出端口,所述单片机的第八连接端口通过rs485通信连接到触摸屏,所述触摸屏连接到电源开关的输出端。

所述单片机采用频率20m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微处理器控制装置。

所述1-4组热电偶信号输入:采用差分输入放大电路,将热电偶的mv信号放大,cpu采用高速轮巡的方法分别采样4个回路温度信号。

所述1-4组保险管检测:利用光电耦合器监控保险管两端电压。

所述存储单元采用eeprom集成电路。

所述1-4组电流检测端:采用精密整流电路,将微小信号的交流电流采集进入cpu,从而取得准确的负载电流值,用于保护负载与控制器。

所述rs485通讯内部设计了半双工rs485总线功能,使模块能够与触摸屏组成集散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将热流道控制系统需要的二种控制功能集成于一体。

温度控制系统:检测热流道加热器的温度,并对其进行恒温控制,每个温度控制模块可测控四个回路的热流道温度,单台控制器最多可安装35个模块,所以最大可测控140个回路的热流道温度。

针阀时序控制系统:对热流道针阀进行精确的延时开/关控制,每个针阀时序控制模块可以控制8个回路的针阀时序,单台控制器最多可安装12个模块,所以最大可配置96路针阀时序控制回路,时间精度0.01秒。

模块内置rs485通讯接口,通过总线的方式与触摸屏联网,也可以用个人电脑对温度控制系统进行远程监控。

温度控制采用了“pid+fuzzy控制”模式,系统能够对加热圈的特征参数进行在线识别从而能够采用准确的对象模型对温度进行精确的控制。

温度控制器的输出可以选用相位过零触发方式或移相控制方式,从而对不同的客户需求及对电力环境的要求给以满足。

温度制式兼有摄氏度与华氏度两种。系统在50hz或60hz的电网下均可以正常的工作。

热电偶配备了j型热电偶和k型热电偶两种。这可以通过模块的菜单方便的设定。

针对于热流道及模具加热的特点,系统配备了加热圈的除湿功能,初始加热时的软启动功能,可以更好的保护加热圈的安全使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模块式结构,一旦设备有故障时,只需要更换损坏的模块,这节约了用户宝贵的维修时间。

每个回路设计了双保险管保护功能,对于ac220v电网使用时增加了必要的安全保护功能。

每个回路增加了电子开关,可控硅发生短路故障时,控制器能够及时切断加热,保护发热圈。

独立声光报警功能,即使在大噪音环璄中,故障也可以被操作人员发现,避免损产生不品。

温度上、下限报警功能,上、下限报警温度值可设定。

热电偶断线、热电偶接反、加热圈短路、加热圈断线、可控硅击穿报警功能。

pid参数具有可在线自动整定与手动设定两种方式。

触摸屏软件人机交互界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