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膜组合式防褶皱压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2769发布日期:2020-04-03 14:21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膜组合式防褶皱压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膜组合式防褶皱压合模具。



背景技术:

车膜是一种给汽车隔热、防紫外线的膜产品,市面上的车膜品牌甚多,价格也相差很远,很多车主往往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其实好的车膜也是高技术含量产品,选择车膜学问颇多。车膜贴膜对技术及软硬条件都要求很高,比如无尘的环境、专用设备、规范的操作流程以及熟练的技术等等。但由于加入该行列门槛极低,致使一些不法商贩混迹其中,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消费者常因不懂行而遭受损失。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车膜组合式防褶皱压合模具,不按照分步骤压合容易一次性压合时产生褶皱或气泡,皮料贴合在模具表面容易出现褶皱压合,压合模具使用时稳定性相对较差,防褶皱压合模具的安全性和成品率均相对较低。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车膜组合式防褶皱压合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车膜组合式防褶皱压合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膜组合式防褶皱压合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模具,所述模具的内部设置有下模具,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光电感应器,且光电感应器靠近模具的一侧,所述光电感应器和模具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部插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真空吸盘,所述底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薄型气缸和第二薄型气缸,所述模具的外壁开有若干凹槽,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导套,且导套的内部插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套通过导向柱固定安装在模具的底部,所述模具的顶部设置有皮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薄型气缸和第二薄型气缸分别与不同的真空吸盘相通,且第一薄型气缸和第二薄型气缸在底板底部的不同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的顶部设置有边缘条,且边缘条环绕在模具顶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开有若干固定孔,且固定板通过螺栓观察固定孔固定在底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开有若干通气小孔,且通气小孔垂直贯穿下模具。

进一步的,所述皮料包括第一皮料本体和第二皮料本体,且第一皮料本体的面积大于第二皮料本体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薄型气缸,通过薄型气缸能够使放置在模具上的皮料和下模具之间的气体抽出,先启动第一薄型气缸,使第一皮料本体大块部分的皮料进行吸合,旁边第二皮料本体小块模具上升到与第一皮料本体平面一致,压合皮料贴合,最后边缘条轮廓上升压合塑料件边缘的皮料,分步骤压合的好处是防止一次性压合时产生褶皱或气泡。

2.通过设置的通气小孔,下模具整体结构设有垂直通气小孔,放入皮料时吸气,通过通气小孔紧紧吸住皮料,使皮料贴合在下模具表面达到防褶皱压合。

3.通过设置的光电感应器,当光电感应器感应到有皮料放入时,才能气动贴皮压合,使的压合模具使用时更加稳定,提高防褶皱压合模具的安全性和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膜组合式防褶皱压合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膜组合式防褶皱压合模具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膜组合式防褶皱压合模具的皮料放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模具、3固定板、4固定孔、5光电感应器、6边缘条、7真空吸盘、8连接杆、9通气小孔、10第一薄型气缸、11第二薄型气缸、12平面、13导套、14凹槽、15导向柱、16皮料、17第一皮料本体、18第二皮料本体、19下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3,一种车膜组合式防褶皱压合模具,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模具2,模具2的内部设置有下模具19,用于对皮料16的成型模型,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3,且固定板3的顶部设置有光电感应器5,且光电感应器5靠近模具2的一侧,光电感应器5和模具2在同一水平面上,下模具19的顶部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部插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顶部设置有真空吸盘7,通过模型气缸通过真空吸盘7吸附皮料16和下模具19之间的空气,底板1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薄型气缸10和第二薄型气缸11,通过薄型气缸能够使放置在模具2上的皮料16和下模具19之间的气体抽出,先启动第一薄型气缸10,使第一皮料本体17大块部分的皮料16进行吸合,启动第二薄型气缸11旁边第二皮料本体18小块模具2上升到与第一皮料本体17平面一致,压合皮料16贴合,模具2的外壁开有若干凹槽14,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导套13,且导套13的内部插接有导向柱15,导套13通过导向柱15固定安装在模具2的底部,模具2的顶部设置有皮料16,用于生产车膜的原材料。

进一步的,第一薄型气缸10和第二薄型气缸11分别与不同的真空吸盘7相通,且第一薄型气缸10和第二薄型气缸11在底板1底部的不同位置。

进一步的,模具2的顶部设置有边缘条6,且边缘条6环绕在模具2顶部上,在第一皮料本体17和第二皮料本体18吸合之后,最后边缘条6轮廓上升压合塑料件边缘的皮料16,分步骤压合的好处是防止一次性压合时产生褶皱或气泡。

进一步的,底板1的顶部开有若干固定孔4,且固定板3通过螺栓观察固定孔4固定在底板1上,能够使光电感应器5固定设置在模具2的一侧。

进一步的,下模具19的顶部开有若干通气小孔9,且通气小孔9垂直贯穿下模具19,便于对放入的皮料16时吸气,通过通气小孔9紧紧吸住皮料16,使皮料16贴合在下模具19表面达到防褶皱压合。

进一步的,皮料16包括第一皮料本体17和第二皮料本体18,且第一皮料本体17的面积大于第二皮料本体18的面积,先吸合第一皮料本体17,再吸合第二皮料本体18,防止一次性压合时产生褶皱或气泡。

工作原理:使用时,把底板1固定安装到指定位置,然后把需要压合的皮料16放置到下模具19上方,当光电感应器5感应到有皮料16放入时,才能气动贴皮压合,使的压合模具启动使更加稳定,提高防褶皱压合模具的安全性和成品率,然后先启动第一薄型气缸10,通过第一薄型气缸10能够使放置在模具2上的皮料16和下模具19之间的气体抽出,使第一皮料本体17大块部分的皮料16进行吸合塑型,下模具19整体结构设有垂直通气小孔9,放入皮料16时吸气,通过通气小孔19紧紧吸住皮料16,使皮料16贴合在下模具19表面上,达到防褶皱压合,当旁边第二皮料本体18小块模具2上升到与第一皮料本体17平面一致,启动第一薄型气缸11,使第二皮料本体18进行压合,使皮料16与下模具19进行贴合,最后边缘条轮廓上升压合塑料件边缘条的皮料,分步骤压合的好处是防止一次性压合时产生褶皱或气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