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灌注抽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0831发布日期:2020-07-07 14:33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灌注抽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抽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真空灌注抽气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灌注时,需要抽去灌注体系内的空气以及灌注树脂中溶解的气体,特别是树脂中的气体,受夹层结构的影响,不易排出,从而使灌注体系固化成型后有发白现象,影响了整体的强度。

现有技术排气是在模具上开设抽气孔,然后现场组装搭建抽气装置,操作相对较繁琐;如果抽气孔一旦堵塞,很难清理,损坏模具。另外由于整支叶片的长度在四十几米以上,而抽气孔是间隔布置在模具两侧,无法保证每处抽气的均匀性,特别是溶解在树脂内的气体,随着温度升高,树脂粘稠度逐步上升,溶解在树脂内的气体很难流动至抽气孔,这些气体最终无法排除形成小气泡残留在成品上。

专利申请号为20152060296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风电叶片真空灌注抽气装置,包括设置在风电叶片翻边处的透气棉、设置在所述透气棉上的用导流网包裹的缠绕管以及设置在所述风电叶片模具上的真空口,其中所述真空口处依次覆盖vap半透膜、透气棉和导流网三层结构;所述三层结构连接至模具抽气口。该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电叶片真空灌注抽气装置选取缠绕管,导流网等导气效果好的材料,提高了抽气效率。节省了大部分成本较贵的vap薄膜,仅仅保留了模具抽气口上少量的vap薄膜,相对于传统的抽气装置,节省了材料成本,提高了抽气效率;其中vap薄膜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了树脂堵塞模具抽气口,但是该实用新型实施起来比较复杂,抽气口容易堵塞。

专利申请号为20102067459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用于风力发电叶片的灌注时抽气装置,包括安置在需真空灌注产品内的导气铺层;一透明抽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导气铺层;所述的透明抽气管的另一端通过能开闭的阀门与一真空泵相连;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导气铺层很容易造成气体的泄漏,降低抽气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灌注抽气装置使用时在模具内从头铺至尾,开启真空泵后,腔体内先形成负压,负压导致灌注体系内的气体向真空抽气腔体流动,保证了抽气的均匀性,最终使灌注系统中的气体快速的排除,形成真空状态。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灌注抽气装置,包括单向透气膜,单向透气膜上部间隔设有至少一层阻隔膜,单向透气膜和阻隔膜之间设有排气区,单向透气膜和阻隔膜之间通过密封胶在排气区内形成密闭空间,透气层和/或导气层设置在单向透气膜和阻隔膜之间的密闭空间内,导气层为网状结构,导气管的一端延伸至密闭空间内,导气管的另一端和抽气设备连接。

单向透气膜具有透气不透树脂的特性,能够使得灌注体系的气体通过单向透气膜抽出,同时阻止树脂的通过。

优选的是,所述基材布为聚酯或聚酰胺编织布。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密封胶采用丙烯酸、硅胶、聚氨酯、丁基橡胶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作而成。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透气层采用聚酯、聚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作而成。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导气层采用聚酯、聚乙烯、聚丙烯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作而成。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阻隔膜为单层或者多层复合结构。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导气管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作而成。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密闭空间内设有透气层和导气层。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透气层设置在单向透气膜和导气层之间,导气层的面积小于透气层。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密闭空间内只设有导气层。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抽气设备为真空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灌注抽气装置,使用时在模具内从头铺至尾,开启真空泵后,腔体内先形成负压,负压导致灌注体系内的气体向真空抽气腔体流动,且因为是从头铺到尾,气体无需移动很长距离,保证了抽气的均匀性,最终使灌注系统中的气体快速的排除,形成真空状态;

(2)、此抽气装置使用时需要事先组装完成,只需在铺设时直接放置,相对传统的工艺很大的节约了真空灌注成型的前期准备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3)、抽气装置与模具是分离的,如果发生树脂渗漏,也不会损坏模具,降低生产成本;

(4)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基材布选用高强度的涤纶丝或尼龙丝编织而成,在后期揭除时不易撕破,方便一次性揭除,提高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真空灌注抽气装置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真空灌注抽气装置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再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标号的含义如下:

1、单向透气膜,2、密封胶,3、透气层,4、导气层,5、阻隔膜,6、导气管,7、排气区,8、密闭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真空灌注抽气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单向透气膜1,单向透气膜1上部间隔设有一层阻隔膜5,单向透气膜1和阻隔膜5之间设有排气区7,单向透气膜1和阻隔膜5之间通过密封胶2在排气区内形成密闭空间8,具体设置时,密封胶2可以设置为凹字形,将单向透气膜1和阻隔膜5两侧以及阻隔膜5下部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透气膜1包括基材布,基材布为聚酯或聚酰胺编织布。单向透气膜1具有透气不透树脂的特性,使用时能够使得灌注体系的气体通过单向透气膜抽出,同时阻止树脂的通过。

密封胶2采用丙烯酸、硅胶、聚氨酯、丁基橡胶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作而成。密封胶2是方便抽气装置整体在使用过程中形成密闭系统,处于真空状态。

透气层3和导气层4设置在单向透气膜1和阻隔膜5之间的密闭空间8内,透气层3设置在单向透气膜1和导气层4之间,导气层4的面积小于透气层3。透气层3采用聚酯、聚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作而成。当然,密闭空间8内可以只设置导气层4。

导气层4为网状结构。导气层4采用聚酯、聚乙烯、聚丙烯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作而成。透气层3和导气层4的作用是防止单向透气膜和阻隔层贴合过紧,特别是导气层3可以具体设置为网状结构,方便气体快速通过。

导气管6的一端延伸至密闭空间8内,导气管6的另一端和抽气设备连接,抽气设备为真空泵。所述导气管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作而成。利用真空泵将气体最终通过导气管6导出。

本实用新型的阻隔膜5为单层。阻隔膜5能够阻止从底部单向透气膜1流进的气体再从抽气装置泄漏出去。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灌注抽气装置,使用时在模具内从头铺至尾,开启真空泵后,先形成负压,负压导致灌注体系内的气体向真空抽气腔体流动,因为是从头铺到尾,气体无需移动很长距离,保证了抽气的均匀性,最终使灌注系统中的气体快速的排除,形成真空状态;使用时需要事先组装完成,只需在铺设时直接放置,相对传统的工艺很大的节约了真空灌注成型的前期准备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抽气装置与模具是分离的,如果发生树脂渗漏,也不会损坏模具,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基材布选用高强度的涤纶丝或尼龙丝编织而成,在后期揭除时不易撕破,方便一次性揭除,节省时间,提高劳动效率。

实施例2

一种真空灌注抽气装置,和实施例1相似,不同的是,阻隔膜5为多层复合结构。

实施例3

一种真空灌注抽气装置,和实施例1相似,不同的是,密闭空间8内只设有导气层4,如图3-图5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