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口装饰件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4159发布日期:2020-05-22 21:4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端口装饰件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端口装饰件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如图1所示,为一种端口装饰件10,主要用于电子产品端口安装固定上,所述端口装饰件10包括装饰件本体11,所述装饰件本体11上开设有定位槽11及安装孔12,所述安装孔12的底部边沿设置有安装凸起环13。在现有的注塑模具中,端口装饰件10一般采用正面注胶的方式进行注塑成型,亦即,将注胶水口设置于装饰件本体11顶部表面上。

然而,端口装饰件10的体积较小,当注胶水口设置于装饰件本体11顶部表面上时,注塑水口的口径大小较难控制,且容易由于注塑压强过大,使得装饰件本体11的表面形成气纹。同时,端口装饰件10的体积较小,使得注塑成型时,成型腔的热量会过于集中,由此使得端口装饰件10的成型时间长,且成型腔的热量过于集中也会影响注塑成品的质量,从而使得注塑加工的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进胶口设置于端口装饰件的定位槽内,使得注塑成型后的产品表面平整,且能够将注塑成型时的热量快速散发的端口装饰件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端口装饰件注塑模具,包括:

前模组件,所述前模组件包括前模固定板及前模定型块,所述前模固定板上开设有前模注塑定位槽,所述前模定型块设置于所述前模注塑定位槽内,所述前模定型块上开设有前模注塑成型腔,所述前模注塑成型腔上开设有定型圆槽,所述定型圆槽内设置有定型凸柱;

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导热柱,所述前模固定板上开设有导热安装孔,所述导热柱设置于所述导热安装孔内,且所述导热柱的一端与所述前模定型块抵接;及

后模组件,所述后模组件包括后模固定板、后模仁及后模镶块,所述后模固定板上开设有后模注塑定位槽,所述后模仁设置于所述后模注塑定位槽内,所述前模定型块与所述后模仁相抵接,所述后模仁上开设有镶块放置槽,所述后模镶块设置于所述镶块放置槽内;

所述后模仁上开设有后模注塑成型腔,所述后模注塑成型腔与所述前模注塑成型腔相对齐;

所述后模镶块上设置有注塑凸台,所述注塑凸台位于所述后模注塑成型腔内,所述注塑凸台上开设有注塑出液孔,所述后模镶块上开设有注塑流道,所述注塑流道与所述注塑出液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型凸柱为圆柱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安装孔与所述前模注塑成型腔相对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柱为铍铜导热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模固定板上开设有注塑进料孔,所述前模定型块上开设有水口成型道,所述注塑进料孔与所述水口成型道连通,所述水口成型道与所述注塑流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口装饰件注塑模具还包括注塑组件,所述注塑组件包括注塑喷嘴,所述注塑喷嘴设置于所述注塑进料孔内,所述注塑喷嘴的出液口与所述水口成型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口装饰件注塑模具还包括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升底座、第一顶升侧板、第二顶升侧板、升降顶出板及顶杆,所述第一顶升侧板与所述第二顶升侧板间隔设置于所述顶升底座上,所述后模固定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顶升侧板与所述第二顶升侧板上,所述后模固定板上开设有的顶出通孔,所述顶出通孔与所述后模注塑成型腔连通,所述升降顶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顶升侧板与所述第二顶升侧板之间,所述顶杆的一端与所述升降顶出板连接,所述顶杆的另一端滑动穿设所述顶出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升组件还包括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套置于所述顶杆上,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顶出板及所述后模固定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模固定板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冷却进液孔及冷却出液孔,所述后模固定板内设置有冷却循环流道,所述冷却循环流道分别与所述冷却进液孔及所述冷却出液孔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端口装饰件注塑模具通过设置前模组件、导热组件、后模组件、注塑组件及顶升组件,从而能够完成端口装饰件的注塑成型操作,同时,能够将进胶口设置于端口装饰件的定位槽内,使得注塑成型后的产品的表面平整得到提高,且能够避免注塑成型时热量过于集中导致注塑产品的质量,由此使得生产效率及注塑加工的质量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种端口装饰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端口装饰件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端口装饰件注塑模具的前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端口装饰件注塑模具的前模组件与导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端口装饰件注塑模具的后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后模组件的后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的后模组件的后模镶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关于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连接”的相关表述,也表示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连通”,流体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交换连通。

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端口装饰件注塑模具,包括:前模组件、导热组件及后模组件,所述前模组件包括前模固定板及前模定型块,所述前模固定板上开设有前模注塑定位槽,所述前模定型块设置于所述前模注塑定位槽内,所述前模定型块上开设有前模注塑成型腔,所述前模注塑成型腔上开设有定型圆槽,所述定型圆槽内设置有定型凸柱;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导热柱,所述前模固定板上开设有导热安装孔,所述导热柱设置于所述导热安装孔内,且所述导热柱的一端与所述前模定型块抵接;所述后模组件包括后模固定板、后模仁及后模镶块,所述后模固定板上开设有后模注塑定位槽,所述后模仁设置于所述后模注塑定位槽内,所述前模定型块与所述后模仁相抵接,所述后模仁上开设有镶块放置槽,所述后模镶块设置于所述镶块放置槽内;所述后模仁上开设有后模注塑成型腔,所述后模注塑成型腔与所述前模注塑成型腔相对齐;所述后模镶块上设置有注塑凸台,所述注塑凸台位于所述后模注塑成型腔内,所述注塑凸台上开设有注塑出液孔,所述后模镶块上开设有注塑流道,所述注塑流道与所述注塑出液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端口装饰件注塑模具通过设置前模组件、导热组件、后模组件、注塑组件及顶升组件,从而能够完成端口装饰件的注塑成型操作,同时,能够将进胶口设置于端口装饰件的定位槽内,使得注塑成型后的产品的表面平整得到提高,且能够避免注塑成型时热量过于集中导致注塑产品的质量,由此使得生产效率及注塑加工的质量得到提高。

为了更好地对上述端口装饰件注塑模具进行说明,以更好地理解上述端口装饰件注塑模具的构思。请参阅图2,一种端口装饰件注塑模具20,包括:前模组件100、导热组件200、后模组件300、注塑组件400及顶升组件500。

请参阅图3,前模组件100包括前模固定板110及前模定型块120,前模固定板110上开设有前模注塑定位槽111,前模定型块120设置于前模注塑定位槽111内,前模定型块120上开设有前模注塑成型腔121,前模注塑成型腔121上开设有定型圆槽122,定型圆槽122内设置有定型凸柱123。在本实施例中,定型凸柱123为圆柱体结构,如此,能够对端口装饰件10的安装孔12起到注塑定型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前模固定板110起到安装固定的作用,通过在前模固定板110上开设前模注塑定位槽111,从而能够对前模定型块120进行放置固定。前模定型块120设置有前模注塑成型腔121,从而能够对注塑液进行成型容置,前模注塑成型腔121上设置有定型圆槽122及定型凸柱123,从而能够对端口装饰件10的安装孔12及安装凸起环13进行注塑定型。

请参阅图4,导热组件200包括导热柱210,前模固定板110上开设有导热安装孔112,导热柱210设置于导热安装孔112内,且导热柱210的一端与前模定型块120抵接。在本实施例中,导热安装孔与前模注塑成型腔相对齐,如此,能够使前模注塑成型腔内的热量快速导出,由此提高散热效率,使得注塑成品的质量得到提高。

需要说的是,前模固定板110上开设有导热安装孔112,使得导热柱210能够放置在导热安装孔112内,同时,导热柱210的一端与前模定型块120抵接,如此,能够提高散热效率,使得前模定型块120上的热量能够通过导热柱210进行快速导出,使得注塑成品的质量得到提高。具体的,导热柱210与前模定型块120贴合的位置与前模注塑成型腔相对应,当前模注塑成型腔内进行注塑成型时,通过导热柱210能够将前模注塑成型腔内的热量快速导出,从而不会使得注塑热量过于集中在前模注塑成型腔内,如此,能够避免热量过于集中、温度过高而对注塑成品的质量造成因此,由此使得注塑成型的质量得到提高。

一实施方式中,导热柱为铍铜导热柱,如此,通过设置铍铜导热柱,从而能够提高散热导热性能,由于铍铜导热柱的散热比较好,且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同时,铍铜导热柱机械性能及硬度也较高,使得能够将集中在前模注塑成型腔内的热量快速导出,由此能够使得注塑成型的端口装饰件10的表面纹路平整,由此提高注塑成型的质量。

结合图5与图6所示,后模组件300包括后模固定板310、后模仁320及后模镶块330,后模固定板310上开设有后模注塑定位槽311,后模仁320设置于后模注塑定位槽311内,前模定型块120与后模仁320相抵接,后模仁320上开设有镶块放置槽,后模镶块330设置于镶块放置槽内。后模仁320上开设有后模注塑成型腔321,后模注塑成型腔321与前模注塑成型腔121相对齐。

需要说明的是,前模定型块120与后模仁320相抵接,从而使得后模注塑成型腔321与前模注塑成型腔121相互配合形成注塑定型腔,如此,使得注塑液能够在注塑定型腔内注塑成型。

请参阅图7,后模镶块330上设置有注塑凸台331,注塑凸台331位于后模注塑成型腔321内,注塑凸台331上开设有注塑出液孔311a,后模镶块330上开设有注塑流道332,注塑流道332与注塑出液孔331a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注塑凸台331为圆柱形凸台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前模定型块120与后模仁320相抵接,从而使得后模注塑成型腔321与前模注塑成型腔121相互配合形成注塑定型腔,由于注塑凸台331位于后模注塑成型腔321内,因此,后模注塑成型腔321与前模注塑成型腔121相互重合后,注塑凸台331位于注塑定型腔内。注塑凸台331一方面能够用于对端口装饰件10的定位槽11进行注塑定型,另一方面,通过在注塑凸台331上设置注塑出液孔311a,使得注塑液能够从后模镶块330的注塑流道332向注塑出液孔311a的方向流入注塑定型腔内,由此能够采用潜入注塑的方式对注塑定型腔内进行注塑操作,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直接对注塑定型腔进行注塑的方式,使得注塑成品的质量能够得到提高。具体的,通过在注塑凸台331上开设注塑出液孔311a,从而能够对注塑出液孔311a的孔径进行设置,使得能够对注塑压强进行控制,由此避免注塑出液压强过大而使得注塑产品表面产生气纹;同时,成型后的注塑水口的孔径也会变得更小,且注塑成型后的水口料位于端口装饰件10的定位槽11内,由此能够避免注塑水口料位于端口装饰件10的表面而造成装饰件本体11的表面平整度造成影响。

请结合图2与图3所示,前模固定板110上开设有注塑进料孔113,前模定型块120上开设有水口成型道124,注塑进料孔113与水口成型道124连通,水口成型道124与注塑流道332连通。

进一步地,注塑组件400包括注塑喷嘴410,注塑喷嘴410设置于注塑进料孔113内,注塑喷嘴410的出液口与水口成型道124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注塑喷嘴410设置于注塑进料孔113内,且注塑喷嘴410的出液口与水口成型道124连通,如此,注塑料能够从注塑喷嘴410注入至水口成型道124内,并从水口成型道124流入注塑流道332内,由此,使得注塑料能够从注塑流道332流入后模注塑成型腔321与前模注塑成型腔121形成的注塑定型腔内进行注塑成型操作。

请再次参阅图2,顶升组件500包括顶升底座510、第一顶升侧板520、第二顶升侧板530、升降顶出板540及顶杆550,第一顶升侧板520与第二顶升侧板530间隔设置于顶升底座510上,后模固定板310分别设置于第一顶升侧板520与第二顶升侧板530上,后模固定板310上开设有的顶出通孔,顶出通孔与后模注塑成型腔连通,升降顶出板540设置于第一顶升侧板520与第二顶升侧板530之间,顶杆550的一端与升降顶出板540连接,顶杆550的另一端滑动穿设顶出通孔。

进一步地,顶升组件500还包括复位弹性件560,复位弹性件套置于顶杆上,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升降顶出板及后模固定板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复位弹性件为弹簧。

需要说明的是,当后模注塑成型腔321与前模注塑成型腔121形成的注塑定型腔内完成注塑成型操作后,升降顶出板540在气缸或者电机丝杆等驱动件的带动下向上运动,从而带动顶杆550在顶出通孔内顶出,由此能够将后模注塑成型腔内的注塑成品顶出,从而完成注塑顶出操作。通过设置复位弹性件,能够在完成顶出操作后,使得升降顶出板540能够更加快速的进行复位操作,由此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

请再猜参阅图5,后模固定板310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冷却进液孔312及冷却出液孔313,后模固定板310内设置有冷却循环流道314,冷却循环流道314分别与冷却进液孔312及冷却出液孔313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后模固定板310上设置冷却进液孔312、冷却出液孔313及冷却循环流道314,从而能够在注塑成型操作中,采用冷水循环的方式使得端口装饰件注塑模具20进行快速降温,由此提高注塑成型的效率。具体的,冷却液从冷却进液孔312进入冷却循环流道314,通过在冷却循环流道314内进行流通,使得冷却液能够在后模固定板310内进行流动,使得后模固定板310内的热量被冷却液吸收后,能够从冷却出液孔313流出,由此提高注塑冷却的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端口装饰件注塑模具20通过设置前模组件100、导热组件200、后模组件300、注塑组件400及顶升组件500,从而能够完成端口装饰件的注塑成型操作,同时,能够将进胶口设置于端口装饰件的定位槽内,使得注塑成型后的产品的表面平整得到提高,且能够避免注塑成型时热量过于集中导致注塑产品的质量,由此使得生产效率及注塑加工的质量得到提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