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块内侧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4771发布日期:2020-05-15 16:12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块内侧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滑块内侧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滑块只能解决普通倒扣的出模问题,针对结构复杂及同一侧倒扣多的产品结构时,如图6所示的产品5,由于其侧边需要晒纹处理且不可有任何的拔模角度,出模后产品上不允许有任何拉花现象及分模线,再加上其侧边上还设置有倒扣,使得侧边需做滑块保证以上外观的高要求,但因倒扣及所有胶位都在滑块上成型,产品5的左侧面整体包在滑块上,整体摩擦力加大,出模时,产品会整体跟着模块走,出现严重的粘模现象,不但脱不了模还会导致产品侧边整体变形,损坏产品外观,增加生产成本,传统的顶出结构也只是针对开模后的产品顶出,对滑块上出现的问题无法起到任何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块内侧顶出机构,能够进行有效的改善产品粘滑块的情况,使之能够在确保达到客户要求的情况下使产品能够顺利的脱模,保证产品外观,节约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块内侧顶出机构,它包括铲基、滑块座、斜导柱、滑块;所述斜导柱斜穿设在滑块座中用于拨动滑块座左右运动;所述滑块座的左侧的上半部分设置有第一斜面、右侧与滑块固定;所述铲基的右侧设置有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靠下的部位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平位;所述滑块座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司筒针固定块、司筒左固定块、司筒右固定块;所述司筒针固定块与滑块座固定,并共同固定有向右穿设的司筒针;所述司筒左固定块与司筒右固定块固定,并共同固定有向右穿设并套在司筒针外侧的司筒和向左穿设的顶杆;所述顶杆向左穿过司筒针固定块、滑块座末端露在滑块座的外侧。

合模时,司筒针和司筒共同穿设在滑块中,并顶在产品的倒扣处,所述顶杆的末端顶在铲基的第一斜面中的平位处。

开模时,铲基和斜导柱向上动作,斜导柱拨动滑块座带动滑块向左移动,顶杆的末端顶在铲基的平位处,使得司筒左固定块和司筒右固定块相对产品保持不动,进而始得司筒顶在产品的倒扣处,司筒针随司筒针固定块由滑块座带动与滑块共同向左移动,产品在司筒的作用下,脱离滑块。

所述司筒右固定块与滑块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开模时,当铲基的平位与顶杆脱离,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推动司筒左固定块并带动司筒右固定块向左移动至复位,司筒随之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块内侧顶出机构,通过铲基平位和顶杆的设计,在开模时,司筒先不动顶住产品的倒扣处,滑块与产品分离,实现顺利脱膜;能够进行有效的改善产品粘滑块的情况,使之能够在确保达到客户要求的情况下使产品能够顺利的脱模,保证产品外观,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一种滑块内侧顶出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一种滑块内侧顶出机构的仰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b-b剖面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c-c剖面的示意图;

图6为产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块内侧顶出机构,它包括铲基1、滑块座2、斜导柱3、滑块4;所述斜导柱3斜穿设在滑块座2中用于拨动滑块座左右运动;所述滑块座2的左侧的上半部分设置有第一斜面、右侧与滑块4固定;所述铲基1的右侧设置有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靠下的部位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平位12;所述滑块座2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司筒针固定块6、司筒左固定块7、司筒右固定块8;所述司筒针固定块6与滑块座2固定,并共同固定有向右穿设的司筒针9;所述司筒左固定块7与司筒右固定块8固定,并共同固定有向右穿设并套在司筒针9外侧的司筒10和向左穿设的顶杆11;所述顶杆11向左穿过司筒针固定块6、滑块座2末端露在滑块座2的外侧;所述司筒右固定块8与滑块4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13。

本实施例的一种滑块内侧顶出机构,合模时,司筒针9和司筒10共同穿设在滑块4中,并顶在产品5的倒扣处,所述顶杆的末端顶在铲基1的第一斜面中的平位12处;开模时,铲基1和斜导柱3向上动作,斜导柱3拨动滑块座2带动滑块4向左移动,顶杆11的末端顶在铲基1的平位12处,使得司筒左固定块7和司筒右固定块8相对产品5保持不动,进而始得司筒10顶在产品5的倒扣处,司筒针9随司筒针固定块6由滑块座2带动与滑块4共同向左移动,产品5在司筒10的作用下,脱离滑块4;当铲基1的平位12与顶杆11脱离,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推动司筒左固定块7并带动司筒右固定块8向左移动至复位,司筒10随之复位。

本实施例的一种滑块内侧顶出机构,通过铲基平位和顶杆的设计,在开模时,司筒先不动顶住产品的倒扣处,滑块与产品分离,实现顺利脱膜;能够进行有效的改善产品粘滑块的情况,使之能够在确保达到客户要求的情况下使产品能够顺利的脱模,保证产品外观,节约生产成本。

上述实施例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转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滑块内侧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铲基、滑块座、斜导柱、滑块;所述斜导柱斜穿设在滑块座中用于拨动滑块座左右运动;所述滑块座的左侧的上半部分设置有第一斜面、右侧与滑块固定;所述铲基的右侧设置有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靠下的部位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平位;所述滑块座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司筒针固定块、司筒左固定块、司筒右固定块;所述司筒针固定块与滑块座固定,并共同固定有向右穿设的司筒针;所述司筒左固定块与司筒右固定块固定,并共同固定有向右穿设并套在司筒针外侧的司筒和向左穿设的顶杆;所述顶杆向左穿过司筒针固定块、滑块座末端露在滑块座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块内侧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合模时,司筒针和司筒共同穿设在滑块中,并顶在产品的倒扣处,所述顶杆的末端顶在铲基的第一斜面中的平位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块内侧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开模时,铲基和斜导柱向上动作,斜导柱拨动滑块座带动滑块向左移动,顶杆的末端顶在铲基的平位处,使得司筒左固定块和司筒右固定块相对产品保持不动,进而始得司筒顶在产品的倒扣处,司筒针随司筒针固定块由滑块座带动与滑块共同向左移动,产品在司筒的作用下,脱离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块内侧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司筒右固定块与滑块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开模时,当铲基的平位与顶杆脱离,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推动司筒左固定块并带动司筒右固定块向左移动至复位,司筒随之复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滑块内侧顶出机构,包括铲基、滑块座、斜导柱、滑块;斜导柱斜穿设在滑块座中用于拨动滑块座左右运动;滑块座的左侧与铲基的右侧通过斜面配合;铲基的斜面靠下的部位的中间位置设有平位;滑块座的内部设有司筒针固定块、司筒左固定块、司筒右固定块;司筒针固定块与滑块座固定,并共同固定有向右穿设的司筒针;司筒左固定块与司筒右固定块固定,并共同固定有向右穿设并套在司筒针外侧的司筒和向左穿设的顶杆;顶杆向左穿过司筒针固定块、滑块座末端露在滑块座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块内侧顶出机构,有效改善产品粘滑块的情况,使之能够在确保达到客户要求的情况下使产品能够顺利脱模,保证产品外观,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蔡峻峰;周燕锋;黎长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健大电业制品(昆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9
技术公布日:2020.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