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复合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4705发布日期:2020-06-23 23:00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复合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复合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复合管,顾名思义,是由两层(含两层)及以上管材经一些加工工艺复合而成的多层结构的一种管材,经预应力复合而成的两层结构的管材。复合管能够综合多种材料的应用特性,从而使得复合后的管材能够具有多种优越的性能。在塑料生产企业往往涉及双层复合塑料管的加工,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喷涂的方式进行,其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层复合注塑模具。

一种双层复合注塑模具,包括外套管、机座、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的中心处设有上部为柱形、下部为锥台形的空腔,所述外套管插入到机座中心处空腔中,所述外套管整体截面呈π形结构,所述芯柱插入到外套管内,所述芯柱上部为圆筒形结构、下端为锥形结构,所述芯柱的中心孔中插入有芯管,所述芯管的上部固定在压盖上,所述压盖固定在芯柱的上端,所述芯柱与外套管之间形成内流道,内流道的上部与设置在外套管、机座上连通的第一进料口相通,所述外套管与机座空腔内壁之间形成外流道,外流道与设置在机座上第二进料口相通。

优选地,所述内流道、外流道下端均为开口结构,所述内流道、外流道在机座内空腔锥台处交汇。

优选地,所述机座的下端固定有夹套形的冷却夹套,冷却夹套上下部分别固定有冷却水出口管、冷却水进口管。

优选地,所述外套管、芯柱上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机座上。

优选地,所述压盖上设有竖直方向的出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主要适用于双层复合塑料管的注塑,芯柱内的冷却水从芯管进入、压盖上的出水孔流出,两种塑料熔体分别从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进入,两种塑料分别进入外流道、内流道,由于芯柱采用水冷结构,导致内流道出口处的塑料已经凝固,外流道的塑料在内流道出口处复合在已经凝固的内层塑料上,复合后的塑料管进入到冷却夹套的内腔中,实现复合塑料的冷却、定形。本实用新型通过外流道、内流道实现双层塑料的复合,能够有效控制复合管的质量;通过注塑方式实现复合管的生产,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复合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盖,2、芯管,3、外套管,4、第一进料口,5、机座,6、芯柱,7、外流道,8、内流道,9、冷却水出口管,10、冷却夹套,11、冷却水进口管,12、第二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双层复合注塑模具,包括外套管3、机座5、芯柱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5的中心处设有上部为柱形、下部为锥台形的空腔,所述外套管3插入到机座5中心处空腔中,所述外套管3整体截面呈π形结构,所述芯柱6插入到外套管3内,所述芯柱6上部为圆筒形结构、下端为锥形结构,所述芯柱6的中心孔中插入有芯管2,所述芯管2的上部固定在压盖1上,所述压盖1固定在芯柱6的上端,所述芯柱6与外套管3之间形成内流道8,内流道8的上部与设置在外套管3、机座5上连通的第一进料口4相通,所述外套管3与机座5空腔内壁之间形成外流道7,外流道7与设置在机座5上第二进料口12相通。

所述内流道8、外流道7下端均为开口结构,所述内流道8、外流道7在机座5内空腔锥台处交汇。

所述机座5的下端固定有夹套形的冷却夹套10,冷却夹套10上下部分别固定有冷却水出口管9、冷却水进口管11。

所述外套管3、芯柱6上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机座5上。

所述压盖1上设有竖直方向的出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主要适用于双层复合塑料管的注塑,芯柱6内的冷却水从芯管2进入、压盖1上的出水孔流出,两种塑料熔体分别从第一进料口4、第二进料口12进入,两种塑料分别进入外流道7、内流道8,由于芯柱6采用水冷结构,导致内流道8出口处的塑料已经凝固,外流道7的塑料在内流道8出口处复合在已经凝固的内层塑料上,复合后的塑料管进入到冷却夹套10的内腔中,实现复合塑料的冷却、定形。本实用新型通过外流道7、内流道8实现双层塑料的复合,能够有效控制复合管的质量;通过注塑方式实现复合管的生产,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层复合注塑模具,包括外套管(3)、机座(5)、芯柱(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5)的中心处设有上部为柱形、下部为锥台形的空腔,所述外套管(3)插入到机座(5)中心处空腔中,所述外套管(3)整体截面呈π形结构,所述芯柱(6)插入到外套管(3)内,所述芯柱(6)上部为圆筒形结构、下端为锥形结构,所述芯柱(6)的中心孔中插入有芯管(2),所述芯管(2)的上部固定在压盖(1)上,所述压盖(1)固定在芯柱(6)的上端,所述芯柱(6)与外套管(3)之间形成内流道(8),内流道(8)的上部与设置在外套管(3)、机座(5)上连通的第一进料口(4)相通,所述外套管(3)与机座(5)空腔内壁之间形成外流道(7),外流道(7)与设置在机座(5)上第二进料口(12)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复合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流道(8)、外流道(7)下端均为开口结构,所述内流道(8)、外流道(7)在机座(5)内空腔锥台处交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复合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5)的下端固定有夹套形的冷却夹套(10),冷却夹套(10)上下部分别固定有冷却水出口管(9)、冷却水进口管(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复合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3)、芯柱(6)上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机座(5)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复合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1)上设有竖直方向的出水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复合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的中心处设有上部为柱形、下部为锥台形的空腔,所述外套管插入到机座中心处空腔中,所述外套管整体截面呈π形结构,所述芯柱插入到外套管内,所述芯柱上部为圆筒形结构、下端为锥形结构,所述芯柱的中心孔中插入有芯管,所述芯管的上部固定在压盖上,所述压盖固定在芯柱的上端,所述芯柱与外套管之间形成内流道,内流道的上部与设置在外套管、机座上连通的第一进料口相通,所述外套管与机座空腔内壁之间形成外流道,外流道与设置在机座上第二进料口相通,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彭国委;唐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蚌埠心里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30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