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延膜三层共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9888发布日期:2020-05-12 19:09阅读:7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延膜三层共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流延膜三层共挤装置。



背景技术:

流延膜,是通过熔体流延骤冷生产的一种无拉伸、非定向的平挤薄膜,生产速度快,产量高,薄膜的透明性、光泽性、厚度均匀性等都极为出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用品、纺织品、鲜花、日用品的包装。现有的流延膜三层共挤设备是将熔融浆料直接进入挤压部件中进行挤压粘合,熔融状态的外层浆料与挤压部件相互抵触后,脱落时会有残留物沾在挤压部件上,导致薄膜不光滑,不及时清理挤压部件上的残留物会出现连续的凹点等,破坏了流延膜的物理特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延膜三层共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延膜三层共挤装置,包括供料机构和设置在供料机构下方的挤压机构,其中:所述供料机构包括浆料箱和模头,所述浆料箱内设有第一浆料腔、第二浆料腔以及第三浆料腔,所述模头包括用于第一浆料腔出料的第一模头、用于第二浆料腔出料的第二模头以及用于第三浆料腔出料的第三模头;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挤压辊组,所述挤压辊组包括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所述第一挤压辊与第二挤压辊之间设有流延通道,所述第一模头设置在第一挤压辊上方,所述第二模头设置在流延通道正上方,所述第三模头设置在第二挤压辊上方,所述第一挤压辊、第二挤压辊均设有冷却罩,所述冷却罩内设有冷媒腔,所述冷却罩与辊体之间设有降温腔,所述冷媒腔设有多个连通降温腔的通孔,所述流延通道出口处设有正压风刀。

其中:所述流延通道的口径d、第一模头的口径d1、第二模头的口径d2以及第三模头的口径d3之间满足:d1+d2+d3≥d。

其中:所述第一挤压辊与第二挤压辊均为有驱动辊。

其中:所述第一挤压辊顺时针旋转,所述第二挤压辊逆时针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于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的外侧设置冷却罩,通过冷却罩降低辊体的表面温度,使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既是有驱动辊又是冷却辊;熔融状态下的外表层浆料落在挤压辊组上,外表层浆料因辊体表面的低温而初步凝固定型,再经过流延通道时与内层浆料挤压粘合,形成初步的流延膜;外表层的浆料经初步凝固定型后,使外层浆料的粘度下降,从而避免外表层浆料剥离时有残留物粘附在挤压辊上,方便流延膜与挤压辊分离;于流延通道出口处设置正压风刀,通过正压风刀向流延通道出口处边缘吹气从而使流延膜剥离,进一步避免流延膜外表层粘附在挤压辊上,实现快速剥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a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挤压辊组的侧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冷却罩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流延膜三层共挤装置,包括支架3、供料机构1和设置在供料机构1下方的挤压机构2,所述供料机构1包括浆料箱11和模头,所述浆料箱11内通过腔壁分割成多个浆料腔,分别是第一浆料腔13、第二浆料腔14以及第三浆料腔15,所述第一浆料腔13和第三浆料腔15具体用于盛装流延膜外表层浆料,所述第二浆料腔14具体用于盛装流延膜的内夹层浆料,所述模头包括用于第一浆料腔13出料的第一模头16、用于第二浆料腔14出料的第二模头17以及用于第三浆料腔15出料的第三模头18;所述挤压机构2包括挤压辊组,所述挤压辊组包括第一挤压辊21和第二挤压辊22,所述第一挤压辊21与第二挤压辊22之间设有流延通道23,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模头16设置在第一挤压辊21上方,所述第二模头17设置在流延通道23正上方,所述第三模头18设置在第二挤压辊22上方,所述第一挤压辊21、第二挤压辊22均设有环形的冷却罩24,所述冷却罩24内设有冷媒腔25,所述冷却罩24与辊体之间设有降温腔26,所述冷媒腔25设有多个连通降温腔26的通孔27,所述流延通道23出口处设有正压风刀28,所述正压风刀28的风口朝流延通道23出口处边缘;具体地,所述支架3设有用于支撑冷却罩24的垫板31,所述垫板31设有用于流延膜穿过的间缝32,经挤压粘合后的流延膜从间缝32穿过进入下一工艺中,所述冷却罩24是由外界冷源4提供冷媒,具体地,所述冷却罩24通过管道与外界冷源4连接,所述冷媒具体是由空气压缩机压缩冷却后的冷空气,所述冷却罩24设有冷媒进口29。

进一步,所述流延通道23的口径d、第一模头16的口径d1、第二模头17的口径d2以及第三模头18的口径d3之间满足:d1+d2+d3≥d,在生产过程中,所述模头的口径决定浆料帘幕的厚度,因此,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满足第一模头16的口径d1+第二模头17的口径d2+第三模头18的口径d3≥d。

进一步,所述第一挤压辊21与第二挤压辊22均为有驱动辊,通过电动机和减速箱直接带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挤压辊21顺时针旋转,所述第二挤压辊22逆时针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于第一挤压辊21和第二挤压辊22的外侧设置冷却罩24,通过冷却罩24降低辊体的表面温度,使第一挤压辊21和第二挤压辊22既是有驱动辊又是冷却辊;熔融状态下的外表层浆料落在挤压辊组上,外表层浆料因辊体表面的低温而初步凝固定型,再经过流延通道23时与内层浆料挤压粘合,形成初步的流延膜;外表层的浆料经初步凝固定型后,使外层浆料的粘度下降,从而避免外表层浆料剥离时有残留物粘附在挤压辊上,方便流延膜与挤压辊分离;于流延通道23出口处设置正压风刀28,通过正压风刀28向流延通道23出口处边缘吹气从而使流延膜剥离,进一步避免流延膜外表层粘附在挤压辊上,实现快速剥离。



技术特征:

1.一种流延膜三层共挤装置,包括供料机构(1)和挤压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机构(1)包括浆料箱(11)和模头,所述浆料箱(11)内设有第一浆料腔(13)、第二浆料腔(14)以及第三浆料腔(15),所述模头包括用于第一浆料腔(13)出料的第一模头(16)、用于第二浆料腔(14)出料的第二模头(17)以及用于第三浆料腔(15)出料的第三模头(18);所述挤压机构(2)包括挤压辊组,所述挤压辊组包括第一挤压辊(21)和第二挤压辊(22),所述第一挤压辊(21)与第二挤压辊(22)之间设有流延通道(23),所述第一模头(16)设置在第一挤压辊(21)上方,所述第二模头(17)设置在流延通道(23)正上方,所述第三模头(18)设置在第二挤压辊(22)上方,所述第一挤压辊(21)、第二挤压辊(22)均设有冷却罩(24),所述冷却罩(24)内设有冷媒腔(25),所述冷却罩(24)与辊体之间设有降温腔(26),所述冷媒腔(25)设有多个连通降温腔(26)的通孔(27),所述流延通道(23)出口处设有正压风刀(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流延膜三层共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延通道(23)的口径d、第一模头(16)的口径d1、第二模头(17)的口径d2以及第三模头(18)的口径d3之间满足:d1+d2+d3>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流延膜三层共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辊(21)与第二挤压辊(22)均为有驱动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流延膜三层共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辊(21)顺时针旋转,所述第二挤压辊(22)逆时针旋转。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延膜三层共挤装置,涉及薄膜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供料机构和设置在供料机构下方的挤压机构,所述供料机构包括浆料箱和模头,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挤压辊组,所述挤压辊组包括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所述第一挤压辊与第二挤压辊之间设有流延通道,所述第一挤压辊、第二挤压辊均设有冷却罩,所述冷却罩内设有冷媒腔,所述冷却罩与辊体之间设有降温腔,所述冷媒腔设有多个连通降温腔的通孔,所述流延通道出口处设有正压风刀;通过冷却罩降低辊体的表面温度,外表层浆料因辊体表面的低温而初步凝固定型,使外层浆料的粘度下降,从而避免外表层浆料剥离时有残留物粘附在挤压辊上,方便流延膜与挤压辊分离。

技术研发人员:尹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允迪薄膜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30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