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塑胶粒子用挤出机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9432发布日期:2020-05-01 17:11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塑胶粒子用挤出机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出机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产塑胶粒子用挤出机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粒子,是塑料颗粒的俗称,是塑料以半成品形态进行储存、运输和加工成型的原料。塑料是一类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物质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塑胶粒子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塑胶融化,然后将融化的塑胶挤出进行加工,在进行塑胶挤出的同时需要对塑胶进行冷却。

现有的挤出机的冷却装置通常采用风冷进行冷却,冷却效果较差,无法达到冷却的效果,冷却时间较长,不便于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且挤出机在挤出成品时如果不及时降温会导致产品的质量不合格,同时,现有的挤出机的冷却装置智能化较低,不能实时监测冷却装置的冷却温度,导致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挤出机的冷却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塑胶粒子用挤出机的冷却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挤出机的冷却装置通常采用风冷进行冷却,冷却效果较差,无法达到冷却的效果,冷却时间较长,不便于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且挤出机在挤出成品时如果不及时降温会导致产品的质量不合格,同时,现有的挤出机的冷却装置智能化较低,不能实时监测冷却装置的冷却温度,导致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塑胶粒子用挤出机的冷却装置,其包括:挤出机本体、冷却箱、水冷机构、风冷机构和温控机构,挤出机本体外侧壁固接冷却箱,水冷机构和风冷机构均设于挤出机本体与冷却箱上,温控机构连接于挤出机本体和冷却箱外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塑胶粒子用挤出机的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挤出机本体包括出料口、出料管和保温板,挤出机本体外侧壁一体成型出料口,出料口与出料管连通,出料管设于冷却箱内腔侧壁,出料管外侧壁套设保温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塑胶粒子用挤出机的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水冷机构包括循环水箱、冷却水循环机和冷却管,循环水箱固接于挤出机本体外侧壁顶部,冷却水循环机设于挤出机本体外侧壁顶部中央位置,且循环水箱与冷却水循环机连通,冷却水循环机输出端口通过进水管与冷却管输入端连通,冷却管输出端口通过出水管与循环水箱连通,冷却管套设于出料管内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塑胶粒子用挤出机的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风冷机构包括风机、三通管、风道和通风口,风机安装于冷却箱外侧壁,风机输出端口与三通管一端连接,三通管另外两端部与开设于冷却箱内腔侧壁的风道连通,风道对应出料管均匀开设多个通风口,且多个通风口均与出料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塑胶粒子用挤出机的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温控机构包括微型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微型控制器安装于挤出机本体外侧壁,温度传感器卡接于冷却箱外侧壁,且微型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冷却水循环机及风机均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挤出机本体和冷却箱外侧壁设置的微型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对出料管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然后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给微型控制器,当检测的数值高于预设的数值时,微型控制器通过控制冷却水循环机及风机工作对出料管内部的温度进行调节,可以防止挤出物料时,因温度的变化影响成型效果的情况发生,同时,冷却水循环机与风机配合形成风冷和水冷同时降温,增加出料管的冷却效率,从而减少冷却时间,方便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塑胶粒子用挤出机的冷却装置,通过挤出机本体和冷却箱外侧壁设置的微型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对出料管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然后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给微型控制器,当检测的数值高于预设的数值时,微型控制器通过控制冷却水循环机及风机工作对出料管内部的温度进行调节,可以防止挤出物料时,因温度的变化影响成型效果的情况发生,请参阅图1,包括,挤出机本体100、冷却箱200、水冷机构300、风冷机构400和温控机构500。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3,挤出机本体100具有出料口110、出料管120和保温板130,具体的,挤出机本体100右侧壁中央位置一体成型有出料口110,出料口110作为成品出口,出料口110与出料管120连通,出料管120卡接于冷却箱200内侧壁中央位置,出料管120作为挤出成品的出料通道,出料管120外侧壁套设有保温板130,保温板130用于防止出料管120内部的温度发散太快;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3,冷却箱200设于挤出机本体100外侧壁,具体的,冷却箱200通过紧固螺钉螺纹连接于挤出机本体100右侧壁,冷却箱200作为塑胶冷却的腔室,且冷却箱200用于设置出料管120和风机410;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3,水冷机构300具有循环水箱310、冷却水循环机320和冷却管330,具体的,循环水箱310焊接于挤出机本体100外侧壁顶部左侧,循环水箱310作为循环水的盛装腔为冷却水循环机320提供冷却水,冷却水循环机320通过紧固螺栓螺纹连接于挤出机本体100外侧壁顶部中央位置,且循环水箱310与冷却水循环机320连通,冷却水循环机320用于将水通过压缩机进行制冷,再与水进行热交换,使水的温度降低,通过循环泵送出,形成温度较低的冷却水,冷却水循环机320输出端口通过进水管321与冷却管330输入端连通,冷却管330输出端口通过出水管322与循环水箱310连通,冷却管330套设于出料管120内侧壁,冷却管330用于与冷却水循环机320配合对出料管120内部进行降温;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3,风冷机构400具有风机410、三通管420、风道430和通风口440,具体的,风机410的连接板上均匀开设有四个第一安装孔(图中未标识),冷却箱200后侧壁中央位置对应四个第一安装孔位置开设有四个与第一安装孔同内径的第二安装孔(图中未标识),通过四个第一安装孔、四个第二安装孔和紧固螺栓将风机410固接于冷却箱200后侧壁,风机410用于提供风力与三通管420配合对出料管120内部进行风力冷却,风机410输出端口与三通管420一端螺纹连接,三通管420另外两端部与开设于冷却箱200内腔侧壁的风道430连通,三通管420作为风力的输送通道,风道430对应出料管120均匀等距开设有二十个通风口440,且二十个通风口440均与出料管120连通,通风口120作为风力出口;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温控机构500具有微型控制器510和温度传感器520,具体的,微型控制器510的连接板上均匀开设有四个第三安装孔(图中未标识),挤出机本体100前侧壁中央位置对应四个第三安装孔位置开设有四个与第三安装孔同内径的第四安装孔(图中未标识),通过四个第三安装孔、四个第二安装孔和紧固螺钉将微型控制器510螺纹连接于挤出机本体100外侧壁,微型控制器510与温度传感器520、冷却水循环机320及风机410均电性连接,微型控制器510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520传输的温度信息,控制冷却水循环机320及风机410,温度传感器520卡接于冷却箱200外侧壁,温度传感器520用于实时监测出料管120内部的温度,然后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给微型控制器510。

工作原理: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挤出机本体100和冷却箱200外侧壁设置的微型控制器510和温度传感器520对出料管120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然后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给微型控制器510,当检测的数值高于预设的数值时,微型控制器510通过控制冷却水循环机320及风机410工作对出料管120内部的温度进行调节,可以防止挤出物料时,因温度的变化影响成型效果的情况发生,同时,冷却水循环机320与风机410配合形成风冷和水冷同时降温,增加出料管120的冷却效率,从而减少冷却时间,方便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