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3403发布日期:2020-06-12 15:05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超薄圆形隔膜的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在阀门行业中,特别是减压阀、隔膜阀这类阀门,通常含有带凸缘的超薄圆形隔膜,其对表面质量、使用寿命都有极高的要求。使用传统冲压模具生产隔膜,大多需要多次拉伸,拉伸工艺复杂,且产品与模具之间是刚性挤压,会造成产品局部被压伤以及局部过度拉伸,甚至拉裂等问题,几乎无法制作出满足质量、寿命要求的产品,且设计周期长、成本高。而常规液压成型模具生产这些超薄隔膜时,在无专用压边可调压力机的情况下,压边力难控制,产品成型位置易拉裂、凸缘密封圈处易起皱,难以稳定生产;密封圈易磨损,需频繁更换密封圈;生产较薄的产品时,模具成型表面的排气孔和排气槽会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成型模具,包括下模、上模、聚氨酯橡胶圈,所述上模扣合在下模上,所述下模中部有下模腔,所述下模侧面设有与液压增压设备连接的端口,端口连通所述下模腔,所述橡胶圈设置在下模腔中,所述上模下端有环形凸起,所述凸起限定了与产品外形相应的上模腔,所述上模底部设置有透气钢镶件,所述上模的顶部设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内设置有多个竖直向下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通过透气钢镶件与所述上模腔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调整垫片、调整垫块,所述调整垫块设置在下模与上模定位支撑平面之间,所述调整垫片设置在调整垫块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液压成型模具有独立压边机构,压边力可调,无需专用压力可调压力机调节压边力;

2.常规液压成型模具,密封圈处几乎没有压边力,超薄材料很容易在密封圈处起皱,本液压成型模具使用橡胶垫代替密封圈,整个凸缘平面都有均匀的压边力,且不会受到液压力影响,压边稳定且可靠,能适应大批量生产;

3.使用透气钢代替直接在上模腔表面开排气孔、排气槽,可避免超薄隔膜在透气孔、排气槽处形成压印;且无需加工透气孔,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结构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包含下模10、上模18,下模10中部有下模腔16,侧面有与液压增压设备连接的端口36,端口36连通下模腔16,环形聚氨酯橡胶圈34设置在下模腔16中。上模18的下端有环形凸起26,凸起26限定了上模腔24,产品56设置在上模腔24中,上模腔24与产品56的外形相应,上模18扣合在下模的定位支撑平面32上。上模18的顶部设置有延伸至边缘的排气槽12,排气槽12中设置有多个竖直向下的排气孔20,上模10的底部设置有透气钢镶件38,透气钢镶件38镶拼在上模18上,排气孔20通过透气钢镶件38与上模腔24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软管和接头将下模端口36与专用液压增压设备连接在一起。将模具放在锁紧压力机工作台上,打开上模10,在下模10中放放入聚氨酯橡胶圈34,设置好专用液压设备参数待用。打开液压增压设备泄压阀,在下模腔16中放入产品毛坯56,合上上模18,并用锁紧压力机压紧模具。关闭液压增压设备泄压阀,并开始缓慢增压,迫使片材贴紧上模形面,当压力达到预定压力后,关闭进液阀,保压一段时间。保压完成后,先打开增压设备泄压阀再打开锁紧压力机,并手动取出液压成型模具中的已成型的隔膜片。发生弹性变形后的聚氨酯橡胶圈34既可提供稳定的压边力,还可起到密封的作用。透气钢镶件38能将上模腔24里的气体排出,使产品56能较好的贴紧上模腔成型,且不会有排气孔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上模18与下模10扣合的定位支撑平面32上设置有调整垫块28,调整垫块28上设置有调整垫片22。参见图3-4,通过增减调整垫片22或更换调整垫块28来控制聚氨酯橡胶圈34的弹性变形量,从而达到控制压边力的目的。

上模18和下模10材料为316/a276,下模10与上模18配合精度为h7/h6。常规密封圈一般是氟橡胶、三元乙丙橡胶,这些密封圈弹力小,易磨损,会导致超薄产品密封的位置起皱,且无法控制,即便使用专用压力可调压力机也会起皱。聚氨酯橡胶圈34的使用,解决了超薄产品液压成型时,凸缘密封圈位置易起皱,成型位置易拉裂的问题。调整垫片22不限于hastelloyc-22/b575合金带材,厚度为0.127±0.01mm,也可用不锈钢带材,厚度为0.08~0.15mm、厚度公差±0.01mm。调整垫块28优选材料为17-4ph,也可用45#钢、40cr、cr12mov(需热处理与防锈),其厚度按需求制作,厚度公差为±0.01mm。

本实用新型已经参考优选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内容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通过阅读本说明书,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对该结构构思出许多的修改和变化,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压成型模具,包括下模(10)、上模(18)、聚氨酯橡胶圈(34),所述上模(18)扣合在下模(10)上,所述下模(10)中部有下模腔(16),所述下模(10)侧面设有与液压增压设备连接的端口(36),端口(36)连通所述下模腔(16),所述橡胶圈(34)设置在下模腔(16)中,所述上模(18)下端有环形凸起(26),所述凸起(26)限定了与产品外形相应的上模腔(2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镶拼在所述上模(18)底部的透气钢镶件(38),所述上模(18)的顶部设有排气槽(12),所述排气槽(12)内设置有多个竖直向下的排气孔(20),所述排气孔(20)通过透气钢镶件(38)与所述上模腔(2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垫片(22)、调整垫块(28),所述调整垫块(28)设置在下模(10)与上模(18)定位支撑平面(32)之间,所述调整垫片(22)设置在调整垫块(28)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超薄圆形隔膜的液压模具。包括下模、上模、聚氨酯橡胶圈、调整垫块、调整垫片、透气钢镶件,该模具无需专用压力可调压力机控制压边力,压边力稳定可控;聚氨酯橡胶圈的使用,解决了超薄产品液压成型时,凸缘密封圈位置易起皱,成型位置易拉裂的问题;透气元件的使用解决了超薄产品液压成型时,易在产品表面留下透气孔印的问题。另外该模具机构简单、易制作、成本低,模具材料防锈,可使用水做介质,成型时无刚性挤压,不会造成产品局部被压伤以及局部过度拉伸,能极大的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方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飞托克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9
技术公布日:2020.06.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