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塑成型机担架式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8138发布日期:2020-08-07 18:42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塑成型机担架式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烘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塑成型机担架式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烘干装置也叫干燥设备或干燥机,现有的烘干装置通常通过都是利用热风生成装置将环境空气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将加热后的空气输送到烘干室,对需要干燥的物品进行烘干除湿处理。其中担架式烘干机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类烘干装置,该装置在烘干箱内设置有多层担架式托盘固定架,在托盘固定架上放置多层托盘,需要干燥的物品放置在托盘上进行干燥,干燥完成后将托盘上的物品取下即可。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担架式烘干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设置有多层托盘,而烘干机一般只在底部或顶部设置进风口,烘干机内不同位置处的风速以及温度不同,致使不同位置处的托盘内物品烘干效果不同,影响产品的质量;(2)现有技术中的烘干机存在能源耗费量高的缺点,而且,不能充分利用系统余热,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塑成型机担架式烘干装置,该装置通过在烘干机本体内壁上密布设置出气孔,可以实现在烘干机内全方位吹风,实现烘干机内不同位置处托盘内物品的均匀受热烘干,而且还能充分利用烘干机本体产生的余热,以及烘干机排出废气中的余热,能充分利用资源,而且还能降低加热空气带来的能源耗费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塑成型机担架式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机本体和热风生成装置,所述烘干机本体的进风口通过管道与热风生成装置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烘干机本体内设置有多层担架式托盘固定架,在托盘固定架上放置多层托盘,所述烘干机本体包括内、外两层壁,内、外两层壁之间形成密闭的热风容纳空间,所述外壁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管道与热风生成装置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内壁上密布设置有出气孔;通过在烘干机本体内壁上密布设置出气孔,可以实现在烘干机内全方位吹风,实现烘干机内不同位置处托盘内物品的均匀受热烘干。

所述烘干机本体的外壁外侧包裹设置有余热利用夹套,所述余热利用夹套的进风口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余热利用夹套的出风口与热风生成装置的进风口连接;烘干机本体外壁在烘干时温度较高,会产生大量余热,通过设置余热利用夹套,外界冷空气进入余热利用夹套内,利用烘干机本体外壁余热对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再次进入热风生成装置,充分利用余热来加热空气、生成热风,既能充分利用资源,而且还能降低加热空气带来的能源耗费量。

所述烘干机本体上还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通过排湿风机、气液分离器与热风生成装置的进风口连接。烘干机本体排出的废气,通过气液分离器的作用将携带的水蒸气分离出来,然后再将高温废气通过风机的进风口再次进入热风生成装置,充分利用其余热来加热空气、生成热风,既能充分利用资源,而且还能降低加热空气带来的能源耗费量。

作为优选,所述余热利用夹套外包裹设置有保温材料层,保温效果好,能更好的利用余热。

作为优选,所述托盘上密布设置有多个通气孔,受热更加均匀,烘干更快。

作为优选,所述余热利用夹套内设置有空气挡流折板,可以对空气流动起到折流的作用,延长空气停留时间,换热效果更佳。

作为优选,所述热风生成装置包括换热室,所述换热室内设置有燃烧室,所述换热室的进风口处设置有风机,所述换热室内通过挡板分割为三个相互连通的换热腔:换热腔一、换热腔二、换热腔三,所述换热腔一和换热腔二之间通过隔板顶部的空隙连通,所述换热腔二和换热腔三之间通过隔板底部的空隙连通,所述换热室的进风口设置在换热腔一底部,所述换热室的出风口设置在换热腔三顶部。所述换热腔一、换热腔二、换热腔三内均设置有燃烧室。空气通过进风口首先进入换热腔一内,换热腔一内的燃烧室对空气进行加热,然后空气从隔板顶部的空隙进入换热腔二,换热腔二内的燃烧室对空气再次进行加热,然后空气从隔板底部的空隙进入换热腔三,换热腔三内的燃烧室对空气再次进行加热,最后空气从换热腔三顶部的出风口排出进入干机本体内。可以延长空气停留时间,起到更好的加热作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塑成型机担架式烘干装置,该装置通过在烘干机本体内壁上密布设置出气孔,可以实现在烘干机内全方位吹风,实现烘干机内不同位置处托盘内物品的均匀受热烘干,而且还能充分利用烘干机本体产生的余热,以及烘干机排出废气中的余热,能充分利用资源,而且还能降低加热空气带来的能源耗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实施例1所述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实施例2所述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托盘固定架;2:托盘;3:热风容纳空间;4:余热利用夹套;5:排气口;6:排湿风机;7:气液分离器;8:空气挡流折板;9:热风生成装置;10:烘干机本体;11:换热腔一;12:换热腔二;13:换热腔三;14:隔板;15:燃烧室;16:电磁阀;17: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描述之前,应当理解的是,在本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不应解释为限制于一般含义和字典含义,而应当在允许实用新型人适当定义术语以进行最佳解释的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面相应的含义和概念进行解释。因此,这里提出的描述仅仅是出于举例说明目的的优选实例,并非意图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从而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由其获得其他等价方式或改进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例子列举,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构思的范围内的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模塑成型机担架式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机本体10和热风生成装置9,所述烘干机本体的进风口通过管道与热风生成装置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烘干机本体内设置有多层担架式托盘固定架1,在托盘固定架上放置多层托盘2,所述烘干机本体包括内、外两层壁,内、外两层壁之间形成密闭的热风容纳空间3,所述外壁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管道与热风生成装置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内壁上密布设置有出气孔;从热风生成装置的出风口吹出的高压热风从外壁上的进气口进入热风容纳空间3内,然后再从内壁上的出气孔均匀吹出到烘干机本体内,通过在烘干机本体内壁上密布设置出气孔,可以实现在烘干机内全方位吹风,实现烘干机内不同位置处托盘内物品的均匀受热烘干。

所述烘干机本体的外壁外侧包裹设置有余热利用夹套4,所述余热利用夹套4的进风口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余热利用夹套的出风口与热风生成装置的进风口连接;烘干机本体外壁在烘干时温度较高,会产生大量余热,通过设置余热利用夹套,外界冷空气进入余热利用夹套内,利用烘干机本体外壁余热对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再次进入热风生成装置,充分利用余热来加热空气、生成热风,既能充分利用资源,而且还能降低加热空气带来的能源耗费量。

所述烘干机本体上还设置有排气口5,所述排气口通过排湿风机6、气液分离器7与热风生成装置的进风口连接。烘干机本体排出的废气,通过气液分离器的作用将携带的水蒸气分离出来,然后再将高温废气通过风机的进风口再次进入热风生成装置,充分利用其余热来加热空气、生成热风,既能充分利用资源,而且还能降低加热空气带来的能源耗费量。

所述余热利用夹套外包裹设置有保温材料层,保温效果好,能更好的利用余热。所述托盘上密布设置有多个通气孔,受热更加均匀,烘干更快。所述余热利用夹套内设置有空气挡流折板8,可以对空气流动起到折流的作用,延长空气停留时间,换热效果更佳。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模塑成型机担架式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机本体10和热风生成装置9,所述烘干机本体的进风口通过管道与热风生成装置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烘干机本体内设置有多层担架式托盘固定架1,在托盘固定架上放置多层托盘2,所述烘干机本体包括内、外两层壁,内、外两层壁之间形成密闭的热风容纳空间3,所述外壁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管道与热风生成装置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内壁上密布设置有出气孔;从热风生成装置的出风口吹出的高压热风从外壁上的进气口进入热风容纳空间3内,然后再从内壁上的出气孔均匀吹出到烘干机本体内,通过在烘干机本体内壁上密布设置出气孔,可以实现在烘干机内全方位吹风,实现烘干机内不同位置处托盘内物品的均匀受热烘干。

所述烘干机本体的外壁外侧包裹设置有余热利用夹套4,所述余热利用夹套4的进风口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余热利用夹套的出风口与热风生成装置的进风口连接;烘干机本体外壁在烘干时温度较高,会产生大量余热,通过设置余热利用夹套,外界冷空气进入余热利用夹套内,利用烘干机本体外壁余热对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再次进入热风生成装置,充分利用余热来加热空气、生成热风,既能充分利用资源,而且还能降低加热空气带来的能源耗费量。

所述烘干机本体上还设置有排气口5,所述排气口通过排湿风机6、气液分离器7与热风生成装置的进风口连接。烘干机本体排出的废气,通过气液分离器的作用将携带的水蒸气分离出来,然后再将高温废气通过风机的进风口再次进入热风生成装置,充分利用其余热来加热空气、生成热风,既能充分利用资源,而且还能降低加热空气带来的能源耗费量。

所述余热利用夹套内设置有空气挡流折板8,可以对空气流动起到折流的作用,延长空气停留时间,换热效果更佳。

所述热风生成装置9包括换热室,所述换热室内设置有燃烧室,所述换热室的进风口处设置有风机17,所述换热室内通过隔板14分割为三个相互连通的换热腔:换热腔一11、换热腔二12、换热腔三13,所述换热腔一和换热腔二之间通过隔板顶部的空隙连通,所述换热腔二和换热腔三之间通过隔板底部的空隙连通,所述换热室的进风口设置在换热腔一底部,所述换热室的出风口设置在换热腔三顶部。所述换热腔一、换热腔二、换热腔三内均设置有燃烧室15。空气通过进风口首先进入换热腔一内,换热腔一内的燃烧室对空气进行加热,然后空气从隔板顶部的空隙进入换热腔二,换热腔二内的燃烧室对空气再次进行加热,然后空气从隔板底部的空隙进入换热腔三,换热腔三内的燃烧室对空气再次进行加热,最后空气从换热腔三顶部的出风口排出进入干机本体内。可以延长空气停留时间,起到更好的加热作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