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二次成型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2418发布日期:2020-08-05 02:0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色二次成型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色二次成型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在利用注塑成型模具进行制品的注塑成型生产时,有时需要将两种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物料注塑成型为一个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开两套模具,才能生产双色产品,此类模具产品必需人工取样,所以在第一套模具成型后的产品通过人工取出,再放入第二套模具进行二次生产,操作十分繁琐,工作效率较低,从第一套模具中取出的半成品需要充分冷却之后取出,未完全冷却的半成品温度高,人工搬运容易烫伤,而且稳定性不高,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双色二次成型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色二次成型注塑模具,包括外部机架以及设置在外部机架上的二次成型模具,所述外部机架包括底座、顶板以及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两侧的侧板,所述二次成型模具包括两下模具和第一上模具和第二上模具,两下模具通过转动机构连接在底座上,第一上模具和第二上模具分别通过传动机构可升降的连接在外部机架上;

所述下模具内部设有注塑槽,所述第一上模具上设有第一注塑凸块,第二上模具上设有第二注塑凸块,注塑槽与第一注塑凸块之间形成第一注塑腔,注塑槽与第二注塑凸块之间形成第二注塑腔,所述第一上模具上设有若干与第一注塑腔相连通的第一注塑口,所述第二上模具上设有若干与第二祖苏腔相连通的第二注塑口;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内部设有第一冷却腔,下模具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冷却腔相连通的第一冷却液进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模具的第一注塑凸块内部设有第二冷却腔,第一上模具上设有与第二冷却腔相连通的第二冷却液进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第二上模具的第二注塑凸块内部设有第三冷却腔,第二上模具上设有与第三冷却腔相连通的第三冷却液进口和第三冷却液出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色二次成型注塑模具,可自动完成双色二次注塑成型,不需要人工取出,外部一层在第一注塑腔内进行第一次注塑成型,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内流动冷却液对其进行加快冷却,一次注塑完成后提升第一上模具,转动转盘,将下模具转动至第二上模具下方,落下第二上模具,内部一层在第二注塑腔内进行二次注塑,自动化程度高,冷却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二次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外部机架,200-二次成型模具;

101-底座,102-顶板,103-侧板;

201-下模具,202-第一上模具,203-第二上模具,204-安装座,205-第一注塑凸块,206-第二注塑凸块,207-第一注塑腔,208-第二注塑腔,209-第一注塑口,210-第二注塑口,211-第一冷却腔,212-第一冷却液进口,213-第一冷却液出口,214-第二冷却腔,215-第二冷却液进口,216-第二冷却液出口,217-第三冷却腔,218-第三冷却液进口,219-第三冷却液出口;

301-转盘,302-第一驱动电机,303-底部转轴,304-第一齿轮,305-驱动齿轮;

401-第二驱动电机,402-第一螺杆,403-第一导向杆,404-安装槽,405-限位板,406-旋接螺母,407-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一种双色二次成型注塑模具,包括设置在外部的外部机架100和设置在外部机架100上的二次成型模具200;所述外部机架100包括底座101、顶板102以及设置在底板和顶板102之间两侧的侧板103;所述二次成型模具200包括两下模具201和第一上模具202和第二上模具203,两下模具201通过转动机构连接在底座101上;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盘301、第一驱动电机302、底部转轴303,所述底部转轴303下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底座101中心,所述转盘301同轴安装在底部转轴303上端,所述底部转轴303上同轴设有第一齿轮30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02通过机架安装在底座101上,第一驱动电机302的输出轴连接与第一齿轮304相齿合的驱动齿轮305,所述下模具201底部设有通过若干螺栓与转盘301连接的安装座204。

第一上模具202和第二上模具203分别通过传动机构可升降的连接在外部机架100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401、第一螺杆402、第一导向杆403,所述侧板103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螺杆402的安装槽404,所述第一螺杆402下端与安装槽404之间通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上端穿过顶板102通过联轴器与第二驱动电机401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第一导向杆403上端固定连接在顶板102底部,下端设有限位板405,所述第一上模具202和第二上模具203侧壁上设有旋接螺母406和滑块407,所述旋接螺母406旋接在第一螺杆402上,所述滑块407滑动套设在第一导向杆403上。

所述下模具201内部设有第一冷却腔211,下模具201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冷却腔211相连通的第一冷却液进口212和第一冷却液出口213;所述第一上模具202的第一注塑凸块205内部设有第二冷却腔214,第一上模具202上设有与第二冷却腔214相连通的第二冷却液进口215和第二冷却液出口216;第二上模具203的第二注塑凸块206内部设有第三冷却腔217,第二上模具203上设有与第三冷却腔217相连通的第三冷却液进口218和第三冷却液出口21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该双色二次成型注塑模具先注塑外部一层,外部一层在第一注塑腔207内从第一注塑口209对第一注塑腔207注塑进行第一次注塑成型,第一冷却腔211和第二冷却腔214内流动冷却液对其进行加快冷却,一次注塑完成后提升第一上模具202,转动转盘301,将下模具201转动至第二上模具203下方,落下第二上模具203,内部一层在第二注塑腔208从第二注塑口210对第二注塑腔208注塑进行二次注塑成型,第一冷却腔211和第三冷却腔217内流动冷却液对其进行加快冷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色二次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机架(100)以及设置在外部机架(100)上的二次成型模具(200),所述外部机架(100)包括底座(101)、顶板(102)以及设置在底板和顶板(102)之间两侧的侧板(103),所述二次成型模具(200)包括两下模具(201)和第一上模具(202)和第二上模具(203),两下模具(201)通过转动机构连接在底座(101)上,第一上模具(202)和第二上模具(203)分别通过传动机构可升降的连接在外部机架(100)上;

所述下模具(201)内部设有注塑槽,所述第一上模具(202)上设有第一注塑凸块(205),第二上模具(203)上设有第二注塑凸块(206),注塑槽与第一注塑凸块(205)之间形成第一注塑腔(207),注塑槽与第二注塑凸块(206)之间形成第二注塑腔(208),所述第一上模具(202)上设有若干与第一注塑腔(207)相连通的第一注塑口(209),所述第二上模具(203)上设有若干与第二祖苏腔相连通的第二注塑口(2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二次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01)内部设有第一冷却腔(211),下模具(201)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冷却腔(211)相连通的第一冷却液进口(212)和第一冷却液出口(21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色二次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模具(202)的第一注塑凸块(205)内部设有第二冷却腔(214),第一上模具(202)上设有与第二冷却腔(214)相连通的第二冷却液进口(215)和第二冷却液出口(21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色二次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上模具(203)的第二注塑凸块(206)内部设有第三冷却腔(217),第二上模具(203)上设有与第三冷却腔(217)相连通的第三冷却液进口(218)和第三冷却液出口(21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二次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盘(301)、第一驱动电机(302)、底部转轴(303),所述底部转轴(303)下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底座(101)中心,所述转盘(301)同轴安装在底部转轴(303)上端,所述底部转轴(303)上同轴设有第一齿轮(30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02)通过机架安装在底座(101)上,第一驱动电机(302)的输出轴连接与第一齿轮(304)相齿合的驱动齿轮(305),所述下模具(201)底部设有通过若干螺栓与转盘(301)连接的安装座(20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二次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401)、第一螺杆(402)、第一导向杆(403),所述侧板(103)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螺杆(402)的安装槽(404),所述第一螺杆(402)下端与安装槽(404)之间通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上端穿过顶板(102)通过联轴器与第二驱动电机(401)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第一导向杆(403)上端固定连接在顶板(102)底部,所述第一上模具(202)和第二上模具(203)侧壁上设有旋接螺母(406)和滑块(407),所述旋接螺母(406)旋接在第一螺杆(402)上,所述滑块(407)滑动套设在第一导向杆(403)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色二次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杆(403)下端设有限位板(40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色二次成型注塑模具,包括外部机架以及设置在外部机架上的二次成型模具,所述二次成型模具包括两下模具和第一上模具和第二上模具,两下模具通过转动机构连接在底座上,第一上模具和第二上模具分别通过传动机构可升降的连接在外部机架上;可自动完成双色二次注塑成型,不需要人工取出,外部一层在第一注塑腔内进行第一次注塑成型,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内流动冷却液对其进行加快冷却,一次注塑完成后提升第一上模具,转动转盘,将下模具转动至第二上模具下方,落下第二上模具,内部一层在第二注塑腔内进行二次注塑,自动化程度高,冷却速度快。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市中环高科技塑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30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