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塞式塑胶制品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0791发布日期:2019-12-24 20:13阅读:7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柱塞式塑胶制品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柱塞式注塑机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柱塞式塑胶制品注塑机。



背景技术:

柱塞式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胶注入或注射到注塑模具的注塑腔内,利用注塑模具内注塑腔的不同形状成型成具有不同形状塑胶制品的设备。目前的柱塞式注塑机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机筒1、喷嘴2和柱塞杆3,机筒1内且沿其轴向依次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流道4和柱塞孔5,柱塞孔5位于流道4的右侧,柱塞杆3设置于柱塞孔5内,且与柱塞孔5滑动配合,喷嘴2设置于机筒1的左端部,且与流道4连通,机筒1的顶部开设有加料口6,加料口6与柱塞孔5连通且位于柱塞杆3和流道4之间。工作时,工人先将喷嘴2对准注塑模具的注塑腔内,再经加料口6向柱塞孔5内加入一定量的热塑性塑胶,热塑性塑胶流入流道4内,当加入一定量后,向左推动柱塞杆3,柱塞杆3沿柱塞孔5轴向的挤压热塑性塑胶,热塑性塑胶受压后从喷嘴2挤压出,带有压力的热塑性塑胶射入或注入到注塑腔内,当柱塞杆3挤压到位后,拉动柱塞杆3复位,如此循环操作即可完成注塑。然而,随着柱塞杆3与柱塞孔5长期磨损,柱塞杆3的外径逐渐变小,柱塞杆3与柱塞孔5之间出现间隙,造成热塑性塑胶进入间隙中,出现漏料,且造成注塑压力不够。为了避免泄漏,只好重新更换新的柱塞杆,这无疑是增加了成本。

另外,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701089u中公开了一种柱塞式注塑机的注射装置,包括机筒本体1,所述注射装置包括料筒2、柱塞3、分流梳4、喷射头和储料筒6,所述机筒本体1上设有进料口9,所述料筒2与柱塞3和储料筒6相通,所述储料筒6内安放有一分流梳4,所述喷射头包括喷射嘴5和喷射体7,所述喷射体7设有出料通道8。该注塑装置随着长期工作同样会出现柱塞3被磨损而出现间隙的现象。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补偿间隙、节省成本的柱塞式注塑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够补偿间隙、节省成本、操作简单的柱塞式塑胶制品注塑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柱塞式塑胶制品注塑机,它包括机筒、喷嘴和柱塞杆,机筒内且沿其轴向依次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流道和柱塞孔,柱塞孔位于流道的右侧,所述喷嘴设置于机筒的左端部,且与流道连通,机筒的顶部开设有加料口,加料口与柱塞孔连通,所述柱塞杆设置于柱塞孔内,柱塞杆位于加料口的右侧,柱塞杆的右端部向右延伸于柱塞孔外部,柱塞杆的外部固设有滑套,滑套与柱塞孔滑动配合,所述柱塞杆内且沿其轴向从右往左依次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螺纹孔、通孔和锥形孔,该注塑机还包括顺次固设的锥形柱、连接杆和螺纹杆,锥形柱与锥形孔配合,连接杆设置于通孔内,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且其右端部向右延伸于螺纹孔外部;所述滑套围绕于锥形孔的外部。

所述锥形柱、连接杆和螺纹杆同轴设置。

所述螺纹杆的右端部焊接有旋转手柄。

所述柱塞杆的柱面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滑套套设于环形槽内。

所述螺纹孔、通孔和锥形孔同轴设置。

所述柱塞杆与喷嘴、机筒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与柱塞孔直接接触的是滑套,直接磨损的是滑套而不是柱塞杆,从而避免了柱塞杆在长期使用后被磨损损坏,很好了保护了柱塞杆,无需更换,极大了节省了成本。此外,滑套与柱塞孔磨损出现间隙后,可通过旋转螺纹杆来挤压扩展滑套,进而补偿间隙,避免了热塑性塑胶在加压过程中的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柱塞式注塑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i部局部放大视图;

图4为图2的a-a截面示意图;

图中,1-机筒,2-喷嘴,3-柱塞杆,4-流道,5-柱塞孔,6-加料口,7-滑套,8-螺纹孔,9-通孔,10-锥形孔,11-锥形柱,12-连接杆,13-螺纹杆,14-旋转手柄,15-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2~4所示,一种柱塞式塑胶制品注塑机,它包括机筒1、喷嘴2和柱塞杆3,柱塞杆3与喷嘴2、机筒1同轴设置,机筒1内且沿其轴向依次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流道4和柱塞孔5,柱塞孔5位于流道4的右侧,所述喷嘴2设置于机筒1的左端部,且与流道4连通,机筒1的顶部开设有加料口6,加料口6与柱塞孔5连通,所述柱塞杆3设置于柱塞孔5内,柱塞杆3位于加料口6的右侧,柱塞杆3的右端部向右延伸于柱塞孔5外部,柱塞杆3的外部固设有滑套7,滑套7与柱塞孔5滑动配合,所述柱塞杆3内且沿其轴向从右往左依次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螺纹孔8、通孔9和锥形孔10,螺纹孔8、通孔9和锥形孔10同轴设置,该注塑机还包括顺次固设的锥形柱11、连接杆12和螺纹杆13,锥形柱11、连接杆12和螺纹杆13同轴设置,锥形柱11与锥形孔10配合,连接杆12设置于通孔9内,螺纹杆13与螺纹孔8螺纹连接,且其右端部向右延伸于螺纹孔8外部;所述滑套7围绕于锥形孔10的外部。

如图2所示,所述螺纹杆13的右端部焊接有旋转手柄14。所述柱塞杆3的柱面上开设有环形槽15,所述滑套7套设于环形槽15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工作时,工人先将喷嘴2对准注塑模具的注塑腔内,再经加料口6向柱塞孔5内加入一定量的热塑性塑胶,热塑性塑胶流入流道4内,当加入一定量后,工人向左推动柱塞杆3的右延伸部,滑套7沿柱塞孔5轴向运动,同时柱塞杆3的左端部挤压热塑性塑胶,热塑性塑胶受压后从喷嘴2挤压出,带有压力的热塑性塑胶射入或注入到注塑腔内,当柱塞杆3挤压到位后,拉动柱塞杆3复位,为下次挤压热塑性塑胶做准备,如此循环操作即可完成注塑。

随着该柱塞式注塑机的长期工作,滑套7与柱塞孔5之间势必会出现磨损,造成滑套7的外径逐渐变小,滑套7与柱塞孔5出现间隙,此时工人只需转动旋转手柄14,旋转手柄14带动螺纹杆13在螺纹孔8内转动,在转动过程中螺纹杆13向沿轴向向左运动,螺纹杆13带动连接杆12向左轴向运动,连接杆12带动锥形柱11沿轴向进入锥形孔10内,随着锥形柱11逐渐的伸入到锥形孔10内,锥形孔10周围的柱塞杆材料径向扩展,由于滑套7围绕于锥形孔10的外部,从而使滑套7径向的扩展,滑套7便可补偿间隙,滑套7与柱塞孔5配合,从而避免了注塑过程中热塑性塑胶从间隙中泄漏;当旋转几圈后工人便可停止转动旋转手柄。

由于与柱塞孔5直接接触的是滑套7,直接磨损的是滑套7而不是柱塞杆3,从而避免了柱塞杆3在长期使用后被磨损损坏,很好了保护了柱塞杆,无需更换,极大了节省了成本。此外,滑套7与柱塞孔5磨损出现间隙后,可通过旋转螺纹杆13来挤压扩展滑套7,进而补偿间隙,避免了热塑性塑胶在加压过程中的泄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