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组合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32832发布日期:2020-10-17 01:26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节能组合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颗粒加热熔化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节能组合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瓶是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塑料瓶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塑料瓶的生产步骤为:通过混料机将由多种不同种类的塑料颗粒混合搅拌均匀,再将混合均匀的混合料投入到挤压加热筒内,挤压加热筒将混合料加热熔化变成熔融塑料,随后挤压加热筒内的活塞将熔融塑料挤压到吹塑机的模具内,最后吹塑机向模具内吹入压力气体,从而吹塑制得塑料瓶,最后将塑料瓶从模具内取出。

其中,挤压加热筒包括筒体、分别设置于筒体顶部和底部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出料口与吹塑机模具的浇注口连接,筒体的外部设置有感应线圈,筒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挤压油缸,挤压油缸的活塞杆伸入于筒体内,活塞杆的作用端上焊接有活塞,活塞与筒体内壁滑动配合。工作时,向感应线圈内通电,感应线圈将筒体加热,筒体内部温度升高;一段时间后,工人将混合均匀的混合料经进料口加入到筒体内,混合料加热后变成熔融塑料,随后控制挤压油缸活塞杆伸出,活塞将熔融塑料从出料口处推出,推出的熔融塑料经浇注口进入模具内,从而完成浇注。

然而,这种挤压加热筒存在以下缺陷:1、混料机需要消耗很长时间才能将多种颗粒塑料搅拌均匀,搅拌均匀后才能投入到筒体内,这无疑是降低了生产效率。2、感应线圈设置于筒体外部,导致与筒体接触处的混合料先被加热熔化,而位于筒体中部区域的混合料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加热,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效率,还增加了电能消耗,且热量大量散发到外界,热量没有充分利用起来,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节省能耗、提高生产效率的高效节能组合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效节能组合加热装置,它包括筒体、分别固设于筒体左右端部的左端盖和右端盖,筒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位于进料口的右侧,所述筒体内设置有锥形柱,锥形柱的柱面上且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螺旋叶片,锥形柱的左右端分别焊接有转轴a和转轴b,转轴a和转轴b分别旋转安装于左端盖和右端盖内,转轴a内设置有轴向孔,锥形柱内开设有沿其轴向设置的盲孔,盲孔与轴向孔连通,轴向孔内设置有陶瓷发热体,陶瓷发热体伸入于盲孔内,所述筒体的内壁上绕其圆周方向焊接有多个扰流板,扰流板位于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扰流板位于螺旋叶片的外侧,所述陶瓷发热体的输入接头与电线接触头连接。

所述筒体的外部设置有感应线圈。

所述扰流板均匀分布于筒体上。

还包括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包括电机和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经联轴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与转轴b经联轴器连接。

所述左端盖和右端盖内均设置有轴承,所述转轴a和转轴b分别安装于两个轴承内。

所述转轴a、锥形柱和转轴b同轴设置。

所述陶瓷发热体的输入接头向左延伸于转轴a的外部,且输入接头的端面与电线接触头接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搅拌状态下加热熔化塑料颗粒,增大了塑料颗粒与锥形柱的接触面积,极大缩短了塑料颗粒的加热熔化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节省了电能的消耗。此外,陶瓷发热体在筒体内部加热混合料,相比传统在筒体外部的加热方式,该装置避免了热量的浪费,进一步的节省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锥形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扰流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筒体,2-左端盖,3-右端盖,4-进料口,5-出料口,6-锥形柱,7-螺旋叶片,8-转轴a,9-转轴b,10-轴向孔,11-盲孔,12-陶瓷发热体,13-扰流板,14-电线接触头,15-感应线圈,16-电机,17-减速器,18-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3所示,一种高效节能组合加热装置,它包括筒体1、分别固设于筒体1左右端部的左端盖2和右端盖3,所述左端盖2和右端盖3内均设置有轴承18,所述转轴a8和转轴b9分别安装于两个轴承18内,筒体1的外部设置有感应线圈15,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4,筒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5,出料口5位于进料口4的右侧,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锥形柱6,锥形柱6的柱面上且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螺旋叶片7,锥形柱6的左右端分别焊接有转轴a8和转轴b9,转轴a8、锥形柱6和转轴b9同轴设置,转轴a8和转轴b9分别旋转安装于左端盖2和右端盖3内,转轴a8内设置有轴向孔10,锥形柱6内开设有沿其轴向设置的盲孔11,盲孔11与轴向孔10连通,轴向孔10内设置有陶瓷发热体12,陶瓷发热体12伸入于盲孔11内,所述筒体1的内壁上绕其圆周方向焊接有多个扰流板13,扰流板13均匀分布于筒体1上,扰流板13位于进料口4和出料口5之间,扰流板13位于螺旋叶片7的外侧,所述陶瓷发热体12的输入接头与电线接触头14连接。是指将金属钨或者是钼锰浆料印刷在陶瓷流延坯体上,经过热压叠层,然后在1600℃氢气氛保护下,陶瓷和金属共同烧结而成的陶瓷发热体,具有耐腐蚀、耐高温、寿命长、高效节能、温度均匀、导热性能良好、热补偿速度快等优点,而且不含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等有害物质,符合欧盟rohs等环保要求。

所述陶瓷发热体是一种新型高效环保节能陶瓷发热元件,相比ptc陶瓷发热体,具有相同加热效果情况下节约20~30%电能。具有以下优点:节能,热效率高,单位热耗电量比ptc节省20~30%。表面安全不带电,绝缘性能好:能经受4500v/1s的耐压测试,无击穿,漏电流<0.5ma。电阻-温度变化线性,可通过控制电阻轻易控制温度。长时间使用绝无功率衰减。升温快速:发热元件500w功率启动20s温度达到600℃以上;其组件额定功率启动10s温度可达200℃以上。安全,无明火。热均匀一致性好,功率密度高:≥50w/cm2。环保:不含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等有害物质,完全符合欧盟环保要求。

还包括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包括电机16和减速器17,所述减速器17的输入轴与电机16的输出轴经联轴器连接,减速器17的输出轴与转轴b9经联轴器连接。所述陶瓷发热体12的输入接头向左延伸于转轴a8的外部,且输入接头的端面与电线接触头14接触。

所述装置高效节能组合加热混合料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操作人员将出料口5经管卡连接到吹塑机内模具上的浇注口上;操作人员将电线接触头14接到电源上,电流传递到陶瓷发热体12的输入接头上,输入接头再将电流传递到陶瓷发热体12内的金属钨内,陶瓷发热体12开始发热,陶瓷发热体12受热后将热量传递到锥形柱6上,锥形柱6将热量传递到筒体1内;

s2、利用混料机搅拌多种类的塑料颗粒,搅拌一段时间后,将混合料取出并加入到进料口4内;

s3、操作人员打开电机16,电机16的转矩经减速器17减速后传递给转轴b9,转轴b9带动锥形柱6转动,锥形柱6带动螺旋叶片7旋转,螺旋叶片7带动混合料朝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螺旋叶片7搅动混合料,实现了在输送过程中混合均匀物料,从而极大缩短了塑料颗粒在混料机内的搅拌时间,即缩短了混料机的工作时间,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s4、在步骤s3中,锥形柱6加热并熔化塑料颗粒,熔化后变成熔融塑料,最后在螺旋叶片7的推动下从出料口5流出而进入模具内,从而实现了浇注。因此该装置实现了在搅拌状态下加热熔化塑料颗粒,增大了塑料颗粒与锥形柱6的接触面积,极大缩短了塑料颗粒的加热熔化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节省了电能的消耗。此外,陶瓷发热体12在筒体1内部加热混合料,相比传统在筒体外部的加热方式,该装置避免了热量的浪费,进一步的节省了能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