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塑料瓶吹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8223发布日期:2020-08-28 15:0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塑料瓶吹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瓶生产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塑料瓶吹瓶装置。



背景技术:

饮料、药品等多种产品销售包装都选用瓶装,特别以饮料为主,多为塑料瓶包装,而塑料瓶的生产多采用吹制成型的方式,其中便需要用到吹瓶装置,吹瓶装置就是能够将做好的瓶胚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吹成瓶子的装置,目前大部分吹瓶机都还是二步法来吹制的,即必须先将塑料原料做成瓶胚,然后在进行吹制,而为了保证瓶体成型均匀合格在吹制过程中需要经过拉伸、预吹、吹气、冷却等工序,而现有设备多通过一个注气头在固定位置进行充气,或是通过一根进气管进行注气,这会造成在充气过程中瓶体内部上下各部位受气体压力不均而使瓶体成型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塑料瓶吹瓶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传送装置、加热装置、装载瓶胚装置、卸载瓶体装置、吹气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送装置两侧沿其传送运动方向上依次安装所述装载瓶胚装置、所述加热装置、所述吹气成型装置、所述卸载瓶体装置,所述吹气成型装置上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模具,在所述传送装置下方与所述模具对应位置安装有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吹气成型装置壳体底部的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送连接板,所述推送连接板上等间距固定安装有一组注气管,所述注气管下端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推送连接板一端固定安装有同步带电机,所述同步带电机与所述注气管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传送装置与所述注气管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孔并在孔中固定安装有滑动密封环,所述注气管滑动穿在所述滑动密封环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注气管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推送连接板上的气管连接头,所述气管连接头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气管,上端固定连接内层管并与内腔连通,所述内层管外围套有外层管,所述内层管与所述外层管在上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外层管下端固定连接有同步带轮,所述外层管的管壁上等间距开设有四条外层开口,所述内层管的管壁上等间距开设有四条内层开口,所述外层管及所述内层管的上端面均开设有两个扇形的端部开口,剩余未开口部分的端面为端部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送装置上安装有瓶体传送固定座,所述注气管可穿过所述瓶体传送固定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缸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吹气成型装置右侧的第一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吹气成型装置左侧的第二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吹气成型装置顶部的第三气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模具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气缸伸缩端的右半部模具,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气缸伸缩端的左半部模具,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气缸伸缩端的底部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流水线式塑料瓶吹瓶生产线,使瓶胚通过装载瓶胚装置装到传送装置上后再经过加热装置加热软化,经吹气成型装置完成吹气成型而成为瓶子,最后被卸载瓶体装置从传送装置上取下,而在吹气成型过程中,设计使用的注气管则可以根据吹气相应工序来调整其出气的部位,在拉伸和预吹过程中使气体从端部出气,在吹气成型过程中则使气体从注气管的周围出气,保证气体能快速均匀的进入到瓶体的各个部位,通过控制出气部位从而有效提升吹气效果,保证瓶体内部受力的均匀从而使瓶体成型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吹气成型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吹气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注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注气管截面剖视图。

图中:1-传送装置、101-瓶体传送固定座、2-加热装置、3-装载瓶胚装置、4-卸载瓶体装置、5-吹气成型装置、6-气缸、601-第一气缸、602-第二气缸、603-第三气缸、7-模具、701-右半部模具、702-左半部模具、703-底部模具、8-吹气装置、801-第四气缸、802-推送连接板、803-气管、804-注气管、8041-气管连接头、8042-外层管、8043-同步带轮、8044-内层管、8045-外层开口、8046-内层开口、8047-端部开口、8048-端部挡板、805-同步带、806-同步带电机、807-滑动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塑料瓶吹瓶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传送装置1、加热装置2、装载瓶胚装置3、卸载瓶体装置4、吹气成型装置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送装置1两侧沿其传送运动方向上依次安装所述装载瓶胚装置3、所述加热装置2、所述吹气成型装置5、所述卸载瓶体装置4,所述吹气成型装置5上安装有气缸6,所述气缸6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模具7,在所述传送装置1下方与所述模具7对应位置安装有吹气装置8,所述吹气装置8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吹气成型装置5壳体底部的第四气缸801,所述第四气缸80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送连接板802,所述推送连接板802上等间距固定安装有一组注气管804,所述注气管804下端固定连接有气管803,所述推送连接板802一端固定安装有同步带电机806,所述同步带电机806与所述注气管804通过同步带805传动连接,所述传送装置1与所述注气管804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孔并在孔中固定安装有滑动密封环807,所述注气管804滑动穿在所述滑动密封环807中。

所述注气管804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推送连接板802上的气管连接头8041,所述气管连接头804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气管803,上端固定连接内层管8044并与内腔连通,所述内层管8044外围套有外层管8042,所述内层管8044与所述外层管8042在上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外层管8042下端固定连接有同步带轮8043,所述外层管8042的管壁上等间距开设有四条外层开口8045,所述内层管8044的管壁上等间距开设有四条内层开口8046,所述外层管8042及所述内层管8044的上端面均开设有两个扇形的端部开口8047,剩余未开口部分的端面为端部挡板8048。

所述传送装置1上安装有瓶体传送固定座101,所述注气管804可穿过所述瓶体传送固定座101。

所述气缸6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吹气成型装置5右侧的第一气缸601,固定安装在所述吹气成型装置5左侧的第二气缸602,固定安装在所述吹气成型装置5顶部的第三气缸603。

所述模具7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气缸601伸缩端的右半部模具70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气缸602伸缩端的左半部模具70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气缸603伸缩端的底部模具70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瓶胚通过装载瓶胚装置3装到传送装置1上的瓶体传送固定座101上,然后在传送装置1的传送下再经过加热装置2加热软化,经吹气成型装置5完成吹气成型而成为瓶子,最后被卸载瓶体装置4从传送装置上取下,而在吹气成型过程中,当载有瓶胚的瓶体传送固定座101运动到吹气工位时,气缸6推动模具7将瓶胚包覆,然后在第四气缸801的推送下使注气管804经传送装置1上的孔插入到瓶体传送固定座101中,并伸入到瓶胚中,此时内层管8044上的内层开口8046与外层管8042上的外层开口8045相互错位,而内层管8044的端部开口8047和外层管8042的端部开口8047对应,然后通过气管803输送气体,气体将从端部开口8047处吹出并先作用到瓶胚底部并逐步扩散到整个瓶胚内腔中,从而对瓶胚起到拉伸和预吹的作用,完成对瓶胚的拉伸和预吹后,通过同步带电机806带动同步带805,从而使同步带805带动所有的外层管8042转动九十度角度,从而使外层管8042和内层管8044上的端部挡板8048分别封挡住内层管8044和外层管8042上的端部开口8047,而使内层开口8046与外层开口8045相对应,从而使气体均从注气管804的圆周壁上的内层开口8046与外层开口8045处吹出,而不从注气管804的端部吹出,从而保证气体能够快速均匀的分布到瓶胚内腔中,使瓶胚受力均匀而膨胀成型为瓶体。

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及电路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

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