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管道维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92130发布日期:2020-06-05 21:4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管道维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市政管道,尤其涉及一种市政管道维修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尤其是排水管道损坏的修复的方法都是采用开挖从新埋管的方法进行修复。这种方法成本高,工程量大,非常的麻烦,并且管道维护时间长,检修率高,对居民和商业街,水、燃气等基础设施的使用造成重大影响。

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102042455a针对已有的胶水使用时往往会遗留部分胶水在管道内壁,导致水质污染,长期使用这种管道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的问题,公开了一种用于pvc管道连接的热熔简易工艺,其通过第一管道的一端进行加热扩口,使其能够让第二管道的一端顺利插入的方式,克服了胶水使用时往往会遗留部分胶水在管道内壁,导致水质污染,长期使用这种管道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的问题,但由于通过人工操作维修时间长,维修管道的热熔效果不佳,容易在冷确后开裂,从而会导致pvc管道在维修后仍存在泄露风险,同时维护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大片地区停止水,燃气供应。

因此,目前需要研发一种对连接处加热、加压,使连接处密闭,通过加压检测,确保其气密性,达到了对遭受外力破裂的pvc管道端进行切断,然后裹紧防水带,对断裂处,进行更换,实现对出现状况的管道进行紧急抢修,以保障城市居民和商业用户的日常用水和燃气的正常使用的市政管道维修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工操作维修时间长,维修管道的热熔效果不佳,容易在冷确后开裂,导致pvc管道在维修后仍存在泄露风险,同时维护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大片地区停止水,燃气供应,无法达到快速抢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工操作维修时间长,维修管道的热熔效果不佳,容易在冷确后开裂,导致pvc管道在维修后仍存在泄露风险,同时维护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大片地区停止水,燃气供应,无法达到快速抢修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市政管道维修装置。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市政管道维修装置,包括底部外壳,顶部外壳,控制开关,第一加热环,第二加热环,步进电机,第一传动轮,防水带填充机构,修补管,插接扩围机构,辅助扩管机构和套管;底部外壳顶端后部与顶部外壳进行转动连接;底部外壳内顶端中左部设置有第二加热环;底部外壳内底端中部与步进电机进行螺栓连接;底部外壳内底端左部设置有防水带填充机构,并且防水带填充机构顶端左部与顶部外壳相连接;底部外壳内中部设置有插接扩围机构;底部外壳内顶端右部设置有辅助扩管机构,并且辅助扩管机构顶端与顶部外壳相连接,而且辅助扩管机构前端左底部与插接扩围机构相连接;顶部外壳顶端中部与控制开关进行转动连接;顶部外壳内底端中左部设置有第一加热环;步进电机左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进行插接,并且第一传动轮顶端通过皮带与插接扩围机构相连接;防水带填充机构内中部设置有修补管;插接扩围机构右端与套管进行套接,并且外表面顶部和外表面底部与辅助扩管机构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防水带填充机构包括第一圆柱齿轮,第一凹槽轮,走位环,第一限位轮,第二限位轮,第二凹槽轮,第三限位轮,防水带圈,第三凹槽轮,第四限位轮,第四凹槽轮,第一绳轮,第二绳轮,第三绳轮,第四绳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二圆柱齿轮,第一斜辊,第三圆柱齿轮,第四圆柱齿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第五圆柱齿轮,第九圆柱齿轮和第二斜辊;第一圆柱齿轮左端轴心与第一凹槽轮进行插接;第一凹槽轮顶端后部与走位环相连接;第一凹槽轮左端轴心与第一绳轮进行插接;走位环底端中部与第一限位轮进行传动连接;走位环前端中部与第二限位轮相连接;走位环前端顶部与第二凹槽轮相连接;走位环顶端中部与第三限位轮相连接;走位环右端前中部与防水带圈进行转动连接;走位环后端顶部与第三凹槽轮相连接;走位环后端中部与第四限位轮相连接;走位环后端底部与第四凹槽轮相连接;第二凹槽轮左端轴心与第二绳轮进行插接,并且第一绳轮底端通过绳索与第一绳轮相连接;第三凹槽轮左端轴心与第二绳轮进行插接,并且第二绳轮前端通过绳索与第二绳轮相连接;第四凹槽轮左端轴心与第四绳轮进行插接,并且第四绳轮前端通过绳索与第一绳轮相连接,而且第四绳轮顶端通过绳索与第三绳轮相连接;第一绳轮左端轴心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顶端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左端轴心与第二圆柱齿轮进行插接;第二圆柱齿轮左端轴心与第一斜辊进行插接;第一斜辊左端肘部通过圆杆与第三圆柱齿轮进行插接;第三圆柱齿轮顶端设置有第四圆柱齿轮;第四圆柱齿轮左端轴心与第四传动轮进行插接;第四传动轮顶端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右端轴心与第五圆柱齿轮进行插接;第五圆柱齿轮顶端与第九圆柱齿轮进行啮合;第九圆柱齿轮右端轴心与第二斜辊进行插接;第一斜辊顶端与修补管相连接;当顶部外壳下降与底部外壳扣合时,第三圆柱齿轮与第四圆柱齿轮啮合,同时第二斜辊转动时抵住修补管进行转动。

更进一步的,插接扩围机构包括第六传动轮,第一电动伸缩杆,第六圆柱齿轮,第七传动轮,第七圆柱齿轮,第八圆柱齿轮,第一直线滑轨,切割刀,第二直线滑轨,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五锥齿轮,主动拨盘,四分槽轮,第六锥齿轮,第七锥齿轮,第八传动轮,第九传动轮,第一拨位盘,第二拨位盘,限位槽,第三直线滑轨和扩围插板;第六传动轮左端轴心与第一电动伸缩杆进行插接;第六传动轮顶端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右端轴心通过圆杆与第二电动伸缩杆进行插接;第一电动伸缩杆左端与第六圆柱齿轮进行插接;第七传动轮右端轴心与第七圆柱齿轮进行插接;第七圆柱齿轮底端设置有第八圆柱齿轮;第八圆柱齿轮左端轴心与第一直线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八圆柱齿轮右端轴心与切割刀进行插接;切割刀右端轴心与第二直线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右端轴心与第一锥齿轮进行插接;第一锥齿轮右端顶部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顶端通过圆杆与第三锥齿轮进行插接;第三锥齿轮顶端左部设置有第四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右侧设置有第五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右端轴心通过圆杆与第七锥齿轮进行插接;第四锥齿轮左端轴心与第八传动轮进行插接;第五锥齿轮底端轴心与主动拨盘进行插接;主动拨盘右端与四分槽轮进行传动连接;四分槽轮顶端中部通过圆杆与第六锥齿轮进行插接;第九传动轮右端轴心与第一拨位盘进行插接;第一拨位盘右端与第二拨位盘进行插接;第一拨位盘外表面与限位槽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拨位盘右端与扩围插板相连接,并且扩围插板外表面左部与第二拨位盘相连接,而且外表面左部与限位槽相连接;第六锥齿轮顶端后部与相连接;当第一电动伸缩杆伸出时,第二电动伸缩杆进行收缩,第六圆柱齿轮啮合第一圆柱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脱离啮合,当第一电动伸缩杆收缩时,第二电动伸缩杆伸出,第六圆柱齿轮与第一圆柱齿轮脱离啮合,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切割刀升起后,通过第一直线滑轨和第二直线滑轨向上移动,然后使第七圆柱齿轮的转动,啮合第八圆柱齿轮的转动,在传动切割刀的转动此时,第一电动伸缩杆收缩,第二电动伸缩杆进行收缩,第六圆柱齿轮与第一圆柱齿轮脱离啮合,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脱离啮合;限位槽在第三直线滑轨上向右移动,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第五锥齿轮与第七锥齿轮啮合,通过第三锥齿轮的转动,啮合带动第四锥齿轮进行转动,通过传动第五锥齿轮的转动,传动第八传动轮的转动,通过皮带的传动第九传动轮的转动,通过带动第一拨位盘和第二拨位盘的顺时针转动,然后通过限位槽内的限位凹槽,使扩围插板向外扩张,同时通过第四锥齿轮的转动,传动第七锥齿轮的转动,使第七锥齿轮带动第五锥齿轮的转动,通过传动主动拨盘的运转,拨动四分槽轮进行转动,通过传动第六锥齿轮的转动,带动辅助扩管机构的运转,当限位槽在第三直线滑轨上向右移动,使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脱离啮合,第五锥齿轮与第七锥齿轮脱离啮合,然后通过带动第三直线滑轨的顺时针转动,使限位槽的顶部向后转动。

更进一步的,辅助扩管机构包括第八锥齿轮,第一直辊,第二直辊,第十传动轮,涡轮,蜗杆,丝杆,推进滑块,第一组合皮带轮,第二组合皮带轮,第三直辊,第四直辊,第一缓冲支架和第二缓冲支架;第八锥齿轮后端与第一直辊进行插接;第一直辊右端前部通过皮带与第二直辊进行传动连接;第二直辊右端前部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后端轴心与涡轮进行插接;第十传动轮顶端通过皮带与第一组合皮带轮进行传动连接;涡轮底端中部与蜗杆进行啮合;蜗杆左端与丝杆进行焊接;丝杆外表面左部与推进滑块进行传动连接;第一组合皮带轮顶端设置有第二组合皮带轮;第二组合皮带轮左端前部通过皮带与第三直辊进行传动连接;第三直辊左端前部通过皮带与第四直辊进行传动连接;第三直辊前端轴心与第一缓冲支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直辊前端轴心与第二缓冲支架进行转动连接;当顶部外壳下降与底部外壳扣合时,第二组合皮带轮与第一组合皮带轮进行啮合,同时第三直辊和第四直辊下降抵住套管。

更进一步的,第一拨位盘右端设置有插接圆杆,第二拨位盘左端设置有插接凹槽。

更进一步的,限位槽内表面设置有两条环形滑轨凹槽。

更进一步的,扩围插板由八条弧形板组成,并且扩围插板右侧直径小于左侧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操作维修时间长,维修管道的热熔效果不佳,容易在冷确后开裂,导致pvc管道在维修后仍存在泄露风险,同时维护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大片地区停止水,燃气供应,无法达到快速抢修的问题,设计了防水带填充机构、插接扩围机构和辅助扩管机构,通过插接扩围机构在管道破裂处将破裂端进行切割,然后将套管防止在辅助扩管机构的中部,再通过防水带填充机构的运转,在修补管的连接处,缠绕防水带,然后通过插接扩围机构对套管的连接口进行扩围,从而达到了对连接处加热、加压,使连接处密闭,通过加压检测,确保其气密性,对遭受外力破裂的pvc管道端进行切断,然后裹紧防水带,对断裂处,进行更换,实现对出现状况的管道进行紧急抢修,以保障城市居民和商业用户的日常用水和燃气的正常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防水带填充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凹槽轮、走位环、第一限位轮、第二限位轮、第二凹槽轮、第三限位轮、防水带圈、第三凹槽轮、第四限位轮、第四凹槽轮、第一绳轮、第二绳轮、第三绳轮和第四绳轮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插接扩围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主动拨盘和四分槽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拨位盘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限位槽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一拨位盘、第二拨位盘、限位槽、第三直线滑轨和扩围插板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插接扩围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部外壳,2-顶部外壳,3-控制开关,4-第一加热环,5-第二加热环,6-步进电机,7-第一传动轮,8-防水带填充机构,9-修补管,10-插接扩围机构,11-辅助扩管机构,12-套管,801-第一圆柱齿轮,802-第一凹槽轮,803-走位环,804-第一限位轮,805-第二限位轮,806-第二凹槽轮,807-第三限位轮,808-防水带圈,809-第三凹槽轮,8010-第四限位轮,8011-第四凹槽轮,8012-第一绳轮,8013-第二绳轮,8014-第三绳轮,8015-第四绳轮,8016-第二传动轮,8017-第三传动轮,8018-第二圆柱齿轮,8019-第一斜辊,8020-第三圆柱齿轮,8021-第四圆柱齿轮,8022-第四传动轮,8023-第五传动轮,8024-第五圆柱齿轮,8025-第九圆柱齿轮,8026-第二斜辊,1001-第六传动轮,1002-第一电动伸缩杆,1003-第六圆柱齿轮,1004-第七传动轮,1005-第七圆柱齿轮,1006-第八圆柱齿轮,1007-第一直线滑轨,1008-切割刀,1009-第二直线滑轨,10010-第二电动伸缩杆,10011-第一锥齿轮,10012-第二锥齿轮,10013-第三锥齿轮,10014-第四锥齿轮,10015-第五锥齿轮,10016-主动拨盘,10017-四分槽轮,10018-第六锥齿轮,10019-第七锥齿轮,10020-第八传动轮,10021-第九传动轮,10022-第一拨位盘,10023-第二拨位盘,10024-限位槽,10025-第三直线滑轨,10026-扩围插板,1101-第八锥齿轮,1102-第一直辊,1103-第二直辊,1104-第十传动轮,1105-涡轮,1106-蜗杆,1107-丝杆,1108-推进滑块,1109-第一组合皮带轮,11010-第二组合皮带轮,11011-第三直辊,11012-第四直辊,11013-第一缓冲支架,11014-第二缓冲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市政管道维修装置,如图1-10所示,包括底部外壳1,顶部外壳2,控制开关3,第一加热环4,第二加热环5,步进电机6,第一传动轮7,防水带填充机构8,修补管9,插接扩围机构10,辅助扩管机构11和套管12;底部外壳1顶端后部与顶部外壳2进行转动连接;底部外壳1内顶端中左部设置有第二加热环5;底部外壳1内底端中部与步进电机6进行螺栓连接;底部外壳1内底端左部设置有防水带填充机构8,并且防水带填充机构8顶端左部与顶部外壳2相连接;底部外壳1内中部设置有插接扩围机构10;底部外壳1内顶端右部设置有辅助扩管机构11,并且辅助扩管机构11顶端与顶部外壳2相连接,而且辅助扩管机构11前端左底部与插接扩围机构10相连接;顶部外壳2顶端中部与控制开关3进行转动连接;顶部外壳2内底端中左部设置有第一加热环4;步进电机6左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7进行插接,并且第一传动轮7顶端通过皮带与插接扩围机构10相连接;防水带填充机构8内中部设置有修补管9;插接扩围机构10右端与套管12进行套接,并且外表面顶部和外表面底部与辅助扩管机构11相连接。

其中,防水带填充机构8包括第一圆柱齿轮801,第一凹槽轮802,走位环803,第一限位轮804,第二限位轮805,第二凹槽轮806,第三限位轮807,防水带圈808,第三凹槽轮809,第四限位轮8010,第四凹槽轮8011,第一绳轮8012,第二绳轮8013,第三绳轮8014,第四绳轮8015,第二传动轮8016,第三传动轮8017,第二圆柱齿轮8018,第一斜辊8019,第三圆柱齿轮8020,第四圆柱齿轮8021,第四传动轮8022,第五传动轮8023,第五圆柱齿轮8024,第九圆柱齿轮8025和第二斜辊8026;第一圆柱齿轮801左端轴心与第一凹槽轮802进行插接;第一凹槽轮802顶端后部与走位环803相连接;第一凹槽轮802左端轴心与第一绳轮8012进行插接;走位环803底端中部与第一限位轮804进行传动连接;走位环803前端中部与第二限位轮805相连接;走位环803前端顶部与第二凹槽轮806相连接;走位环803顶端中部与第三限位轮807相连接;走位环803右端前中部与防水带圈808进行转动连接;走位环803后端顶部与第三凹槽轮809相连接;走位环803后端中部与第四限位轮8010相连接;走位环803后端底部与第四凹槽轮8011相连接;第二凹槽轮806左端轴心与第二绳轮8013进行插接,并且第一绳轮8012底端通过绳索与第一绳轮8012相连接;第三凹槽轮809左端轴心与第二绳轮8013进行插接,并且第二绳轮8013前端通过绳索与第二绳轮8013相连接;第四凹槽轮8011左端轴心与第四绳轮8015进行插接,并且第四绳轮8015前端通过绳索与第一绳轮8012相连接,而且第四绳轮8015顶端通过绳索与第三绳轮8014相连接;第一绳轮8012左端轴心与第二传动轮8016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8016顶端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8017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8017左端轴心与第二圆柱齿轮8018进行插接;第二圆柱齿轮8018左端轴心与第一斜辊8019进行插接;第一斜辊8019左端肘部通过圆杆与第三圆柱齿轮8020进行插接;第三圆柱齿轮8020顶端设置有第四圆柱齿轮8021;第四圆柱齿轮8021左端轴心与第四传动轮8022进行插接;第四传动轮8022顶端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8023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8023右端轴心与第五圆柱齿轮8024进行插接;第五圆柱齿轮8024顶端与第九圆柱齿轮8025进行啮合;第九圆柱齿轮8025右端轴心与第二斜辊8026进行插接;第一斜辊8019顶端与修补管9相连接;当顶部外壳2下降与底部外壳1扣合时,第三圆柱齿轮8020与第四圆柱齿轮8021啮合,同时第二斜辊8026转动时抵住修补管9进行转动。

其中,插接扩围机构10包括第六传动轮1001,第一电动伸缩杆1002,第六圆柱齿轮1003,第七传动轮1004,第七圆柱齿轮1005,第八圆柱齿轮1006,第一直线滑轨1007,切割刀1008,第二直线滑轨1009,第二电动伸缩杆10010,第一锥齿轮10011,第二锥齿轮10012,第三锥齿轮10013,第四锥齿轮10014,第五锥齿轮10015,主动拨盘10016,四分槽轮10017,第六锥齿轮10018,第七锥齿轮10019,第八传动轮10020,第九传动轮10021,第一拨位盘10022,第二拨位盘10023,限位槽10024,第三直线滑轨10025和扩围插板10026;第六传动轮1001左端轴心与第一电动伸缩杆1002进行插接;第六传动轮1001顶端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1004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1001右端轴心通过圆杆与第二电动伸缩杆10010进行插接;第一电动伸缩杆1002左端与第六圆柱齿轮1003进行插接;第七传动轮1004右端轴心与第七圆柱齿轮1005进行插接;第七圆柱齿轮1005底端设置有第八圆柱齿轮1006;第八圆柱齿轮1006左端轴心与第一直线滑轨1007进行滑动连接;第八圆柱齿轮1006右端轴心与切割刀1008进行插接;切割刀1008右端轴心与第二直线滑轨1009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10010右端轴心与第一锥齿轮10011进行插接;第一锥齿轮10011右端顶部设置有第二锥齿轮10012;第二锥齿轮10012顶端通过圆杆与第三锥齿轮10013进行插接;第三锥齿轮10013顶端左部设置有第四锥齿轮10014;第三锥齿轮10013右侧设置有第五锥齿轮10015;第四锥齿轮10014右端轴心通过圆杆与第七锥齿轮10019进行插接;第四锥齿轮10014左端轴心与第八传动轮10020进行插接;第五锥齿轮10015底端轴心与主动拨盘10016进行插接;主动拨盘10016右端与四分槽轮10017进行传动连接;四分槽轮10017顶端中部通过圆杆与第六锥齿轮10018进行插接;第九传动轮10021右端轴心与第一拨位盘10022进行插接;第一拨位盘10022右端与第二拨位盘10023进行插接;第一拨位盘10022外表面与限位槽10024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拨位盘10022右端与扩围插板10026相连接,并且扩围插板10026外表面左部与第二拨位盘10023相连接,而且外表面左部与限位槽10024相连接;第六锥齿轮10018顶端后部与相连接;当第一电动伸缩杆1002伸出时,第二电动伸缩杆10010进行收缩,第六圆柱齿轮1003啮合第一圆柱齿轮801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10011与第二锥齿轮10012脱离啮合,当第一电动伸缩杆1002收缩时,第二电动伸缩杆10010伸出,第六圆柱齿轮1003与第一圆柱齿轮801脱离啮合,第一锥齿轮10011啮合第二锥齿轮10012进行转动;切割刀1008升起后,通过第一直线滑轨1007和第二直线滑轨1009向上移动,然后使第七圆柱齿轮1005的转动,啮合第八圆柱齿轮1006的转动,在传动切割刀1008的转动此时,第一电动伸缩杆1002收缩,第二电动伸缩杆10010进行收缩,第六圆柱齿轮1003与第一圆柱齿轮801脱离啮合,第一锥齿轮10011与第二锥齿轮10012脱离啮合;限位槽10024在第三直线滑轨10025上向右移动,第三锥齿轮10013与第四锥齿轮10014啮合,第五锥齿轮10015与第七锥齿轮10019啮合,通过第三锥齿轮10013的转动,啮合带动第四锥齿轮10014进行转动,通过传动第五锥齿轮10015的转动,传动第八传动轮10020的转动,通过皮带的传动第九传动轮10021的转动,通过带动第一拨位盘10022和第二拨位盘10023的顺时针转动,然后通过限位槽10024内的限位凹槽,使扩围插板10026向外扩张,同时通过第四锥齿轮10014的转动,传动第七锥齿轮10019的转动,使第七锥齿轮10019带动第五锥齿轮10015的转动,通过传动主动拨盘10016的运转,拨动四分槽轮10017进行转动,通过传动第六锥齿轮10018的转动,带动辅助扩管机构11的运转,当限位槽10024在第三直线滑轨10025上向右移动,使第三锥齿轮10013与第四锥齿轮10014脱离啮合,第五锥齿轮10015与第七锥齿轮10019脱离啮合,然后通过带动第三直线滑轨10025的顺时针转动,使限位槽10024的顶部向后转动。

其中,辅助扩管机构11包括第八锥齿轮1101,第一直辊1102,第二直辊1103,第十传动轮1104,涡轮1105,蜗杆1106,丝杆1107,推进滑块1108,第一组合皮带轮1109,第二组合皮带轮11010,第三直辊11011,第四直辊11012,第一缓冲支架11013和第二缓冲支架11014;第八锥齿轮1101后端与第一直辊1102进行插接;第一直辊1102右端前部通过皮带与第二直辊1103进行传动连接;第二直辊1103右端前部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1104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1104后端轴心与涡轮1105进行插接;第十传动轮1104顶端通过皮带与第一组合皮带轮1109进行传动连接;涡轮1105底端中部与蜗杆1106进行啮合;蜗杆1106左端与丝杆1107进行焊接;丝杆1107外表面左部与推进滑块1108进行传动连接;第一组合皮带轮1109顶端设置有第二组合皮带轮11010;第二组合皮带轮11010左端前部通过皮带与第三直辊11011进行传动连接;第三直辊11011左端前部通过皮带与第四直辊11012进行传动连接;第三直辊11011前端轴心与第一缓冲支架11013进行转动连接;第四直辊11012前端轴心与第二缓冲支架11014进行转动连接;当顶部外壳2下降与底部外壳1扣合时,第二组合皮带轮11010与第一组合皮带轮1109进行啮合,同时第三直辊11011和第四直辊11012下降抵住套管12。

其中,第一拨位盘10022右端设置有插接圆杆,第二拨位盘10023左端设置有插接凹槽。

其中,限位槽10024内表面设置有两条环形滑轨凹槽。

其中,扩围插板10026由八条弧形板组成,并且扩围插板10026右侧直径小于左侧直径。

工作原理:当使用市政管道维修装置时,首先将修补管9放置在防水带填充机构8中部,然后将顶部外壳2的旋转,使顶部外壳2和底部外壳1扣合,然后通过控制开关3的使步进电机6进行运转,使第一传动轮7进行转动,再传动插接扩围机构10运转,然后通过插接扩围机构10在管道破裂处将破裂端进行切割,然后将套管12防止在辅助扩管机构11的中部,再通过防水带填充机构8的运转,在修补管9的连接处,缠绕防水带,然后通过插接扩围机构10对套管12的连接口进行扩围,再通过辅助扩管机构11将套管12左移,使套管12的连接处的直径扩展,再通过辅助扩管机构11将套管12继续左移,使修补管9与套管12,进行套接,然后通过防水带填充机构8将修补管9旋转向右推移,然后使修补管9修补管9旋入套管12,在通过第一加热环4和第二加热环5扣接对连接处加热、加压,使连接处密闭,通过加压检测,确保其气密性,达到了对遭受外力破裂的pvc管道端进行切断,然后裹紧防水带,对断裂处,进行更换,实现对出现状况的管道进行紧急抢修,以保障城市居民和商业用户的日常用水和燃气的正常使用。

其中,防水带填充机构8包括第一圆柱齿轮801,第一凹槽轮802,走位环803,第一限位轮804,第二限位轮805,第二凹槽轮806,第三限位轮807,防水带圈808,第三凹槽轮809,第四限位轮8010,第四凹槽轮8011,第一绳轮8012,第二绳轮8013,第三绳轮8014,第四绳轮8015,第二传动轮8016,第三传动轮8017,第二圆柱齿轮8018,第一斜辊8019,第三圆柱齿轮8020,第四圆柱齿轮8021,第四传动轮8022,第五传动轮8023,第五圆柱齿轮8024,第九圆柱齿轮8025和第二斜辊8026;第一圆柱齿轮801左端轴心与第一凹槽轮802进行插接;第一凹槽轮802顶端后部与走位环803相连接;第一凹槽轮802左端轴心与第一绳轮8012进行插接;走位环803底端中部与第一限位轮804进行传动连接;走位环803前端中部与第二限位轮805相连接;走位环803前端顶部与第二凹槽轮806相连接;走位环803顶端中部与第三限位轮807相连接;走位环803右端前中部与防水带圈808进行转动连接;走位环803后端顶部与第三凹槽轮809相连接;走位环803后端中部与第四限位轮8010相连接;走位环803后端底部与第四凹槽轮8011相连接;第二凹槽轮806左端轴心与第二绳轮8013进行插接,并且第一绳轮8012底端通过绳索与第一绳轮8012相连接;第三凹槽轮809左端轴心与第二绳轮8013进行插接,并且第二绳轮8013前端通过绳索与第二绳轮8013相连接;第四凹槽轮8011左端轴心与第四绳轮8015进行插接,并且第四绳轮8015前端通过绳索与第一绳轮8012相连接,而且第四绳轮8015顶端通过绳索与第三绳轮8014相连接;第一绳轮8012左端轴心与第二传动轮8016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8016顶端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8017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8017左端轴心与第二圆柱齿轮8018进行插接;第二圆柱齿轮8018左端轴心与第一斜辊8019进行插接;第一斜辊8019左端肘部通过圆杆与第三圆柱齿轮8020进行插接;第三圆柱齿轮8020顶端设置有第四圆柱齿轮8021;第四圆柱齿轮8021左端轴心与第四传动轮8022进行插接;第四传动轮8022顶端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8023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8023右端轴心与第五圆柱齿轮8024进行插接;第五圆柱齿轮8024顶端与第九圆柱齿轮8025进行啮合;第九圆柱齿轮8025右端轴心与第二斜辊8026进行插接;第一斜辊8019顶端与修补管9相连接;当顶部外壳2下降与底部外壳1扣合时,第三圆柱齿轮8020与第四圆柱齿轮8021啮合,同时第二斜辊8026转动时抵住修补管9进行转动。

使用时,通过第一圆柱齿轮801的转动,传动第一凹槽轮802的转动,同时传动第一绳轮8012的转动,通过绳索同时传动第二绳轮8013、第三绳轮8014和第四绳轮8015的转动,使第二凹槽轮806、第三凹槽轮809和第四凹槽轮8011的转动,再配合第一限位轮804、第二限位轮805、第三限位轮807和第四限位轮8010的作用,使走位环803进行转动,通过走位环803的转动,使防水带圈808将防水带在管道的连接处开始缠绕,再通过第一绳轮8012传动第二传动轮8016的转动,然后通过皮带传动第三传动轮8017的转动,第一斜辊8019的转动,使第一斜辊8019的抵住修补管9,再传动第三圆柱齿轮8020进行转动,当顶部外壳2下降与底部外壳1扣合时,第三圆柱齿轮8020与第四圆柱齿轮8021啮合,通过第三圆柱齿轮8020的转动,啮合带动第四圆柱齿轮8021的转动,带动第四传动轮8022的转动,再通过皮带带动第五传动轮8023的转动,使第五圆柱齿轮8024啮合第九圆柱齿轮8025的转动,再传动第二斜辊8026的转动,使第二斜辊8026转动时抵住修补管9进行转动,通过第一斜辊8019和第二斜辊8026的转动,使修补管9在转动时,同时通过向右移动,然后配合走位环803的转动,在修补管9的连接端的外表面进行防水带的缠绕,达到了将防水带进行缠绕,使管道在插接后具有良好的密闭的性,防止其泄露,同时改变了人工缠绕的密度、厚度和张驰度的不统一,使其密闭性无法保障。

其中,插接扩围机构10包括第六传动轮1001,第一电动伸缩杆1002,第六圆柱齿轮1003,第七传动轮1004,第七圆柱齿轮1005,第八圆柱齿轮1006,第一直线滑轨1007,切割刀1008,第二直线滑轨1009,第二电动伸缩杆10010,第一锥齿轮10011,第二锥齿轮10012,第三锥齿轮10013,第四锥齿轮10014,第五锥齿轮10015,主动拨盘10016,四分槽轮10017,第六锥齿轮10018,第七锥齿轮10019,第八传动轮10020,第九传动轮10021,第一拨位盘10022,第二拨位盘10023,限位槽10024,第三直线滑轨10025和扩围插板10026;第六传动轮1001左端轴心与第一电动伸缩杆1002进行插接;第六传动轮1001顶端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1004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1001右端轴心通过圆杆与第二电动伸缩杆10010进行插接;第一电动伸缩杆1002左端与第六圆柱齿轮1003进行插接;第七传动轮1004右端轴心与第七圆柱齿轮1005进行插接;第七圆柱齿轮1005底端设置有第八圆柱齿轮1006;第八圆柱齿轮1006左端轴心与第一直线滑轨1007进行滑动连接;第八圆柱齿轮1006右端轴心与切割刀1008进行插接;切割刀1008右端轴心与第二直线滑轨1009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10010右端轴心与第一锥齿轮10011进行插接;第一锥齿轮10011右端顶部设置有第二锥齿轮10012;第二锥齿轮10012顶端通过圆杆与第三锥齿轮10013进行插接;第三锥齿轮10013顶端左部设置有第四锥齿轮10014;第三锥齿轮10013右侧设置有第五锥齿轮10015;第四锥齿轮10014右端轴心通过圆杆与第七锥齿轮10019进行插接;第四锥齿轮10014左端轴心与第八传动轮10020进行插接;第五锥齿轮10015底端轴心与主动拨盘10016进行插接;主动拨盘10016右端与四分槽轮10017进行传动连接;四分槽轮10017顶端中部通过圆杆与第六锥齿轮10018进行插接;第九传动轮10021右端轴心与第一拨位盘10022进行插接;第一拨位盘10022右端与第二拨位盘10023进行插接;第一拨位盘10022外表面与限位槽10024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拨位盘10022右端与扩围插板10026相连接,并且扩围插板10026外表面左部与第二拨位盘10023相连接,而且外表面左部与限位槽10024相连接;第六锥齿轮10018顶端后部与相连接;当第一电动伸缩杆1002伸出时,第二电动伸缩杆10010进行收缩,第六圆柱齿轮1003啮合第一圆柱齿轮801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10011与第二锥齿轮10012脱离啮合,当第一电动伸缩杆1002收缩时,第二电动伸缩杆10010伸出,第六圆柱齿轮1003与第一圆柱齿轮801脱离啮合,第一锥齿轮10011啮合第二锥齿轮10012进行转动;切割刀1008升起后,通过第一直线滑轨1007和第二直线滑轨1009向上移动,然后使第七圆柱齿轮1005的转动,啮合第八圆柱齿轮1006的转动,在传动切割刀1008的转动此时,第一电动伸缩杆1002收缩,第二电动伸缩杆10010进行收缩,第六圆柱齿轮1003与第一圆柱齿轮801脱离啮合,第一锥齿轮10011与第二锥齿轮10012脱离啮合;限位槽10024在第三直线滑轨10025上向右移动,第三锥齿轮10013与第四锥齿轮10014啮合,第五锥齿轮10015与第七锥齿轮10019啮合,通过第三锥齿轮10013的转动,啮合带动第四锥齿轮10014进行转动,通过传动第五锥齿轮10015的转动,传动第八传动轮10020的转动,通过皮带的传动第九传动轮10021的转动,通过带动第一拨位盘10022和第二拨位盘10023的顺时针转动,然后通过限位槽10024内的限位凹槽,使扩围插板10026向外扩张,同时通过第四锥齿轮10014的转动,传动第七锥齿轮10019的转动,使第七锥齿轮10019带动第五锥齿轮10015的转动,通过传动主动拨盘10016的运转,拨动四分槽轮10017进行转动,通过传动第六锥齿轮10018的转动,带动辅助扩管机构11的运转,当限位槽10024在第三直线滑轨10025上向左移动,使第三锥齿轮10013与第四锥齿轮10014脱离啮合,第五锥齿轮10015与第七锥齿轮10019脱离啮合,然后通过带动第三直线滑轨10025的顺时针转动,使限位槽10024的顶部向后转动。

使用时,通过第六传动轮1001的转动,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002的转动,使第六圆柱齿轮1003的转动,配合第一电动伸缩杆1002的伸出,可联动防水带填充机构8进行运转,当首次将修补管9后,通过将切割刀1008从第一直线滑轨1007和第二直线滑轨1009上,向上升起,然后使第八圆柱齿轮1006与第七圆柱齿轮1005,进行啮合,第一电动伸缩杆1002和第二电动伸缩杆10010收缩均处于收缩状态,然后通过第六传动轮1001的转动,传动第七传动轮1004进行转动,然后通过传动第七圆柱齿轮1005的转动,通过第八圆柱齿轮1006啮合第七圆柱齿轮1005后,使切割刀1008进行转动,将修补管9进行切断,然后使切割刀1008下降,使第八圆柱齿轮1006脱离第七圆柱齿轮1005啮合,再通过第六传动轮1001的转动,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10010的转动,传动第一锥齿轮10011,将第二电动伸缩杆10010伸出,使第一锥齿轮10011啮合第二锥齿轮10012的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10012的转动,再传动第三锥齿轮10013进行转动,通过限位槽10024在第三直线滑轨10025上向右移动,使扩围插板10026向右移动插入套管12内部,使第三锥齿轮10013与第四锥齿轮10014啮合,第五锥齿轮10015与第七锥齿轮10019进行啮合,然后通过第三锥齿轮10013的转动传动第四锥齿轮10014进行转动,再传动第八传动轮10020的转动,通过皮带传动第九传动轮10021的转动,带动第一拨位盘10022和第二拨位盘10023进行逆时针转动,带动扩围插板10026进行运动,并配合限位槽10024的凹槽使扩围插板10026进行扩围,使套管12的开口内直径扩大,便于后续插接,同时通过第四锥齿轮10014的转动,并传动第七锥齿轮10019的转动,通过第七锥齿轮10019啮合第五锥齿轮10015的转动,通过传动主动拨盘10016的转动,拨动四分槽轮10017的转动,然后通过第六锥齿轮10018的转动,联动辅助扩管机构11进行运转,达到了将修补管9的破裂段进行切去,并且扩大套管12的接口处直径,然后通过配合辅助扩管机构11的运转,降低扩管的扭力要求,并且便于修补管9与套管12进行插接,同时利用套管12快速扩展,具有恢复性高的特点,使插接后的套管12连接的密闭性提高。

其中,辅助扩管机构11包括第八锥齿轮1101,第一直辊1102,第二直辊1103,第十传动轮1104,涡轮1105,蜗杆1106,丝杆1107,推进滑块1108,第一组合皮带轮1109,第二组合皮带轮11010,第三直辊11011,第四直辊11012,第一缓冲支架11013和第二缓冲支架11014;第八锥齿轮1101后端与第一直辊1102进行插接;第一直辊1102右端前部通过皮带与第二直辊1103进行传动连接;第二直辊1103右端前部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1104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1104后端轴心与涡轮1105进行插接;第十传动轮1104顶端通过皮带与第一组合皮带轮1109进行传动连接;涡轮1105底端中部与蜗杆1106进行啮合;蜗杆1106左端与丝杆1107进行焊接;丝杆1107外表面左部与推进滑块1108进行传动连接;第一组合皮带轮1109顶端设置有第二组合皮带轮11010;第二组合皮带轮11010左端前部通过皮带与第三直辊11011进行传动连接;第三直辊11011左端前部通过皮带与第四直辊11012进行传动连接;第三直辊11011前端轴心与第一缓冲支架11013进行转动连接;第四直辊11012前端轴心与第二缓冲支架11014进行转动连接;当顶部外壳2下降与底部外壳1扣合时,第二组合皮带轮11010与第一组合皮带轮1109进行啮合,同时第三直辊11011和第四直辊11012下降抵住套管12。

通过四分槽轮10017的间歇运动,然后在传动第六锥齿轮10018的运转,在通过啮合第八锥齿轮1101的转动,使第一直辊1102进行逆时针转动,同时传动第二直辊1103的转动,并通过传动第十传动轮1104的转动,然后通过皮带传动第一组合皮带轮1109的转动,当顶部外壳2下降与底部外壳1扣合后,通过第二组合皮带轮11010进行转动,然后通过传动第三直辊11011的转动,使第四直辊11012进行转动,并通过第一缓冲支架11013和第二缓冲支架11014向套管12向下按压,使套管12向左推动,同时通过第十传动轮1104的转动,带动涡轮1105进行转动,然后通过啮合传动蜗杆1106进行转动,通过传动丝杆1107的转动,使推进滑块1108左移,并辅助推动套管12向左推动,达到了辅助插接扩围机构10的扩围,然后通过套管12左移,防止在扩围时套管12因缺少阻力向左滑脱,当扩围结束后,通过将套管12限制,修补管9可旋进的套管12内进行套接。

其中,第一拨位盘10022右端设置有插接圆杆,第二拨位盘10023左端设置有插接凹槽,使第一拨位盘10022和第二拨位盘10023同步转动,然后通过将扩围插板10026进行固定,防止在扩围时扩围插板10026断裂。

其中,限位槽10024内表面设置有两条环形滑轨凹槽,使第一拨位盘10022和第二拨位盘10023可在限位槽10024内进行转动,然后通过使扩围插板10026向外扩张,防止错位,导致扩围插板10026扭曲倾斜。

其中,扩围插板10026由八条弧形板组成,并且扩围插板10026右侧直径小于左侧直径,便于插接,使直径拉伸,然后通过扩围后套管12逐渐缩小的直径,使插接密闭。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