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塑复合型材生产制造表面防护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72662发布日期:2020-08-07 19:1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塑复合型材生产制造表面防护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铝塑型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塑复合型材生产制造表面防护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钢(铝)塑复合型材生产技术是一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塑料型材生产技术,他是将加热后的钢(铝)衬经过特殊设计的模具后与配比好的pvc树脂混合料,在一定的温度与压力下载钢(铝)衬表面包覆一层泡孔均匀、密度合适的微发泡塑料,一次性挤出成型的。铝塑复合型材不仅继承了铝合金硬度高、塑钢窗保温性好、外表美节约材料、质量有保障的优点,同时弥补了铝合金不保温和塑钢的刚性低、抗风压性能低的不足,使我国塑料门窗制造技术有了质的飞跃。

现有的,专利号cn201911181136.6一种铝合金型材表面防护处理系统及防护处理方法,包括底板、支撑架、上模装置、下模装置和夹持装置,所述的底板上端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呈l型结构,支撑杆上端内端面上安装有上模装置。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设备在针对u型铝合金型材表面进行保护膜张贴时,不能对铝合金内表面的直角处进行贴紧,容易发生保护膜凸起或脱落的现象,并且,在张贴过程中容易出气泡不能完全排除的现象,从而导致了保护膜失去保护效果,降低了保护膜张贴效率和使用率,同时,不能对保护膜的末端进行再次处理,导致保护膜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保护膜末端出现翘起、脱落等现象,从而降低了保护膜的使用寿命等问题。

上述专利公开的型材表面防护处理方法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不足之处在于:

一、防护膜在张贴后,防护膜与铝塑复合型材的表面会产生较多的气泡,气泡夹在防护膜与铝塑复合型材之间容易使保护膜翘边脱落,且影响铝塑复合型材的表面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塑复合型材生产制造表面防护处理方法,解决防护膜在张贴后,防护膜与铝塑复合型材的表面会产生较多的气泡,气泡夹在防护膜与铝塑复合型材之间容易使保护膜翘边脱落,且影响铝塑复合型材的表面美观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铝塑复合型材生产制造表面防护处理方法,该铝塑复合型材生产制造表面防护处理方法采用一种铝塑复合型材生产制造表面防护处理装置配合完成,该铝塑复合型材生产制造表面防护处理装置包括呈水平固定的底支撑板,所述底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直立固定于底支撑板顶端的侧支撑肋板;所述侧支撑板顶端设有呈水平固定的顶支撑板,所述顶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一号电动推杆,所述一号电动推杆向下伸出有推杆,所述推杆底端设有按压块;

所述底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夹持板以及活动夹持板,所述固定夹持板直立于底支撑板的顶端,且所述固定夹持板在底支撑板的顶端与侧支撑肋板平行,所述活动夹持板以及所述固定夹持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挡板,两侧所述挡板的外侧均对称设置有二号电动推杆;

所述底支撑板的顶端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在底支撑板的顶端与侧支撑肋板垂直,活动夹持板在底支撑板的顶端设置于固定夹持板的前方,所述活动夹持板的底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嵌入于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与侧支撑肋板垂直的丝杆,嵌入于导向槽内的所述滑块中部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所述滑块中部的螺纹孔通过螺纹啮合方式安装于丝杆上,所述底支撑板的前侧壁安装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与丝杆固定连接;

所述按压块包括第二滑块、第二丝杆、滑槽、弹簧、第二导向槽、推膜板、软垫、涤轮布、电动机,所述按压块的右侧安装有电动机,第二导向槽开设在按压块的底端,且第二导向槽的开口朝下,涤轮布安装在按压块的底端,且涤轮布设置在第二导向槽的开口底部,所述涤轮布通过螺钉在第二导向槽的开口底面被拉成平面;

其中,第二导向槽的内壁左右两侧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的其中一端通过轴承穿过按压块向按压块的右侧伸出,伸出于按压块右侧的所述第二丝杆与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滑块共设有两个,每一个所述第二滑块的中部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所述第二丝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反旋螺纹,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的螺纹孔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于第二丝杆的两端螺纹上;每一个第二滑块的底端开设有滑槽,推膜板设置于涤轮布的顶面,推膜板的顶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嵌入于滑槽内,嵌入于滑槽内的所述推膜板的顶端安装有弹簧;

该铝塑复合型材生产制造表面防护处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型材覆膜:将用于防护铝塑复合型材表面的防护膜包裹在铝塑复合型材的外壁上;

s2、型材安装:将步骤s1中包裹有防护膜的铝塑复合型材安装在底支撑板的顶端,通过活动夹持板将铝塑复合型材夹紧在底支撑板的顶端,通过两侧的挡板将铝塑复合型材固定在按压块的正下方;

s3、型材表面压紧:对步骤s2中安装在底支撑板顶端的铝塑复合型材进行表面压紧,通过一号电动推杆推动按压块向下按压,按压块下方被拉平的涤轮布将包裹在铝塑复合型材外壁上的防护膜压紧;

s4、推移气泡:对步骤s3中包裹有防护膜的铝塑复合型材被压紧后,防护膜与铝塑复合型材表面产生的气泡进行推移,通过推膜板从铝塑复合型材的顶端中部向铝塑复合型材的两侧推移,将防护膜与铝塑复合型材表面产生的气泡向铝塑复合型材的左右两侧推移出去;

s5、转换型材侧壁:对步骤s4中将气泡推移出去的铝塑复合型材进行更换方向,通过第二电动机和二号电动推杆将安装在底支撑板顶端的铝塑复合型材松开,人工翻动底支撑板顶端的铝塑复合型材,使铝塑复合型材的另一侧壁朝上;

s6、其他处理:重复步骤s1-s5,完成对铝塑复合型材其他侧壁的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包括接气嘴、支撑杆、气囊袋底座、气囊袋、第一气道、第二气道、气道交叉口,两侧所述挡板的外侧面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接气嘴,两侧所述挡板的内侧面对称设置有若干个等间距固定的支撑杆,每一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均设有气囊袋底座,所述气囊袋底座的外侧壁安装有环形结构的气囊袋;

每一个所述支撑杆的内部设有与接气嘴连通的第一气道,第一气道另一端连通于气囊袋底座内部的气道交叉口,气道交叉口通过若干个第二气道与气囊袋的内部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囊袋包括弧形边、褶皱,所述气囊袋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个褶皱,所述气囊袋的外圆面设有两侧向中间凸起的弧形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囊袋底座设置为方形块结构,所述气囊袋在气囊袋底座的外侧壁设置为环形结构的方形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囊袋底座设置为圆盘结构,所述气囊袋在气囊袋底座的外侧壁设置为环形结构的圆形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膜板的底面设置有软垫,所述软垫的底面设置有弧形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涤轮布在按压块的底端设置为凸起结构,且所述涤轮布的底面临近于按压块的底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在底支撑板的顶端通过固定夹持板对铝塑复合型材进行定位,使多个铝塑复合型材可以并列摆放在底支撑板的顶端,通过活动夹持板对多个并列摆放的铝塑复合型材进行夹紧固定,通过两侧的挡板向中间夹持,使多个并列摆放的铝塑复合型材两端平齐,避免按压块向下对铝塑复合型材顶面进行按压时,按压块未按压到铝塑复合型材的两端。

二、本发明通过在顶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一号电动推杆,通过一号电动推杆控制按压块向下降落,对下方安装在底支撑板顶端的铝塑复合型材顶面进行按压,通过涤轮布与铝塑复合型材的顶面接触,涤轮布的顶端中部设置有两块可往复移动的推膜板,通过推膜板在涤轮布的顶端向铝塑复合型材的两侧移动,模拟手工将铝塑复合型材上的气泡向两侧推移,使气泡从铝塑复合型材的表面被推移出去,通过推膜板在涤轮布的顶端往复移动,对铝塑复合型材上的气泡进行往复推移,使气泡从铝塑复合型材的表面通过推膜板往复推移逐渐向铝塑复合型材的两侧移动,直至推移出去。

三、本发明在两侧的挡板上设置有支撑杆,通过两侧挡板将对应的支撑杆伸入铝塑复合型材的内腔里,支撑杆顶端设置有气囊袋底座,气囊袋底座的外侧壁安装有环形结构的气囊袋,通过向气囊袋内充入气体,使气囊袋膨胀,气囊袋在铝塑复合型材的内腔里对铝塑复合型材的内壁进行按压,使贴附在铝塑复合型材内腔里的保护膜通过气囊袋的挤压贴附更加紧密,通过二号电动推杆推动挡板在铝塑复合型材的内腔里往复移动,使气囊袋在铝塑复合型材的内腔里对铝塑复合型材的内壁往复推移,使保护膜贴附在铝塑复合型材的内壁上更加紧密。

四、本发明通过在通过两侧挡板将对应的支撑杆伸入铝塑复合型材的内腔里,支撑杆顶端设置有气囊袋底座,气囊袋底座的外侧壁安装有环形结构的气囊袋,通过向气囊袋内充入气体,使气囊袋膨胀,通过气囊袋膨胀对铝塑复合型材的内壁进行按压,气囊袋是一种柔性材质,气囊袋可以根据铝塑复合型材的内腔轮廓而自由改变,使气囊袋与铝塑复合型材的内壁边角位置接触紧密,避免保护膜在铝塑复合型材的内壁边角位置未贴紧而出现翘起、脱落等现象,提高保护膜对铝塑复合型材的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铝塑复合型材生产制造表面防护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铝塑复合型材生产制造表面防护处理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铝塑复合型材生产制造表面防护处理装置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铝塑复合型材安装在底支撑板顶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气囊袋底座伸入在铝塑复合型材内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气囊袋底座伸入在铝塑复合型材内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说明书附图6的a向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按压块的前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按压块底面移除涤轮布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作业对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支撑板,2、侧支撑肋板,3、顶支撑板,4、一号电动推杆,5、推杆,6、按压块,601、第二滑块,602、第二丝杆,603、滑槽,604、弹簧,605、第二导向槽,606、推膜板,607、软垫,608、涤轮布,7、电动机,8、挡板,801、接气嘴,802、支撑杆,803、气囊袋底座,804、气囊袋,8041、弧形边,8042、褶皱,805、第一气道,806、第二气道,807、气道交叉口,9、二号电动推杆,10、第二电动机,11、活动夹持板,12、固定夹持板,13、导向槽,14、丝杆,15、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成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达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10,为一种铝塑复合型材生产制造表面防护处理方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一种铝塑复合型材生产制造表面防护处理方法,该铝塑复合型材生产制造表面防护处理方法采用一种铝塑复合型材生产制造表面防护处理装置配合完成,该铝塑复合型材生产制造表面防护处理装置包括呈水平固定的底支撑板1,底支撑板1的顶端设置有直立固定于底支撑板1顶端的侧支撑肋板2;侧支撑板2顶端设有呈水平固定的顶支撑板3,顶支撑板3的顶端安装有一号电动推杆4,一号电动推杆4向下伸出有推杆5,推杆5底端设有按压块6;

底支撑板1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夹持板12以及活动夹持板11,固定夹持板12直立于底支撑板1的顶端,且固定夹持板12在底支撑板1的顶端与侧支撑肋板2平行,活动夹持板11以及固定夹持板1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挡板8,两侧挡板8的外侧均对称设置有二号电动推杆9;

其中的,本发明在底支撑板1的顶端通过固定夹持板12对铝塑复合型材进行定位,使多个铝塑复合型材可以并列摆放在底支撑板1的顶端,通过活动夹持板11对多个并列摆放的铝塑复合型材进行夹紧固定,通过两侧的挡板8向中间夹持,使多个并列摆放的铝塑复合型材两端平齐,避免按压块6向下对铝塑复合型材顶面进行按压时,按压块6未按压到铝塑复合型材的两端。

底支撑板1的顶端开设有导向槽13,导向槽13在底支撑板1的顶端与侧支撑肋板2垂直,活动夹持板11在底支撑板1的顶端设置于固定夹持板12的前方,活动夹持板11的底端设置有滑块15,滑块15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嵌入于导向槽13内,导向槽13内设置有与侧支撑肋板2垂直的丝杆14,嵌入于导向槽13内的滑块15中部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滑块15中部的螺纹孔通过螺纹啮合方式安装于丝杆14上,底支撑板1的前侧壁安装有第二电动机10,第二电动机10的输出轴与丝杆14固定连接;

其中的,本发明通过第二电动机10控制活动夹持板11在底支撑板1的顶端沿导向槽13进行滑动,通过导向槽13在底支撑板1的顶端与侧支撑肋板2垂直,使活动夹持板11在底支撑板1的顶端移动时与固定夹持板12靠近或远离,对安装在底支撑板1顶端且位于固定夹持板12与活动夹持板11中部的铝塑复合型材进行夹持固定。

按压块6包括第二滑块601、第二丝杆602、滑槽603、弹簧604、第二导向槽605、推膜板606、软垫607、涤轮布607、电动机7,按压块6的右侧安装有电动机7,第二导向槽605开设在按压块6的底端,且第二导向槽605的开口朝下,涤轮布607安装在按压块6的底端,且涤轮布607设置在第二导向槽605的开口底部,涤轮布607通过螺钉在第二导向槽605的开口底面被拉成平面;

其中,第二导向槽605的内壁左右两侧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丝杆602,第二丝杆602的其中一端通过轴承穿过按压块6向按压块6的右侧伸出,伸出于按压块6右侧的第二丝杆602与电动机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第二滑块601共设有两个,每一个第二滑块601的中部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第二丝杆60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反旋螺纹,两个第二滑块601的螺纹孔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于第二丝杆602的两端螺纹上;每一个第二滑块601的底端开设有滑槽603,推膜板606设置于涤轮布607的顶面,推膜板606的顶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嵌入于滑槽603内,嵌入于滑槽603内的推膜板606的顶端安装有弹簧604;

使推膜板606在第二滑块601的底端可以弹性浮动,通过弹簧604的推动,使推膜板606向铝塑复合型材的顶面具有弹性按压力,使推膜板606在铝塑复合型材的顶面向两侧移动时,对铝塑复合型材顶面的气泡进行推移。

其中的,本发明通过在顶支撑板3的顶端安装有一号电动推杆4,通过一号电动推杆4控制按压块6向下降落,对下方安装在底支撑板1顶端的铝塑复合型材顶面进行按压,通过涤轮布608与铝塑复合型材的顶面接触,涤轮布608的顶端中部设置有两块可往复移动的推膜板606,通过推膜板606在涤轮布608的顶端向铝塑复合型材的两侧移动,模拟手工将铝塑复合型材上的气泡向两侧推移,使气泡从铝塑复合型材的表面被推移出去,通过推膜板606在涤轮布608的顶端往复移动,对铝塑复合型材上的气泡进行往复推移,使气泡从铝塑复合型材的表面通过推膜板606往复推移逐渐向铝塑复合型材的两侧移动,直至推移出去。

该铝塑复合型材生产制造表面防护处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型材覆膜:将用于防护铝塑复合型材表面的防护膜包裹在铝塑复合型材的外壁上;

s2、型材安装:将步骤s1中包裹有防护膜的铝塑复合型材安装在底支撑板1的顶端,通过活动夹持板12将铝塑复合型材夹紧在底支撑板1的顶端,通过两侧的挡板8将铝塑复合型材固定在按压块6的正下方;

s3、型材表面压紧:对步骤s2中安装在底支撑板1顶端的铝塑复合型材进行表面压紧,通过一号电动推杆4推动按压块6向下按压,按压块6下方被拉平的涤轮布607将包裹在铝塑复合型材外壁上的防护膜压紧;

s4、推移气泡:对步骤s3中包裹有防护膜的铝塑复合型材被压紧后,防护膜与铝塑复合型材表面产生的气泡进行推移,通过推膜板606从铝塑复合型材的顶端中部向铝塑复合型材的两侧推移,将防护膜与铝塑复合型材表面产生的气泡向铝塑复合型材的左右两侧推移出去;

s5、转换型材侧壁:对步骤s4中将气泡推移出去的铝塑复合型材进行更换方向,通过第二电动机10和二号电动推杆9将安装在底支撑板1顶端的铝塑复合型材松开,人工翻动底支撑板1顶端的铝塑复合型材,使铝塑复合型材的另一侧壁朝上;

s6、其他处理:重复步骤s1-s5,完成对铝塑复合型材其他侧壁的处理。

挡板8包括接气嘴801、支撑杆802、气囊袋底座803、气囊袋804、第一气道805、第二气道806、气道交叉口807,两侧挡板8的外侧面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接气嘴801,两侧挡板8的内侧面对称设置有若干个等间距固定的支撑杆802,每一个支撑杆802的顶端均设有气囊袋底座803,气囊袋底座803的外侧壁安装有环形结构的气囊袋804;

每一个支撑杆802的内部设有与接气嘴801连通的第一气道805,第一气道805的另一端连通于气囊袋底座803内部的气道交叉口807,气道交叉口807通过若干个第二气道806与气囊袋804的内部连通。

其中的,本发明在两侧的挡板8上设置有支撑杆802,通过两侧挡板8将对应的支撑杆802伸入铝塑复合型材的内腔里,支撑杆802顶端设置有气囊袋底座803,气囊袋底座803的外侧壁安装有环形结构的气囊袋804,通过向气囊袋804内充入气体,使气囊袋804膨胀,气囊袋804在铝塑复合型材的内腔里对铝塑复合型材的内壁进行按压,使贴附在铝塑复合型材内腔里的保护膜通过气囊袋804的挤压贴附更加紧密,通过二号电动推杆9推动挡板8在铝塑复合型材的内腔里往复移动,使气囊袋804在铝塑复合型材的内腔里对铝塑复合型材的内壁往复推移,使保护膜贴附在铝塑复合型材的内壁上更加紧密。

其中的,本发明通过在通过两侧挡板8将对应的支撑杆802伸入铝塑复合型材的内腔里,支撑杆802顶端设置有气囊袋底座803,气囊袋底座803的外侧壁安装有环形结构的气囊袋804,通过向气囊袋804内充入气体,使气囊袋804膨胀,通过气囊袋804膨胀对铝塑复合型材的内壁进行按压,气囊袋804是一种柔性材质,气囊袋804可以根据铝塑复合型材的内腔轮廓而自由改变,使气囊袋804与铝塑复合型材的内壁边角位置接触紧密,避免保护膜在铝塑复合型材的内壁边角位置未贴紧而出现翘起、脱落等现象,提高保护膜对铝塑复合型材的的防护效果。

气囊袋804包括弧形边8041、褶皱8042,气囊袋80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个褶皱8042,气囊袋804的外圆面设有两侧向中间凸起的弧形边8041。

其中的,褶皱8041有利于气囊袋804快速伸展和收缩,通过弧形边8041使气囊袋80的外圆面与铝塑复合型材的内腔进行接触过程中更加平缓,气囊袋80的外圆面与铝塑复合型材的内壁接触时由最初的小面积接触逐渐向气囊袋804的外圆面两侧接触面积增大,推动保护膜与铝塑复合型材表面的气泡向气囊袋804的外圆面两侧移动,

其中的,通过弧形边8041使气囊袋804外圆面与铝塑复合型材的内壁贴合更紧密。

气囊袋底座803设置为方形块结构,气囊袋804在气囊袋底座803的外侧壁设置为环形结构的方形袋。气囊袋底座803设置为圆盘结构,气囊袋804在气囊袋底座803的外侧壁设置为环形结构的圆形袋。

其中的,本发明的气囊袋底座803设置为可替换结构,可通过人工更换方式将气囊袋底座803更换为圆盘结构或方形块结构,以便于根据铝塑复合型材的内腔轮廓进行更改,提高气囊袋底座803外圆面上的气囊袋804与铝塑复合型材的内壁贴合更紧密。

推膜板606的底面设置有软垫607,软垫607的底面设置有弧形面。

其中的,通过软垫607使推膜板606对铝塑复合型材的顶面进行按压推移时,使软垫607对铝塑复合型材的表面贴合更加紧密,提高按压的紧密性,有利于推移气泡时更加紧密,使气泡在铝塑复合型材的表面移动更快。

涤轮布607在按压块6的底端设置为凸起结构,且涤轮布607的底面临近于按压块6的底面,使涤轮布607最先与铝塑复合型材的顶面接触,便于推膜板606推移气泡。

工作原理:在使用本发明采用的一种铝塑复合型材生产制造表面防护处理装置配合完成时,首先,通过固定夹持板12对铝塑复合型材进行定位,将多个铝塑复合型材并列摆放在底支撑板1的顶端,通过活动夹持板11对多个并列摆放的铝塑复合型材进行夹紧固定,通过两侧的挡板8向中间夹持,使多个并列摆放的铝塑复合型材两端平齐,避免按压块6向下对铝塑复合型材顶面进行按压时,按压块6未按压到铝塑复合型材的两端;

其次,一号电动推杆4控制按压块6向下降落,对下方安装在底支撑板1顶端的铝塑复合型材顶面进行按压,通过涤轮布608与铝塑复合型材的顶面接触,涤轮布608的顶端中部设置有两块可往复移动的推膜板606,推膜板606在第二滑块601的底端可以弹性浮动,通过弹簧604的推动,使推膜板606向铝塑复合型材的顶面具有弹性按压力,通过推膜板606在涤轮布608的顶端向铝塑复合型材的两侧移动,模拟手工将铝塑复合型材上的气泡向两侧推移,使气泡从铝塑复合型材的表面被推移出去,通过推膜板606在涤轮布608的顶端往复移动,对铝塑复合型材上的气泡进行往复推移,使气泡从铝塑复合型材的表面通过推膜板606往复推移逐渐向铝塑复合型材的两侧移动,直至推移出去。

然后,通过两侧的挡板8上的支撑杆802伸入铝塑复合型材的内腔里,支撑杆802顶端设置有气囊袋底座803,气囊袋底座803的外侧壁安装有环形结构的气囊袋804,通过向气囊袋804内充入气体,使气囊袋804膨胀,气囊袋804在铝塑复合型材的内腔里对铝塑复合型材的内壁进行按压,使贴附在铝塑复合型材内腔里的保护膜通过气囊袋804的挤压贴附更加紧密,通过二号电动推杆9推动挡板8在铝塑复合型材的内腔里往复移动,使气囊袋804在铝塑复合型材的内腔里对铝塑复合型材的内壁往复推移,使保护膜贴附在铝塑复合型材的内壁上更加紧密,

最终,过第二电动机10和二号电动推杆9将安装在底支撑板1顶端的铝塑复合型材松开,人工翻动底支撑板1顶端的铝塑复合型材,使铝塑复合型材的另一侧壁朝上;再重复上述步骤,依次对铝塑复合型材的其他侧壁进行处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