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光膜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664400发布日期:2021-01-15 14:03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光膜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反光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反光膜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反光膜,是一种已制成薄膜可直接应用的逆反射材料;利用玻璃珠技术,微棱镜技术、合成树脂技术,薄膜技术和涂敷技术和微复制技术制成;通常有白色、黄色、红色、绿色、蓝色、棕色、橙色、荧光黄色、荧光橙色、荧光黄绿色,国外还有荧光红色和荧光粉色;特别是对于玻璃微珠的反光膜的制作来说,现有技术日益成熟,制作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现有的制作方法普遍存在玻璃微珠散布不均匀使得反光性能差,从而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反光膜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710160114.6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反光膜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包括胶水箱,胶水箱内设置涂抹辊,涂抹辊上方设置从动辊,从动辊的上方设置上压辊,胶水箱和挤压辊之间设置玻璃微珠出料装置,第一基材下方设置光探头,第一基材上方设置光传感器以及补料装置,挤压辊的前上方设置第二基材放料装置,挤压辊的后方依次设置加热室和冷却室,加热室和冷却室之间设置履平辊;采用上述结构和方法后,通过从动辊和下压辊实现胶水均匀涂抹,提高了粘结度,通过补料装置实现补料,光感应装置的设计使得补料均匀性好,提高了反光性能;但是该技术方案在反光膜生产过程中仍不能解决玻璃微珠散布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影响反光膜的反光性,进而造成该方案的局限性。

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反光膜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采用了特殊的反光膜生产装置,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反光膜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通过电机带动皮带沿着基层的上方移动与二号电动推杆控制压板对基层挤压相配合,使得玻璃微球能够均匀分布在基层的上端,从而提高了反光膜的反光性能,进而提高了反光膜的实际应用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反光膜生产装置,包括基座、皮带、压板和控制器;所述基座的形状为长方体,基座的两侧固连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着滑块,滑轨的两端之间转动连接着螺杆,滑轨的一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着螺杆的一端;所述滑块与螺杆螺纹连接,两个滑块相对的一面固连有三角板;两个所述三角板之间转动连接着三个滚棒;所述滚棒分别位于三角板相对应的一角,三个滚棒之间传动连接着皮带;所述皮带靠近基座的上端设置;所述基座的中部固连有一号l形板;所述一号l形板绕基座一周;所述基座的底部固连有两个二号l形板;所述二号l形板位于基座相对的两侧,二号l形板靠近基座的一面固连有一号电动推杆;所述一号电动推杆的端部固连有夹板;所述二号l形板的上端固连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上端固连有顶板;所述顶板位于基座的上方,顶板的下端固连有二号电动推杆;所述二号电动推杆的端部固连有压板;所述压板位于基座的正上方;所述压板的下端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均匀分布在压板的下端,凸起为半球形;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反光膜生产装置自动运行;工作时,玻璃微珠散布不均匀使得反光性能差,从而影响使用效果;因此本发明工作人员将基层平铺在基座的上端,将基层的两端搭在基座相对的两侧,启动控制器控制一号电动推杆伸长,因一号电动推杆的端部固连有夹板,故一号电动推杆会带动夹板运动,从而通过一号电动推杆将夹板抵在基座相对的两侧,进而使得基层被夹板夹紧,启动控制器控制二号电动推杆伸长,因二号电动推杆的端部固连有压板,故二号电动推杆带动压板向下运动,直到压板抵在基层的上端为止,因压板的下端设置有凸起,故压板会带动凸起对基层的上端进行挤压,从而通过凸起将基层的上端挤出一组凹坑,因凸起均匀分布在压板的下端,故凹坑均匀分布在基层的上端,工作人员再将甲组份涂抹在凸起上,二号电动推杆带动压板再次与基层接触,从而使得凸起上的甲组份粘在凹坑内,工作人员将玻璃微球撒在基层的上端,因凸起为半球形,同时凸起的半径与玻璃微球一致,故玻璃微球会散落在凹坑内,因凹坑内粘有甲组份,故通过甲组份将玻璃微球粘在凹坑内,启动电机转动,因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着螺杆的一端,故电机会带动螺杆转动,因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上,同时滑块与螺杆螺纹连接,故电机会带动滑块沿着滑轨滑动,因两个滑块相对的一面固连有三角板,两个三角板之间转动连接着三个滚棒,故滑块移动时会带动滚棒移动,因三个滚棒之间传动连接着皮带,故滑块会带动滚棒和皮带沿着滑轨移动,从而使得皮带移动至基层的上方,因皮带靠近基座的上端设置,故皮带会与凹坑内的玻璃微球接触,凹坑内的玻璃微球与皮带的外表面发生摩擦,从而使得皮带绕着三个滚棒运动,同时皮带对凹坑内的玻璃微球进行挤压,凹坑内的玻璃微球受到挤压后与甲组份粘紧,没有在凹坑内的玻璃微球受到皮带的挤压下在基层的上端滚动,使得一部分玻璃微球移动至凹坑内,另一部分玻璃微球滚落到一号l形板上,从而避免了玻璃微球的浪费,电机反转,从而通过螺杆带动皮带和滚棒移动至初始位置,工作人员重新将玻璃微球撒落在基层的上端,电机带动皮带和滚棒继续移动,如此反复,直到凹坑内均填满玻璃微球为止;本发明通过电机带动皮带沿着基层的上方移动与二号电动推杆控制压板对基层挤压相配合,使得玻璃微球能够均匀分布在基层的上端,从而提高了反光膜的反光性能,进而提高了反光膜的实际应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三角板的上端固连有支板;两个所述支板之间转动连接着料筒;所述料筒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料筒的切面设置有开口,料筒的外壁与皮带的外表面接触,料筒的两端固连有挡棒;所述挡棒在料筒静止状态下与支板的一侧接触;工作时,工作人员对基层的上端重复撒落玻璃微球,其撒落时间长、效率低,从而影响反光膜的生产效率;因此本发明工作人员将玻璃微球预先装入料筒内,当电机带动滚棒和皮带对基层上端的玻璃微球进行挤动时,皮带受到玻璃微球的摩擦力作用,从而使皮带会绕着滚棒移动,因料筒的外壁与皮带的外表面接触,故皮带移动会与料筒的外壁产生摩擦,从而通过皮带带动料筒,因料筒的两端设有挡棒,故挡棒会抵在支板的一侧,从而通过挡棒的作用,使得料筒不会发生运动,进而使料筒内的玻璃微球不会散落出来,当电机带动滚棒和皮带从螺杆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的过程中,皮带会绕着滚棒反向移动,从而使皮带带动料筒反向移动,进而使料筒绕着两个支板转动,料筒倾斜后,料筒内的玻璃微球会撒落出来,使得玻璃微球移动至基层的上端;本发明通过皮带受到玻璃微球摩擦后绕着滚棒转动与皮带带动料筒绕着两个支板转动相配合,使得反光膜生产装置能够实现自动撒玻璃微球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反光膜的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了反光膜生产装置的自动化水平。

优选的,所述支板的一侧固连有弧形棒,所述挡棒滑动连接着弧形棒,所述弧形棒上套有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位于支板和挡棒之间;工作时,若凹坑内没有填满玻璃微球,使得玻璃微球无法与皮带产生摩擦,从而使得皮带无法带动料筒运动,造成反光膜生产装置的失效;因此本发明滚棒和皮带从螺杆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的过程中,皮带不受玻璃微球摩擦力,因支板的一侧固连有弧形棒,弧形棒上套有一号弹簧,挡棒滑动连接着弧形棒内,故挡棒受到一号弹簧弹力作用沿着弧形棒滑动,从而通过挡棒带动料筒绕着两个支板转动,进而使得料筒发生倾斜;本发明通过挡棒受到一号弹簧作用沿着弧形棒滑动与挡棒带动料筒绕着两个支板转动相配合,使得皮带无法与玻璃微球产生摩擦的情况下,能够保证料筒运行,进而提高了反光膜生产装置的实际应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料筒的外壁上固连有刮块;所述刮块的截面形状为t形,刮块均匀分布在料筒的外壁上;工作时,皮带与凹坑内的玻璃微球产生摩擦时会带动一部分玻璃微球晃动,从而使得凹坑内的甲组份粘到皮带上,若皮带上的甲组份不及时清理,从而会使得皮带将玻璃微球粘离凹坑,造成反光膜生产装置的失效;因此本发明中皮带受到玻璃微球的作用绕着滚棒移动过程中,因皮带的外表面与料筒的外壁接触,料筒的外壁上固连有刮块,故刮块会对皮带的外表面进行刮动,从而通过刮块的作用,将皮带外表面上的甲组份刮离;本发明通过皮带受到玻璃微球作用绕着滚棒移动与刮块对皮带的外表面刮动相配合,使得皮带的外表面附着的甲组份被刮离,从而保证了皮带的清洁,进而提高了反光膜生产装置的实际应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刮块的端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着刮片,凹槽内还设有二号弹簧;所述二号弹簧的一端连接着凹槽的槽底,另一端连接着刮片;工作时,刮块对皮带的外壁刮动力度有限,若刮块对皮带的作用力越大,越使得皮带的外表面刮伤,从而影响皮带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发明中刮块对皮带的外表面刮动过程中,因刮块的端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二号弹簧和刮片,故二号弹簧会将刮片的端部抵在皮带的外表面,从而通过二号弹簧来控制刮片与皮带接触力度,使得刮片在保证不将皮带的外表面刮伤的情况下对皮带的外表面进行清理,进而提高了刮块的实际应用效果,同时还提高了皮带的使用寿命,使得反光膜生产装置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

一种反光膜的生产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上述的反光膜生产装置,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s1:前准备:将反光材料与粘合剂按照5:1的比例混合制成甲组份,再将基层平铺在基座的上端,启动控制器控制一号电动推杆伸长,一号电动推杆带动夹板将基层夹紧,最后将玻璃微球倒入料筒内;通过在反光材料内加入粘合剂,使得玻璃微球能够粘在凹坑内不得脱落,提高了反光膜的稳定性;通过夹板将基层夹紧,提高了反光膜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s2:压入玻璃微球:通过二号电动推杆带动压板对基层进行挤压,使得基层受到挤压后形成均匀分布的凹坑,工作人员将甲组份涂抹在压板下端的凸起上,压板带动凸起将甲组份粘在凹坑内,电机通过滑块带动滚棒和皮带从螺杆的另一端移动至一端,再通过料筒与皮带、一号弹簧之间相互配合,使得玻璃微球从倾斜后的料筒内流出至基座上端的凹坑内,移动中的皮带对凹坑内外的玻璃微球作用,凹坑内的玻璃微球受到甲组份和皮带的作用粘合,凹坑外的玻璃微球受到皮带作用滚落在一号l形板内,控制器控制滚棒和皮带移动至初始位置,如此反复,直到凹坑内填满玻璃微球为止,工作人员再将压入玻璃微球后的基层取出;通过电机带动皮带沿着基层的上方移动与二号电动推杆控制压板对基层挤压相配合,使得玻璃微球能够均匀分布在基层的上端,从而提高了反光膜的反光性能,进而提高了反光膜的实际应用效果;

s3:粘合成形:将s2中基层带有玻璃微球的一面粘合一层保护膜;再将基层不带有玻璃微球的一面涂满一层胶黏剂,最后将胶黏剂的外表面再粘一层底膜;通过保护膜进一步加强了对玻璃微球的保护,防止玻璃微球脱落,通过胶黏剂使得反光膜能够粘在需要的场所,提高了反光膜的实用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电机带动皮带沿着基层的上方移动与二号电动推杆控制压板对基层挤压相配合,使得玻璃微球能够均匀分布在基层的上端,从而提高了反光膜的反光性能,进而提高了反光膜的实际应用效果。

2.本发明通过皮带受到玻璃微球摩擦后绕着滚棒转动与皮带带动料筒绕着两个支板转动相配合,使得反光膜生产装置能够实现自动撒玻璃微球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反光膜的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了反光膜生产装置的自动化水平。

3.本发明通过挡棒受到一号弹簧作用沿着弧形棒滑动与挡棒带动料筒绕着两个支板转动相配合,使得皮带无法与玻璃微球产生摩擦的情况下,能够保证料筒运行,进而提高了反光膜生产装置的实际应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反光膜生产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反光膜生产装置中压板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反光膜生产装置中皮带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反光膜生产装置中料筒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d处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中反光膜的生产方法流程图;

图中:基座1、一号l形板11、二号l形板12、一号电动推杆13、夹板14、支杆15、顶板16、二号电动推杆17、皮带2、压板3、凸起31、滑轨4、滑块41、螺杆42、电机43、三角板44、滚棒45、支板5、弧形棒51、一号弹簧52、料筒6、挡棒61、刮块62、凹槽621、刮片622、二号弹簧6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反光膜生产装置,包括基座1、皮带2、压板3和控制器;所述基座1的形状为长方体,基座1的两侧固连有滑轨4;所述滑轨4上滑动连接着滑块41,滑轨4的两端之间转动连接着螺杆42,滑轨4的一端安装有电机43;所述电机43的输出轴连接着螺杆42的一端;所述滑块41与螺杆42螺纹连接,两个滑块41相对的一面固连有三角板44;两个所述三角板44之间转动连接着三个滚棒45;所述滚棒45分别位于三角板44相对应的一角,三个滚棒45之间传动连接着皮带2;所述皮带2靠近基座1的上端设置;所述基座1的中部固连有一号l形板11;所述一号l形板11绕基座1一周;所述基座1的底部固连有两个二号l形板12;所述二号l形板12位于基座1相对的两侧,二号l形板12靠近基座1的一面固连有一号电动推杆13;所述一号电动推杆13的端部固连有夹板14;所述二号l形板12的上端固连有支杆15;所述支杆15的上端固连有顶板16;所述顶板16位于基座1的上方,顶板16的下端固连有二号电动推杆17;所述二号电动推杆17的端部固连有压板3;所述压板3位于基座1的正上方;所述压板3的下端设置有凸起31;所述凸起31均匀分布在压板3的下端,凸起31为半球形;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反光膜生产装置自动运行;工作时,玻璃微珠散布不均匀使得反光性能差,从而影响使用效果;因此本发明工作人员将基层平铺在基座1的上端,将基层的两端搭在基座1相对的两侧,启动控制器控制一号电动推杆13伸长,因一号电动推杆13的端部固连有夹板14,故一号电动推杆13会带动夹板14运动,从而通过一号电动推杆13将夹板14抵在基座1相对的两侧,进而使得基层被夹板14夹紧,启动控制器控制二号电动推杆17伸长,因二号电动推杆17的端部固连有压板3,故二号电动推杆17带动压板3向下运动,直到压板3抵在基层的上端为止,因压板3的下端设置有凸起31,故压板3会带动凸起31对基层的上端进行挤压,从而通过凸起31将基层的上端挤出一组凹坑,因凸起31均匀分布在压板3的下端,故凹坑均匀分布在基层的上端,工作人员再将甲组份涂抹在凸起31上,二号电动推杆17带动压板3再次与基层接触,从而使得凸起31上的甲组份粘在凹坑内,工作人员将玻璃微球撒在基层的上端,因凸起31为半球形,同时凸起31的半径与玻璃微球一致,故玻璃微球会散落在凹坑内,因凹坑内粘有甲组份,故通过甲组份将玻璃微球粘在凹坑内,启动电机43转动,因电机43的输出轴连接着螺杆42的一端,故电机43会带动螺杆42转动,因滑块41滑动连接在滑轨4上,同时滑块41与螺杆42螺纹连接,故电机43会带动滑块41沿着滑轨4滑动,因两个滑块41相对的一面固连有三角板44,两个三角板44之间转动连接着三个滚棒45,故滑块41移动时会带动滚棒45移动,因三个滚棒45之间传动连接着皮带2,故滑块41会带动滚棒45和皮带2沿着滑轨4移动,从而使得皮带2移动至基层的上方,因皮带2靠近基座1的上端设置,故皮带2会与凹坑内的玻璃微球接触,凹坑内的玻璃微球与皮带2的外表面发生摩擦,从而使得皮带2绕着三个滚棒45运动,同时皮带2对凹坑内的玻璃微球进行挤压,凹坑内的玻璃微球受到挤压后与甲组份粘紧,没有在凹坑内的玻璃微球受到皮带2的挤压下在基层的上端滚动,使得一部分玻璃微球移动至凹坑内,另一部分玻璃微球滚落到一号l形板11上,从而避免了玻璃微球的浪费,电机43反转,从而通过螺杆42带动皮带2和滚棒45移动至初始位置,工作人员重新将玻璃微球撒落在基层的上端,电机43带动皮带2和滚棒45继续移动,如此反复,直到凹坑内均填满玻璃微球为止;本发明通过电机43带动皮带2沿着基层的上方移动与二号电动推杆17控制压板3对基层挤压相配合,使得玻璃微球能够均匀分布在基层的上端,从而提高了反光膜的反光性能,进而提高了反光膜的实际应用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三角板44的上端固连有支板5;两个所述支板5之间转动连接着料筒6;所述料筒6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料筒6的切面设置有开口,料筒6的外壁与皮带2的外表面接触,料筒6的两端固连有挡棒61;所述挡棒61在料筒6静止状态下与支板5的一侧接触;工作时,工作人员对基层的上端重复撒落玻璃微球,其撒落时间长、效率低,从而影响反光膜的生产效率;因此本发明工作人员将玻璃微球预先装入料筒6内,当电机43带动滚棒45和皮带2对基层上端的玻璃微球进行挤动时,皮带2受到玻璃微球的摩擦力作用,从而使皮带2会绕着滚棒45移动,因料筒6的外壁与皮带2的外表面接触,故皮带2移动会与料筒6的外壁产生摩擦,从而通过皮带2带动料筒6,因料筒6的两端设有挡棒61,故挡棒61会抵在支板5的一侧,从而通过挡棒61的作用,使得料筒6不会发生运动,进而使料筒6内的玻璃微球不会散落出来,当电机43带动滚棒45和皮带2从螺杆42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的过程中,皮带2会绕着滚棒45反向移动,从而使皮带2带动料筒6反向移动,进而使料筒6绕着两个支板5转动,料筒6倾斜后,料筒6内的玻璃微球会撒落出来,使得玻璃微球移动至基层的上端;本发明通过皮带2受到玻璃微球摩擦后绕着滚棒45转动与皮带2带动料筒6绕着两个支板5转动相配合,使得反光膜生产装置能够实现自动撒玻璃微球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反光膜的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了反光膜生产装置的自动化水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板5的一侧固连有弧形棒51,所述挡棒61滑动连接着弧形棒51,所述弧形棒51上套有一号弹簧52;所述一号弹簧52位于支板5和挡棒61之间;工作时,若凹坑内没有填满玻璃微球,使得玻璃微球无法与皮带2产生摩擦,从而使得皮带2无法带动料筒6运动,造成反光膜生产装置的失效;因此本发明滚棒45和皮带2从螺杆42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的过程中,皮带2不受玻璃微球摩擦力,因支板5的一侧固连有弧形棒51,弧形棒51上套有一号弹簧52,挡棒61滑动连接着弧形棒51内,故挡棒61受到一号弹簧52弹力作用沿着弧形棒51滑动,从而通过挡棒61带动料筒6绕着两个支板5转动,进而使得料筒6发生倾斜;本发明通过挡棒61受到一号弹簧52作用沿着弧形棒51滑动与挡棒61带动料筒6绕着两个支板5转动相配合,使得皮带2无法与玻璃微球产生摩擦的情况下,能够保证料筒6运行,进而提高了反光膜生产装置的实际应用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料筒6的外壁上固连有刮块62;所述刮块62的截面形状为t形,刮块62均匀分布在料筒6的外壁上;工作时,皮带2与凹坑内的玻璃微球产生摩擦时会带动一部分玻璃微球晃动,从而使得凹坑内的甲组份粘到皮带2上,若皮带2上的甲组份不及时清理,从而会使得皮带2将玻璃微球粘离凹坑,造成反光膜生产装置的失效;因此本发明中皮带2受到玻璃微球的作用绕着滚棒45移动过程中,因皮带2的外表面与料筒6的外壁接触,料筒6的外壁上固连有刮块62,故刮块62会对皮带2的外表面进行刮动,从而通过刮块62的作用,将皮带2外表面上的甲组份刮离;本发明通过皮带2受到玻璃微球作用绕着滚棒45移动与刮块62对皮带2的外表面刮动相配合,使得皮带2的外表面附着的甲组份被刮离,从而保证了皮带2的清洁,进而提高了反光膜生产装置的实际应用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刮块62的端部设置有凹槽621;所述凹槽621内滑动连接着刮片622,凹槽621内还设有二号弹簧623;所述二号弹簧623的一端连接着凹槽621的槽底,另一端连接着刮片622;工作时,刮块62对皮带2的外壁刮动力度有限,若刮块62对皮带2的作用力越大,越使得皮带2的外表面刮伤,从而影响皮带2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发明中刮块62对皮带2的外表面刮动过程中,因刮块62的端部设置有凹槽621,凹槽621内设有二号弹簧623和刮片622,故二号弹簧623会将刮片622的端部抵在皮带2的外表面,从而通过二号弹簧623来控制刮片622与皮带2接触力度,使得刮片622在保证不将皮带2的外表面刮伤的情况下对皮带2的外表面进行清理,进而提高了刮块62的实际应用效果,同时还提高了皮带2的使用寿命,使得反光膜生产装置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

一种反光膜的生产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上述的反光膜生产装置,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s1:前准备:将反光材料与粘合剂按照5:1的比例混合制成甲组份,再将基层平铺在基座1的上端,启动控制器控制一号电动推杆13伸长,一号电动推杆13带动夹板14将基层夹紧,最后将玻璃微球倒入料筒6内;通过在反光材料内加入粘合剂,使得玻璃微球能够粘在凹坑内不得脱落,提高了反光膜的稳定性;通过夹板14将基层夹紧,提高了反光膜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s2:压入玻璃微球:通过二号电动推杆17带动压板3对基层进行挤压,使得基层受到挤压后形成均匀分布的凹坑,工作人员将甲组份涂抹在压板3下端的凸起31上,压板3带动凸起31将甲组份粘在凹坑内,电机43通过滑块41带动滚棒45和皮带2从螺杆42的另一端移动至一端,再通过料筒6与皮带2、一号弹簧52之间相互配合,使得玻璃微球从倾斜后的料筒6内流出至基座1上端的凹坑内,移动中的皮带2对凹坑内外的玻璃微球作用,凹坑内的玻璃微球受到甲组份和皮带2的作用粘合,凹坑外的玻璃微球受到皮带2作用滚落在一号l形板11内,控制器控制滚棒45和皮带2移动至初始位置,如此反复,直到凹坑内填满玻璃微球为止,工作人员再将压入玻璃微球后的基层取出;通过电机43带动皮带2沿着基层的上方移动与二号电动推杆17控制压板3对基层挤压相配合,使得玻璃微球能够均匀分布在基层的上端,从而提高了反光膜的反光性能,进而提高了反光膜的实际应用效果;

s3:粘合成形:将s2中基层带有玻璃微球的一面粘合一层保护膜;再将基层不带有玻璃微球的一面涂满一层胶黏剂,最后将胶黏剂的外表面再粘一层底膜;通过保护膜进一步加强了对玻璃微球的保护,防止玻璃微球脱落,通过胶黏剂使得反光膜能够粘在需要的场所,提高了反光膜的实用性。

工作时,工作人员将基层平铺在基座1的上端,将基层的两端搭在基座1相对的两侧,启动控制器控制一号电动推杆13伸长,因一号电动推杆13的端部固连有夹板14,故一号电动推杆13会带动夹板14运动,从而通过一号电动推杆13将夹板14抵在基座1相对的两侧,进而使得基层被夹板14夹紧,启动控制器控制二号电动推杆17伸长,因二号电动推杆17的端部固连有压板3,故二号电动推杆17带动压板3向下运动,直到压板3抵在基层的上端为止,因压板3的下端设置有凸起31,故压板3会带动凸起31对基层的上端进行挤压,从而通过凸起31将基层的上端挤出一组凹坑,因凸起31均匀分布在压板3的下端,故凹坑均匀分布在基层的上端,工作人员再将甲组份涂抹在凸起31上,二号电动推杆17带动压板3再次与基层接触,从而使得凸起31上的甲组份粘在凹坑内,工作人员将玻璃微球撒在基层的上端,因凸起31为半球形,同时凸起31的半径与玻璃微球一致,故玻璃微球会散落在凹坑内,因凹坑内粘有甲组份,故通过甲组份将玻璃微球粘在凹坑内,启动电机43转动,因电机43的输出轴连接着螺杆42的一端,故电机43会带动螺杆42转动,因滑块41滑动连接在滑轨4上,同时滑块41与螺杆42螺纹连接,故电机43会带动滑块41沿着滑轨4滑动,因两个滑块41相对的一面固连有三角板44,两个三角板44之间转动连接着三个滚棒45,故滑块41移动时会带动滚棒45移动,因三个滚棒45之间传动连接着皮带2,故滑块41会带动滚棒45和皮带2沿着滑轨4移动,从而使得皮带2移动至基层的上方,因皮带2靠近基座1的上端设置,故皮带2会与凹坑内的玻璃微球接触,凹坑内的玻璃微球与皮带2的外表面发生摩擦,从而使得皮带2绕着三个滚棒45运动,同时皮带2对凹坑内的玻璃微球进行挤压,凹坑内的玻璃微球受到挤压后与甲组份粘紧,没有在凹坑内的玻璃微球受到皮带2的挤压下在基层的上端滚动,使得一部分玻璃微球移动至凹坑内,另一部分玻璃微球滚落到一号l形板11上,从而避免了玻璃微球的浪费,皮带2受到玻璃微球的摩擦力作用,从而使皮带2会绕着滚棒45移动,因料筒6的外壁与皮带2的外表面接触,故皮带2移动会与料筒6的外壁产生摩擦,从而通过皮带2带动料筒6,因料筒6的两端设有挡棒61,故挡棒61会抵在支板5的一侧,从而通过挡棒61的作用,使得料筒6不会发生运动,进而使料筒6内的玻璃微球不会散落出来,电机43反转,从而通过螺杆42带动皮带2和滚棒45移动至初始位置,皮带2会绕着滚棒45反向移动,从而使皮带2带动料筒6反向移动,进而使料筒6绕着两个支板5转动,料筒6倾斜后,料筒6内的玻璃微球会撒落出来,使得玻璃微球移动至基层的上端;若凹坑内没有填满玻璃微球,使得玻璃微球无法与皮带2产生摩擦,皮带2不受玻璃微球摩擦力,因支板5的一侧固连有弧形棒51,弧形棒51上套有一号弹簧52,挡棒61滑动连接着弧形棒51内,故挡棒61受到一号弹簧52弹力作用沿着弧形棒51滑动,从而通过挡棒61带动料筒6绕着两个支板5转动,进而使得料筒6发生倾斜;电机43带动皮带2和滚棒45继续移动,如此反复,直到凹坑内均填满玻璃微球为止;因皮带2的外表面与料筒6的外壁接触,料筒6的外壁上固连有刮块62,故刮块62会对皮带2的外表面进行刮动,从而通过刮块62的作用,将皮带2外表面上的甲组份刮离;因刮块62的端部设置有凹槽621,凹槽621内设有二号弹簧623和刮片622,故二号弹簧623会将刮片622的端部抵在皮带2的外表面,从而通过二号弹簧623来控制刮片622与皮带2接触力度,使得刮片622在保证不将皮带2的外表面刮伤的情况下对皮带2的外表面进行清理,进而提高了刮块62的实际应用效果,同时还提高了皮带2的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