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用连续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2041发布日期:2021-01-26 14:33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用连续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成型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用连续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对零件进行连续成型加工的模具可对零件进行连续加工。
[0003]
现有的模具零件加工用连续成型装置,加工效率不高,操作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用连续成型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加强零件加工用连续成型的加工效率,增强操作的便捷性。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用连续成型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撑盘,所述支撑盘活动设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底座内部一侧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部设有伺服电缸和活动连接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设有注塑机构,所述底座内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延伸至所述底座上方并与所述支撑盘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盘顶部外侧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第一加工模具,所述支撑盘顶部于所述第一加工模具内侧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第二加工模具,所述支撑盘内壁底部设有第一储液腔,所述第一储液腔顶部于所述第一加工模具外侧设有第二储液腔,所述第一储液腔顶部于所述第二加工模具外侧设有第三储液腔。
[0006]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用连续成型装置,注塑机构可对第一加工模具或第二加工模具进行注塑,开启电机,电机可带动支撑盘进行旋转操作,进而可实现对多个第一加工模具或第二加工模具进行注塑,操作方便快捷,加工效率高,调节伺服电缸进行伸缩调节,可带动支撑架进行移动操作,进而实现对注塑机构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保证注塑机构可准确对不同位置的第一加工模具和第二加工模具进行注塑操作,操作方便快捷,加工效率高,第一储液腔可对支撑盘进行冷却降温处理,第二储液腔可对第一加工模具外部进行冷却降温处理,第三储液腔可对第二加工模具外部进行冷却降温处理,可有效加快零件的注塑成型效率,可有效加快加工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7]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底部设有若干个支撑脚,支撑脚可对底座底部进行支撑。
[0008]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注塑机构包括控制导线、注塑泵机、注塑座、注塑管和注塑针头,所述注塑针头设于所述支撑盘上方,控制导线用于控制注塑过程,注塑泵机为注塑提供动力,注塑座与支撑架连接,注塑管为注塑针头供注塑液,注塑针头进行注塑。
[0009]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内部设有与所述电机相匹配的第二安装腔,第二安装腔用于安装电机。
[0010]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顶部设有与所述支撑架相匹配的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第一安装腔贯通,通槽为支撑架提供滑动空间。
[0011]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盘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加工模具相匹配的第一放置槽,第一放置槽用于支撑第一加工模具。
[0012]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盘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加工模具相匹配的第二放置槽,第二放置槽用于支撑第二加工模具。
[0013]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盘外壁一侧设有注液口和排液口,所述注液口与所述第二储液腔顶部贯通,所述排液口与所述第一储液腔底部贯通,注液口用于对第一储液腔、第二储液腔和第三储液腔进行供液,排液口用于排出支撑盘内部液体。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盘、第一安装腔、伺服电缸、支撑架、注塑机构、电机、第一加工模具和第二加工模具,可实现对多个第一加工模具和第二加工模具进行注塑,操作方便快捷,可保证注塑机构可准确对不同位置的模具进行注塑操作,操作方便快捷,零件加工效率高;
[0016]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储液腔、第二储液腔和第三储液腔,可对支撑盘、第一加工模具和第二加工模具进行冷却降温处理,可有效加快零件的注塑成型效率,可有效加快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主视剖面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主视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另一种状态的主视剖面图。
[0022]
附图标记为:1底座、2支撑盘、3第一安装腔、4伺服电缸、5支撑架、6注塑机构、7电机、8第一加工模具、9第二加工模具、10第一储液腔、11第二储液腔、12第三储液腔、13支撑脚、14控制导线、15注塑泵机、16注塑座、17注塑管、18注塑针头、19第二安装腔、20通槽、21第一放置槽、22第二放置槽、23注液口、24排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0024]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
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0025]
如图1-5所示的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用连续成型装置,包括底座1和支撑盘2,所述支撑盘2活动设于所述底座1上方,所述底座1内部一侧设有第一安装腔3,所述第一安装腔3内部设有伺服电缸4和活动连接的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顶部设有注塑机构6,所述底座1内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3一侧设有电机7,所述电机7输出轴延伸至所述底座1上方并与所述支撑盘2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盘2顶部外侧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第一加工模具8,所述支撑盘2顶部于所述第一加工模具8内侧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第二加工模具9;
[0026]
所述底座1底部设有若干个支撑脚13,支撑脚13可对底座1底部进行支撑;
[0027]
所述注塑机构6包括控制导线14、注塑泵机15、注塑座16、注塑管17和注塑针头18,所述注塑针头18设于所述支撑盘2上方,控制导线14用于控制注塑过程,注塑泵机15为注塑提供动力,注塑座16与支撑架5连接,注塑管17为注塑针头18供注塑液,注塑针头18进行注塑;
[0028]
所述底座1内部设有与所述电机7相匹配的第二安装腔19,第二安装腔19用于安装电机7;
[0029]
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与所述支撑架5相匹配的通槽20,所述通槽20与所述第一安装腔3贯通,通槽20为支撑架5提供滑动空间;
[0030]
所述支撑盘2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加工模具8相匹配的第一放置槽21,第一放置槽21用于支撑第一加工模具8;
[0031]
所述支撑盘2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加工模具9相匹配的第二放置槽22,第二放置槽22用于支撑第二加工模具9。
[0032]
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通过设置支撑盘2、第一安装腔3、伺服电缸4、支撑架5、注塑机构6、电机7、第一加工模具8和第二加工模具9,注塑机构6可对第一加工模具8或第二加工模具9进行注塑,开启电机7,电机7可带动支撑盘2进行旋转操作,进而可实现对多个第一加工模具8或第二加工模具9进行注塑,操作方便快捷,加工效率高,调节伺服电缸4进行伸缩调节,可带动支撑架5进行移动操作,进而实现对注塑机构6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保证注塑机构6可准确对不同位置的第一加工模具8和第二加工模具9进行注塑操作,操作方便快捷,加工效率高;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模具零件加工用连续成型装置,加工效率不高,操作不够便捷的问题。
[0033]
如附图1和附图3-4所示的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用连续成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盘2内壁底部的第一储液腔10,所述第一储液腔10顶部于所述第一加工模具8外侧设有第二储液腔11,所述第一储液腔10顶部于所述第二加工模具9外侧设有第三储液腔12;
[0034]
所述支撑盘2外壁一侧设有注液口23和排液口24,所述注液口23与所述第二储液腔11顶部贯通,所述排液口24与所述第一储液腔10底部贯通,注液口23用于对第一储液腔10、第二储液腔11和第三储液腔12进行供液,排液口24用于排出支撑盘2内部液体。
[0035]
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通过设置第一储液腔10、第二储液腔11和第三储液腔12,第一储液腔10可对支撑盘2进行冷却降温处理,第二储液腔11可对第一加工模具8外部进行冷却降温处理,第三储液腔12可对第二加工模具9外部进行冷却降温处理,可有效加快
零件的注塑成型效率,可有效加快加工效率。
[0036]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0037]
参照说明书附图1-5,通过设置支撑盘2、第一安装腔3、伺服电缸4、支撑架5、注塑机构6、电机7、第一加工模具8和第二加工模具9,可实现对多个第一加工模具8和第二加工模具9进行注塑,操作方便快捷,可保证注塑机构6可准确对不同位置的模具进行注塑操作,操作方便快捷,零件加工效率高;
[0038]
进一步的,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3-4,通过设置第一储液腔10、第二储液腔11和第三储液腔12,可对支撑盘2、第一加工模具8和第二加工模具9进行冷却降温处理,可有效加快零件的注塑成型效率,可有效加快加工效率。
[0039]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0040]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0041]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