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59420发布日期:2021-07-06 20:0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波纹管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2.波纹管是指用可折叠皱纹片沿折叠伸缩方向连接成的管状弹性敏感元件,波纹管在仪器仪表中应用广泛,主要用途是作为压力测量仪表的测量元件,将压力转换成位移或力,波纹管管壁较薄,灵敏度较高,测量范围为数十帕至数十兆帕,它的开口端固定,密封端处于自由状态,并利用辅助的螺旋弹簧或簧片增加弹性,工作时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沿管子长度方向伸长,使活动端产生与压力成一定关系的位移,活动端带动指针即可直接指示压力的大小,波纹管常常与位移传感器组合起来构成输出为电量的压力传感器,有时也用作隔离元件,由于波纹管的伸展要求较大的容积变化,因此它的响应速度低于波登管,波纹管适于测量低压。
3.波纹管注塑时需要对模具进行精确的测量制造,宽度或者直径有稍微的偏差就会造成零部件的瑕疵,使得零部件不能与对应的连接管正常连接使用,模具注塑成功之后要进行脱模,脱模过程中容易滑动使得脱模困难,因此,提出一种新型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模具不精确并且不易脱模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注塑模具。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新型注塑模具,包括管道,所述管道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管道右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呈半棱柱形设置,所述安装块方向与第一连通管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连通管远离管道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二连通管远离管道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连通管、管道与半个第二连通管总长度为175.3毫米。
7.优选地,所述管道呈波纹状设置,所述波纹的相邻的波峰与相邻波谷之间间隔均是7.2毫米,所述管道内侧壁最大直径为22.4毫米,所述管道长度为72.9毫米,所述管道外侧壁波峰半径为1.3毫米,所述管道外侧壁波谷半径为2.7毫米。
8.优选地,所述第一连通管长度为70.9毫米,所述第一连通管外侧壁直径为20.0毫米,所述第一连通管内侧壁直径为15.4毫米。
9.优选地,所述第二连通管由横管、曲管和竖管连接所组成,所述管道右端与横管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横管和竖管分别与曲管固定连接。
10.优选地,所述曲管底部端部呈90
°
弯曲设置,所述曲管底部外侧壁弧度半径为3.9毫米,所述曲管底部内侧壁弧度半径为6.2毫米,所述曲管顶部内侧壁弧度半径为21.7毫米,所述曲管顶部外侧壁弧度半径为23.9毫米。
11.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母内侧壁直径为15.4毫米,所述第一螺母外侧壁直径为21.9
毫米,所述第二螺母为八边形,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开设有滑动口,所述第二螺母内侧壁直径为15.5毫米,所述第二螺母外侧壁直径为22.0毫米。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管道、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的配合使用,对塑性模具进行精确固定,增加了模具的稳定性,避免了生产原料浪费,保护了环境。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管道、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与安装块的配合使用,使塑性成功后模具脱模更加简单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注塑模具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注塑模具内侧壁的尺寸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注塑模具外侧壁的尺寸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注塑模具第二连通管与第二螺母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管道;2、第一连通管;3、第二连通管;4、安装块; 5、第一螺母;6、第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参照图1

4,一种新型注塑模具,包括管道1,管道1呈波纹状设置,波纹的相邻的波峰与相邻波谷之间间隔均是7.2毫米,管道1 内侧壁最大直径为22.4毫米,管道1长度为72.9毫米,管道1外侧壁波峰半径为1.3毫米,管道1外侧壁波谷半径为2.7毫米,管道1 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2,第一连通管2长度为70.9毫米,第一连通管2外侧壁直径为20.0毫米,第一连通管2内侧壁直径为15.4 毫米,管道1右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3,第二连通管3由横管、曲管和竖管连接所组成,曲管底部端部呈90
°
弯曲设置,曲管底部外侧壁弧度半径为3.9毫米,曲管底部内侧壁弧度半径为6.2毫米,曲管顶部内侧壁弧度半径为21.7毫米,曲管顶部外侧壁弧度半径为 23.9毫米,管道1右端与横管端部固定连接,横管和竖管分别与曲管固定连接,第一连通管2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安装块4,安装块4呈半棱柱形设置,安装块4方向与第一连通管2方向一致,安装块4棱柱的设置就是在脱模的时候增加摩擦力,使得模不易滑动更方便脱模。
23.第一连通管2远离管道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母5,第二连通管3远离管道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母6,第一螺母5内侧壁直径为15.4毫米,第一螺母5外侧壁直径为21.9毫米,第二螺母6为八边形,第一螺母5与第二螺母6开设有滑动口,第二螺母6内侧壁直径为
15.5毫米,第二螺母6外侧壁直径为22.0毫米,第一连通管2、管道1与半个第二连通管3总长度为175.3毫米,第二连通管3与半个第一连通管2总高度为30.4毫米,第一螺母5与第二螺母6方便固定模具,使得模具更加稳定不易晃动。
24.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25.初始状态下,将待塑材质注入到模具中,将模具的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分别与固定模具的固定杆连接,第一螺母5与第二螺母6开设的滑动口与固定杆卡接,使得模具与固定杆固定并且不会晃动,使得模具固定,对塑性更加稳定精确,让塑性材料均匀分布在模具中,待塑材质从第一连通管2注入,通过管道1,充斥管道1上的波纹之后流入到第二连通管3,当塑性材料全部冷凝固定之后,需要脱模,由于整个脱模过程中模具侧壁与冷凝之后的材料相粘连,因此不易剥离,握住安装块4,由于安装块4上有棱,增加了模具的摩擦力,模具外侧壁不会滑动,因此更容易剥落。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