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吸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4367发布日期:2021-05-25 12:25阅读:49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吸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吸塑模具。



背景技术:

吸塑模具,指吸塑生产时所用的模具,成本最低的是石膏模,其次是电镀铜模,最贵的是铝模。模具钻有小孔,用于真空吸附热化的硬胶片,形成吸塑产品。

吸塑模具通常被应用于车辆内饰件成型加工领域,具有生产出的零件尺寸理想的特点,现有技术中的吸塑模具缺少适用的顶出装置,通常采用撬取的方式将成型件从模具表面上取出,可能损坏成型件的表面,同时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组合式吸塑模具,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组合式吸塑模具,包括模座,模座上设置有通气管;

放置在模座上的模板,所述模板与模座之间设置有导气槽,导气槽与通气管连通,模板上设置有数个透气通孔,透气通孔与导气槽连通,还包括顶出装置,所述顶出装置包括一对滑轨以及设置在滑轨上的起模架,所述滑轨设置在支撑杆上,支撑杆固定在底座的四个角,所述滑轨下方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穿入支撑杆内;

支撑杆上还设置有气缸仓,第一气缸放置在气缸仓内,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滑轨底部固定连接;

起模架底部设置有一对滑块,滑块嵌入滑槽内,所述起模架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滑轨上;

所述起模架之间设置有数根横杆,相邻横杆之间设置有起模块,相邻横杆为一组横杆,每组横杆之间等距布置;

所述横杆以及起模块嵌入至模具模腔内,且横杆以及起模块与模腔随形。

优选的,模板以及模座分别设置导向柱以及导向孔,模板以及模座通过导向柱与导向孔的配合进行定位以及连接。

优选的,导气槽由模板的上凹槽以及模座上的下凹槽互相贴合形成。

优选的,所述模座上设置有一对叉车槽。

相比现有技术,本装置的吸塑模具通过设置了快速的起模装置,同时该起模装置可以将吸塑后的样件移动出模腔内,从而减少了人工的操作强度,同时,还能避免人工脱模存在的损毁模具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起模架放置示意图。

图中:1、模座;2、模板;3、叉车槽;4、通气管;5、下凹槽;6、上凹槽;7、导向柱;8、导向孔;9、模腔;10、支撑杆;11、气缸仓;12、第一气缸;13、延伸杆;14、滑轨;15、起模架;151、滑块;152、横杆;153、起模块;16、第二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以及2所示的组合式吸塑模具,包括模座1,模座1上设置有通气管4;

放置在模座1上的模板2,所述模板2与模座1之间设置有导气槽,导气槽与通气管4连通,模板2上设置有数个透气通孔,透气通孔与导气槽连通,还包括顶出装置,所述顶出装置包括一对滑轨14以及设置在滑轨14上的起模架15,所述滑轨14设置在支撑杆10上,支撑杆10固定在底座的四个角,所述滑轨14下方连接有延伸杆13,所述延伸杆13穿入支撑杆10内;

支撑杆10上还设置有气缸仓11,第一气缸12放置在气缸仓11内,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滑轨14底部固定连接;

起模架15底部设置有一对滑块151,滑块151嵌入滑槽内,所述起模架15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16,所述第二气缸16固定在滑轨14上;

所述起模架15之间设置有数根横杆152,相邻横杆152之间设置有起模块153,相邻横杆152为一组横杆152,每组横杆152之间等距布置;

所述横杆152以及起模块153嵌入至模具模腔9内,且横杆152以及起模块153与模腔9随形。

起模架15放置在滑轨14上,滑轨14固定在支撑杆10上,且通过延伸杆13穿设在支撑杆10内,在外部的第一气缸12带动下,实现升降,起模架15用于吸塑模具的模腔9内的成品件的脱模以及搬运,通过第一气缸12带动滑轨14升降,可以将起模架15从模腔9的模芯中抬出,起模架15上设置的横杆152以及起模块153与模腔9内的模芯随形,可以将成品件抬升出来,在第二气缸16带动下,将成品件从模具中搬运出。

进一步的,模板2以及模座1分别设置导向柱7以及导向孔8,模板2以及模座1通过导向柱7与导向孔8的配合进行定位以及连接。分体式的模具,可以做到方便搬运以及进行检修,上下分体设置的模板2以及模座1通过导向柱7以及导向孔8配合,实现其快速的装配。

进一步的,导气槽由模板2的上凹槽6以及模座1上的下凹槽5互相贴合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模座1上设置有一对叉车槽3。设置的叉车槽3方便对模具进行搬运。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组合式吸塑模具,包括模座,模座上设置有通气管;

放置在模座上的模板,所述模板与模座之间设置有导气槽,导气槽与通气管连通,模板上设置有数个透气通孔,透气通孔与导气槽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出装置,所述顶出装置包括一对滑轨以及设置在滑轨上的起模架,所述滑轨设置在支撑杆上,支撑杆固定在底座的四个角,所述滑轨下方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穿入支撑杆内;

支撑杆上还设置有气缸仓,第一气缸放置在气缸仓内,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滑轨底部固定连接;

起模架底部设置有一对滑块,滑块嵌入滑槽内,所述起模架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滑轨上;

所述起模架之间设置有数根横杆,相邻横杆之间设置有起模块,相邻横杆为一组横杆,每组横杆之间等距布置;

所述横杆以及起模块嵌入至模具模腔内,且横杆以及起模块与模腔随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吸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模板以及模座分别设置导向柱以及导向孔,模板以及模座通过导向柱与导向孔的配合进行定位以及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吸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导气槽由模板的上凹槽以及模座上的下凹槽互相贴合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吸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上设置有一对叉车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组合式吸塑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模座,放置在模座上的模板,还包括顶出装置,所述顶出装置包括一对滑轨以及设置在滑轨上的起模架,所述滑轨设置在支撑杆上,支撑杆固定在底座的四个角,所述滑轨下方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穿入支撑杆内;支撑杆上还设置有气缸仓,第一气缸放置在气缸仓内,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滑轨底部固定连接;起模架底部设置有一对滑块,滑块嵌入滑槽内,所述起模架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滑轨上;所述起模架之间设置有数根横杆,相邻横杆之间设置有起模块,相邻横杆为一组横杆,每组横杆之间等距布置;所述横杆以及起模块嵌入至模具模腔内,且横杆以及起模块与模腔随形。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市拓博塑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31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