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83482发布日期:2022-01-29 10:15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2.蓝牙耳机就是将蓝牙技术应用在免持耳机上,让使用者可以免除恼人电线的牵绊,自在地以各种方式轻松通话。生活中,很多人使用无线蓝牙耳机,而无线蓝牙耳机的电量有限,需要配备给蓝牙耳机充电的充电仓,因此无线蓝牙耳机充电仓的使用越来越多。
3.蓝牙耳机充电仓由于其可以蓄电,且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现有的蓝牙耳机充电仓为了保证耳机充电仓内壁面上的喷涂操作,在注塑时通过设置灯孔、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替换其内壁面上的骨位,其中,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用于与充电仓内部构件装配。因此,一种用于加工该蓝牙耳机充电仓的模具亟待发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其内部为一完整的壁面,且在内壁面上均无骨位,这样设置的蓝牙耳机充电仓,不仅能够方便耳机充电仓进行内喷操作,而且能够通过材料自身的厚度,实现立体效果,具有内喷操作方便,美观轻便,节省材料的优势。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蓝牙耳机充电仓,包括:上壳,及与上壳转动装配的下壳,所述下壳上设置有灯孔,且所述下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用于与充电仓内部构件装配。
6.进一步地,所述下壳的内壁为平整且光滑的壁面。
7.进一步地,一种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用于制作蓝牙耳机充电仓,该蓝牙耳机充电仓内壁面上设有灯孔、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座板、水口板、定模板、型腔、动模板、型芯、垫块以及动模座板,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一行位机构,第一行位机构设置于定模板和动模板之间,并伸入型芯内以成型第一安装槽;第二行位机构,第二行位机构设置于定模板和动模板之间,并伸入新型内以成型第二安装槽;以及,隧道行位机构,隧道行位机构设置于第二行位机构上,且在脱模时随第二行位机构运动,隧道行位机构直接伸入型芯的成型部分以成型灯孔。
8.进一步地,第一行位机构包括:第一行位座;第一行位镶件,第一行位镶件安装于第一行位座上靠近型芯一侧,第一行位镶件用于成型第一安装槽;第一压条,第一压条与动模板固定装配,且用于将第一行位座压紧在动模板上;以及,第一铲基,第一铲基固定安装于定模板上,在合模时,第一铲基与第一行位座相互配合,以将第一行位镶件送至合模位置,在脱模时,第一铲基与第一行位座相互分离,以使第一行位镶件与注塑产品分离。
9.进一步地,第一行位座上设置有斜槽,且斜槽自底部向远离型芯一侧倾斜,第一铲
基上凸出设置有与斜槽配合的驱动部。
10.进一步地,第二行位机构包括:第二行位座;第三行位座,第三行位座位于第二行位座正上方,第三行位座用于安装隧道行位机构;第二行位镶件,第二行位镶件安装于第二行位座上靠近型芯一侧,且第二行位镶件用于成型第二安装槽;第二压条,第二压条与动模板固定装配,第二压条用于将第二行位座压紧在动模板上;第三压条,第三压条与定模板固定装配,第三压条用于将第三行位座压紧在定模板上;以及,第二铲基,第二铲基与第二行位座和第三行位座均装配,在开合模时,第二铲基用于驱动第二行位座和第三行位座运动。
11.进一步地,第二行位座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槽,且第一驱动槽上设置有第一驱动面;第三行位座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槽,且第二驱动槽上设置有第二驱动面;第二铲基上设置有第三驱动面和第四驱动面,第三驱动面用于与第一驱动面配合,第四驱动面用于与第二驱动面配合。
12.进一步地,第二铲基上还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安装有耐磨板。
13.进一步地,第三行位座上靠近型芯一侧设置有卡槽,隧道行位机构包括:固定头,固定头与卡槽卡接装配;以及,第三行位镶件,第三行位镶件固定安装于固定头上,第三行位镶件用于成型灯孔。
14.进一步地,第一行位机构、第二行位机构和隧道行位机构均对称设置有两组。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充电仓的内壁面设置成平整且光滑的壁面,不仅使得充电仓在进行内喷工艺时,更加简便,而且保证了充电仓内喷后的美观度,缩减了充电仓的重量,节省了充电仓的制作原料。而制作上述充电仓的模具,通过第一行位机构、第二行为机构和隧道行位机构的设置,不仅能够保证充电仓无骨位的制造,而且能够成型冲充电仓上的槽孔,这样设置的注塑模具具有设计巧妙,成型稳定优势,而采用该注塑模具制作的充电仓具有内喷操作方便,美观轻便,节省材料的优势。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实施例中蓝牙耳机充电仓外壳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施例中蓝牙耳机充电仓外壳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施例中注塑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施例中动模板、定模板、型芯、型腔、第一行位机构、第二行为机构和隧道行位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施例中下壳、动模板、型芯、型腔、第一行位机构、第二行为机构和隧道行位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行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施例中第二行位机构和隧道行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1、定模座板;2、水口板;3、定模板;4、型腔;5、动模板;6、型芯;7、垫
块;8、动模座板;100、上壳;200、下壳;201、灯孔;202、第一安装槽;203、第二安装槽;300、第一行位机构;301、条形缺口;302、斜槽;303、第一固定槽;304、第一装配槽;310、第一行位座; 311、第一凸条;320、第一行位镶件;330、第一压条;340、第一铲基;341、驱动部;400、第二行位机构;401、第一驱动槽;402、第一驱动面;403、第二驱动槽;404、第二驱动面;405、第三驱动面;406、第四驱动面;407、条形槽;408、第二固定槽;409、第二装配槽;410、第二行位座;411、第二凸条;420、第三行位座;421、第三凸条;430、第二行位镶件;440、第二压条;450、第三压条;460、第二铲基;461、耐磨板;500、隧道行位机构;501、卡槽;510、固定头;520、第三行位镶件。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27.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新型蓝牙耳机充电仓,如图1、2所示,包括:上壳100,及与上壳100转动装配的下壳200。具体地,下壳200的内壁为平整且光滑的壁面。下壳200上设置有灯孔201,且下壳200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 202和第二安装槽203,第一安装槽202与第二安装槽203用于与充电仓内部构件装配。
28.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对需要进行内喷工艺的产品,均要求其内壁面上不能出现任何骨位和扣位。而通常情况下的充电仓的内壁上均设置有骨位,因此需要在生产制造充电仓时,避免其内壁产生骨位。另外,充电仓通常采用透明材料注塑成型,而透明材质的充电仓能够直接观看到其内壁面,若内壁面出现骨位,则会极大地影响充电仓的整体美观度,故,需要对充电仓进行无骨位设计。本实施例通过采用透明pc材料、注塑成型的方式制作充电仓,不仅解决了充电仓内壁面出现溶解线,气纹和痕迹等不良缺陷,而且无骨位设计也方便充电仓进行内喷操作,同时节省了制作材料,缩减了充电仓的整体重量。
29.基于上述蓝牙耳机充电仓,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用于制作上述的新型蓝牙耳机充电仓。具体地,如图3-7所示,该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座板1、水口板2、定模板3、型腔4、动模板5、型芯6、垫块7、动模座板8、第一行位机构300、第二行位机构400以及隧道行位机构500。其中,定模座板1、水口板2、定模板3、型腔4、动模板5、型芯6、动模座板8、垫块7、动模座板8均属于模具的常规设计,在本实施例中不赘述。
30.而另外的,第一行位机构300设置于定模板3和动模板5之间,并伸入型芯6内以成型第一安装槽202。第二行位机构400设置于定模板3和动模板 5之间,并伸入型芯6内以成型第二安装槽203。隧道行位机构500设置于第二行位机构400上。在脱模时,隧道行位机构500随第二行位机构400运动,隧道行位机构500直接伸入型芯6的成型部分以成型灯孔201。
31.进一步地,如图4-6所示,第一行位机构300包括:第一行位座310、第一行位镶件320、第一压条330以及第一铲基340。第一行位镶件320安装于第一行位座310上靠近型芯6一侧。第一行位镶件320用于成型第一安装槽 202。第一压条330与动模板5固定装配,且用于将第一行位座310压紧在动模板5上。第一铲基340固定安装于定模板3上。在合模时,第一铲基340 与第一行位座310相互配合,以将第一行位镶件320送至合模位置;在脱模时,第一
铲基340与第一行位座310相互分离,以使第一行位镶件320与注塑产品分离。
32.优选地,如图4-6所示,第一行位座310上设置有第一凸条311,第一压条330上设置有与该第一凸条311适配的条形缺口301。在第一压条330通过紧固螺钉与动模板5固定装配时,条形缺口301与第一凸条311相互抵紧,从而将第一行位座310抵紧在动模板5上。在开合模时,条形缺口301与动模板5之间形成的凹槽可作为滑槽,第一行位座310上的第一凸条311可作为滑轨,在第一铲基340的驱动下,第一行位座310上的第一凸条311在条形缺口301内相对于动模板5滑动。
33.优选地,如图4-6所示,第一行位座310上设置有斜槽302,且斜槽302 自底部向远离型芯6一侧倾斜,第一铲基340上凸出设置有与斜槽302配合的驱动部341。在开模时,第一铲基340与斜槽302分离,由于第一铲基340 固定在定模板3上,且第一行位座310随动模板5运动,使得驱动部341与斜槽302配合,将第一行位镶件320向型芯6一侧推动,从而完成脱模操作;在合模时,第一铲基340与斜槽302配合,从而驱动第一行位镶件320向远离型芯6一侧移动。
34.优选地,如图4-6所示,第一行位镶件320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槽303,第一行位座310上设置有第一装配槽304,第一行位镶件320与第一行位座310 之间通过第一固定槽303与第一装配槽304卡接装配。
35.进一步地,如图4、5、7所示,第二行位机构400包括:第二行位座410、第三行位座420、第二行位镶件430、第三压条450以及第二铲基460。
36.具体地,第二行位座410靠近动模一侧设置。第三行位座420位于第二行位座410正上方,且第三行位座420用于安装隧道行位机构500。第二行位镶件430安装于第二行位座410上靠近型芯6一侧,且第二行位镶件430用于成型第二安装槽203。第二压条440与动模板5固定装配。第二压条440用于将第二行位座410压紧在动模板5上。第三压条450与定模板3固定装配,第三压条450用于将第三行位座420压紧在定模板3上。第二铲基460依次穿过定模板3和水口板2与定模座板1固定装配,且第二铲基460与第二行位座410和第三行位座420均装配,在开合模时,第二铲基460用于驱动第二行位座410和第三行位座420运动。
37.优选地,如图4、5、7所示,第二行位座410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槽401,且第一驱动槽401上设置有第一驱动面402。第三行位座420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槽403,且第二驱动槽403上设置有第二驱动面404。第二铲基460上设置有第三驱动面405和第四驱动面406,第三驱动面405用于与第一驱动面402 配合,第四驱动面406用于与第二驱动面404配合。
38.优选地,如图4、5、7所示,第二铲基460上还设置有条形槽407,且条形槽407内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安装有耐磨板461,该耐磨板461的设置能够避免第二铲基460直接与第二行位座410、第三行位座420之间发生摩擦,继而提升第二铲基460的使用寿命。
39.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第三行位座420上靠近型芯6一侧设置有卡槽 501,隧道行位机构500包括:固定头510以及第三行位镶件520。固定头510 与卡槽501卡接装配。第三行位镶件520固定安装于固定头510上,第三行位镶件520用于成型灯孔201。
40.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5、7所示,第一行位机构300、第二行位机构 400和隧道行位机构500均对称设置有两组。其中,第二行位座410上设置有第二凸条411,第二压条440通过紧固螺钉与动模板5固定装配时,第二压条 440与第二凸条411相互抵紧,从而将第二行位座410抵紧在动模板5上。在开合模时,第二压条440与动模板5之间形成的间隙可作为滑槽,
第二行位座410上的第二凸条411可作为滑轨,在第二铲基460的驱动下,第二行位座410上的第二凸条411在间隙内相对于动模板5滑动。
41.同样的,第三行位座420上设置有第三凸条421,第三压条450通过紧固螺钉与动模板5固定装配是,第三压条450与第三凸条421相互抵紧,从而将第三行位座420抵紧在定模板3上。在开合模时,模具分型后,由于第二铲基460穿过定模板3和水口板2与定模座板1固定装配,定模板3相对于水口板2之间发生相对运动,进行二次分型,从而带动第三行位座420相对于定模板3运动,使得第三行位镶件520脱离注塑成型的充电仓外壳。
42.另外,第二行位镶件430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槽408,第二行位座410上设置有第二装配槽409,第二行位镶件430与第二行位座410之间通过第二固定槽408与第二装配槽409卡接装配。
43.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述:通过将充电仓的内壁面设置成平整且光滑的壁面,不仅使得充电仓在进行内喷工艺时,更加简便,而且保证了充电仓内喷后的美观度,缩减了充电仓的重量,节省了充电仓的制作原料。而制作上述充电仓的模具,通过第一行位机构300、第二行为机构和隧道行位机构500的设置,不仅能够保证充电仓无骨位的制造,而且能够成型冲充电仓上的槽孔,这样设置的注塑模具具有设计巧妙,成型稳定优势,而采用该注塑模具制作的充电仓具有内喷操作方便,美观轻便,节省材料的优势。
44.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