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FFC的自动贴复合材分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0714发布日期:2021-08-03 12:5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FFC的自动贴复合材分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排线加工制作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ffc的自动贴复合材分条机。



背景技术:

ffc即flexibleflatcable的缩写,中文为柔性扁平电缆,也成为排线,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打印机打印头与主板之间的连接,绘图仪、扫描仪、复印机、音响、液晶电器、传真机、各种影碟机等产品的信号传输及板板连接。在现代电器设备中,几乎无处不在。在柔性扁平电缆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贴复合材、将柔性扁平电缆切开分组的操作,现有的贴复合材机通常只能进行单条作业,存在收料难,效率慢的问题,如果需要进行分条,通常需要多台设备组合工作,才能完成复合材的贴合以及柔性扁平电缆的分条操作,严重影响了贴复合材的柔性扁平电缆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ffc的自动贴复合材分条机,实现了贴复合材和分条切割的结合,分条后直接进行收料,有效提高了分条效率,自动化贴复合材和分条的效率高,解决了现有贴复合材后分条效率低,收料处理难,导致贴复合材的柔性扁平电缆的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ffc的自动贴复合材分条机,包括机架、收放带机构、送料机构、第一过料装置、剥带装置、第二过料装置、贴合机构、裁切装置、分条装置和收料装置;

所述送料机构、第一过料装置、贴合机构、第二过料装置、分条装置和收料装置从左到右依次架设于所述机架,所述送料机构往所述第一过料装置输送柔性扁平电缆,所述柔性扁平电缆依次经过第一过料装置、贴合机构、第二过料装置、分条装置和收料装置;

所述贴合机构包括导料组件和压料组件,所述压料组件设置于所述导料组件的右方,且所述压料组件做靠近所述导料组件或者远离所述导料组件的运动,所述剥带装置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过料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导料组件的输入端衔接;

所述分条装置用于将完成复合材贴合的柔性扁平电缆沿柔性扁平电缆的输送方向切割分条,所述收料装置用于将完成复合材贴合和分条的柔性扁平电缆成品进行收卷;

所述收放带机构设置于所述送料机构的上方,所述剥带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料装置的上方,所述收放带机构用于放复合材进所述剥带装置中和用于收卷起剥复合材后的离型纸,所述剥带装置用于分离复合材的离型纸;

所述裁切装置设置于所述剥带装置的输出端,所述裁切装置用于将与离型纸分离后的复合材逐段切断。

优选的,所述分条装置包括安装板、第一滑块、第一安装块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安装板架设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第二过料装置所在的水平面的上方,所述安装板的右侧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安装块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块的右方,且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切刀,多个所述第一切刀沿柔性扁平电缆的输送方向的垂直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所述第一切刀的刀口朝向下方设置,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安装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导轨做上下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收放带机构包括放带装置、收带装置和收放带板;

所述收放带板架设于所述机架;

所述放带装置包括放带盘、第一放带轴、第二放带轴和第三放带轴,所述放带盘设置于所述收放带板的左上方,所述第一放带轴和第二放带轴设置于所述收放带板的右上方,且相互间距等高设置;所述第三放带轴设置于所述第一放带轴和第二放带轴之间的正下方,且可上下移动;

所述收带装置包括收带盘和收带牵引组件,所述收带盘设置于所述收放带板的左下方,所述收带牵引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带盘的右侧,所述收带牵引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主动牵引辊、第一被动牵引辊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主动牵引辊和第一被动牵引辊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中,且所述第一主动牵引辊和第一被动牵引辊上下贴合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主动牵引辊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剥带装置从左至右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剥带装置包括支撑板架、引带辊组和导向剥离组件,所述支撑板架包括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所述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沿前后间隔设置,所述后支撑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收放带板;

所述引带辊组包括三条引带辊轴,三条所述引带辊轴分别间隔架设于所述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之间,且位于所述支撑板架的左侧;

所述导向剥离组件包括分离板,所述分离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之间,且位于所述支撑板架的右侧,所述分离板从自身的左端往右端的厚度不断减小。

优选的,所述导向剥离组件还包括前导向板和后导向板,所述前导向板和后导向板均安装于所述分离板的顶部,且间距设置,所述前导向板与后导向板之间形成送带通道,所述送带通道从所述分离板的左端延伸至所述分离板的右端。

优选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架、送料盘、第一送料轴、第二送料轴、第三送料轴和送料牵引组件,所述送料架架设于所述机架的左侧,所述送料盘设置于所述送料架的左端,所述第一送料轴和第二送料轴间隔设置于所述送料架的右上方,所述第三送料轴固定设置于所述送料架,且设置于所述第一送料轴和第二送料轴之间的正下方;

所述送料牵引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送料轴的右方,所述送料牵引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架、第二主动牵引辊、第二被动牵引辊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二主动牵引辊和第二被动牵引辊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中,且所述第二主动牵引辊和第二被动牵引辊上下贴合设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主动牵引辊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料装置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一过料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底座、第一过料底板和第一过料导板,所述第一过料底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底座的顶部,所述第一过料导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料底板的顶部的一侧;

所述第二过料装置包括第二安装底座、第二过料底板和第二过料导板,所述第二过料底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底座的顶部,所述第二过料导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料底板的顶部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导料组件包括导料辊和两个导料辊架,两个所述导料辊架分别架设于所述机架的顶部的前后两端,所述导料辊可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导料辊架之间;

所述压料组件包括第四驱动装置、压料辊、转轴、两个压料摆臂、两个限位辊和两个压料辊架,两个所述压料辊架分别架设于所述机架的顶部的前后两端,且位于所述导料组件的后方,两个所述压料摆臂的底部分别可转动铰接于对应的所述导料辊架,两个所述压料摆臂的底部之间设有所述转轴,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压料辊可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压料摆臂的顶部之间;

两个所述限位辊分别沿前后方向设置于两个所述压料辊架之间,且所述压料摆臂设置于两个所述限位辊之间。

优选的,所述收料装置包括收料架、收料轴和收料牵引组件,所述收料架架设于所述机架的右侧,所述收料牵引组件设置于所述收料架的左端,所述收料轴设置于所述收料架的右端;

所述收料牵引组件包括第三安装架、第三主动牵引辊、第三被动牵引辊和第五驱动装置,所述第三主动牵引辊和第三被动牵引辊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架中,且所述第三主动牵引辊和第三被动牵引辊上下贴合设置,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主动牵引辊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裁切装置包括裁切架、第六驱动装置、第二滑块、第二安装块、切刀架和第二切刀;

所述裁切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裁切架的左侧面沿前后方向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安装块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左侧滑动安装有所述切刀架,所述切刀架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二切刀,所述第六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块的一端,所述第六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滑块前后移动以及驱动所述切刀架上下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贴复合材时,能够通过所述贴合机构对复合材和柔性扁平电缆进行压紧,使得复合材和柔性扁平电缆能够贴合紧密,在贴复合材后,能够进行自动分条,实现了贴复合材和分条切割的结合,分条后直接进行收料,有效提高了分条效率,自动化贴复合材和分条的效率高,解决了现有贴复合材后分条效率低,收料处理难,导致贴复合材的柔性扁平电缆的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2、通过设置所述分条装置,当完成复合材贴合的柔性扁平电缆由所述第二过料装置输送至所述分条装置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导轨向下运动所述第一安装块在所述滑块的带动下也向下运动,所述切刀朝向下方将完成切割分条的动作,切割效率高,且能够完成自动切割分条,切割准确率高;

3、当复合材进入所述剥带装置时,复合材首先进入所述引带辊组,上下交叉张紧在三条所述引带辊轴中,在三条所述引带辊轴的带动下,进入所述导向剥离组件的分离板,复合材在到达所述分离板的右端的端部时,离型纸绕过所述分离板的底部,然后回到所述收带装置中,离型纸被所述收带装置不断带动收卷,所述剥带装置从左至右向下倾斜设置,方便将复合材对准所述贴合机构的导料组件,保证了复合材在柔性扁平电缆上的贴合紧密度。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ffc的自动贴复合材分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ffc的自动贴复合材分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ffc的自动贴复合材分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c处放大图;

其中:机架1、收放带机构2、放带装置21、放带盘211、第一放带轴212、第二放带轴213、第三放带轴214、收带装置22、收带盘221、收带牵引组件222、第一安装架223、第一主动牵引辊224、第一被动牵引辊225、收放带板23、送料机构3、送料架31、送料盘32、第一送料轴33、第二送料轴34、第三送料轴35、送料牵引组件36、第二安装架361、第二主动牵引辊362、第二被动牵引辊363、第一过料装置4、第一安装底座41、第一过料底板42、第一过料导板43、剥带装置5、支撑板架51、前支撑板511、后支撑板512、引带辊轴521、导向剥离组件53、分离板531、前导向板532、后导向板533、送带通道534、第二过料装置6、第二安装底座61、第二过料底板62、第二过料导板63、贴合机构7、导料组件71、导料辊711、导料辊架712、压料组件72、压料辊721、转轴722、压料摆臂723、限位辊724、压料辊架725、裁切装置8、裁切架81、第六驱动装置82、第二滑块83、第二安装块84、切刀架85、第二切刀86、分条装置9、安装板91、第一滑块92、第一安装块93、第一切刀931、第一驱动装置94、收料装置10、收料架101、收料轴102、收料牵引组件103、第三安装架104、第三主动牵引辊105、第三被动牵引辊106、第五驱动装置10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用于ffc的自动贴复合材分条机,包括机架1、收放带机构2、送料机构3、第一过料装置4、剥带装置5、第二过料装置6、贴合机构7、裁切装置8、分条装置9和收料装置10;

所述送料机构3、第一过料装置4、贴合机构7、第二过料装置6、分条装置9和收料装置10从左到右依次架设于所述机架1,所述送料机构3往所述第一过料装置4输送柔性扁平电缆,所述柔性扁平电缆依次经过第一过料装置4、贴合机构7、第二过料装置6、分条装置9和收料装置10;

所述贴合机构7包括导料组件71和压料组件72,所述压料组件72设置于所述导料组件71的右方,且所述压料组件72做靠近所述导料组件71或者远离所述导料组件71的运动,所述剥带装置5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过料装置4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导料组件71的输入端衔接;

所述分条装置9用于将完成复合材贴合的柔性扁平电缆沿柔性扁平电缆的输送方向切割分条,所述收料装置10用于将完成复合材贴合和分条的柔性扁平电缆成品进行收卷;

所述收放带机构2设置于所述送料机构3的上方,所述剥带装置5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料装置4的上方,所述收放带机构2用于放复合材进所述剥带装置中和用于收卷起剥复合材后的离型纸,所述剥带装置5用于分离复合材的离型纸;

所述裁切装置8设置于所述剥带装置5的输出端,所述裁切装置8用于将与离型纸分离后的复合材逐段切断。

加工时,复合材放在所述收放带机构2中,复合材经过所述剥带装置5剥离离型纸,然后进入所述贴合机构7的导料组件71中,同时,所述送料机构3将柔性扁平电缆输送至所述第一过料装置4的入口端,然后柔性扁平电缆与剥离离型纸后的复合材同时进入所述贴合机构7的导料组件71中,所述压料组件72靠近并压设于所述导料组件71,进行压复合材操作,直至当前的这一段柔性扁平电缆完全贴上复合材后,所述压料组件72远离所述导料组件71,所述裁切装置8将复合材切断,完成复合材贴合的柔性扁平电缆在所述第二过料装置6上继续输送,输送至所述分条装置9,将完成复合材贴合的柔性扁平电缆沿柔性扁平电缆的输送方向切割分条,最后经过所述收料装置10对分条后的贴复合材柔性扁平电缆进行收卷;

所述用于ffc的自动贴复合材分条机,在贴复合材时,能够通过所述贴合机构7对复合材和柔性扁平电缆进行压紧,使得复合材和柔性扁平电缆能够贴合紧密,在贴复合材后,能够进行自动分条,实现了贴复合材和分条切割的结合,分条后直接进行收料,有效提高了分条效率,自动化贴复合材和分条的效率高,解决了现有贴复合材后分条效率低,收料处理难,导致贴复合材的柔性扁平电缆的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分条装置9包括安装板91、第一滑块92、第一安装块93和第一驱动装置94,所述安装板91架设于所述机架1且位于所述第二过料装置6所在的水平面的上方,所述安装板91的右侧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滑块92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安装块93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块92的右方,且所述第一安装块93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切刀931,多个所述第一切刀931沿柔性扁平电缆的输送方向的垂直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所述第一切刀931的刀口朝向下方设置,所述第一滑块92的顶部安装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94,所述第一驱动装置94驱动所述第一滑块92沿所述第一导轨做上下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94为气缸。

通过设置所述分条装置9,当完成复合材贴合的柔性扁平电缆由所述第二过料装置6输送至所述分条装置9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94驱动所述第一滑块92沿所述第一导轨向下运动所述第一安装块93在所述滑块92的带动下也向下运动,所述第一切刀931朝向下方将完成切割分条的动作,切割分条效率高,且能够完成自动切割分条,切割准确率高。

优选的,所述收放带机构2包括放带装置21、收带装置22和收放带板23;

所述收放带板23架设于所述机架1;

所述放带装置21包括放带盘211、第一放带轴212、第二放带轴213和第三放带轴214,所述放带盘211设置于所述收放带板23的左上方,所述第一放带轴212和第二放带轴213设置于所述收放带板23的右上方,且相互间距等高设置;所述第三放带轴214设置于所述第一放带轴212和第二放带轴213之间的正下方,且可上下移动;

所述收带装置22包括收带盘221和收带牵引组件222,所述收带盘221设置于所述收放带板23的左下方,所述收带牵引组件222设置于所述收带盘23的右侧,所述收带牵引组件222包括第一安装架223、第一主动牵引辊224、第一被动牵引辊225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主动牵引辊224和第一被动牵引辊225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架223中,且所述第一主动牵引辊224和第一被动牵引辊225上下贴合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主动牵引辊224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旋转电机。

由于复合材为卷状,将复合材放置在所述放带盘211上,加工时,复合材先绕过所述第一放带轴212、第三放带轴214和第二放带轴213,然后进入所述剥带装置5中,在放复合材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三放带轴214的上下移动,保证复合材能够张紧在所述第一放带轴212、第三放带轴214和第二放带轴213上,保证了剥离型纸的顺畅度,也保证了复合材在柔性扁平电缆上的贴合紧密度;

从复合材剥离的离型纸先进入所述收带牵引组件222,在所述第一主动牵引辊224和第一被动牵引辊225之间穿过,并在所述第一主动牵引辊224的作用下牵引至所述收带盘221进行收卷,从而完成了复合材的放卷以及从复合材上剥离的离型纸的收卷。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剥带装置5从左至右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剥带装置5包括支撑板架51、引带辊组和导向剥离组件53,所述支撑板架51包括前支撑板511和后支撑板512,所述前支撑板511和后支撑板512沿前后间隔设置,所述后支撑板512固定安装于所述收放带板23;

所述引带辊组包括三条引带辊轴521,三条所述引带辊轴521分别间隔架设于所述前支撑板511和后支撑板512之间,且位于所述支撑板架51的左侧;

所述导向剥离组件53包括分离板531,所述分离板531固定设置于所述前支撑板511和后支撑板512之间,且位于所述支撑板架51的右侧,所述分离板531从自身的左端往右端的厚度不断减小。

当复合材进入所述剥带装置5时,复合材首先进入所述引带辊组,上下交叉张紧在三条所述引带辊轴521中,在三条所述引带辊轴521的带动下,进入所述导向剥离组件53的分离板531,复合材在到达所述分离板531的右端的端部时,离型纸绕过所述分离板531的底部,然后回到所述收带装置22中,离型纸被所述收带装置22不断带动收卷,所述剥带装置5从左至右向下倾斜设置,方便将复合材对准所述贴合机构7的导料组件71,保证了复合材在柔性扁平电缆上的贴合紧密度。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导向剥离组件53还包括前导向板532和后导向板533,所述前导向板532和后导向板533均安装于所述分离板531的顶部,且间距设置,所述前导向板532与后导向板533之间形成送带通道534,所述送带通道534从所述分离板531的左端延伸至所述分离板531的右端。

在所述前导向板532和后导向板533的作用下,复合材在所述送带通道534上输送,保证了复合材在输送的时候不会出现前后摆动的情况,且在剥离型纸的作用力下,复合材也不会出现位置偏移,从而使得复合材在进入所述贴合机构7的导料组件71时的位置是恒定的,从而保证了复合材在柔性扁平电缆上的贴合紧密度和贴合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送料机构3包括送料架31、送料盘32、第一送料轴33、第二送料轴34、第三送料轴35和送料牵引组件36,所述送料架31架设于所述机架1的左侧,所述送料盘32设置于所述送料架31的左端,所述第一送料轴33和第二送料轴34间隔设置于所述送料架31的右上方,所述第三送料轴35固定设置于所述送料架31,且设置于所述第一送料轴33和第二送料轴34之间的正下方;

所述送料牵引组件36设置于所述第二送料轴34的右方,所述送料牵引组件36包括第二安装架361、第二主动牵引辊362、第二被动牵引辊363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二主动牵引辊362和第二被动牵引辊363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架361中,且所述第二主动牵引辊362和第二被动牵引辊363上下贴合设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主动牵引辊362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旋转电机。

将卷状的柔性扁平电缆放置在所述送料盘32上,加工时,柔性扁平电缆先绕过所述第一送料轴33、第三送料轴35和第二送料轴34,然后进入所述送料牵引组件36中,并在所述第二主动牵引辊362和第二被动牵引辊363之间穿过,经所述第二主动牵引辊362牵引带动,然后进入所述第一过料装置4中,保证了柔性扁平电缆上的不断输送,保证了复合材在柔性扁平电缆上的贴合顺畅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料装置4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一过料装置4包括第一安装底座41、第一过料底板42和第一过料导板43,所述第一过料底板42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底座41的顶部,所述第一过料导板43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料底板42的顶部的一侧;

所述第二过料装置6包括第二安装底座61、第二过料底板62和第二过料导板63,所述第二过料底板62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底座61的顶部,所述第二过料导板63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料底板62的顶部的一侧。

所述第一过料装置4倾斜向上设置,方便将柔性扁平电缆对准所述贴合机构7的导料组件71,柔性扁平电缆在所述第一过料导板43和第二过料导板63的导向作用下,在所述第一过料底板42和第二过料底板62上向前输送,保证了柔性扁平电缆的输送稳定性,使得复合材能够顺利贴合到柔性扁平电缆上,保证了切割分条时的分切准确率。

优选的,所述导料组件71包括导料辊711和两个导料辊架712,两个所述导料辊架712分别架设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的前后两端,所述导料辊711可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导料辊架712之间;

所述压料组件72包括第四驱动装置、压料辊721、转轴722、两个压料摆臂723、两个限位辊724和两个压料辊架725,两个所述压料辊架725分别架设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的前后两端,且位于所述导料组件71的后方,两个所述压料摆臂723的底部分别可转动铰接于对应的所述导料辊架712,两个所述压料摆臂723的底部之间设有所述转轴722,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722连接,所述压料辊721可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压料摆臂723的顶部之间;

两个所述限位辊724分别沿前后方向设置于两个所述压料辊架721之间,且所述压料摆臂723设置于两个所述限位辊724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四驱动装置为气缸。

复合材和柔性扁平电缆在所述导料辊711上贴合,所述第四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压料摆臂723摆动,从而使得所述压料辊721贴合并压设于所述导料辊711上,将复合材和柔性扁平电缆压紧,提高了复合材和柔性扁平电缆的贴合效果,此外,通过设置所述限位辊724,能够对所述压料摆臂723的摆动进行限位,避免摆动幅度过大,影响复合材和柔性扁平电缆的贴合效果以及柔性扁平电缆的输送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收料装置10包括收料架101、收料轴102和收料牵引组件103,所述收料架101架设于所述机架1的右侧,所述收料牵引组件103设置于所述收料架101的左端,所述收料轴102设置于所述收料架101的右端;

所述收料牵引组件103包括第三安装架104、第三主动牵引辊105、第三被动牵引辊106和第五驱动装置107,所述第三主动牵引辊105和第三被动牵引辊106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架104中,且所述第三主动牵引辊105和第三被动牵引辊106上下贴合设置,所述第五驱动装置107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主动牵引辊105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五驱动装置107为旋转电机。

分切完毕的柔性扁平电缆经过所述收料牵引组件103,在所述第三主动牵引辊105的带动下被牵引输送至所述收料轴102,所述收料轴102将分切完毕的柔性扁平电缆进行收卷,完成了柔性扁平电缆的贴复合材、分条和收卷的过程,收卷方便,有效提升了贴复合材的ffc的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裁切装置8包括裁切架81、第六驱动装置82、第二滑块83、第二安装块84、切刀架85和第二切刀86;

所述裁切架81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裁切架81的左侧面沿前后方向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滑块83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安装块84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块83,所述第二安装块84的左侧滑动安装有所述切刀架85,所述切刀架85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二切刀86,所述第六驱动装置8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块84的一端,所述第六驱动装置82驱动所述第二滑块83前后移动以及驱动所述切刀架85上下滑动。

优选的,所述第六驱动装置82为气缸。

将复合材贴合至柔性扁平电缆后,直接用所述第二切刀86切断复合材,此时由于离型纸已经由所述剥带装置5从所述复合材上剥离,并由所述收放带机构2收卷,所述第二切刀86在所述第六驱动装置82的驱动下,能够前后滑动并沿复合材的输送方向的垂直方向直接切断复合材,使得复合材能够贴合压设在柔性扁平电缆上。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