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共挤薄膜的原料挤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0083发布日期:2021-08-03 12:50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共挤薄膜的原料挤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层共挤薄膜的原料挤出装置。



背景技术:

多层共挤薄膜一般分为热封层、支撑层和电晕层,在材料的选择上宽广,可单独选择满足各个层面要求的物料,赋予薄膜以不同的功能和用途。在现有的多层共挤薄膜生产线中,若将挤出装置挤出的薄膜冷却定型后直接进入牵引、收卷工序,会因制造过程中因为低聚物在温度降低时容易析出,变成白色粉尘落在薄膜表面,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油烟,这样表面较脏的薄膜没经过处理就直接经过收卷再分切给客户,造成薄膜的不仅表面粗糙,平整度低,而且其表面还保存有多余的油烟,导致其质量不能满足要求。为此目前在一些薄膜生产线已作出改进,增加除杂区段,在除杂区段上设置多个吸附管,吸附薄膜表面的杂质,以提高薄膜的质量。但存在的问题是,目前的薄膜生产线中加入除杂区段往往会延长薄膜生产线的长度,增大薄膜生产线的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的多层共挤薄膜的原料挤出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共挤薄膜的原料挤出装置,包括熔料机构、挤料机构、机架平台和龙门架体,挤料机构包括共挤模头、共挤复合分配器和吸风罩组件;吸风罩组件包括吸风罩体、真空箱、吸风头和离心风机;机架平台设有前后滑动的线性移动吊臂;熔料机构安装在机架平台上;龙门架体设置在机架平台的前方;共挤模头通过线性移动吊臂吊设在机架平台的前方;共挤复合分配器设置在共挤模头的顶部;熔料机构的输出端通过金属软管与共挤复合分配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共挤复合分配器的输出端与共挤模头的输入端相连接;吸风罩体设置在共挤模头的前端面;若干个吸风头并排设置在吸风罩体上,且若干个吸风头分别朝向共挤模头的输出端;真空箱固定安装在龙门架体的顶部;离心风机设置在机架平台上;吸风头通过连接软管与真空箱相连接,真空箱通过连接软管与离心风机相连接。

进一步,熔料机构包括若干个原料熔化单元,各个原料熔化单元分别具有加热管道、推料螺杆、减速机和驱动电机,推料螺杆转动地穿设在加热管道的内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减速机的输出端与推料螺杆的始端连接;各个原料熔化单元中的加热管道呈扇形排布地设置在机架平台上,加热管道的输出端相互靠拢于机架平台的前边缘;位于扇形两侧的原料熔化单元中的驱动电机设置在各自连接的减速机的后侧,位于扇形中部的原料熔化单元中的驱动电机设置在各自连接的减速机的前侧。

进一步,各个原料熔化单元分别还具有底座,各个原料熔化单元中的加热管道、减速机和驱动电机分别设在对应的底座之上,各个底座分别滑动设置在机架平台之上,各个底座的滑动方向平行于对应设置的加热管道的轴向方向。

进一步,各个底座分别设有滚轮,机架平台设有与滚轮位置对应的导轨,各个导轨分别沿与对应的底座之上的加热管道的轴向方向延伸,各个滚轮分别与位置对应的导轨滑动配合。

进一步,线性移动吊臂包括滑座、调节架和吊板;滑座线性滑动地设置在龙门架体上;调节架左右滑动地与滑座的底部销连接;吊板上下滑动地设置在调节架的底部;两个线性移动吊臂中的吊板分别与共挤模头的两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调节架开设有调节孔和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位于调节孔内;吊板的顶部设有调节螺柱,调节螺柱的顶端从调节架的底部穿设至调节孔内与调节螺母螺纹配合。

进一步,一种多层共挤薄膜的原料挤出装置还包括调模踏板,调模踏板设置在龙门架体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若干个吸风头设置在共挤模头的输出端,吸取共挤模头刚挤出来的薄膜一侧表面的空气,以吸附薄膜该侧表面上的杂质,保证了生产出的薄膜的质量。且使得薄膜的该侧表面的气压相对于另一侧表面的气压为负压,实现拉动薄膜,使薄膜运输紧凑,以利于薄膜在运输过程能紧贴在运输辊的辊面。此外,将共挤复合分配器和若干个吸风头设置在共挤模头上,使得当共挤模头前后移动时,共挤复合分配器以及若干个吸风头同步移动,以实现共挤复合分配器和若干个吸风头与共挤模头的配合,使用灵活。其中,通过将占用空间大的真空箱设置在龙门架体的顶部,将占用空间小的离心风机设置在机架平台上,使得机架平台和龙门架体的空间布置合理,进而使得挤出装置的结构更为紧凑,以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的挤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的熔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的原料熔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的线性移动吊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共挤薄膜的原料挤出装置,包括熔料机构100、挤料机构200、机架平台300和龙门架体400,挤料机构200包括共挤模头210、共挤复合分配器220和吸风罩组件230。吸风罩组件230包括吸风罩体231、真空箱232、吸风头233和离心风机234。机架平台300设有前后滑动的线性移动吊臂310。熔料机构100安装在机架平台300上。龙门架体400设置在机架平台300的前方。共挤模头210通过线性移动吊臂310吊设在机架平台300的前方。共挤复合分配器220设置在共挤模头210的顶部。熔料机构100的输出端通过金属软管与共挤复合分配器220的输入端相连接,共挤复合分配器220的输出端与共挤模头210的输入端相连接。具体地,原料落在熔料机构100熔化后,熔料机构100将熔融状态的原料输送至共挤复合分配器220,共挤复合分配器220复合出具有多层机构的复合熔体并输送至共挤模头210挤出。吸风罩体231设置在共挤模头210的前端面。若干个吸风头233并排设置在吸风罩体231上,且若干个吸风头233分别朝向共挤模头210的输出端。真空箱232固定安装在龙门架体400的顶部。离心风机234设置在机架平台300上。吸风头233通过连接软管与真空箱232相连接,真空箱232通过连接软管与离心风机234相连接。具体地,吸风罩组件230工作时,离心风机234用于抽出真空箱232内的空气,使真空箱232的内部为负压,进而使吸风头233可朝共挤模头210的输出端吸气。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若干个吸风头233设置在共挤模头210的输出端,吸取共挤模头210刚挤出来的薄膜一侧表面的空气,以吸附薄膜该侧表面上的杂质,保证了生产出的薄膜的质量。且使得薄膜的该侧表面的气压相对于另一侧表面的气压为负压,实现拉动薄膜,使薄膜运输紧凑,以利于薄膜在运输过程能紧贴在运输辊的辊面。此外,将共挤复合分配器220和若干个吸风头233设置在共挤模头210上,使得当共挤模头210前后移动时,共挤复合分配器220以及若干个吸风头233同步移动,以实现共挤复合分配器220和若干个吸风头233与共挤模头210的配合,使用灵活。其中,通过将占用空间大的真空箱232设置在龙门架体400的顶部,将占用空间小的离心风机234设置在机架平台300上,使得机架平台300和龙门架体400的空间布置合理,进而使得挤出装置的结构更为紧凑,以节省空间。

值得说明的是,熔料机构100包括若干个原料熔化单元,各个原料熔化单元分别具有加热管道110、推料螺杆120、减速机130和驱动电机140,推料螺杆120转动地穿设在加热管道110的内部,驱动电机140的输出端与减速机130的输入端连接,减速机130的输出端与推料螺杆120的始端连接。具体地,当塑料颗粒落在各个原料熔化单元中的加热管道110时,驱动电机140为减速机130提供转矩,减速机130将转矩传递至推料螺杆120,实现驱动推料螺杆120转动,实现塑料颗粒既能在各个原料熔化单元中的加热管道110内熔化,又能在各个原料熔化单元中的加热管道110内向前流动。各个原料熔化单元中的加热管道110呈扇形排布地设置在机架平台300上,加热管道110的输出端相互靠拢于机架平台300的前边缘。位于扇形两侧的原料熔化单元中的驱动电机140设置在各自连接的减速机130的后侧,位于扇形中部的原料熔化单元中的驱动电机140设置在各自连接的减速机130的前侧。通过将各个原料熔化单元中的加热管道110呈扇形排布地设置在机架平台300上,且各个原料熔化单元中的加热管道110的输出端相互靠拢于机架平台300的前边缘,使各个原料熔化单元的后端散开,增大各个原料熔化单元后端之间的空间,方便摆放后侧占用空间较大的减速机130和驱动电机140。其中,通过将位于扇形两侧的原料熔化单元中的驱动电机140设置在各自连接的减速机130的后侧,位于扇形中部的原料熔化单元中的驱动电机140设置在各自连接的减速机130的前侧,使各个原料熔化单元中的减速机130和驱动电机140集中在一个区域内,以便于机架平台300对该区域进行补强,且使位于扇形中部的原料熔化单元的长度减少,实现机架平台300上的各个原料熔化单元之间结构更为紧凑,节省各个原料熔化单元的占用空间。

优选地,各个原料熔化单元分别还具有底座150,各个原料熔化单元中的加热管道110、减速机130和驱动电机140分别设在对应的底座150之上,各个底座150分别滑动设置在机架平台300之上,各个底座150的滑动方向平行于对应设置的加热管道110的轴向方向。通过在各个原料熔化单元中设置相对于机架平台300滑动的底座150,并将各个原料熔化单元中的加热管道110、减速机130、驱动电机140分别对应地设置在底座150上,使各个原料熔化单元能在机架平台300上对应地沿各自的加热管道110的轴向方向滑动,因此当各个原料熔化单元热胀冷缩时,能在机架平台300上胀缩,以减少各个原料熔化单元在轴向方向上的应力,进而避免各个原料熔化单元中加热管道110在轴向方向上的应力过大而弯曲变形,影响薄膜生产线的正常工作。

具体地,各个底座150分别设有滚轮,机架平台300设有与滚轮位置对应的导轨,各个导轨分别沿与对应的底座150之上的加热管道110的轴向方向延伸,各个滚轮分别与位置对应的导轨滑动配合。通过滚轮与导轨之间的滑动配合,实现各个底座150能在机架平台300上滑动。其中,各个底座150与机架平台300之间采用滚动摩擦,大大减少了各个底座150与机架平台300之间的摩擦力,以利于各个原料熔化单元在机架平台300上热胀冷缩,减少各个原料熔化单元的应力。

值得说明的是,线性移动吊臂310包括滑座311、调节架312和吊板313。滑座311线性滑动地设置在龙门架体400上。调节架312左右滑动地与滑座311的底部销连接。吊板313上下滑动地设置在调节架312的底部。两个线性移动吊臂310中的吊板313分别与共挤模头210的两端固定连接。如图5所示,通过将吊板313上下滑动地设置在调节架312的底部,以实现上下调节共挤模头210的高度。调节架312左右滑动地与滑座311的底部销连接,实现共挤模头210的两端能相对地左右移动,因此,当共挤模头210热胀冷缩时,共挤模头210的两端分别能延伸缩回,避免共挤模头210因应力过大而变形。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龙门架体400设有线性移动模组,滑座311固定在线性移动模组的移动端,以实现线性移动吊臂310能在龙门架体400上线性滑动,进而带动共挤模头210能前后移动。

具体地,调节架312开设有调节孔3121和调节螺母3122,调节螺母3122位于调节孔3121内。吊板313的顶部设有调节螺柱3131,调节螺柱3131的顶端从调节架312的底部穿设至调节孔3121内与调节螺母3122螺纹配合。如图5所示,当调节螺柱3131的顶部穿设至调节孔3121内后与调节螺母3122螺纹配合,实现吊板313卡接在调节架312的底部。其中,调节孔3121用于工人拧动调节螺母3122,通过拧动调节螺母3122即能实现调整吊板313上升或下降,从而实现调整共挤模头210中的前模头组件或后模头组件的高度位置。

优选地,一种多层共挤薄膜的原料挤出装置还包括调模踏板500,调模踏板500设置在龙门架体400的底部。如图2所示,通过调模踏板500供检修人员踩踏,以便于检修人员调整共挤模头2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多层共挤薄膜的原料挤出装置的其他构成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