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距六辊压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19811发布日期:2021-10-24 04:29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可调距六辊压延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压延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距六辊压延机。


背景技术:

2.密封件厂家在橡胶和钢板复合压延工艺中一般采用四辊压延机进行压延,现有四辊压延机生产的产品橡胶片单层厚度较厚,生产精度低。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距六辊压延机,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距六辊压延机,包括:辊筒、调距机构、轴交叉机构、动力机构;所述辊筒设置在机架内,辊筒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辊筒包括一号辊、二号辊、三号辊、四号辊、五号辊、六号辊,其中四号辊为固定辊,一号辊、二号辊、三号辊、五号辊、六号辊两端均与对应的调距机构连接,一号辊、三号辊、五号辊顺时针方向转动,二号辊、四号辊、六号辊逆时针方向转动,三号辊与四号辊之间为压延复合通道;机架上设置轴承座,轴承座包括一号轴承座、二号轴承座、三号轴承座、四号轴承座、五号轴承座、六号轴承座,一号辊两端固定在一号轴承座内,二号辊两端固定在二号轴承座内,二号轴承座设置在三号轴承座上,三号辊两端固定在三号轴承座内,四号辊两端固定在四号轴承座内,五号辊两端固定在五号轴承座内,六号辊两端固定在六号轴承座内;所述调距机构包括减速电机、联轴器、滚珠丝杠,减速电机与联轴器连接,联轴器与滚珠丝杠连接,滚珠丝杠上设置有对应的轴承座;一号辊、六号辊两端分别设置有轴交叉机构,相同辊筒的轴交叉机构与调距机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轴交叉机构包括油缸、推杆、导向套、上连接板、电机、减速机、螺杆、螺母、下连接板,油缸、电机、减速机、螺母设置在机架上,油缸与推杆连接,推杆上套装有导向套,推杆与上连接板连接,上连接板与对应辊筒的轴承座连接,电机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与螺杆连接,螺杆上套装有螺母,螺杆与下连接板连接,下连接板与对应辊筒的轴承座连接。
6.优选地,技术方案中,动力机构为转动电机,每个辊筒均与对应的转动电机连接。
7.优选地,技术方案中,可调距六辊压延机还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选用三菱fx3u控制器,plc控制器通过线路分别于转动电机、减速电机、电机、减速机、油缸连接。
8.优选地,技术方案中,同一辊筒一端轴交叉机构内的油缸与辊筒另一端轴交叉机构内的电机、减速机同步运行。
9.优选地,技术方案中,一号辊、六号辊一侧的机架上设置有刻度尺,用于测量一号辊、六号辊的轴交叉值。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通过六辊压延机可以满足厚度为0.02mm的橡胶片压延生产。轴交叉机构将压延机其中的一个辊筒绕两个辊筒轴线中点的连线旋转一个角度,两个辊筒轴交叉后,其辊筒间隙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辊筒两端的间隙大,中间辊隙较小,这与挠度对辊隙的影响正好相反。因此在辊筒工作时可以起到补偿作用,适度提高制品的厚薄均匀性。单层橡胶片产品左右厚度误差控制在
±
0.005mm以内,橡胶和钢板复合压延后,产品左右总厚度误差控制在
±
0.01mm以内。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可调距六辊压延机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发明轴交叉机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发明控制器控制原理框图;
15.附图标记为:1

机架、2

一号辊、3

二号辊、4

三号辊、5

四号辊、6
‑ꢀ
五号辊、7

六号辊、8

一号轴承座、9

二号轴承座、10

三号轴承座、11

四号轴承座、12

五号轴承座、13

六号轴承座、14

减速电机、15

联轴器、16
‑ꢀ
滚珠丝杠、17

油缸、18

推杆、19

导向套、20

上连接板、21

电机、22

减速机、23

螺杆、24

螺母、25

下连接板、26

转动电机、27

plc控制器、28
‑ꢀ
刻度尺。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17.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18.如图1

2所示,一种可调距六辊压延机,包括:辊筒、调距机构、轴交叉机构、动力机构;所述辊筒设置在机架1内,辊筒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为转动电机(图中未画出),每个辊筒均与对应的转动电机连接;所述辊筒包括一号辊2、二号辊3、三号辊4、四号辊5、五号辊6、六号辊7,其中四号辊5为固定辊,一号辊2、二号辊3、三号辊4、五号辊6、六号辊7两端均与对应的调距机构连接,一号辊2、三号辊4、五号辊6顺时针方向转动,二号辊3、四号辊5、六号辊7逆时针方向转动,三号辊4与四号辊5之间为压延复合通道;机架1上设置轴承座,轴承座包括一号轴承座8、二号轴承座 9、三号轴承座10、四号轴承座11、五号轴承座12、六号轴承座13,一号辊 2两端固定在一号轴承座8内,二号辊3两端固定在二号轴承座9内,二号轴承座9设置在三号轴承座10上,三号辊4两端固定在三号轴承座10内,四号辊5两端固定在四号轴承座11内,五号辊6两端固定在五号轴承座12内,六号辊7两端固定在六号轴承座13内;所述调距机构包括减速电机14、联轴器15、滚珠丝杠16,减速电机14选用yd100l1

8/4

0,85/1型电机,减速电机14与联轴器15连接,联轴器15与滚珠丝杠16连接,滚珠丝杠16上设置有对应的轴承座;一号辊2、六号辊7两端分别设置有轴交叉机构,相同辊筒的轴交叉机构与调距机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轴交叉机构包括油缸17、推杆18、导向套19、上连接板20、电机21、减速机22、螺杆23、螺母24、下连接板25,油缸17、电机21、减速机22、螺母24设置在机架1上,电机 21选用y802

4型电机,减速机22选用trf54ii

y0,75

4p

53,22

m1型减速
机,油缸17与推杆18连接,推杆18上套装有导向套19,推杆18与上连接板20连接,上连接板20与对应辊筒的轴承座连接,电机21与减速机22连接,减速机22与螺杆23连接,螺杆23上套装有螺母24,螺杆23与下连接板25连接,下连接板25与对应辊筒的轴承座连接。一号辊2、六号辊7一侧的机架1上设置有刻度尺28,用于测量一号辊2、六号辊7的轴交叉值。
19.如图3所示,可调距六辊压延机还包括plc控制器27,plc控制器27选用三菱fx3u控制器,plc控制器27通过线路分别于转动电机26、减速电机 14、电机21、减速机22、油缸17连接。
20.根据生产0.02mm的橡胶片的需要设定各辊筒间的辊距。一号辊调距机构控制一号轴承座左右移动,调节一号辊与二号辊间的辊距到合适距离。二号辊调距机构控制二号轴承座上下移动,调节二号辊与三号辊间的辊距到合适距离。三号辊调距机构控制三号轴承座上下移动,带动二号辊、三号辊整体上下移动,调节三号辊与四号辊间的辊距到合适距离。五号辊调距机构控制五号轴承座上下移动,调节五号辊与四号辊间的辊距到合适距离。六号辊调距机构控制六号轴承座左右移动,调节六号辊与五号辊间的辊距到合适距离。上层橡胶片经由一号辊与二号辊间、二号辊与三号辊间压延后,进入压延复合通道。下层橡胶片经由六号辊与五号辊间、五号辊与四号辊间压延后,进入压延复合通道。钢板进入三号辊与四号辊之间,上层橡胶片、下层橡胶片分别贴合钢板上下表面,经过三号辊与四号辊压延后,成为整体。
21.由于挠度对辊隙的影响,一号辊与二号辊间的间隙中间大,两端小,一号辊上的轴交叉机构启动,一号辊一端轴交叉机构内的油缸与另一端轴交叉机构内的电机、减速机同步运行,一号辊一端上升,另一端下降。一号辊两端的间隙大,中间辊隙较小,这与挠度对辊隙的影响正好相反,因此在辊筒工作时可以起到补偿作用,适度提高制品的厚薄均匀性。同样地,六号辊上的轴交叉机构也进行同样的操作。单层橡胶片产品左右厚度误差控制在
±
0.005mm以内,橡胶和钢板复合压延后,产品左右总厚度误差控制在
±
0.01mm以内。
22.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