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注塑模具的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83340发布日期:2022-01-07 23:27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注塑模具的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注塑模具的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2.在一模多穴注塑模具中,由于受到塑料剪切产生的摩擦生热现象影响,模具流道外层塑料熔体温度高于模具流道中心塑料熔体,流道转弯时靠近内侧边温度升高,造成模具多穴之间的塑料熔体流动性不平衡现象,使产品每穴外观质量不一致,使注塑生产调机困难。实际生产中,几何对称的流道设计也会因流道转弯剪切温度升高导致塑料熔体流动性不平衡,使每穴填充不均匀。
3.因此,针对现有的模具结构,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使多腔穴进胶平衡,注塑出各腔穴产品一致的模具,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用于注塑模具的流道结构,其结构简单,能够有效解决注塑模具多腔走胶不平衡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一种适用于注塑模具的流道结构,包括主流道、第一分流道、多个第二分流道;
7.所述主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分流道的中部连通;
8.所述第一分流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弯折部,每一所述第二分流道设置有下沉部,每一所述弯折部与一所述下沉部的中部连通。
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折部包括第二下沉部和凸起部,其中所述第二下沉部的直径h1要大于所述第一分流道的直径h,所述凸起部的直径h2要小于所述第一分流道的直径h。
1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流道与一所述第二分流道的连通方式为通过所述凸起部底面与所述下沉部顶面搭接连通。
1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适用于注塑模具的流道结构还包括多个第三分流道,每一所述第三分流道的中部与一所述第二分流道的一端连通。
1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第三分流道和一所述第二分流道的一端呈十字结构连通。
1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适用于注塑模具的流道结构还包括多个第四分流道,每一所述第四分流道的一端与一所述第三分流道连通,每一所述第四分流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浇口。
1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浇口的开口部的长度l大于所述第四分流道的直径h3。
1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浇口的底面设置为向上倾斜的斜面。
1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
°
~20
°

1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流道、多个所述第二分流道,多个所述第三分流道以及多个所述第四分流道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主流道与所述第一分流道相垂直。
18.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19.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适用于注塑模具的流道结构,通过设计主流道、分流道分流处的流道搭接,将流道内的塑料熔体重新分配,使塑料熔体在流道内分布对称,解决多腔穴进胶不平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流道结构简单、能够使产品多腔穴进胶一致,达到产品一致性,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适用于注塑模具的流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所述的适用于注塑模具的流道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2所述的适用于注塑模具的流道结构沿b-b方向的剖面图;
24.图4为图2所述的适用于注塑模具的流道结构沿c-c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8.请参阅图1,一种适用于注塑模具的流道结构10,包括主流道100、第一分流道200、多个第二分流道300;
29.主流道100的一端与第一分流道200的中部连通;
30.第一分流道2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弯折部210,每一第二分流道300设置有下沉部310,每一弯折部210与一下沉部310的中部连通。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注塑过程中,塑料熔体从主流道100流入,然后从第一分流道200的中部向两端流动,第一分流道200的两端设计有弯折部210,弯折部210的设计使第一分流道200内的塑料熔体进行了第一次缓冲,即塑料熔体在第一分流道200内的两端进行了第一
次重新分配,使第一分流道200两端的塑料熔体分布对称,进一步的,在第二分流道300中部设计了下沉部310,塑料熔体先流入第二分流道300的下沉部310之后再向两端流动,下沉部310的设计使流入第二分流道300内的塑料熔体进行了第二次缓冲,即塑料熔体进行了第二次分配后再流入其他分流道,至此塑料熔体在进入流道后已经进行了两次重新分配,大大提高了塑料熔体在流道内的分布均匀性,从而提高多腔穴进胶平衡。
32.请参阅图3,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弯折部210包括第二下沉部211和凸起部212,其中第二下沉部211的直径h1要大于第一分流道200的直径h,凸起部212的直径h2要小于第一分流道200的直径h。需要说明的是,塑料熔体首先流入第二下沉部211,第二下沉部211的直径h1要大于第一分流道200的直径h,亦即塑料熔体在第二下沉部211的流动速度减慢而得到缓冲,同时设计凸起部212,并且凸起部212的直径h2要小于第一分流道200的直径h,此时塑料熔体从第二下沉部211流入凸起部212时进一步缓冲,同时由于直径差异,塑料熔体流入凸起部212时相当于重新分配,最终使第一分流道200两端的塑料熔体流速和流量得到平衡。
33.请参阅图3及图4,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流道200与一第二分流道300的连通方式为通过凸起部212底面与下沉部310顶面搭接连通。如此,能够让第一分流道200内的塑料熔体旋转,使流道转弯时靠近内侧边温度较高的塑料熔体旋转90
°
进入第二分流道300内,减少塑料熔体的剪切热对塑料熔体流速和流量的影响,使塑料熔体重新均匀分配。
34.请参阅图1及图2,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适用于注塑模具的流道结构10还包括多个第三分流道400,每一第三分流道400的中部与一第二分流道300的一端连通,每一第三分流道400和一第二分流道300的一端呈十字结构连通。如此,十字结构连通能使塑料熔体得到缓冲,使塑料熔体从第二分流道300进入第三分流道400时左右两端分配更加均匀。
35.请参阅图1及图2,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适用于注塑模具的流道结构10还包括多个第四分流道500,每一第四分流道500的一端与一第三分流道400连通,每一第四分流道500的另一端设置有浇口510。
36.请参阅图1及图2,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浇口510的开口部的长度l大于第四分流道500的直径h3。如此,塑料熔体从第四分流道500流入产品腔600内时的流速降低,使塑料熔体在产品腔600的分布更加均匀。
37.请参阅图1及图2,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浇口510的底面设置为向上倾斜的斜面,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
°
~20
°
。如此,塑料熔体的流速进一步缓冲,同时可从产品腔600的底部进入产品腔600,从下至上填充产品腔600,使塑料熔体的填充更加完整。
38.请参阅图2,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流道200、多个第二分流道300,多个第三分流道400以及多个第四分流道500位于同一平面,主流道100与第一分流道200相垂直。如此,能够使塑料熔体在模具流道内的分布均匀。
39.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40.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适用于注塑模具的流道结构10,通过设计主流道100、分流道分流处的流道搭接,将流道内的塑料熔体重新分配,使塑料熔体在流道内分布对称,解决多腔穴进胶不平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流道结构10简单、能够使产品多腔穴进胶一致,达到产品一致性,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生产效率。
41.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
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