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LA耐热吸管的热风结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77833发布日期:2022-04-09 08:2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PLA耐热吸管的热风结晶设备的制作方法
一种pla耐热吸管的热风结晶设备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pla结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la耐热吸管的热风结晶设备。


背景技术:

2.pla耐热吸管是一种由可生物降解的pla脂肪族聚酯类材料加工成型的吸管产品,若pla聚乳酸制成的可降解吸管内聚乳酸的含量及主要组成成分不同,那么最终加工完成后所得到的产品成分构型也会有所不同。
3.pla耐热吸管可以分为pla+pbs共聚制品、pla+pbat+淀粉共聚制品、pla+植物纤维共聚制品三种,常用且易得的是pla+pbs共聚制品,但该制品的成品是半结晶性的,且其热变形温度仅为60-70℃,还有材料成本高,异味大,重金属易超标等问题,因此在使用常规加工工艺的情况下该制品并不完全适合用于吸管等产品的制作。而能否打破它的制备工艺和制备成本的限制,将是pla+pbs共聚制品能否在可降解塑料领域得到更加广泛应用的前提,可是至今相继出现的各种技术方案或设备都未能很好的解决高含量pla耐热吸管快速高效低成本可量产化的问题,且市面上常见的结晶设备,往往都存在结晶室内热风循环不流畅不均衡的弊端,还有最终成品pla聚乳酸材料含量低、产品为非结晶性耐热、耐热性能体现不佳等问题,这对最终成品的质量、体验度和食品安全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la耐热吸管的热风结晶设备,以解决以上缺陷。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pla耐热吸管的热风结晶设备,包括柜体、柜门、控制面板、料筐,所述柜门与柜体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柜体内设有结晶室,所述结晶室与柜体之间设有热风循环腔,所述热风循环腔内设有电加热管,所述结晶室的顶部设有顶鼓风机,所述顶鼓风机的进风口设置在结晶室内,所述顶鼓风机的出风口竖直向上的设置在热风循环腔内,所述结晶室内腔的顶部开有回流风扇孔,所述结晶室的上方设有回流风扇,所述回流风扇的扇叶设置在回流风扇孔内,所述回流风扇孔靠近结晶室的一侧设有安全网,所述结晶室内腔的底部四周设有底吹风口,所述结晶室的下方设有底鼓风机,所述底鼓风机的进风口设置在热风循环腔内,所述底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底吹风口,所述结晶室旁边的柜体上设有提升台阶,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提升台阶上,所述料筐设置在结晶室内。
7.优选的,所述结晶室的侧壁上设有可拆卸的结晶室侧板。
8.优选的,所述热风循环腔的各边角均设有过渡圆角,所述热风循环腔的顶部设有过渡圆弧,所述过渡圆弧为一段从回流风扇电机的顶部延伸至热风循环腔顶部左右两个拐角的弧形斜面。
9.优选的,所述热风循环腔外设有可拆卸的循环腔盖板。
10.优选的,所述结晶室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
制面板电性相连。
11.优选的,所述柜门包括门框、可视窗,所述可视窗设置在门框中间,所述可视窗为透明耐热的双层钢化玻璃,所述门框的侧边上设有门把手,所述门把手为弧形凹槽,所述提升台阶上正对门把手处挖有弧槽。
12.优选的,所述料筐包括相互间隔堆叠设置的第一料筐和第二料筐,所述第一料筐和第二料筐均为筐口大、筐底小的倒置梯台型箱状结构,所述第一料筐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支脚,所述第一料筐侧壁的顶端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料筐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支脚,所述第二料筐侧壁的顶端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支脚的底部与第二定位槽、第二支脚的底部与第一定位槽能相互配合,所述料筐内密集排列设置有若干个结晶性吸管。
13.优选的,所述第一料筐和第二料筐的四个侧壁和筐底均为网格状的透气结构。
14.优选的,分别设置在第一料筐和第二料筐内所述的结晶性吸管上下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50mm。
15.优选的,所述料筐内若干个密集排列设置的结晶性吸管均为竖直设置。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本实用新型pla耐热吸管的热风结晶设备,通过特殊设计的热风循环腔,配合底部进风、顶部出风的方式,能高效地促进热风在结晶室和热风循环腔之间的循环,再加设置在顶部的回流风扇,能让结晶室内各处的温度保持均衡,极大的便利于热风二次结晶过程的进行,可有效提升成品的质量,相互竖直设置的结晶性吸管,能解决产品在受热时由于外力而产生变形的问题,限定相邻结晶性吸管之间的距离和上大下小的料筐设计,能有效提升结晶室内的气体流动性,整体上具有结晶效率高、晶体变形好、实施成本低、操作便利性强、食品安全有保障等优点,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8.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本实用新型合门后结构示意图;
20.图3: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本实用新型的柜体仰视图;
22.图5:本实用新型的柜体正视图;
23.图6:本实用新型的热风流向图;
24.图7:本实用新型的柜门结构示意图;
25.图8:本实用新型的料筐结构示意图;
26.图9:本实用新型的结晶性吸管竖直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结合附图1-9,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如下说明:
28.如图1-9所示,一种pla耐热吸管的热风结晶设备,包括柜体1、柜门2、控制面板3、料筐4,柜门2与柜体1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柜体1内设有结晶室12,结晶室12与柜体1之间设有热风循环腔11,热风循环腔11的各边角均设有过渡圆角,能减少热空气在热风循环腔11中的循环阻力,提升循环通畅度,热风循环腔11的顶部设有过渡圆弧112,热风循环腔11内
设有电加热管16,结晶室12的顶部设有顶鼓风机14,顶鼓风机14的进风口设置在结晶室12内,顶鼓风机14的出风口竖直向上的设置在热风循环腔11内,结晶室12内腔的底部四周设有底吹风口151,结晶室12的下方设有底鼓风机15,底鼓风机15的进风口设置在热风循环腔11内,底鼓风机15的出风口连通底吹风口151,结晶室12内腔的顶部开有回流风扇孔,结晶室12的上方设有回流风扇13,回流风扇13的扇叶设置在回流风扇孔内,回流风扇孔靠近结晶室12的一侧设有安全网,能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过渡圆弧112为一段从回流风扇13电机的顶部延伸至热风循环腔11顶部左右两个拐角的弧形斜面。工作时整个设备内的热风循环过程如下:
29.首先由电加热管16加热热风循环腔11内的空气,之后由底鼓风机15抽取,将热空气通过底吹风口151吹到结晶室12内,此时结晶室12顶端的顶鼓风机14开始工作,将结晶室12内的循环热空气再抽出喷射至热风循环腔11内的过渡圆弧112上,此时结晶室12内腔四周的热空气逐渐上移,而喷射到过渡圆弧112上的热空气大部分会流向热风循环腔11的两边,再次经过电加热管16进行下一个循环流程,少部分热空气会流向回流风扇13的后方,再加上结晶室12内热空气上移过程中偏移到结晶室12中间的部分热空气,在回流风扇13的作用下整体下移,下移至结晶室12底部时又汇入底吹风口151吹出的热空气气流中,从而实现了结晶室12与热风循环腔11之间的多次循环过程,维持了结晶室12内的热量均衡,有效保证了结晶性吸管43的结晶效果。
30.结晶室12旁边的柜体1上设有提升台阶17,控制面板3设置在提升台阶17上,料筐4设置在结晶室12内。热风循环腔11外设有可拆卸的循环腔盖板111,结晶室12的侧壁上设有可拆卸的结晶室侧板121,将循环腔盖板111和结晶室侧板121拆除后即可对热风循环腔11进行清理维护保养工作。
31.结晶室12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面板3电性相连,可以在控制面板3的显示屏上直接看到结晶室12内各位置的温度,从而根据需要调整电加热管16的温度和各个鼓风机和回流风扇13的转速,控制面板3如果集成自动控制模块后还能实现高效的自动化调控。
32.柜门2包括门框21、可视窗22,可视窗22设置在门框21中间,可以观察到结晶室12内的情况,可视窗22为透明耐热的双层钢化玻璃,兼具保温和耐热的功能,门框21的侧边上设有门把手23,门把手23为弧形凹槽,内嵌的凹槽式把手能有效提升设备的整体度,提升台阶17上正对门把手23处挖有弧槽24,能方便开门操作。
33.料筐4包括相互间隔堆叠设置的第一料筐41和第二料筐42,第一料筐41和第二料筐42均为筐口大、筐底小的倒置梯台型箱状结构,第一料筐4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支脚411,第一料筐41侧壁的顶端设有第一定位槽412,第二料筐42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支脚421,第二料筐42侧壁的顶端设有第二定位槽422,第一支脚411的底部与第二定位槽422、第二支脚421的底部与第一定位槽412能相互配合,料筐4内密集排列的设有结晶性吸管43,且分别设置在第一料筐41和第二料筐42内的结晶性吸管43上下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50mm,第一料筐41和第二料筐42的四个侧壁和筐底均为网格状的透气结构,上大下下的梯台状料筐4和相邻结晶性吸管43距离大于50mm的设置,能有效提升结晶室12内的气体流动性,且料筐4内密集排列设置的结晶性吸管43在料筐4中为竖直设置,相较于平躺状态,竖直站立状态能更好的解决结晶性吸管43在受热时由于外力而产生变形的问题。
34.本实用新型pla耐热吸管的热风结晶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将需要进行二次风热结晶的结晶性吸管43竖直装入料筐4中,再将料筐4堆叠在结晶室12内,注意上下相邻料筐4内的结晶性吸管43之间距离保持50mm以上,并且结晶性吸管43在装筐之前,结晶室12内保持干燥,结晶性吸管43外无明显水迹,放置料筐4完毕后,关闭柜门2,在控制面板3上打开相关控制开关,此时电加热管16、回流风扇13、顶鼓风机14、底鼓风机15均开始工作,设备开始结晶过程,在结晶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面板3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还可以通过可视窗22观察结晶室12内结晶性吸管43的结晶变化,一段时间后即可完成二次风热结晶过程。
35.本实用新型pla耐热吸管的热风结晶设备,通过特殊设计的热风循环腔,配合底部进风、顶部出风的方式,能高效的促进热风在结晶室和热风循环腔之间的循环,再加设置在顶部的回流风扇,能让结晶室内各处的温度保持均衡,极大的便利于热风二次结晶过程的进行,可有效提升成品的质量,相互竖直设置的结晶性吸管,能解决产品在受热时由于外力而产生变形的问题,限定相邻结晶性吸管之间的距离和上大下小的料筐设计,能有效提升结晶室内的气体流动性,整体上具有结晶效率高、晶体变形好、实施成本低、操作便利性强、食品安全有保障等优点,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36.上述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