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聚烯烃材料的二次退火装置

文档序号:30330727发布日期:2022-06-08 05:34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用聚烯烃材料的二次退火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退火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实验室用聚烯烃材料的二次退火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半结晶聚烯烃常见的加工制备(如注塑、挤出拉膜等)过程中,由于实际成型过程中的微尺度效应,制品内部易于形成一些不稳定的凝聚态结构,有较大的残余应力,从而影响制品的宏观性能。而退火工艺作为一种简单的半结晶聚烯烃后处理工艺,可以促进半晶聚烯烃的分子链活化重排,以消除内部应力及缺陷,形成热力学上比较稳定的结构和形态,从而改善半结晶聚烯烃制品的力学性能。
3.目前为止,在实验中,对聚烯烃材料的退火一般均在烘箱中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是在一定温度(如70-100 ℃)下进行,在烘箱中进行退火时,如遇到空气或水蒸气极易使得聚烯烃材料发生氧化而出现变色现象,最终会导致退火聚烯烃材料造成二次污染或破坏进而影响聚烯烃材料的质量。另一方面,在实验室烘箱中进行退火时,一般情况下是将聚烯烃材料置于一个平底容器中,可能还存在退火不均匀和退火后样品翘曲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实验室用聚烯烃材料的二次退火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退火不均匀和退火后样品翘曲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实验室用聚烯烃材料的二次退火装置,包括底座和上盖,底座和上盖连接形成加热腔,底座上表面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上方设有固定组件,加热组件和固定组件均位于加热腔内,固定组件对聚烯烃材料进行固定,避免聚烯烃材料在退火过程中出现退火不均和样品翘曲的情况,加热组件对聚烯烃材料进行加热退火。
7.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夹,且固定夹两两相对布置,两个相对布置的固定夹夹紧样品边沿,保证样品平整。
8.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棒,底座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均匀布置的加热棒槽,加热棒位于加热棒槽内,加热棒上方设有薄铝板,固定组件固定设置在薄铝板上,均匀布置的加热棒保证对加热腔内加热均匀。
9.所述上盖的顶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均匀布置的测温孔,测温孔处设有密封塞,密封塞上插接有热电偶,热电偶伸入加热腔内,多个热电偶检测加热腔内不同位置温度,确定加热稳定是否均匀。
10.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环形的斜面槽,加热组件位于斜面槽的内侧,上盖边沿处设有与斜面槽配合的斜台,斜面槽与斜台之间设有密封圈,斜面槽更有利于上盖与底座位置对应,便于上盖的安装。
11.所述斜面槽的外壁上设有销孔,销孔内设有固定销,上盖的外表面设有沉孔,固定
销的端部与沉孔配合,上盖安装到位后,插入固定销进行固定,保证上盖和底座连接稳定。
12.所述上盖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孔,排气孔通过排气管与真空泵连接,真空泵可将加热腔内空气排空,实现真空退火,避免聚烯烃材料与空气接触,影响聚烯烃材料的质量。所述底座下方设有支撑腿,支撑腿方便退火装置的安放。
13.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相对布置的固定夹夹紧聚烯烃样品进行固定,保证样品在退火过程中保持平整,并且均匀布置的加热棒可以保证样品受热均匀,避免出现退火不均匀的情况;上盖侧壁上设有与真空泵连通的排气孔,真空泵可将加热腔内空气排空,实现真空退火,防止聚烯烃样品在退火过程中与空气接触,影响聚烯烃样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一种实验室用聚烯烃材料的二次退火装置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聚烯烃材料安装示意图。
17.图中:1-底座,11-支撑腿,12-加热棒槽,13-斜面槽,2-加热棒,3-薄铝板,4-固定夹,5-密封圈,6-上盖,7-密封塞,8-热电偶,9-排气孔,10-真空泵,14-固定销,15-聚烯烃样品。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实验室用聚烯烃材料的二次退火装置,包括底座1和上盖6,底座1下方设有支撑腿11,方便对退火装置进行安放;底座1和上盖6连接形成加热腔,聚烯烃样品15置于加热腔内进行退火处理,底座1上表面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对聚烯烃样品15进行加热,加热组件上方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对聚烯烃样品15进行固定,加热组件和固定组件均位于加热腔内。
20.进一步,如图2所示,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夹4,且固定夹4两两相对布置,本实施例中,固定夹4的数量为8个,固定夹4对聚烯烃样品15进行夹紧固定,聚烯烃样片15为聚烯烃薄膜或聚烯烃片材,固定夹4可夹紧聚烯烃薄膜的边沿或聚烯烃片材的两端进行固定,避免出现退火后聚烯烃样品15翘曲的情况。
21.进一步,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棒2,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均匀布置的加热棒槽12,加热棒2位于加热棒槽12内,加热棒2上方设有薄铝板3,固定组件固定在薄铝板3上,加热棒2将热量通过薄铝板3传递至加热腔内,均匀布置的加热棒2保证加热腔均匀升温加热。并且上盖6的顶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均匀布置的测温孔,测温孔处设有密封塞7,密封塞7上插接有热电偶8,热电偶8伸入加热腔内,热电偶8可检测加热腔内多个位置的温度,保证加热
腔内各处加热均匀,避免出现聚烯烃样品15退火不均匀的情况。
22.实施例2,一种实验室用聚烯烃材料的二次退火装置,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环形的斜面槽13,加热组件位于斜面槽13的内侧,上盖6边沿处设有与斜面槽13配合的斜台,斜面槽13与斜台之间设有密封圈5,斜面槽13和斜台配合更便于上盖6找准定位,有利于上盖6的安装,同时密封圈5可保证加热腔的密封性。
23.进一步,斜面槽13的外壁上设有销孔,销孔内设有固定销14,上盖6的外表面设有沉孔,固定销14的端部与沉孔配合,上盖6安装到位后,固定销14插入销孔,固定销14对上盖6进行固定,保证退火过程中上盖6的稳定。
24.进一步,上盖6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孔9,排气孔9通过排气管与真空泵10连接,真空泵10可对加热腔内抽真空,防止在退火过程中聚烯烃样品15与空气接触,影响聚烯烃样品15的质量。
25.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实验室用聚烯烃材料的二次退火装置,包括底座(1)和上盖(6),其特征在于,底座(1)和上盖(6)连接形成加热腔,底座(1)上表面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上方设有固定组件,加热组件和固定组件均位于加热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聚烯烃材料的二次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夹(4),固定夹(4)两两相对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验室用聚烯烃材料的二次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棒(2),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均匀布置的加热棒槽(12),加热棒(2)位于加热棒槽(12)内,加热棒(2)上方设有薄铝板(3),固定组件固定设置在薄铝板(3)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室用聚烯烃材料的二次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盖(6)的顶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均匀布置的测温孔,测温孔处设有密封塞(7),密封塞(7)上插接有热电偶(8),热电偶(8)伸入加热腔内。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实验室用聚烯烃材料的二次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环形的斜面槽(13),加热组件位于斜面槽(13)的内侧,上盖(6)边沿处设有与斜面槽(13)配合的斜台,斜面槽(13)与斜台之间设有密封圈(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室用聚烯烃材料的二次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斜面槽(13)的外壁上设有销孔,销孔内设有固定销(14),上盖(6)的外表面设有沉孔,固定销(14)的端部与沉孔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6所述的实验室用聚烯烃材料的二次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盖(6)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孔(9),排气孔(9)通过排气管与真空泵(10)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验室用聚烯烃材料的二次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下方设有支撑腿(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实验室用聚烯烃材料的二次退火装置,包括底座和上盖,底座和上盖连接形成加热腔,底座上表面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上方设有固定组件,加热组件和固定组件均位于加热腔内。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相对布置的固定夹夹紧聚烯烃样品进行固定,保证样品在退火过程中保持平整,并且均匀布置的加热棒可以保证样品受热均匀,避免出现退火不均匀的情况;上盖侧壁上设有与真空泵连通的排气孔,真空泵可将加热腔内空气排空,实现真空退火,防止聚烯烃样品在退火过程中与空气接触,影响聚烯烃样品的质量。影响聚烯烃样品的质量。影响聚烯烃样品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柱 李玉南 潘玮 苏朝化 秦琦 焦明立 米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原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11.22
技术公布日:2022/6/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