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发泡板用覆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20023发布日期:2022-10-25 16:29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PVC发泡板用覆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pvc发泡板用覆膜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覆膜装置技术领域,尤指一种pvc发泡板用覆膜装置。


背景技术:

2.pvc发泡板又称为雪弗板和安迪板,其化学成分是聚氯乙烯,所以也称为泡沫聚氯乙烯板,pvc发泡材料由于性能优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建材、装饰、家具、广告、汽车等行业,经过覆膜的pvc发泡板,由于其表面多了一层薄塑料膜的保护,能够有效的防止发泡板表面在储存、运输和二次加工时被污染、划伤和磨伤,同时起到美观的效果。
3.现有对发泡板进行覆膜时需要人工对发泡板进行固定,同时进行覆膜,因为人工固定的不稳定性容易导致发泡板位置发生偏移,现有的覆膜装置没有切膜装置,需要工人进行切膜,造成人工成本增加,生产速率降低。
4.为此我们亟需提供一种pvc发泡板用覆膜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人工固定的不稳定性容易导致发泡板位置发生偏移和需要工人进行切膜,造成人工成本增加,生产速率降低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vc发泡板用覆膜装置。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pvc发泡板用覆膜装置,包括覆膜箱,所述覆膜箱的内部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内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壁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设置有夹持板。
7.所述覆膜箱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延伸杆,所述第一延伸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延伸杆,所述第二延伸杆的一端设置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一端设置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外壁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切膜块,所述切膜块的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覆膜箱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外侧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内部设置有碾压轮。
8.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开设有提供连接杆转动的转动槽,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二锥齿轮分别与第一锥齿轮的两侧相啮合,所述夹持板的内部开设有与螺纹杆的外壁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螺纹杆延伸至转动槽的外侧。
9.优选的,所述转动盘的一侧与覆膜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一段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第一延伸杆的一侧设置有凸块,且凸块位于滑槽的内部,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与覆膜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延伸杆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推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推动杆
远离第二延伸杆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推动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与覆膜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与移动杆的外壁相匹配的限位槽。
11.优选的,所述移动杆贯穿固定板的内部,所述移动杆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移动杆分别与推动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与覆膜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切膜块的一侧通过复位弹簧与固定板的一侧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固定安装于覆膜箱的内壁,所述挤压弹簧的内部开设有与固定杆的外壁相匹配的弹簧槽,所述固定杆的底端贯穿至弹簧槽的内部,且固定杆的底端通过挤压弹簧与弹簧槽的内壁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内部开设有通过碾压轮转动的放置槽,且碾压轮的两侧通过转轴与放置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覆膜箱的一侧开设有提供薄膜移动的移动口,所述覆膜箱远离移动口的一侧开设有提供发泡板移动的开口。
14.工作原理:将发泡板放置在工作台的表面,转动转动块带动转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夹持板向发泡板的两侧移动,从而对发泡板进行固定,将薄膜通过移动口和固定板与切膜块的内部,将薄膜覆盖在发泡板的外壁,同时通过挤压弹簧带动移动块移动至薄膜上方,同时碾压轮对薄膜进行压平,打开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使得第一延伸杆的一侧设置的凸块依附转动盘外壁开设的凹槽内部移动,当凸块移动至弧形槽的内部时,第一延伸杆通过连接块带动第二延伸杆移动,从而带动推动杆移动,从而带动推动板移动,推动板移动带动移动杆移动,从而带动切膜块对薄膜进行切割,转动盘持续转动,使得凸块远离弧形槽的内部移动至凹槽的内部,同时通过复位弹簧的复位带动切膜块复位,从而达到持续切割的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可获得的技术效果为: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工作台、转杆、转动块、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连接杆、螺纹杆、夹持板、电机、固定杆、挤压弹簧、移动块和碾压轮,将发泡板放置在工作台的表面,转动转动块带动转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夹持板向发泡板的两侧移动,从而对发泡板进行固定,将薄膜通过移动口和固定板与切膜块的内部,将薄膜覆盖在发泡板的外壁,同时通过挤压弹簧带动移动块移动至薄膜上方,同时碾压轮对薄膜进行压平,通过两组夹持板对发泡板进行夹持固定,避免了人工的固定的不稳定性,防止发泡板偏移,造成覆膜失败,同时通过推动杆对薄膜进行压平,防止在覆膜过程中,薄膜有气泡和出现褶皱。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转动盘、第一延伸杆、连接块、第二延伸杆、推动杆、推动板、移动杆、固定块、固定板、切膜块和复位弹簧,打开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使得第一延伸杆的一侧设置的凸块依附转动盘外壁开设的凹槽内部移动,当凸块移动至弧形槽的内部时,第一延伸杆通过连接块带动第二延伸杆移动,从而带动推动杆移动,从而带动推动板移动,推动板移动带动移动杆移动,从而带动切膜块对薄膜进行切割,转动盘持续转动,使得凸块远离弧形槽的内部移动至凹槽的内部,同时通过复位弹簧的复位带动切膜块复位,从而达到持续切割的效果,摆脱了人工切割薄膜,降低了加工时的人工成本,同时增加了加工速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切膜结构局部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盘局部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块局部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台俯视局部图。
23.图中:1、覆膜箱;2、工作台;3、转杆;4、转动块;5、第一锥齿轮;6、第二锥齿轮;7、连接杆;8、螺纹杆;9、夹持板;10、电机;11、转动盘;12、第一延伸杆;13、连接块;14、第二延伸杆;15、推动杆;16、推动板;17、移动杆;18、固定块;19、固定板;20、切膜块;21、复位弹簧;22、固定杆;23、挤压弹簧;24、移动块;25、碾压轮。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5.实施例1
26.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pvc发泡板用覆膜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覆膜箱1,覆膜箱1的内部设置有工作台2,工作台2的内部设置有转杆3,转杆3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块4,转杆3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5,第一锥齿轮5的外壁啮合有第二锥齿轮6,第二锥齿轮6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杆8,螺纹杆8的外壁设置有夹持板9,通过两组夹持板9对发泡板进行夹持固定,避免了人工的固定的不稳定性,防止发泡板偏移,造成覆膜失败。
27.覆膜箱1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盘11,转动盘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延伸杆12,第一延伸杆1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延伸杆14,第二延伸杆14的一端设置有推动杆15,推动杆15的一端设置有推动板16,推动板16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杆17,移动杆17的外壁设置有固定块18,固定块18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19,移动杆17的一端设置有切膜块20,切膜块20的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21,覆膜箱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22,固定杆22的底端设置有挤压弹簧23,挤压弹簧23的外侧设置有移动块24,移动块24的内部设置有碾压轮25,摆脱了人工切割薄膜,降低了加工时的人工成本,同时增加了加工速率,同时通过推动杆15对薄膜进行压平,防止在覆膜过程中,薄膜有气泡和出现褶皱。
28.本实施例中,工作台2的内部开设有提供连接杆7转动的转动槽,第二锥齿轮6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二锥齿轮6分别与第一锥齿轮5的两侧相啮合,夹持板9的内部开设有与螺纹杆8的外壁相匹配的螺纹槽,连接杆7的一端与螺纹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螺纹杆8延伸至转动槽的外侧,避免了人工的固定的不稳定性,防止发泡板偏移,造成覆膜失败。
29.本实施例中,转动盘11的一侧与覆膜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转动盘1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一段设置有弧形槽,第一延伸杆12的一侧设置有凸块,且凸块位于滑槽的内部,连接块13的一侧与覆膜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摆脱了人工切割薄膜,降低了加工时的人工成本,同时增加了加工速率。
30.本实施例中,第二延伸杆14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推动杆15的一端转动连接,推动杆
15远离第二延伸杆14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推动板16的一侧转动连接,固定块18与覆膜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块18的内部开设有与移动杆17的外壁相匹配的限位槽,摆脱了人工切割薄膜,降低了加工时的人工成本,同时增加了加工速率。
31.进一步的,移动杆17贯穿固定板19的内部,移动杆17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移动杆17分别与推动板16的两端固定连接,固定板19与覆膜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切膜块20的一侧通过复位弹簧21与固定板19的一侧连接,通过设置电机10、转动盘11、第一延伸杆12、连接块13、第二延伸杆14、推动杆15、推动板16、移动杆17、固定块18、固定板19、切膜块20和复位弹簧21,打开电机10带动转动盘11转动,使得第一延伸杆12的一侧设置的凸块依附转动盘11外壁开设的凹槽内部移动,当凸块移动至弧形槽的内部时,第一延伸杆12通过连接块13带动第二延伸杆14移动,从而带动推动杆15移动,从而带动推动板16移动,推动板16移动带动移动杆17移动,从而带动切膜块20对薄膜进行切割,转动盘11持续转动,使得凸块远离弧形槽的内部移动至凹槽的内部,同时通过复位弹簧21的复位带动切膜块20复位,从而达到持续切割的效果,摆脱了人工切割薄膜,降低了加工时的人工成本,同时增加了加工速率。
32.更进一步的,固定杆22的顶端固定安装于覆膜箱1的内壁,挤压弹簧23的内部开设有与固定杆22的外壁相匹配的弹簧槽,固定杆22的底端贯穿至弹簧槽的内部,且固定杆22的底端通过挤压弹簧23与弹簧槽的内壁连接,通过推动杆15对薄膜进行压平,防止在覆膜过程中,薄膜有气泡和出现褶皱。
33.除此之外,移动块24的内部开设有通过碾压轮25转动的放置槽,且碾压轮25的两侧通过转轴与放置槽的内壁转动连接,覆膜箱1的一侧开设有提供薄膜移动的移动口,覆膜箱1远离移动口的一侧开设有提供发泡板移动的开口,通过设置工作台2、转杆3、转动块4、第一锥齿轮5、第二锥齿轮6、连接杆7、螺纹杆8、夹持板9、电机10、固定杆22、挤压弹簧23、移动块24和碾压轮25,将发泡板放置在工作台2的表面,转动转动块4带动转杆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5转动,第一锥齿轮5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6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7转动,连接杆7转动带动螺纹杆8转动,从而带动夹持板9向发泡板的两侧移动,从而对发泡板进行固定,将薄膜通过移动口和固定板19与切膜块20的内部,将薄膜覆盖在发泡板的外壁,同时通过挤压弹簧23带动移动块24移动至薄膜上方,同时碾压轮25对薄膜进行压平,通过两组夹持板9对发泡板进行夹持固定,避免了人工的固定的不稳定性,防止发泡板偏移,造成覆膜失败,同时通过推动杆15对薄膜进行压平,防止在覆膜过程中,薄膜有气泡和出现褶皱。
34.本实用新型操作使用时,如图1至图5所示,将发泡板放置在工作台2的表面,转动转动块4带动转杆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5转动,第一锥齿轮5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6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7转动,连接杆7转动带动螺纹杆8转动,从而带动夹持板9向发泡板的两侧移动,从而对发泡板进行固定,将薄膜通过移动口和固定板19与切膜块20的内部,将薄膜覆盖在发泡板的外壁,同时通过挤压弹簧23带动移动块24移动至薄膜上方,同时碾压轮25对薄膜进行压平,打开电机10带动转动盘11转动,使得第一延伸杆12的一侧设置的凸块依附转动盘11外壁开设的凹槽内部移动,当凸块移动至弧形槽的内部时,第一延伸杆12通过连接块13带动第二延伸杆14移动,从而带动推动杆15移动,从而带动推动板16移动,推动板16移动带动移动杆17移动,从而带动切膜块20对薄膜进行切割,转动盘11持续转动,使得凸块远离弧形槽的内部移动至凹槽的内部,同时通过复位弹簧21的复位带动切膜块20复位,从而达到持续切割的效果。
3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应当地涵盖了与本案实用新型点有关的其他组合及具体应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