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塑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3844发布日期:2022-05-18 19:21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塑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塑胶模具。


背景技术:

2.在对塑料进行压塑、挤塑或者注塑等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到塑胶模具,塑胶模具通常分为动模和定模,通过凹凸配合将塑料加工成不同的形状,塑胶模具成型后,需要冷却便于脱模,现有技术中有的依靠原料自身冷却,冷却效率低,有的通过风冷对模具进行冷却,容易导致模具表面附着杂物,同时冷却效率不理想,也有部分模具通过水冷达到冷却目的,但是大多冷却管只单方面的设置在定模内。为此,我们提出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塑胶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塑胶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塑胶模具,包括底座、支撑杆和顶板,所述顶板通过支撑杆连接在底座上方,所述底座上端设置有定模,所述定模内设置有型腔,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有动模,所述定模和动模内均设置有冷却盘管,所述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水箱和第二冷却水箱,所述第一冷却水箱和第二冷却水箱分别通过第一导液管和第二导液管与冷却盘管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水箱和第二冷却水箱内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第一冷却水箱和第二冷却水箱上通过导管连接有喷管。
5.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液管为波纹管。
6.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鳍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设置在第一冷却水箱和第二冷却水箱内部,所述散热鳍片等间距分布在第一冷却水箱和第二冷却水箱外壁上。
7.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水箱和第二冷却水箱上均设置有进液管和排液管。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塑胶模具通过在定模和动模上均设置有冷却盘管,使得产品成型后,可利用定模和动模上的冷却盘管同时进行冷却降温,加快冷却速率,通过设置第一冷却水箱和第二冷却水箱,将未进行冷却作用的冷却液和已经进行过冷却作用的冷却液分开设置,避免已经进行过冷却作用的具有较高温度的冷却液影响未进行冷却作用的冷却液的冷却效果,同时通过散热装置对箱体内的冷却液进行迅速的散热冷却,便于进行下一次冷却作用,保证冷却液的循环使用,利用喷管将冷却液喷洒至产品表面,实现二次冷却,保证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1.图中:底座1、支撑杆2、顶板3、定模4、型腔5、动模6、升降装置7、冷却盘管8、第一冷却水箱9、第二冷却水箱10、第一导液管11、第二导液管12、散热装置13、半导体制冷片14、散热鳍片15、排液管16、进液管17、导管18、喷管19。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3.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塑胶模具,包括底座1、支撑杆2和顶板3,顶板3通过支撑杆2连接在底座1上方,底座1、支撑杆2和顶板3构成装置的整体框架结构,便于安装和固定其他元件,为了保证顶板3的稳定性,支撑杆2至少对称设置两组,避免顶板3倾斜或者摇晃;
14.底座1上端设置有定模4,定模4内设置有型腔5,顶板3上设置有升降装置7,升降装置7连接有动模6,动模6与型腔5配合设置,使得动模6可进入到型腔5内,对产品进行挤压成型,型腔5和动模6的具体框架形状可根据需要的产品的形状进行设计,升降装置7可带动动模6上下移动,实现动模6的上下升降功能,升降装置7可为液压缸或者其他自动装置,保证动模6的自动运行;
15.定模4和动模6内均设置有冷却盘管8,设置在定模4内的冷却盘管8紧贴型腔5的内壁及底部缠绕,设置在动模6内的冷却盘管8紧贴动模6外壁及底部缠绕,定模4和动模6内均设置冷却盘管8,在动模6压装进型腔5内后,同时利用定模4和动模6内的冷却盘管8对产品的上下两侧同时进行冷却降温,提高冷却效率;
16.底座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水箱9和第二冷却水箱10,第一冷却水箱9和第二冷却水箱10分别通过第一导液管11和第二导液管12与冷却盘管8连接,第一导液管11分别与设置在定模4内的冷却盘管8的两端相连,第二导液管12分别与设置在动模6内的冷却盘管8的两端相连,在第一导液管11和第二导液管12上均设置液泵,使得第一冷却水箱9内的冷却液可分别通过第一导液管11和第二导液管12进入到冷却盘管内,对产品进行冷却过后,再通过另一侧的第一导液管11和第二导液管12导入至第二冷却水箱10,也可使得第二冷却水箱10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一导液管11和第二导液管12进入到冷却盘管内,对产品进行冷却过后,再通过另一侧的第一导液管11和第二导液管12导入至第一冷却水箱9,从而将未进行冷却作用的冷却液和已经进行过冷却作用的冷却液分开设置,避免已经进行过冷却作用的具有较高温度的冷却液影响未进行冷却作用的冷却液的冷却效果;
17.第一冷却水箱9和第二冷却水箱10内设置有散热装置13,当进行过冷却作用的冷区液进入到第一冷却水箱9或者第二冷却水箱10后,可启动散热装置13,将升温后的冷却液再次进行散热冷却,便于循环利用冷却液;
18.第一冷却水箱9和第二冷却水箱10上通过导管18连接有喷管19,在利用冷却盘管8对产品进行一定时间的冷却后,动模6向上移动,离开型腔5内,此时利用导管18将第一冷却水箱9和第二冷却水箱10内的冷却液通过喷管19喷洒向产品表面,进行二次冷却,保证产品冷却彻底,提高冷却效率。
19.在使用时,动模6在升降装置7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将产品压至型腔5内,利用定模4和动模6的凹凸配合,使得产品成型,此时使得第一冷却水箱9内的冷却液可分别通过第一导液管11和第二导液管12进入到冷却盘管内,对产品进行冷却过后,再通过另一侧的第一导液管11和第二导液管12导入至第二冷却水箱10,也可使得第二冷却水箱10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一导液管11和第二导液管12进入到冷却盘管内,对产品进行冷却过后,再通过另一侧的第一导液管11和第二导液管12导入至第一冷却水箱9,从而将未进行冷却作用的冷却液和已经进行过冷却作用的冷却液分开设置,当进行过冷却作用的冷区液进入到第一冷却水箱9或者第二冷却水箱10后,可启动散热装置13,将升温后的冷却液再次进行散热冷却,便于循环利用冷却液,利用冷却盘管8对产品进行一定时间的冷却后,动模6向上移动,离开型腔5内,此时利用导管18将第一冷却水箱9和第二冷却水箱10内的冷却液通过喷管19喷洒向产品表面,进行二次冷却,保证产品冷却彻底,提高冷却效率。
20.进一步的,第二导液管12为波纹管,波纹管可改变长度和角度,便于配合动模6的上下移动。
21.进一步的,散热装置13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4和散热鳍片15,半导体制冷片14设置在第一冷却水箱9和第二冷却水箱10内部,散热鳍片15等间距分布在第一冷却水箱9和第二冷却水箱10外壁上,当进行冷却作用后的冷却液回到第一冷却水箱9或者第二冷却水箱10后,启动半导体制冷片14对升温后的冷却液再次进行降温,同时散热鳍片15将热量散发出去,加快散热速度,便于冷却液冷却后重新使用。
22.更进一步的,第一冷却水箱9和第二冷却水箱10上均设置有进液管17和排液管16,便于通过进液管17对第一冷却水箱9和第二冷却水箱10内添加冷却液,利用排液管16将冷却液排出,对冷却液进行更换。
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