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膜和成型体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025392发布日期:2023-08-05 01:01阅读:85来源:国知局
层叠膜和成型体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层叠膜和成型体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显示器被用于计算机、电视机、移动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设备(平板电脑、移动设备和电子记事本等)以及数字式仪表、仪表板、导航、操纵板、中央仪表群和加热器控制面板等车载用显示面板等各种领域。这样的产品在多数情况下被保护材料覆盖。保护材料通常可通过将具有硬涂层的膜成型而得到。

2、在显示器的保护材料中,为了降低视认侧表面的反射率,有时还设置有低折射率层。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在透明支承体上依次层叠有硬涂层和低折射率层(光干涉层)的层叠膜。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049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近年来,根据用途和设计性等目的,提出了在显示器的保护膜材料中设置各种装饰层,或将显示器的保护材料成型为立体形状。但是,若进行伴有加热的处理,则层叠膜的反射率有时会增大。

3、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低反射率的后固化型的层叠膜和成型体、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4、解决课题的手段

5、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下述方式。

6、层叠膜,其具备:

7、透明支承基材、

8、在所述透明支承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的未固化的硬涂层、和

9、在所述未固化的硬涂层上形成的未固化的光干涉层;

10、所述未固化的硬涂层含有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的硬涂层形成组合物,

11、所述未固化的光干涉层含有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的光干涉层形成组合物,

12、所述透明支承基材的厚度为50μm以上且600μm以下,

13、所述层叠膜在160℃下的拉伸率为50%以上,

14、在90℃的温度下加热处理30分钟后的所述层叠膜的从所述未固化的光干涉层侧测定的波长380nm至780nm之间的反射率的极小值rah为2%以下。

15、根据上述[1]所述的层叠膜,其中,所述反射率的极小值rah和所述加热处理前的所述层叠膜的从所述未固化的光干涉层侧测定的波长380nm至780nm之间的反射率的极小值rbh满足如下关系:

16、100×|rah-rbh|/rbh≤20(%)。

17、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层叠膜,其中,

18、所述光干涉层形成组合物含有第1层形成成分和低折射粒子,

19、所述第1层形成成分含有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聚合性官能团的第1反应性成分,

20、所述第1反应性成分含有选自重均分子量超过1万的第1聚合物、重均分子量为1万以下的第1低聚物和重均分子量为1万以下的第1单体的至少1种,

21、所述低折射粒子的含量x、所述第1低聚物和所述第1单体的合计含量y、和所述第1聚合物的含量z满足如下关系:

22、x+y+z=100,

23、x≥30,

24、y≥0,

25、z≥0,和

26、z≤1/2x-15。

27、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其中,

28、所述硬涂层形成组合物含有第2层形成成分,

29、所述第2层形成成分含有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聚合性官能团的第2反应性成分,

30、所述第2反应性成分含有重均分子量为1万以下的第2低聚物和重均分子量为1万以下的第2单体中的至少一者。

31、根据上述[4]所述的层叠膜,其中,所述第2反应性成分还含有重均分子量超过1万的第2聚合物。

32、根据上述[4]或[5]所述的层叠膜,其中,相对于所述硬涂层形成组合物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所述第2低聚物和所述第2单体的合计含量为25质量份以上且65质量份以下。

33、根据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其中,在所述未固化的硬涂层与所述未固化的光干涉层之间还具有至少一个未固化的功能层。

34、根据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其中,从所述未固化的光干涉层侧通过纳米压痕法测定的硬度hbc为0.1gpa以上且0.5gpa以下。

35、根据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其中,从照射了累积光量为2000mj/cm2的活性能量线的所述层叠膜的所述光干涉层侧通过纳米压痕法测定的硬度hac为0.25gpa以上且0.7gpa以下。

36、根据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其中,所述未固化的硬涂层的厚度为2μm以上且30μm以下。

37、根据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其中,所述未固化的光干涉层的厚度为15nm以上且200nm以下。

38、成型体,其中,含有经固化的根据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

39、根据上述[12]所述的成型体,其中,

40、所述硬涂层配置在所述透明支承基材的一个主面上,

41、所述成型体还具备配置在所述透明支承基材的另一个主面上的装饰层。

42、根据上述[13]所述的成型体,其还具备覆盖所述装饰层的至少一部分的成型树脂层。

43、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其具备:

44、在厚度为50μm以上且600μm以下的透明支承基材的一个面上涂布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的硬涂层形成组合物而形成未固化的硬涂层的工序,

45、在另外的支承基材的一个面上涂布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的光干涉层形成组合物而形成未固化的光干涉层的工序,和

46、将所述未固化的硬涂层的与所述透明支承基材相反一侧的面和所述未固化的光干涉层的与所述另外的支承基材相反一侧的面贴合而得到层叠膜的层压工序;

47、所述层叠膜在160℃下的拉伸率为50%以上,

48、在90℃的温度下加热30分钟后的所述层叠膜的从所述未固化的光干涉层侧测定的波长380nm至780nm之间的反射率的极小值rah为2%以下。

49、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具备:

50、在根据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的所述透明支承基材的另一个主面上形成装饰层的装饰工序,和

51、在所述装饰工序之后对所述层叠膜照射活性能量线的固化工序;

52、所述装饰工序包括将所述层叠膜在80℃以上加热20分钟以上的加热工序。

53、根据上述[16]所述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装饰工序之后,具备使所述光干涉层面向模具,并向所述装饰层注射成型用树脂的注塑成型工序。

54、根据上述[17]所述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模具对所述层叠膜赋予立体形状,

55、在所述装饰工序之后且所述注塑成型工序之前,具备将所述层叠膜成型为按照所述立体形状的形状的预成型工序。

56、发明的效果

57、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具有低反射率的后固化型的层叠膜和成型体、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