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联动整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65077发布日期:2023-03-15 06:16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联动整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双向联动整形模具。


背景技术:

2.随着世界对全球的环境越来越重视起来,我国也提出了发展战略,从而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也迎来了爆炸式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的更新换代也要不断的缩短时间,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的更新换代、多样性和复杂度也让模具设计随着各种各样的零部件而改变,特别是结构复杂的零部件的成形结构也给模具的生产成本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3.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以及压力铸造。
4.在工件加工成型后,需要通过整形模具对该工件进行整形处理,使得整形后的工件成型为产品,现有的整形模具一般是通过上模座上的上成型头与下模座的下成型头压合以对工件进行整形。现有的整形模具主要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座、安装于上模座的上模压料芯和上模镶块,上模压料芯与上模座为浮动连接,二者之间设置有上模弹簧,下模包括下模座、安装于下模座的下模凸料芯和下整形镶块,下模凸料芯与下模座也为浮动连接,二者之间设置有下模弹簧。在整形之前,上模弹簧和下模弹簧均为放松状态,上模压料芯和下模凸料芯均为顶出状态。在整形过程中,工件放置在下模凸料芯上,上模压料芯接触工件,之后上模压料芯与下模凸模芯保持相对静止;随着上模下压,上模弹簧开始压缩,上模镶块随着上模下行,直至碰到下模凸料芯上的工件,之后与下模凸料芯保持相对静止;随着上模进一步下行,下模弹簧开始压缩,整个上模连同下模凸料芯一起向下运动,下整形镶块开始工作,直至上模和下模完全闭合,如此,即可以完成工件的冲压整形。在整个整形的过程中,没有对工件进行压料约束,不利于整形出所需线条,导致对工件进行整形的质量较差,且只是上模压料芯朝下模凸料芯移动,整形效率相对低下。
5.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联动整形模具。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双向联动整形模具,其包括上模座、下模座、纵向驱动块、横向驱动块、横移复位弹性件、第一联动成型头、第一联动复位弹性件、第二联动成型头、第二联动复位弹性件、压料板、压料复位弹性件、浮料板、浮料复位弹性件、导向板一及导向板二,下模座与上模座相对设置并位于上模座的下方,压料板经由压料复位弹性件与上模座弹性地滑动连接,纵
向驱动块装设于上模座并位于压料板的一侧,第一联动成型头经由第一联动复位弹性件与上模座弹性地倾斜滑动连接,第一联动成型头位于压料板的另一侧,导向板一装设于下模座并位于第一联动成型头的下方,第一联动成型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斜面,导向板一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导斜面滑动抵触的第二导斜面,浮料板经由浮料复位弹性件与下模座弹性地滑动连接,浮料板位于压料板的下方,横向驱动块经由横移复位弹性件与下模座弹性地滑动连接,纵向驱动块设置有纵驱动斜面,横向驱动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横驱动斜面一和横驱动斜面二,横驱动斜面一用于与纵驱动斜面滑动抵触,第二联动成型头经由第二联动复位弹性件与下模座弹性地倾斜滑动连接,导向板二装设于下模座,导向板二和横向驱动块分别位于第二联动成型头的两侧,第二联动成型头设置有联动斜面一和联动斜面二,导向板二设置有第三导斜面,联动斜面一用于与横驱动斜面二滑动抵触,联动斜面二与第三导斜面滑动抵触,第一联动成型头与第二联动成型头相对设置并配合使用。
9.进一步地,横向驱动块位于浮料板的下方,浮料板的一侧设置有活动空间,横驱动斜面一显露于活动空间,纵向驱动块能够突伸至活动空间内。
10.进一步地,压料板设置有仿形压料面,浮料板设置有仿形浮料面,仿形压料面与仿形浮料面相对设置。
11.进一步地,压料复位弹性件为氮气弹簧。
12.进一步地,压料复位弹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压料复位弹性件均匀分布于压料板的上方。
13.进一步地,上模座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容置腔,容置腔的顶端口装设有盖板,多个压料复位弹性件位于容置腔内,压料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盖板和压料板连接。
14.进一步地,上模座的底面设置有上限位块,下模座的顶面设置有下限位块,上限位块用于与下限位块抵触。
15.进一步地,上模座的底面凸设有导块,下模座凹设有与导块滑动连接的导槽。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实际应用中,上模座与下模座开模,将待整形工件放置在浮料板上,接着冲压机驱动上模座靠近下模座下移,下移的下模座带动第一联动成型头、压料板和纵向驱动块同步下移,在第一联动成型头、压料板和纵向驱动块下移的过程中,纵向驱动块的纵驱动斜面会与横向驱动块的横驱动斜面一滑动抵触,以驱动横向驱动块朝向第二联动成型头的方向横移并拉伸横移复位弹性件,横移的横向驱动块的横驱动斜面二与第二联动成型头的联动斜面一滑动抵触,由于第二联动成型头的联动斜面二与导向板二的第三导斜面滑动抵触,所以在横向驱动块的驱动下,第二联动成型头朝靠近第一联动成型头的方向倾斜滑动,与此同时,下移的第一联动成型头的第一导斜面与导向板一的第二导斜面滑动抵触,使得第一联动成型头朝靠近第二联动成型头的方向倾斜滑动,使得第一联动成型头与第二联动成型头彼此靠近移动,同时,下移的压料板会与待整形工件下压在浮料板上,且压料板经由待整形工件向浮料板施加向下的压力,使得浮料板向下压缩浮料复位弹性件,直至第一联动成型头与第二联动成型头对待整形工件的整形部进行整形。整形完毕后,冲压机驱动上模座与下模座开模,压料板、浮料板、第一联动成型头和第二联动成型头等部件弹性复位,以便于整形后的工件的脱模,进而便于将整形后的工件取走。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合理且紧凑,第一联动成型头和第二联动成型头联动工作,使得第一联动成型头与第二联动成型头彼此倾斜靠拢而对工件进行整形,提高了对工件进行整形的效率和质量,
且整形后的工件容易脱模。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19.图3为本发明隐藏上模座、下模座、压料板和压料复位弹性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联动成型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联动成型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的横向驱动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的导向板一和导向板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上模座;2、下模座;3、纵向驱动块;4、横向驱动块;6、第一联动成型头;8、第二联动成型头;10、压料板;11、压料复位弹性件;12、浮料板; 13、浮料复位弹性件;14、导向板一;15、导向板二;16、第一导斜面;17、第二导斜面;18、纵驱动斜面;19、横驱动斜面一;20、横驱动斜面二;21、联动斜面一;22、联动斜面二;23、第三导斜面;24、活动空间;25、仿形压料面; 26、仿形浮料面;27、容置腔;28、盖板;29、上限位块;30、下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27.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向联动整形模具,其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纵向驱动块3、横向驱动块4、横移复位弹性件、第一联动成型头6、第一联动复位弹性件、第二联动成型头8、第二联动复位弹性件、压料板10、压料复位弹性件11、浮料板12、浮料复位弹性件13、导向板一14及导向板二15,下模座2与上模座1相对设置并位于上模座1的下方,压料板10经由压料复位弹性件11与上模座1弹性地滑动连接,纵向驱动块3装设于上模座1并位于压料板10的一侧,第一联动成型头6经由第一联动复位弹性件与上模座1弹性地倾斜滑动连接,第一联动成型头6位于压料板10的另一侧,导向板一14装设于下模座2并位于第一联动成型头6的下方,第一联动成型头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斜面16,导向板一14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导斜面16滑动抵触的第二导斜面17,浮料板12经由浮料复位弹性件13与下模座2弹性地滑动连接,浮料板12位于压料板10的下方,横向驱动块4经由横移复位弹性件与下模座2弹性地滑动连接,纵向驱动块3设置有纵驱动斜面18,横向驱动块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横驱动斜面一19和横驱动斜面二20,横驱动斜面一19用于与纵驱动斜面18滑动抵触,第二联动成型头8经由第二联动复位弹性件与下模座2弹性地倾斜滑动连接,导向板二15装设于下模座2,导向板二15和横向驱动块4分别位于第二联动成型头8的两侧,第二联动成型头8设置有联动斜面一21和联动斜面二22,导向板二15设置有第三导斜面23,联动斜面一21用于与横驱动斜面二20滑动抵触,联动斜面二22与第三导斜面23滑动抵触,第一联动成型头6与第二联动成型头 8相对设置并配合使用;具体地,第一联动成型头6设置有第一整形面,第二联动成型头8设置有第二整形面,第一整形面与第二整形面凹凸适配。
28.上模座1安装在冲压机的冲头上,下模座2安装在冲压机的工作台上,冲压机用于驱动上模座1靠近或远离下模座2移动。在实际应用中,上模座1与下模座2开模,将待整形工件放置在浮料板12上,接着冲压机驱动上模座1靠近下模座2下移,下移的下模座2带动第一联动成型头6、压料板10和纵向驱动块3 同步下移,在第一联动成型头6、压料板10和纵向驱动块3下移的过程中,纵向驱动块3的纵驱动斜面18会与横向驱动块4的横驱动斜面一19滑动抵触,以驱动横向驱动块4朝向第二联动成型头8的方向横移并拉伸横移复位弹性件,横移的横向驱动块4的横驱动斜面二20与第二联动成型头8的联动斜面一21滑动抵触,由于第二联动成型头8的联动斜面二22与导向板二15的第三导斜面23 滑动抵触,所以在横向驱动块4的驱动下,第二联动成型头8朝靠近第一联动成型头6的方向倾斜滑动,与此同时,下移的第一联动成型头6的第一导斜面16 与导向板一14的第二导斜面17滑动抵触,使得第一联动成型头6朝靠近第二联动成型头8的方向倾斜滑动,使得第一联动成型头6与第二联动成型头8彼此靠近移动,同时,下移的压料板10会与待整形工件下压在浮料板12上,且压料板 10经由待整形工件向浮料板12施加向下的压力,使得浮料板12向下压缩浮料复位弹性件13,直至第一联动成型头6与第二联动成型头8对待整形工件的整形部进行成型和整形。成型和整形完毕后,冲压机驱动上模座1与下模座2开模,压料板10、浮料板12、第一联动成型头6和第二联动成型头8等部件弹性复位,以便于整形后的工件的脱模,进而便于将整形后的工件取走。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合理且紧凑,第一联动成型头6和第二联动成型头8联动工作,使得第一联动成型头6与第二联动成型头8彼此倾斜靠拢而对工件进行成型和整形,提高了对工件进行成型和整形的效率和质量,且整形后的工件容易脱模。
29.另外,通过更换不同构造的第一联动成型头6、第二联动成型头8、压料板 10和浮料板12,以能够实现不同构造的工件进行整形,也能够实现一站式加工。一站式加工是指在一个工序上完成多种类型的冲压工序,比如:冲孔、切边、成型和整形等。
30.本实施例中,横向驱动块4位于浮料板12的下方,浮料板12的一侧设置有活动空间24,横驱动斜面一19显露于活动空间24,纵向驱动块3能够突伸至活动空间24内。活动空间24为纵向驱动块3的升降移动提供避让的空间,有利于纵向驱动块3的纵驱动斜面18与横驱动斜面一19滑动抵触,以驱动横向驱动块 4横向移动。
31.本实施例中,压料板10设置有仿形压料面25,浮料板12设置有仿形浮料面26,仿形压料面25与仿形浮料面26相对设置。通过仿形压料面25和仿形浮料面26配合以将待整形工件夹持,提高了第一联动成型头6与第二联动成型头 8对待整形工件进行整形的稳定性和质量。
32.本实施例中,压料复位弹性件11为氮气弹簧,便于对氮气弹簧的弹力大小进行控制。
33.本实施例中,压料复位弹性件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压料复位弹性件11均匀分布于压料板10的上方,相邻的两个压料复位弹性件11经由气管连通。该结构设计,多个压料复位弹性件11连通,使得多个压料复位弹性件11内的工作气压一致,多个压料复位弹性件11的工作同步性好和作用力一致,使得压料板10 的受力均匀,从而使得压料板10能够平稳地压持待整形工件。
34.本实施例中,上模座1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容置腔27,容置腔27的顶端口装设有盖板28,多个压料复位弹性件11位于容置腔27内,压料复位弹性件11的两端分别与盖板28和压
料板10连接。该结构设置,便于压料复位弹性件11的拆装和维护,且使得上模座1、压料复位弹性件11和压料板10之间的结构紧凑。
35.本实施例中,上模座1的底面设置有上限位块29,下模座2的顶面设置有下限位块30,上限位块29用于与下限位块30抵触。
36.在实际应用中,在上模座1与下模座2合模时,上限位块29与下限位块30 抵触,以对上模座1和下模座2进行限位,避免了上模座1与下模座2发生硬性冲击碰撞,对上模座1和下模座2起到保护作用。
37.优选地,上限位块29和下限位块30均为橡胶块,橡胶块具有一定弹性,起到缓冲保护和减震降噪的作用。
38.具体地,横移复位弹性件、第一联动复位弹性件、第二联动复位弹性件和浮料复位弹性件13可以采用弹簧或氮气弹簧。
39.本实施例中,上模座1的底面凸设有导块,下模座2凹设有与导块滑动连接的导槽。在上模座1与下模座2开合模的过程中,导块与导槽滑动配合,以提高了上模座1与下模座2开模或合模的稳定性和位置精度。
40.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41.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