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PE珍珠棉加工混料用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2158发布日期:2022-06-21 19:3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EPE珍珠棉加工混料用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epe珍珠棉加工混料用搅拌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珍珠棉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epe珍珠棉加工混料用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聚乙烯发泡棉是非交联闭孔结构,又称epe珍珠棉,是一种新型环保的包装材料,它由低密度聚乙烯脂经物理发泡产生无数的独立气泡构成,克服了普通发泡胶易碎、变形、恢复性差的缺点,具有隔水防潮、防震、隔音、保温、可塑性能佳、韧性强、循环再造、环保、抗撞力强等诸多优点,亦具有很好的抗化学性能,是传统包装材料的理想代替品,珍珠棉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坐垫、抱枕、电子电器以及快递包装,由于具有特种优点,不但不污染环境,而且可反覆回收利用,因此epe珍珠棉发泡材料是一种新型、朝阳永不衰退的材料。
3.在epe珍珠棉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将生产原料进行搅拌,此时需要使用epe珍珠棉加工混料用搅拌装置,传统的epe珍珠棉加工混料用搅拌装置在搅拌时对装置内部两侧的原料搅拌不够充分,使各原料间无法彻底充分混合,对珍珠棉的生产造成不利影响,致使生产出的珍珠棉质量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pe珍珠棉加工混料用搅拌装置,它可以使各原料之间充分搅拌混合,使之混合更加均匀,从而提高珍珠棉的质量。
6.2.技术方案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epe珍珠棉加工混料用搅拌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外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对称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罐体正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开设有出料门,所述罐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罐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固定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套管,所述转动套管的内侧开设有滑动卡槽,所述转动杆的外壁与滑动卡槽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滑动卡块,所述滑动卡槽与滑动卡块滑动连接,所述转动套管位于转动杆的外壁,所述转动套管的外壁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所述罐体内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碰触板,所述转动杆外壁与碰触板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搅拌组件。
9.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处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相背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安装杆通过通槽向罐体的下方延伸。
11.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杆的外壁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叶的顶部与底部呈斜面状结构,两个所述第二搅拌叶之间固定连接有四个辅助搅拌叶,每两个所述辅助搅拌叶之间的距离从相对一侧至相背离一侧逐渐减小。
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相背离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板的外部,所述连接杆相背离的一端开设有卡槽。
13.进一步的,所述碰触板呈波浪状结构,所述碰触板的内侧滑动插接于卡槽的内部。
14.3.有益效果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6.(1)控制电机启动,电机带动转动杆与安装板转动,转动杆带动转动套管转动,使转动套管外侧的连接套管与第一搅拌叶随转动套管转动,使第一搅拌叶对罐体中的原料进行搅拌,同时安装板带动连接杆、安装杆、第二搅拌叶与第二弹簧随安装板转动,使第二搅拌叶对装置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在连接杆转动的过程中,碰触板滑动卡接于卡槽的内部,由于碰触板呈波浪状结构,使连接杆转动的过程中随碰触板的趋势进行运动,当连接杆转动至碰触板的凸起处时,两个连接杆相互靠近,当连接杆转动至碰触板的凹陷处时,由于第二弹簧弹力的作用,两个连接杆相互远离,从而连接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安装杆与第二搅拌叶左右移动,使第二搅拌叶对装置内部位于装置两侧的原料进行充分搅拌,避免在搅拌过程中装置内两侧的原料搅拌不充分的情况发生,从而使原料混合更加充分彻底,提高装置混料的质量,从而改善珍珠棉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碰触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辅助搅拌叶的位置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处的放大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杆与转动套管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24.图中标号说明:
25.1、罐体;2、电机;3、转动杆;4、转动套管;5、连接套管;6、第一搅拌叶;7、第一弹簧;8、安装板;9、连接杆;10、碰触板;11、安装杆;12、第二搅拌叶;13、辅助搅拌叶;14、卡槽;15、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
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实施例1:
30.请参阅图1-7,一种epe珍珠棉加工混料用搅拌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外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对称设置有进料口,罐体1正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开设有出料门,罐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延伸至罐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转动杆3外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固定套接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套管4,转动套管4的内侧开设有滑动卡槽,转动杆3的外壁与滑动卡槽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滑动卡块,滑动卡槽与滑动卡块滑动连接,转动套管4位于转动杆3的外壁,转动套管4的外壁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管5,连接套管5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6,罐体1内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碰触板10,转动杆3外壁与碰触板10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搅拌组件。
31.在图1与3中,连接杆9相背离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板8的外部,连接杆9相背离的一端开设有卡槽14,碰触板10呈波浪状结构,碰触板10的内侧滑动插接于卡槽14的内部,使连接杆9转动时更加稳定,同时实现连接杆9的来回运动。
32.在图1与4中,安装杆11的外壁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12,第二搅拌叶12的顶部与底部呈斜面状结构,两个第二搅拌叶12之间固定连接有四个辅助搅拌叶13,每两个辅助搅拌叶13之间的距离从相对一侧至相背离一侧逐渐减小,在搅拌时,搅拌的原料通过第二搅拌叶12的顶部、底部呈斜面状结构的位置处与两个辅助搅拌叶13之间,从而改变原料的运动方向,进而使原料搅拌更加充分、均匀。
33.在图1与5中,搅拌组件包括安装板8,安装板8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处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15,第二弹簧15相背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连接杆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1,安装板8的底部开设有通槽,安装杆11通过通槽向罐体1的下方延伸,在连接杆9转动的过程中,碰触板10滑动卡接于卡槽14的内部,由于碰触板10呈波浪状结构,使连接杆9转动的过程中随碰触板10的趋势进行运动,当连接杆9转动至碰触板10的凸起处时,两个连接杆9相互靠近,当连接杆9转动至碰触板10的凹陷处时,由于第二弹簧15弹力的作用,两个连接杆9相互远离,从而连接杆9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安装杆11与第二搅拌叶12左右移动,使第二搅拌叶12对装置内部位于装置两侧的原料进行充分搅拌,避免在搅拌过程中装置内两侧的原料搅拌不充分的情况发生,从而使原料混合更加充分彻底,提高装置混料的质量。
34.在使用时:打开出料口,通过出料口向罐体1内部加入原料,控制电机2启动,电机2带动转动杆3与安装板8转动,转动杆3带动转动套管4转动,使转动套管4外侧的连接套管5与第一搅拌叶6随转动套管4转动,使第一搅拌叶6对罐体1中的原料进行搅拌,同时安装板8
带动连接杆9、安装杆11、第二搅拌叶12与第二弹簧15随安装板8转动,使第二搅拌叶12对装置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在连接杆9转动的过程中,碰触板10滑动卡接于卡槽14的内部,由于碰触板10呈波浪状结构,使连接杆9转动的过程中随碰触板10的趋势进行运动,当连接杆9转动至碰触板10的凸起处时,两个连接杆9相互靠近,当连接杆9转动至碰触板10的凹陷处时,由于第二弹簧15弹力的作用,两个连接杆9相互远离,从而连接杆9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安装杆11与第二搅拌叶12左右移动,使第二搅拌叶12对装置内部位于装置两侧的原料进行充分搅拌,避免在搅拌过程中装置内两侧的原料搅拌不充分的情况发生,从而使原料混合更加充分彻底,提高装置混料的质量,从而改善珍珠棉的生产质量,当原料搅拌完成后,打开出料门,将混合完成的原料排出。
3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