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硅橡胶冷流道注射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1028发布日期:2022-10-22 01:28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硅橡胶冷流道注射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硅橡胶冷流道注射模。


背景技术:

2.现硅橡胶行业中普遍注射模为普通流道模与非常复杂昂贵的冷流道模:
3.一.普通流道模流道上胶料过多,此料为废料,不能重复使用:缺点如下
4.1.废料多成本高;2.操作清理困难,效率底;3.废料容易污染环境;
5.二.复杂的冷流道
6.1.模具费昂贵;2.模具安装拆卸复杂成本高;3.模具维护清理困难;4.容易形成死料不稳定;
7.鉴于以上,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硅橡胶冷流道注射模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实用性强,降低模具流道上的废料生成,不必拆开清理模具流道上的胶料,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的一种新型硅橡胶冷流道注射模。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硅橡胶冷流道注射模,包括可以相互分离的模具流道结构和模腔结构,注胶时模具流道结构与模腔结构相贴合注胶,所述模具流道结构包括层叠固定在一起的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所述模腔结构包括重叠设置的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下流道板下平面与上模板上平面可以严密贴合,贯穿下流道板设有若干注射孔,所述上模板上设有与注射孔位置相对应的注入孔,注入孔连通至模腔结构内部。
10.进一步的,所述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通过若干连接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螺钉由下流道板下侧向上穿过与上流道板螺接,所述连接螺钉为沉头式安装。
11.进一步的,所述上流道板中心贯穿设有注胶孔,下流道板上侧设有注胶流道,所述注胶孔与注胶流道连通,所述注胶流道末端连接若干注射孔。
12.进一步的,所述模腔结构还包括模芯块,所述模芯块夹持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模芯块与上模板、下模板之间形成的空隙形成模具腔,所述注入孔与模具腔相连通。
13.进一步的,所述模腔结构还包括对模芯块定位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由下模板向上穿入模芯块和上模板内;所述模芯块设有与定位销配合的贯通孔。
14.进一步的,所述上模板两侧分别设有便于拆模的固定耳座。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由于模具流道结构和模腔结构可以相互分开独立,有利于避免注胶流道内物料受模腔结构的高温影响而硫化成为熟料而变为废料,有效避免废料生成,降低废料数量,由于注胶流道内物料不会熟化,所以避免了清理注胶流道的繁琐操作;由于模芯块通过固定销进行精准定位,有效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硅橡胶冷流道注射模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流道结构底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模腔结构的纵截面示意图一。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模腔结构的纵截面示意图二。
20.如图所示:1、上流道板;2、下流道板;3、上模板;4、下模板;5、注射孔;6、注入孔;7、连接螺钉;8、注胶孔;9、注胶流道;10、模芯块;11、模具腔;12、定位销;13、贯通孔;14、固定耳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23.一种新型硅橡胶冷流道注射模,包括可以相互分离的模具流道结构和模腔结构,注胶时模具流道结构与模腔结构相贴合注胶,所述模具流道结构包括层叠固定在一起的上流道板1 和下流道板2,所述模腔结构包括重叠设置的上模板3和下模板4,所述下流道板2下平面与上模板3上平面可以严密贴合,贯穿下流道板2设有若干注射孔5,所述上模板3上设有与注射孔5位置相对应的注入孔6,注入孔6连通至模腔结构内部;生产时,首先将模具流道结构与模腔结构相贴合,由于下流道板2下平面与上模板3上平面可以严密贴合,从而在注胶过程中不会产生注胶外溢,原料可以从注射孔5进入注入孔6内,注胶完毕之后,模具流道结构上升与模腔结构分离,模腔结构与机台的电热板贴合使其产生温度,对内部的橡胶进行熟化,由于模具流道结构与模腔结构已提前分离,所以热量不会传递至模具流道结构内,从而其内部的注胶原料不会熟化凝固,在生产中可以持续进行注胶生产,减少了注胶流道9 内的废料。
24.由于模具流道结构的温度不会达到橡胶熟化的温度,所以也不用单独为注胶流道9设置冷却水,从而使模具结构简单化,成本降低,模具流道结构短暂注完胶后与上模板3分开,机台加热板推进为模腔结构加热,使注胶成型,注胶流道9内物料不容易成型死料,不需要经常手动清理,生产稳定性与效率较高;模具流道结构内温度低于胶料的成型温度,注胶流道9内的料温度达不到硫化条件,胶料只为软化存在,胶料在下一模可以正常注入模具腔11 内。产品成型无流道废料也不需要清理,每模废料大大减少同时减少操作时间也降低成本。
25.具体的,所述上流道板1和下流道板2通过若干连接螺钉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螺钉
7 由下流道板2下侧向上穿过与上流道板1螺接,所述连接螺钉7为沉头式安装,螺钉沉头安装可以使下平面与上模板3上平面贴合更加严密。所述上流道板1中心贯穿设有注胶孔8,下流道板2上侧设有注胶流道9,所述注胶孔8与注胶流道9连通,所述注胶流道9末端连接若干注射孔5;胶料由注胶孔8进入注胶流道9,再由注射孔5流出。
26.所述模腔结构还包括模芯块10,所述模芯块10夹持在上模板3和下模板4之间,模芯块 10与上模板3、下模板4之间形成的空隙形成模具腔11,所述注入孔6与模具腔11相连通。所述模腔结构还包括对模芯块10定位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销12,所述定位销12由下模板4向上穿入模芯块10和上模板3内;所述模芯块10设有与定位销12配合的贯通孔13;合模时,将模芯块10通过定位销12固定在下模板4上,在盖下上模板3即可进行合模,反之即可拆模,所述上模板3两侧分别设有便于拆模的固定耳座14,可以通过固定耳座14将上模板3连接在提升结构上,方便于上模板3抬起。
2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