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T网络信号共享发射器外壳校正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41956发布日期:2022-11-18 22:4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LET网络信号共享发射器外壳校正治具的制作方法
一种let网络信号共享发射器外壳校正治具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let网络信号共享发射器外壳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t网络信号共享发射器外壳校正治具。


背景技术:

2.et就是指4g网络的意思。简单的说,4glet就是指4g网络,全程为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4glet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上网速度的大幅提升,可以给用户带来极致的网上冲浪体验。lte的全称是“longterm evolution”,直译“长程演进”。lte分为两种双工模式,分别为fddlte和tddlte,lte显著增加了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峰值速率能够达到上行50mbps,下行100mbps。相比3g时代,10mbps的下行峰值,速度提升了10倍。
3.现有技术的let网络信号共享发射器为天线与发射器分开,发射器为一盒子状,通过馈线连接,为降低路由信号省耗,发射器都安装在天线下面或旁边。该发射器的外壳在注塑出来后,若宽度方向有变形,一直是使用的传统的手动校正工具来修复盒体宽度方向的变形,其缺点是在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校正let网络信号共享发射器外壳的治具。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let网络信号共享发射器外壳校正治具,包括工作台、机架和至少2组校正模组,所述校正模组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机架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校正模组包括校正气缸、升降板、导柱组件和校正冲头组件,所述校正冲头组件安装在升降板上,所述升降板通过导柱组件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校正气缸可驱动升降板带动校正冲头组件做升降运动。
7.进一步地,所述校正模组包括校正驱动块、第一校正滑块和第二校正滑块,所述校正驱动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校正滑块通过第一复位弹簧组件安装在第一斜面上,且可沿第一斜面做升降运动,所述第二校正滑块通过第二复位弹簧组件安装在第二斜面上,且可沿第二斜面做升降运动。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校正滑块对应第一斜面设置有第三斜面,所述第一校正滑块通过第三斜面沿第一斜面向上运动时,所述第一校正滑块做远离校正驱动块的运动。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校正滑块对应第二斜面设置有第四斜面,所述第二校正滑块通过第四斜面沿第一斜面向上运动时,所述第二校正滑块做远离校正驱动块的运动。
10.进一步地,所述校正模组还包括对第一校正滑块和第二滑块进行复位的复位装置。
11.进一步地,所述复位装置包括限位条、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一校正滑块横向方向开设有第一限位通槽,所述第二校正滑块横向方向开设有第二限位通槽,所述限位条横向安装在校正驱动块上,且所述限位条的一端插入到第一限位通槽内,所述限位条的另一端插入到第二限位通槽内,所述第一限位通槽内
竖直向下贯穿第一校正滑块开设有第一圆形孔,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穿过第一圆形孔,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上端抵靠在限位条的底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下端抵靠在第一安装块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安装块安装在第一校正滑块的底部,所述,所述第二限位通槽内竖直向下贯穿第二校正滑块开设有第二圆形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穿过第二圆形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上端抵靠在限位条的底部,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下端抵靠在第二安装块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安装块安装在第二校正滑块的底部。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校正滑块的外侧面开设有第一避位槽,第二安装块的外侧面开设有第二避位槽。
13.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上对应校正模组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用于对外壳进行定位。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5.本技术通过设置校正模组,当需要对外壳的宽度的内侧边进行校正时,首先对外壳进行整体加热,加热后将其放置在工作台上,然后校正气缸驱动校正冲头组件下降,校正冲头组件下降后,先通过校正冲头组件的底部压在外壳内侧的底面上,最后校正冲头组件相外壳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运动,从而对外壳进行校正,让原本在宽度方向向内凹陷的外壳的侧边校正到与外壳底面垂直的状态,本技术取消了人工手动对外壳进行校正,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校正效率,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let网络信号共享发射器外壳校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let网络信号共享发射器外壳校正治具的校正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let网络信号共享发射器外壳校正治具的校正模组的剖视图;
19.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let网络信号共享发射器外壳校正治具的校正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工作台;2、机架;3、校正模组;
22.31、校正气缸;32、升降板;33、导柱组件;34、校正冲头组件;
23.341、校正驱动块;342、第一校正滑块;343、第二校正滑块;344、第一复位弹簧组件;345、第二复位弹簧组件;346、复位装置;
24.341a、第一斜面;341b、第二斜面;
25.342a、第三斜面;342b、第四斜面;
26.3461、限位条;3462、第一复位弹簧;3463、第二复位弹簧;3464、第一安装块;3465、第二安装块;3466、第一限位通槽;3467、第二限位通槽;3468、第一圆形孔;3469、第二圆形孔;
27.342c、第一避位槽;342d、第二避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8.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29.如图1所示的,一种let网络信号共享发射器外壳校正治具,包括工作台1、机架2和至少2组校正模组3,校正模组3安装在机架2上,机架2安装在工作台1上,校正模组3包括校正气缸31、升降板32、导柱组件33和校正冲头组件34,校正冲头组件34安装在升降板32上,升降板32通过导柱组件33安装在机架2上,校正气缸31可驱动升降板32带动校正冲头组件34做升降运动。
30.本技术通过设置校正模组3,当需要对外壳的宽度的内侧边进行校正时,首先对外壳进行整体加热,加热后将其放置在工作台上,然后校正气缸31驱动校正冲头组件34下降,校正冲头组件34下降后,先通过校正冲头组件34的底部压在外壳内侧的底面上,最后校正冲头组件34相外壳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运动,从而对外壳进行校正,让原本在宽度方向向内凹陷的外壳的侧边校正到与外壳底面垂直的状态,本技术取消了人工手动对外壳进行校正,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校正效率,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31.本实施例中,校正模组3包括校正驱动块341、第一校正滑块342和第二校正滑块343,校正驱动块34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341a和第二斜面341b,第一校正滑块342通过第一复位弹簧组件344安装在第一斜面341a上,且可沿第一斜面341a做升降运动,第二校正滑块343通过第二复位弹簧组件345安装在第二斜面341b上,且可沿第二斜面341b做升降运动。
32.第一复位弹簧组件344分别设置在校正驱动块341和第一校正滑块342的前侧和后侧,第一复位弹簧组件344的一端安装在校正驱动块341上,第一复位弹簧组件344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一校正滑块342上,从而可以将第一校正滑块342拉向校正驱动块341,防止第一校正滑块342向外侧运动,同样第一复位弹簧组件344也不影响第一校正滑块342的沿第一斜面341a做倾斜的升降运动。
33.本实施例中,第一校正滑块342对应第一斜面341a设置有第三斜面342a,第一校正滑块342通过第三斜面342a沿第一斜面341a向上运动时,第一校正滑块342做远离校正驱动块341的运动。
34.本实施例中,第二校正滑块343对应第二斜面341b设置有第四斜面342b,第二校正滑块343通过第四斜面342b沿第一斜面341a向上运动时,第二校正滑块343做远离校正驱动块341的运动。
35.本实施例中,校正模组3还包括对第一校正滑块342和第二滑块进行复位的复位装置346。
36.本实施例中,复位装置346包括限位条3461、第一复位弹簧3462、第二复位弹簧3463、第一安装块3464和第二安装块3465,第一校正滑块342横向方向开设有第一限位通槽3466,第二校正滑块343横向方向开设有第二限位通槽3467,限位条3461横向安装在校正驱动块341上,且限位条3461的一端插入到第一限位通槽3466内,限位条3461的另一端插入到第二限位通槽3467内,第一限位通槽3466内竖直向下贯穿第一校正滑块342开设有第一圆形孔3468,第一复位弹簧3462穿过第一圆形孔3468,第一复位弹簧的上端抵靠在限位条3461的底部,第一复位弹簧3462的下端抵靠在第一安装块3464的上表面,第一安装块3464
安装在第一校正滑块342的底部,第二限位通槽3467内竖直向下贯穿第二校正滑块343开设有第二圆形孔3469,第二复位弹簧3463穿过第二圆形孔3469,第二复位弹簧3463的上端抵靠在限位条3461的底部,第二复位弹簧3463的下端抵靠在第二安装块3465的上表面,第二安装块3465安装在第二校正滑块343的底部。
37.本实施例中,第二校正滑块343的外侧面开设有第一避位槽342c,第二安装块3465的外侧面开设有第二避位槽342d,设置第一避位槽342c和第二避位槽342d可以避开外壳内侧面的加强筋。
38.本实施例中,工作台上对应校正模组3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用于对外壳进行定位。
39.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40.在本技术实施例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41.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可以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可以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4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