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壳体加工用气封自锁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08046发布日期:2022-10-22 08:1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壳体加工用气封自锁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薄壳体加工用气封自锁模具。


背景技术:

2.气封自锁模具在使用,现有技术利用顶出装置将成型后的薄壳体从模柱上顶出,在顶出的过程中,薄壳体型腔内壁与模柱之间会有摩擦,会伤害薄壳体,在薄壳体没有完全定型后,对薄壳体伤害更大,容易导致薄壳体变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般在模柱上涂抹一层脱模剂,如果模柱上的脱模剂使用完后,需要工作人员再次涂抹脱模剂,十分麻烦,使得气封自锁模具不能连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壳体加工用气封自锁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壳体加工用气封自锁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上开设有贯通下模具左右两侧的圆孔,所述下模具的一侧安装有位于圆孔一侧的安装板;涂抹组件,由海绵套、横管、连接柱、竖管和软管组成,所述圆孔内套接有海绵套,所述海绵套和安装板内套接同一个具有移动自由度的膜柱,所述下模具内套接有位于海绵套上方的横管,所述横管的前端连接有竖管,所述竖管的顶部连接有软管,所述横管的底部利用连接柱与海绵套的外壁接触,所述连接柱上开设有进液孔。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技术中下模具与外界顶出装置连接,可以带动下模具在膜柱的外侧移动,由于下模具上设有涂抹组件,将软管连接外界的脱模剂,脱模剂经过软管、竖管和横管,经由连接柱和进液孔进入到海绵套上,海绵套吸收脱模剂,在每次顶出装置将膜柱上的成型薄壳体顶出后,对膜柱进行一次涂抹脱模剂,不仅方便薄壳体脱模,还能自动将膜柱上涂抹脱模剂,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程度,还使得气封自锁模具能够连续使用,提高工作效率。整个涂抹动作利用了现有模具的局部,具备一定的自动化效果。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孔内腔的一侧固定套接有位于海绵套和安装板之间的分隔圈,所述分隔圈靠近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吸附海绵圈。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隔圈和吸附海绵圈内均与海绵套内的膜柱滑动连接,所述吸附海绵圈的内壁与膜柱的外壁接触。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海绵套与安装板之间设有分隔圈和吸附海绵圈,在海绵套对膜柱进行涂抹脱模剂时,利用吸附海绵圈将海绵套上多余的脱模剂清理掉,使得海绵套上的脱模机不会滴落在车间的地面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具的另一侧安装有位于圆孔另一侧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滑动套接在膜柱的外侧且与海绵套的一侧接触。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海绵套的一侧设有密封圈,避免了海绵套上的脱模剂从下模具的一侧溢流出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柱上设有若干个进液孔,若干个进液孔沿着连接柱的周向均匀分布。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柱上设有若干个进液孔,且连接柱不是圆筒状,使得海绵套上短时间内不会流入大量的脱模剂,便于缓慢的将海绵套浸湿,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管的后侧设有若干个横管,且每个所述横管的底部均设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海绵套和进液孔。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竖管的后侧设有若干个横管,且每个横管的底部均设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海绵套和进液孔,使得涂抹组件可同时对多个膜柱进行涂抹脱模剂,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薄壳体加工用气封自锁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薄壳体加工用气封自锁模具的圆孔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薄壳体加工用气封自锁模具的横管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薄壳体加工用气封自锁模具的进液孔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薄壳体加工用气封自锁模具的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上模具;2、下模具;3、圆孔;4、安装板;5、涂抹组件;51、海绵套;52、横管;53、连接柱;54、进液孔;55、竖管;56、软管;6、膜柱;7、密封圈;8、分隔圈;9、吸附海绵圈。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壳体加工用气封自锁模具,包括:上模具1和下模具2,下模具2上开设有贯通下模具2左右两侧的圆孔3,下模具2的一侧安装有位于圆孔3一侧的安装板4;涂抹组件5,由海绵套51、横管52、连接柱53、竖管55和软管56组成,圆孔3内套接有海绵套51,海绵套51和安装板4内套接同一个具有移动自由度的膜柱6,下模具2内套接有位于海绵套51上方的横管52,横管52的前端连接有竖管55,竖管55的顶部连接有软管56,横管52的底部利用连接柱53与海绵套51的外壁接触,连接柱53上开设有进液孔54。
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技术中下模具2与外界顶出装置连接,可以带动下模具2在膜柱6的外侧移动,由于下模具2上设有涂抹组件5,将软管56连接外界的
脱模剂,脱模剂经过软管56、竖管55和横管52,经由连接柱53和进液孔54进入到海绵套51上,海绵套51吸收脱模剂,在每次顶出装置将膜柱6上的成型薄壳体顶出后,对膜柱6进行一次涂抹脱模剂,不仅方便薄壳体脱模,还能自动将膜柱6上涂抹脱模剂,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程度,还使得气封自锁模具能够连续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圆孔3内腔的一侧固定套接有位于海绵套51和安装板4之间的分隔圈8,分隔圈8靠近安装板4的一侧安装有吸附海绵圈9。
2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分隔圈8和吸附海绵圈9内均与海绵套51内的膜柱6滑动连接,吸附海绵圈9的内壁与膜柱6的外壁接触。
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海绵套51与安装板4之间设有分隔圈8和吸附海绵圈9,在海绵套51对膜柱6进行涂抹脱模剂时,利用吸附海绵圈9将海绵套51上多余的脱模剂清理掉,使得海绵套51上的脱模机不会滴落在车间的地面上。
2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下模具2的另一侧安装有位于圆孔3另一侧的密封圈7,密封圈7滑动套接在膜柱6的外侧且与海绵套51的一侧接触。
2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海绵套51的一侧设有密封圈7,避免了海绵套51上的脱模剂从下模具2的一侧溢流出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柱53上设有若干个进液孔54,若干个进液孔54沿着连接柱53的周向均匀分布。
3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柱53上设有若干个进液孔54,且连接柱53不是圆筒状,使得海绵套51上短时间内不会流入大量的脱模剂,便于缓慢的将海绵套51浸湿,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竖管55的后侧设有若干个横管52,且每个横管52的底部均设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海绵套51和进液孔54。
3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竖管55的后侧设有若干个横管52,且每个横管52的底部均设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海绵套51和进液孔54,使得涂抹组件5可同时对多个膜柱6进行涂抹脱模剂,提高了工作效率。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