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塑料托盘生产用的智能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76665发布日期:2023-03-29 15:3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托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塑料托盘生产用的智能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塑料托盘是一种与叉车、货架等物流设备配套使用的物流单元,可用来存放、装载、搬运货物,是现代化物流仓储中必不可少的物流设备之一。塑料托盘的出现是适应环保需要,使用塑料托盘代替木托盘可减少对森林的破坏,是适应物流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3.随着食品安全观念的不断强化,医药行业卫生性的高要求,塑料托盘以其防腐蚀、防潮湿、防锈蚀、抗虫蛀、不发霉等特点受到食品、医药行业的青睐。此外,塑料托盘的承载性能高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化工、轻纺、制造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4.现时,在吸塑机加工塑料托盘流程中,部分采用pe卷材连续供料模式,但大多供料架一次只能放置一个pe卷材,严重影响生产进度。此外,pe卷材供料架高度和位置调节繁琐,其连续性差,供料效率低,影响供料效果;转移pe卷材和调整的流程,劳动强度大,制约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塑料托盘生产用的智能上料装置,解决了pe卷材供料中存在供料效率低、连续性差、劳动强度高和流程繁琐等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适用于塑料托盘生产用的智能上料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存料部分、上料部分、卸料部分、防尘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
8.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基座、存料座和上料座。
9.所述基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一。
10.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设置两个长方形通孔一。
11.所述存料座和上料座设于基座上。
12.所述存料座包括支柱一和长方形载重板。
13.所述长方形载重板通过支柱一设置于基座上。
14.所述长方形载重板上设置条形通孔一。
15.所述上料座包括“c”形固定框和“n”形支柱。
16.所述“c”形固定框通过“n”形支柱设置于基座上。
17.所述“n”形支柱位于“c”形固定框的下方。
18.所述“c”形固定框位于两个长方形通孔一之间。
19.所述存料部分包括辅助存料机构、暂存机构和动力机构。
20.所述辅助存料机构包括长方形斜板一、“j”形滑轨和“l”形限位板。
21.所述长方形斜板一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基座上,且长方形斜板一的上端与长方形载
重板固连。
22.所述长方形斜板一的下端与“l”形限位板固连。
23.所述“l”形限位板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基座上。
24.所述“j”形滑轨设置于长方形斜板一上;且“j”形滑轨下端与“l”形限位板相适配。
25.所述暂存机构包括滑轨一、止回块机构一和止回块机构二。
26.所述滑轨一设置于长方形载重板上底面上;滑轨一位于两个条形通孔一之间。
27.所述止回块机构一包括楔形块、限位套管和固定板。
28.所述限位套管通过固定板设置于长方形载重板上;限位套管位于条形通孔一下方。
29.所述楔形块滑动连接于限位套管内;且楔形块与限位套管底端弹簧连接。
30.所述止回块机构二包括圆柱形限位管和推杆电机一。
31.所述推杆电机一通过安装架设置于长方形载重板下底面上。
32.所述圆柱形限位管设置于推杆电机一的活动端,且圆柱形限位管滑动连接于条形通孔一内。
33.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线性电机一、气缸一和“l”形推杆一。
34.所述线性电机一通过安装架设置于长方形载重板下底面上。
35.所述气缸一设置于线性电机一的动子上。
36.所述“l”形推杆一设置于气缸一的活动端上;“l”形推杆一滑动连接于条形通孔一内。
37.所述上料部分包括上料滑道机构、活动滑道机构和固定调节机构。
38.所述上料滑道机构包括长方形斜板二、滑轨二和“l”形支撑架。
39.所述长方形斜板二通过“l”形支撑架设置于基座上。
40.所述长方形斜板二上端与长方形载重板固连。
41.所述滑轨二设置于长方形斜板二上。
42.所述活动滑道机构包括“ㄑ”形支撑板、滑轨三和电动升降装置一。
43.所述电动升降装置一设置于基座上。
44.所述“ㄑ”形支撑板设置于电动升降装置一的活动端上;且“ㄑ”形支撑板与长方形斜板二相适配。
45.所述滑轨三设置于“ㄑ”形支撑板上,且与“ㄑ”形支撑板相适配。
46.所述活动滑道机构包括高度调机结构和水平调节结构。
47.所述高度调机结构包括电动升降装置二和承重载架。
48.所述电动升降装置二设置于基座内,且电动升降装置二活动端滑动连接于长方形通孔一内。
49.所述承重载架设置于电动升降装置二活动端上。
50.所述承重载架呈“u”形,由类梯形侧框和方形连接框构成。
51.所述类梯形侧框的斜边板设置滑轨四;类梯形侧框和方形连接框构之间固连,类梯形侧框的上底板左端略低于右端。
52.所述类梯形侧框的上底板设置滑槽。
53.所述水平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板、滑轨五、步进电机、蜗状盘、气缸二和滚动轴承。
54.所述调节板滑动连接于滑槽内。
55.所述气缸二设置于承重载架上;且气缸二的活动端与调节板之间通过“c”形连接架固连。
56.所述滑轨五设置于调节板上。
57.所述滚动轴承对称设置于调节板前侧面上;且滚动轴承上端高于滑轨五。
58.所述步进电机通过安装板设置于调节板前侧面上。
59.所述蜗状盘设置于步进电机的转轴上。
60.所述固定调节机构包括可调节伸缩杆、弹簧伸缩柱和柔性辊轴。
61.所述可调节伸缩杆设置于基座上。
62.所述弹簧伸缩柱设置于可调节伸缩杆的活动端上。
63.所述柔性辊轴设置于弹簧伸缩柱上。
64.所述卸料部分包括长方形斜板三、滑轨六、电动升降装置三、“u”形垫板和卸料板。
65.所述长方形斜板三设置于类梯形侧框上。
66.所述滑轨六设置于长方形斜板三上。
67.所述电动升降装置三设置于基座上,且位于长方形斜板三下方。
68.所述“u”形垫板设置于电动升降装置三的活动端上。
69.所述卸料板对称设置于基座上,且位于电动升降装置三的前后两侧。
70.所述卸料板上底面设置“c”形定位槽。
71.所述防尘部分包括防尘柱和柔性隔离帘。
72.所述防尘柱设置于基座上,防尘柱上端设置防尘板。
73.所述柔性隔离帘可拆卸连接于防尘柱上,且柔性隔离帘上设置软磁条。
74.所述气缸一与气缸二通过电磁阀、导气管固连于压缩机上;所述压缩机设置于基座内。
75.所述智能控制部分包括控制机构、反馈机构和预警机构。
76.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启动开关、上件开关、卸件开关、微处理器和暂停开关。
77.所述启动开关、上件开关、卸件开关和暂停开关设置于防尘柱上。
78.所述微处理器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内。
79.所述反馈机构包括距离传感器模块一、距离传感器模块二、距离传感器模块三、距离传感器模块四和光电计数传感器模块。
80.所述距离传感器模块一设置于圆柱形限位管内。
81.所述距离传感器模块二设置于“l”形推杆一上。
82.所述距离传感器模块三设置于承重载架上。
83.所述距离传感器模块四通过安装架设置于承重载架上,且正对滚动轴承。
84.所述光电计数传感器模块设置于类梯形侧框上。
85.所述预警机构包括可变色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
86.所述可变色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均设置于防尘柱上。
87.所述推杆电机一、线性电机一、电动升降装置一、电动升降装置二、步进电机、电动升降装置三、电磁阀、压缩机、启动开关、上件开关、卸件开关、暂停开关、距离传感器模块一、距离传感器模块二、距离传感器模块三、距离传感器模块四、光电计数传感器模块、可变
色发光二极管、蜂鸣器和微处理器之间电性连接。
88.进一步,增设“j”形限位杆于调节板上,且“j”形限位杆内径大于pe卷材的轴杆外径,防止pe卷材脱离。
89.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9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主体框架、存料部分、上料部分、卸料部分、防尘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的一体化设置,实现了pe卷材的无间断供料、位置的半自动调节和智能卸料,确保了供料的连续性,提高供料效率;优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劳动强度,显著减少调节时间,使得生产进度更加稳定,连续性差的问题得以明显改善,综合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91.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92.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93.图中:101. 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2. 长方形载重板、103. 条形通孔一、104.
ꢀ“
c”形固定框、201. 长方形斜板一、202.
ꢀ“
l”形限位板、203.
ꢀ“
j”形滑轨、204. 滑轨一、205. 楔形块、206. 限位套管、207. 圆柱形限位管、208. 推杆电机一、301. 线性电机一、302. 气缸一、303.
ꢀ“
l”形推杆一、401. 长方形斜板二、402. 滑轨二、403.
ꢀ“
ㄑ”形支撑板、404. 滑轨三、405. 电动升降装置一、501. 电动升降装置二、502. 承重载架、503. 调节板、504. 气缸二、505. 滚动轴承、506. 蜗状盘、601. 可调节伸缩杆、602. 弹簧伸缩柱、603. 柔性辊轴、701. 长方形斜板三、702. 电动升降装置三、703.
ꢀ“
u”形垫板、704. 卸料板、705.
ꢀ“
c”形定位槽、801. 防尘柱、802. 防尘板、901. pe卷材。
具体实施方式
94.实施例1,参照附图1-2,一种适用于塑料托盘生产用的智能上料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存料部分、上料部分、卸料部分、防尘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
95.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基座、存料座和上料座。
96.所述基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
97.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上设置两个长方形通孔一。
98.所述存料座和上料座设于基座上。
99.所述存料座包括支柱一和长方形载重板102。
100.所述长方形载重板102通过支柱一设置于基座上。
101.所述长方形载重板102上设置条形通孔一103。
102.所述上料座包括“c”形固定框104和“n”形支柱。
103.所述“c”形固定框104通过“n”形支柱设置于基座上。
104.所述“n”形支柱位于“c”形固定框104的下方。
105.所述“c”形固定框104位于两个长方形通孔一之间。
106.所述存料部分包括辅助存料机构、暂存机构和动力机构。
107.所述辅助存料机构包括长方形斜板一201、“j”形滑轨203和“l”形限位板202。
108.所述长方形斜板一201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基座上,且长方形斜板一201的上端与长方形载重板102固连。
109.所述长方形斜板一201的下端与“l”形限位板202固连。
110.所述“l”形限位板202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基座上。
111.所述“j”形滑轨203设置于长方形斜板一201上;且“j”形滑轨203下端与“l”形限位板202相适配。
112.所述暂存机构包括滑轨一204、止回块机构一和止回块机构二。
113.所述滑轨一204设置于长方形载重板102上底面上;滑轨一204位于两个条形通孔一103之间。
114.所述止回块机构一包括楔形块205、限位套管206和固定板。
115.所述限位套管206通过固定板设置于长方形载重板102上;限位套管206位于条形通孔一103下方。
116.所述楔形块205滑动连接于限位套管206内;且楔形块205与限位套管206底端弹簧连接。
117.所述止回块机构二包括圆柱形限位管207和推杆电机一208。
118.所述推杆电机一208通过安装架设置于长方形载重板102下底面上。
119.所述圆柱形限位管207设置于推杆电机一208的活动端,且圆柱形限位管207滑动连接于条形通孔一103内。
120.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线性电机一301、气缸一302和“l”形推杆一303。
121.所述线性电机一301通过安装架设置于长方形载重板102下底面上。
122.所述气缸一302设置于线性电机一301的动子上。
123.所述“l”形推杆一303设置于气缸一302的活动端上;“l”形推杆一303滑动连接于条形通孔一103内。
124.所述上料部分包括上料滑道机构、活动滑道机构和固定调节机构。
125.所述上料滑道机构包括长方形斜板二401、滑轨二402和“l”形支撑架。
126.所述长方形斜板二401通过“l”形支撑架设置于基座上。
127.所述长方形斜板二401上端与长方形载重板102固连。
128.所述滑轨二402设置于长方形斜板二401上。
129.所述活动滑道机构包括“ㄑ”形支撑板403、滑轨三404和电动升降装置一405。
130.所述电动升降装置一405设置于基座上。
131.所述“ㄑ”形支撑板403设置于电动升降装置一405的活动端上;且“ㄑ”形支撑板403与长方形斜板二401相适配。
132.所述滑轨三404设置于“ㄑ”形支撑板403上,且与“ㄑ”形支撑板403相适配。
133.所述活动滑道机构包括高度调机结构和水平调节结构。
134.所述高度调机结构包括电动升降装置二501和承重载架502。
135.所述电动升降装置二501设置于基座内,且电动升降装置二501活动端滑动连接于长方形通孔一内。
136.所述承重载架502设置于电动升降装置二501活动端上。
137.所述承重载架502呈“u”形,由类梯形侧框和方形连接框构成,类梯形侧框的上底板左端略低于右端。
138.所述类梯形侧框的斜边板设置滑轨四;类梯形侧框和方形连接框构之间固连。
139.所述类梯形侧框的上底板设置滑槽。
140.所述水平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板503、滑轨五、步进电机、蜗状盘506、气缸二504和滚动轴承505。
141.所述调节板503滑动连接于滑槽内。
142.所述气缸二504设置于承重载架502上;且气缸二504的活动端与调节板503之间通过“c”形连接架固连。
143.所述滑轨五设置于调节板503上。
144.所述滚动轴承505对称设置于调节板503前侧面上;且滚动轴承505上端略高于滑轨五。
145.所述步进电机通过安装板设置于调节板503前侧面上。
146.所述蜗状盘506设置于步进电机的转轴上。
147.所述固定调节机构包括可调节伸缩杆601、弹簧伸缩柱602和柔性辊轴603。
148.所述可调节伸缩杆601设置于基座上。
149.所述弹簧伸缩柱602设置于可调节伸缩杆601的活动端上。
150.所述柔性辊轴603设置于弹簧伸缩柱602上。
151.所述卸料部分包括长方形斜板三701、滑轨六、电动升降装置三702、“u”形垫板703和卸料板704。
152.所述长方形斜板三701设置于类梯形侧框上。
153.所述滑轨六设置于长方形斜板三701上。
154.所述电动升降装置三702设置于基座上,且位于长方形斜板三701下方。
155.所述“u”形垫板703设置于电动升降装置三702的活动端上。
156.所述卸料板704对称设置于基座上,且位于电动升降装置三702的前后两侧。
157.所述卸料板704上底面设置“c”形定位槽705。
158.所述防尘部分包括防尘柱801和柔性隔离帘。
159.所述防尘柱801设置于基座上,防尘柱801上端设置防尘板802。
160.所述柔性隔离帘可拆卸连接于防尘柱801上,且柔性隔离帘上设置软磁条。
161.所述气缸一302和气缸二504通过电磁阀、导气管固连于压缩机上;所述压缩机设置于基座内。
162.所述智能控制部分包括控制机构、反馈机构和预警机构。
163.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启动开关、上件开关、卸件开关、微处理器和暂停开关。
164.所述启动开关、上件开关、卸件开关和暂停开关设置于防尘柱801上。
165.所述微处理器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内。
166.所述反馈机构包括距离传感器模块一、距离传感器模块二、距离传感器模块三、距离传感器模块四和光电计数传感器模块。
167.所述距离传感器模块一设置于圆柱形限位管207内。
168.所述距离传感器模块二设置于“l”形推杆一303上。
169.所述距离传感器模块三设置于承重载架502上。
170.所述距离传感器模块四通过安装架设置于承重载架502上,且正对滚动轴承505。
171.所述光电计数传感器模块设置于类梯形侧框上。
172.所述预警机构包括可变色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
173.所述可变色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均设置于防尘柱801上。
174.所述推杆电机一208、线性电机一301、电动升降装置一405、电动升降装置二501、步进电机、电动升降装置三702、电磁阀、压缩机、启动开关、上件开关、卸件开关、暂停开关、距离传感器模块一、距离传感器模块二、距离传感器模块三、距离传感器模块四、光电计数传感器模块、可变色发光二极管、蜂鸣器和微处理器之间电性连接。
175.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176.第一步,预设置:
177.将pe卷材901放置到“l”形限位板202上,通过“j”形滑轨203将pe卷材901运至滑轨一204上。pe卷材901的轴杆滑过止回块机构一的楔形块205后,楔形块205复位,起到止回的作用。如此往复,将pe卷材901存储至暂存机构上。
178.根据pe卷材901的规格,调整可调节伸缩杆601的高度。将中装框(卸载pe卷材901的轴杆用)放置到卸料板704的“c”形定位槽705内。
179.对本实用新型装置供电,调整相应参数,点按启动开关,进行调试。
180.第二步,上料:
181.点按上件开关,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线性电机一301、压缩机、电磁阀、推杆电机一208和压缩机。
182.所述推杆电机一208带动圆柱形限位管207下移,止回块机构二临时关闭。
183.线性电机一301带动“l”形推杆一303左移,“l”形推杆一303移动过左侧的第一个pe卷材901的轴杆后,暂停。压缩机通过电磁阀控制气缸一302启动,推动“l”形推杆一303上移。线性电机一301延时带动“l”形推杆一303右移,“l”形推杆一303推动pe卷材901有序右移。pe卷材901离开圆柱形限位管207时,距离传感器模块一输出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控制推杆电机一208驱动圆柱形限位管207复位。
184.pe卷材901依次进入长方形斜板二401、“ㄑ”形支撑板403和滑轨五。
185.pe卷材901的轴杆最终进入两个滚动轴承505之间。
186.距离传感器模块三将采集到的信号输出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气缸二504调整pe卷材901的位置;并通过电动升降装置二501,调整pe卷材901的高度,使其与可调节伸缩杆601上的柔性辊轴603相适配。之后,pe卷材901一端穿过柔性辊轴603放入吸塑机的进料口。
187.第三步:卸载,
188.当pe卷材901快耗尽时,距离传感器模块三和距离传感器模块四将采集到信号输出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可变色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可变色发光二极管显示红色并闪烁,蜂鸣器间歇短鸣。
189.操作人员点按卸件开关,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压缩机、电动升降装置一405和步进电机。
190.压缩机控制气缸二504,使气缸二504活动端复位。
191.电动升降装置一405带动“ㄑ”形支撑板403下移(至长方形斜板三701下方),步进电机带动蜗状盘506旋转,pe卷材901的轴杆推出滚动轴承505,pe卷材901的轴杆顺着类梯形侧框滚入中装框内。
192.光电计数传感器模块记录到预设数目时,微处理器通过电动升降装置三702控制“u”形垫板703下移。
193.第四步,预警:
194.点按卸件开关10秒后,光电计数传感器模块仍未检测到pe卷材901的轴杆经过,则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可变色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可变色发光二极管显示红色,蜂鸣器长鸣,提醒操作人员检查pe卷材901的轴杆位置,手动辅助卸件,或调整程序。
195.点按上件开关20秒后,若pe卷材901的轴杆未到达滚动轴承505的区域(通过距离传感器模块三和距离传感器模块四感知判断),则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可变色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可变色发光二极管显示红色,蜂鸣器长鸣,提醒操作人员检查pe卷材901的位置,手动辅助上件,或调整程序。
196.当按上件开关后,线性电机一301带动“l”形推杆一303左移至最大行程,距离传感器模块二未检测到pe卷材901,则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可变色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可变色发光二极管显示红色,蜂鸣器短鸣,提醒操作人员补充pe卷材901。
197.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设“j”形限位杆于调节板503上,且“j”形限位杆内径大于pe卷材901的轴杆外径,防止pe卷材901脱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