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半连体移动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64763发布日期:2023-01-25 03:23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机半连体移动模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加工工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机半连体移动模板。


背景技术:

2.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内的移动模板则是注塑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作用是用于挤压模具外,对其最重要的要求是必须提供足够的强度,在注塑机高压锁模时,注塑产品在承受高压锁模压力的情况下,变形量不得大于所安装的模具的要求值,否则不但会影响注塑产品的尺寸精度,还会造成注塑产品超重,造成材料的浪费。
3.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机所用的移动定模板都是采用分体式结构的,其存在的不足是:重量大,耗材多,成本高,铸造困难。同时,传统移动模板设计不够紧凑,过于笨重。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机半连体移动模板。本实用新型。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注塑机半连体移动模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四角均开设有导柱孔,所述本体的后侧面为平面并用于安装模具,所述本体的前侧面上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铰接组件,所述铰接组件用于与顶出机构的两侧相铰接,两组所述铰接组件之间向下凹陷并在所述本体的前侧面中部形成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用于安装所述顶出机构,且两组所述铰接组件和所述安装面组合形成的横截面呈u字型。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组所述铰接组件对称布置,且每组所述铰接组件均包括多个间隔排列布置的连接筋板以及设于所述连接筋板上的铰接孔,所述连接筋板与所述安装面之间形成斜面。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组所述铰接组件位于最边侧的两个所述连接筋板之间沿所述斜面及所述安装面的侧边相连接并形成挡边。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铰接孔凸出所述本体前侧面的高度大于所述导柱孔的高度。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铰接组件位于左右两侧的所述导柱孔之间。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上下侧面以及所述本体的前侧面上相对所述铰接组件的两侧均设有掏空位。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本体上的转角处均为圆滑过度。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便于安装,通过铰接组件和安装面形成u型的受力面,当顶出机构启动时,能使移动模板对模具的压力更均匀受力,提高产品重复注塑的精度,从而
提高生产效率。
14.2、铰接组件具体是将与顶出机构铰接的铰接孔由连接筋板连接在本体的前侧面上,从而使两侧的铰接孔和安装面之间形成上述的u型结构,而连接筋板内侧具体为斜面,进而能进一步便于顶出机构在安装面上对位安装。而挡边设置的高度则略微凸出于安装面,配合上述斜面,能更好地对顶出机构在安装面上定位安装,且这样形成的安装面能近似为一正方形,中部开孔更易于顶出机构的对准。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机半连体移动模板的结构示意图1;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机半连体移动模板的结构示意图2;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机半连体移动模板的侧面剖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顶出机构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2-导柱孔,3-铰接组件,4-安装面,5-顶出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0.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22.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机半连体移动模板,包括本体1,本体1的四角均开设有导柱孔2,本体1的后侧面为平面并用于安装模具,本体1的前侧面上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铰接组件3,铰接组件3用于与顶出机构5的两侧相铰接,两组铰接组件3之间向下凹陷并在本体1的前侧面中部形成有安装面4,安装面4用于安装顶出机构5,且两组铰接组件3和安装面4组合形成的横截面呈u字型。顶出机构5实际是现有技术中的驱动气缸等组件,用于依靠导柱来驱动注塑机移动模板的运动,而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便于安装,通过铰接组件3和安装面4形成u型的受力面,当顶出机构5启动时,能使移动模板对模具的压力更均匀受力,提高产品重复注塑的精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对移动模板的改进设计,使移动模板整体除了由四角的导柱孔2中穿插导柱来保证移动方向和稳定运行外,还对顶出机构5留有安装面4,再配合铰接组件3与顶出机构5的两侧连接,形成类似u型的受力面,这样当顶出机构施加压力而使本移动模板前后移动时,铰接组件3处以及中部的安装面4位置共同施力顶出,本移动模板的后侧平面就更能稳定地平行压住模具,不易产生某个点受力过大而导致移动模板倾斜等情况,那么产品重复注塑成型时精度就能提高,大大减少了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23.进一步地,两组铰接组件3对称布置,且每组铰接组件3均包括多个间隔排列布置
的连接筋板以及设于连接筋板上的铰接孔,连接筋板与安装面4之间形成斜面。铰接组件3具体是将与顶出机构5铰接的铰接孔由连接筋板连接在本体1的前侧面上,从而使两侧的铰接孔和安装面4之间形成上述的u型结构,而连接筋板内侧具体为斜面,进而能进一步便于顶出机构5在安装面4上对位安装。而两组铰接组件3位于最边侧的两个连接筋板之间沿斜面及安装面4的侧边相连接并形成挡边。挡边的高度略微凸出于安装面4,配合上述斜面,能更好地对顶出机构5在安装面4上定位安装,且这样形成的安装面4能近似为一正方形,中部开孔更易于顶出机构5的对准。
24.此外,铰接孔凸出本体1前侧面的高度大于导柱孔2的高度,以便于铰接孔与顶出机构5两侧安装时能够穿插和固定旋转轴。而铰接组件3位于左右两侧的导柱孔2之间,让导柱孔2中穿插的导柱围绕在安装面4上的气缸等组件,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另外,本体1的上下侧面以及本体1的前侧面上相对铰接组件3的两侧均设有掏空位。掏空位的设置有效减轻本体1的重量,但需要保证移动模板本身的强度足够,可在掏空位之间留部分加强筋等。整个本体1则是一体成型的结构,本体1上的转角处均为圆滑过度,防止安装时划伤手,以及减少安装时的碰撞磨损。
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26.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