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直流钳形表钳头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43460发布日期:2023-03-04 03:0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直流钳形表钳头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直流钳形表钳头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2.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
3.现有的,如中国专利号:cn 205044071 u中公开了一种钳柄注塑模结构,它包括动模座板,在动模座板中心设有定位孔,模套插入所述定位孔中,在模套内设有倒锥形的空腔,在模套的空腔内安装有左、右凹模滑块,在左、右凹模滑块之间形成定模型腔;在左、右凹模滑块底部分别安装有推板;在模套两侧的动模座板上分别安装有左、右拉簧柱,在拉簧柱上分别套有拉簧;在所述定模型腔内安装有定模芯,在定模芯的上端安装有动模板,在动模板的上端固定有定模座板。本实用新型的钳柄注塑模结构成型产品精度较高,不易造成产品断裂,而且操作简便,提高了模具的自动化程度,维护成本也较低。
4.但是上述专利中,虽然操作简单,并且提高了自动化的程度,维修成本也较低,但是在注模完成之后,依旧是依靠自身冷却凝固,随之成型,在此过程中依靠环境制冷的情况下,不仅使冷却时间过长,降低了工作效率,不利于企业后期批量化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专利中的注塑设备在使用时,由于只能依靠环境其冷却凝固成型,不仅会使注塑时间过长,也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交直流钳形表钳头注塑模具。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直流钳形表钳头注塑模具,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孔洞,所述第一孔洞的内表壁之间固定插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表壁之间活动插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顶部固定套设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模座基座,所述模座基座的顶部固定插设有四个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之间固定套设有冷却板,所述模座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底部中心处与冷却板的制冷端相接触。
7.优选的,所述下模座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注塑槽口,所述下模座的顶部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下模座的外表壁开设有两组散热孔。
8.优选的,所述下模座的顶部开设有四个连接孔,四个所述连接孔的内表壁之间活动插设有承接杆,四个所述承接杆的顶部之间固定套设有上模座。
9.优选的,所述上模座的底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注塑块,且注塑槽口的内表壁之间活动嵌设有注塑块,所述上模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块,且两个限位槽的内表壁之间均活动嵌设有限位块。
10.优选的,所述上模座的顶部开设有注塑口,所述注塑口的外表壁之间活动嵌设有支撑顶板,且上模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顶板。
11.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电动伸缩杆,四个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套设有支撑顶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模座基座、支撑杆、冷却板、下模座、散热孔的作用下,当原料注塑到注塑槽口内部的型腔,通过在其两侧的散热孔,能够更快地将内部产生的热气流输送出去,并且形成对注塑产品的降温处理,并且其底部的冷却板通过自身的冷却性,并且与下模座的底部相接触,能够将冷气流通过下模座传递到型腔内部,并且形成第二次对注塑产品的降温处理,并且通过两层降温处理,能够加快型腔内部的产品凝固冷却,提高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1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支撑底板、第一孔洞、轴承、驱动杆、转动盘、模座基座、支撑顶板、电动伸缩杆的作用下,通过电动伸缩杆撑起支撑顶板,致使下模座通过驱动杆在轴承的内表壁之间进行自转,能够对其进行横向的位置调整,以及后期脱模之后的复位处理,从而实现设备自动化程度,致使工人在操作时更加省力、简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交直流钳形表钳头注塑模具中的主视结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交直流钳形表钳头注塑模具中的部分结构拆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交直流钳形表钳头注塑模具中的支撑底板结构拆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交直流钳形表钳头注塑模具中的下模座结构拆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交直流钳形表钳头注塑模具中的正视结构平面图。
20.图例说明:1、支撑底板;2、第一孔洞;3、轴承;4、驱动杆;5、转动盘;6、模座基座;7、支撑杆;8、冷却板;9、下模座;10、注塑槽口;11、限位槽;12、散热孔;13、连接孔;14、承接杆;15、上模座;16、注塑块;17、限位块;18、注塑口;19、支撑顶板;20、电动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3.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直流钳形表钳头注塑模具,包括支撑底板1,支撑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孔洞2,第一孔洞2的内表壁之间固定插设有轴承3,轴承3的内表壁之间活动插设有驱动杆4,驱动杆4的顶部固定套设有转动盘5,转动盘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模座基座6,模座基座6的顶部固定插设有四个支撑杆7,四个支撑杆7的顶部之间固定套设有冷却板8,模座基座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模座9,下模座9的底部中心处
与冷却板8的制冷端相接触,首先通过将驱动杆4在轴承3的内表壁之间实现自转,能够对下模座9进行横向的位置调整,方便冷却之后,对冷却成型的产品实施脱模处理,并且在此期间,底部的冷却板8与下模座9底部相接触,通过自身的制冷性,加快型腔内部的产品凝固冷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4.下模座9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注塑槽口10,下模座9的顶部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1,下模座9的外表壁开设有两组散热孔12,下模座9的两侧开设的两组散热孔12,能够加快型腔内部产品的降温处理。
25.下模座9的顶部开设有四个连接孔13,四个连接孔13的内表壁之间活动插设有承接杆14,四个承接杆14的顶部之间固定套设有上模座15,四个承接杆14分别与连接孔13相对应,能够保持两者之间对应,从而为后期的注塑提供前期准备。
26.上模座15的底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注塑块16,且注塑槽口10的内表壁之间活动嵌设有注塑块16,上模座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块17,且两个限位槽11的内表壁之间均活动嵌设有限位块17,两个限位块17分别嵌设在限位槽11的内表壁之间,对其能够进行限位处理的作用,并且减少下模座9与上模座15之间偏差的距离,从而增加注塑的准确性。
27.上模座15的顶部开设有注塑口18,注塑口18的外表壁之间活动嵌设有支撑顶板19,且上模座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顶板19,通过注塑口18经过上模座15内部的输送,进入到注塑块16与注塑槽口10之间的型腔内部,随之后期通过冷却作用使之成型。
28.支撑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电动伸缩杆20,四个电动伸缩杆20的输出端固定套设有支撑顶板19,通过电动伸缩杆20自身的伸缩性,推动顶部的支撑顶板19以及上模座15向上移动,从而方便对底部的下模座9进行位置横向转变。
29.工作原理:首先通过电动伸缩杆20自身的伸缩性,将上模座15与下模座9相嵌合住,并且同时两个限位块17分别嵌设在限位槽11的内表壁之间,能够进行限位处理的作用,并且减少下模座9与上模座15之间偏差的距离,从而增加注塑的准确性,将外部的注塑设备对准注塑口18,从而将原料持续输送进去,热原料通过上模座15内部的输送,从而最终到达注塑块16与注塑槽口10之间的型腔处,此时停止加入原料,此时下模座9的两侧开设的两组散热孔12,能够加快下模座9内部热气流之间的流通,从而对其进行散热处理,同时冷却板8产生的冷气,能够将冷气流通过下模座9传递到型腔内部,并且形成第二次对注塑产品的降温处理,通过两层降温处理,能够加快型腔内部的产品凝固冷却,提高了工作效率的问题,当产品冷却成型之后,通过四个电动伸缩杆20将支撑顶板19以及上模座15向上移动,致使产品与注塑块16相脱离,并且嵌设在注塑槽口10的内部,人工转动下模座9,致使驱动杆4在轴承3的内表壁之间实现自转,能够对其进行横向的位置调整,方便对注塑槽口10内部的产品实施脱模以及脱模之后的复位处理,实现设备的自动化运转,减少人工对其进行的操作,使产品生产更加省力、便捷。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