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舵杆浇注环氧树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51727发布日期:2023-03-22 10:4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舵杆浇注环氧树脂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舵杆环氧树脂浇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舵杆浇注环氧树脂装置。


背景技术:

2.环氧树脂浇注主要是用于轴类零件防腐,传统环氧树脂浇注施工采用机床加持旋转,手工涂抹缠绕方法,其占用车床时间长,浇注对固化时间要求较严格,时常导致出现环氧树脂浇筑质量不稳定,树脂浪费量大,不仅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浇注效率低下;现有技术的环氧树脂浇注托架固定不变,不能灵活适应各种舵杆的浇注需求。为了节省时间,加快树脂固化,设计一种舵杆浇注环氧树脂装置来保证树脂浇注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舵杆浇注环氧树脂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舵杆浇注环氧树脂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托轮机构,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托轮机构,所述第一托轮机构与第二托轮机构上分别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内圈均布设置有多个夹紧组件,两个所述滚轮之间设置有舵杆,所述第一底座通过地脚螺栓固定,所述第二底座底部设置有重轨导向;所述第一托轮机构包括前后设置的托轮组件a、托轮组件b,所述托轮组件a包括主动传动轴,所述主动传动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输出轴连接,所述主动传动轴中部设置有托轮a,所述主动传动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第一底座上,所述轴承外端面设置有压盖,所述托轮a一侧主动传动轴上设置有衬套,所述托轮组件b与托轮组件a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托轮机构与第一托轮机构结构相同,相对设置。
5.优选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外圈设置有梯形螺纹套,所述螺杆底部设置有螺纹压块,调节螺钉穿过螺纹压块与螺杆连接。
6.优选的:所述螺纹压块内侧设置有定位槽或凸台。
7.优选的:所述梯形螺纹套外圈设置有环形槽,所述梯形螺纹套与滚轮通过调节螺钉连接。
8.优选的:所述托轮a外圆表面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凹槽。
9.优选的:所述轴承设置为圆锥滚子轴承。
10.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彻底解决了环氧树脂浇注占用车床时间长、质量不稳定、树脂浪费量大等问题,提高了环氧树脂浇注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浇注效率,同时也可用于其他需低速稳定旋转工件,安全且覆盖范围大。
12.2、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采用重轨导向,可灵活适应各种舵杆或其他工件的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中a向视图;
15.图3为图1中b向视图;
16.图4为图1中ⅰ处放大图;
17.图5为图1中ⅱ处放大图;
18.在图中:1.第一底座,2.地脚螺栓,3.减速机,4.联轴器,5.托轮组件a,51.托轮a,52.衬套,53.轴承,54.主动传动轴,6.夹紧组件,61.螺杆,62.螺纹压块,621.定位槽,63.调节螺钉,64.梯形螺纹套,7.滚轮,8.舵杆,9.第二底座,10.重轨导向,11.托轮组件b。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参照附图,一种舵杆浇注环氧树脂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托轮机构,所述第二底座9上设置有第二托轮机构,所述第一托轮机构与第二托轮机构上分别设置有滚轮7,所述滚轮7内圈均布设置有多个夹紧组件6,两个所述滚轮7之间设置有舵杆8,所述第一底座1通过地脚螺栓2固定,所述第二底座9底部设置有重轨导向10;所述第一托轮机构包括前后设置的托轮组件a5、托轮组件b11,所述托轮组件a5包括主动传动轴54,所述主动传动轴54通过联轴器4与减速机3输出轴连接,所述主动传动轴54中部设置有托轮a51,所述主动传动轴54两端分别通过轴承53设置在第一底座1上,所述轴承53外端面设置有压盖,所述托轮a51一侧主动传动轴54上设置有衬套52,所述托轮组件b11与托轮组件a5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托轮机构与第一托轮机构结构相同,相对设置。
21.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夹紧组件6包括螺杆61,所述螺杆61外圈设置有梯形螺纹套64,所述螺杆61底部设置有螺纹压块62,调节螺钉63穿过螺纹压块62与螺杆61连接。
22.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螺纹压块62内侧设置有定位槽621或凸台。
23.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梯形螺纹套64外圈设置有环形槽,所述梯形螺纹套64与滚轮7通过调节螺钉连接。
24.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托轮a51外圆表面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凹槽。
25.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轴承53设置为圆锥滚子轴承。
26.设计验证:(按舵杆最大80t,偏重3/5)
27.①
托轮轴承受力分析:
28.按照3/5偏重计算托轮承载f2=27.71t,托轮有两个轴承,单个轴承承载:f=f2/2=27.71/2=13.86t;
29.fa>f
×
k为符合要求;
30.k—轴承安全系数;fa—轴承静载;f—轴承承载;
31.选用圆锥滚子轴承32314,fa=29.8t。
32.②
联轴器扭矩校核:
33.a.主轴最大扭矩:
34.m1=nk(1+r1/r2)=80
×
9.8
×
0.5
×
(1+400/1005)=392.4n
·m35.(减速机额定输出扭矩392.4n
·
m)
36.b.电机输出轴扭矩(选用bw2235减速机,传动比为35,减速机效率0.95)
37.mm= m1/i
·
η3=392.4/35
×
0.95=10.65n
·m38.c.电机输出扭矩校核(选用yb160l-4-h电机)
39.电机的额定输出扭矩为t=9550
×
p/n=9550
×
1.5/1450=98.8n.m
40.因此电机输出扭矩合格。
41.③
托轮轴抗弯强度计算:
42.a.托轮轴弯矩:
43.mmax=pl/4=27.71
×
9.8
×
360/4 =24440.2n.m
44.b.托轮轴截面模数
45.wy=πd3/32=3.14
×
803/32=50240mm346.σ
a = mmax/wy=24440.2/50240x1000=486.5mp
47.托轮轴选用材料40crnimo,屈服强度σs=835mp,托轮轴满足要求。
48.c.托轮轮压校核
49.线接触轮压pc<k1dlc1c2=3.8
×
400
×
240
×
1.09
×
1.25=497040n
50.托轮轮压满足要求。
51.④
螺杆强度计算
52.螺杆梯形螺纹按7牙计算受力
53.σ=n/a=40
×
9.8
×
1000/(7
×8×
3.14
×
71)=31.4mp
54.45号钢热处理[σ]=360mp
[0055]
0.58[σ]/2=104.4>σ,螺杆强度满足要求。
[0056]
具体实施时,动力系统采用摆线针轮减速机3带动托轮机构转动,采用变频调速,速度在5-20r/min调整,托轮直径ф400,中心夹角60
°
,这样既保证了工件在转动时的稳定性,托轮又有较好的受力和较小的驱动力矩。舵杆两端分别通过夹紧组件6固定在滚轮7内,夹紧组件6采用螺纹调整垫块,垫块之间均有定位槽或凸台,保证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出现滑动,夹具装夹点为轴两端非重要接触面(相对),轴向移动由托轮轮沿定位。两个滚轮7分别放置在第一托轮机构和第二托轮机构上,通过滚轮和两个托轮之间的静摩擦带动转动,拟定工件转速r=0-40r/min,旋转时间为连续72小时不间断。另考虑半自动化图挂,即增加平移小车,小车上安放树脂配料和布带转送装置,小车采用变频调速,和托轮系统进行联动控制,保证托轮每转一圈,缠送布带走半个布宽(可以调整)。本实用新型针对舵杆浇筑环氧树脂的困境,彻底解决了其占用车床时间长、质量不稳定、树脂浪费量大等问题,同时也可用于其他需低速稳定旋转工件,安全且覆盖范围大。
[0057]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举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项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