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监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88744发布日期:2024-02-20 21:4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模具监视装置的制作方法

该申请的发明涉及一种在用于成形各种物品的成形装置中监视模具的模具监视装置。


背景技术:

1、以往,为了成形各种物品,使用具备模具的成形装置。在例如作为成形装置中的一种的注塑成形机中,对热塑性树脂进行加热而使之软化,在将其填充到模具内之后通过进行冷却来成形所希望的形状的物品。作为模具,使用一个或者由多个模具构成的一套模具。例如,使用由固定模具和可动模具构成的一对模具。以下,将像这样向模具内填充材料并进行的成形处理称为成形周期。

2、在这样的成形装置中,模具的监视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必要的。因此,使用模具监视装置。模具监视装置具有对模具的内侧进行拍摄的相机和对相机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来判断成形状况的正常异常的判断部。相机设于对可动模具的内侧进行拍摄的位置的情况较多。

3、之所以利用相机进行模具的监视,大体上有两个理由。一个理由是为了在成形后以物品被保持于模具的状态进行成形状况的监视。该监视被称为一次监视。在一次监视中,检查模具上的物品的形状,判断其是否成形正确。假如判断为物品上存在缺口等,形状不正确,则在一次监视中为异常的结果,从模具监视装置输出一次监视异常。

4、模具监视装置的输出被输入到成形装置的主控制部,若输出了一次监视异常,则主控制部进行使成形装置的动作停止的控制。并且,作业员调查未正确成形的原因。

5、模具监视的另一个目的主要是为了进行下一次成形,是用于确认是否在成形后打开模具并切实地取出了物品的监视。该监视被称为二次监视。在二次监视中,从模具的内表面的图像判断物品是否未被正确取出而残留其中,或者材料是否部分地残留。若是物品未被释放出,或者材料部分地残留,则输出二次监视异常,并同样进行用于使成形装置的动作停止的控制。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584472号公报

9、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67987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在上述以往的模具监视装置中,一次监视、二次监视通过各个定时下的静态图像来进行。然而,在仅利用静态图像进行的监视中,会产生不能充分监视,或者不能充分掌握产生异常时的状况的问题。因而,考虑利用动态图像进行监视。

3、然而,在利用动态图像进行监视的情况下,从相机发送的数据大小庞大,因此若不就动态图像拍摄适当设定定时,监视、异常发生的分析反而会变得困难。本技术的发明就是将这一点作为解决课题,目的是在进行动态图像拍摄的模具监视中适当设定拍摄的定时,从而使数据量不会变得过大,并且做到能够充分进行异常发生的解析。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该说明书中公开的模具监视装置是在以至少一个为可动模具的一套模具被闭合的状态在模具内成形出物品之后打开模具并取出物品的成形装置中,对在成形后打开的模具的内侧进行监视的模具监视装置,具备:相机,朝向打开的模具的内侧并且能够拍摄动态图像;控制部,控制所述相机对动态图像的开始拍摄及停止拍摄;以及判断部,按照所述相机或者其它相机所拍摄的模具的内侧的图像判断成形状态的正常异常。

6、在该模具监视装置中设有动态图像拍摄跨度设定部,该动态图像拍摄跨度设定部设定一次成形中的所述相机开始拍摄动态图像的定时和结束拍摄动态图像的定时,控制部按照动态图像拍摄跨度设定部中的设定对所述相机的开始拍摄和结束拍摄进行控制。

7、并且,动态图像拍摄跨度设定部中的设定是以一时间段进行设定的,该时间段以判断部对成形状态的正常异常进行判断的定时为基准。

8、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该模具监视装置可以具有如下结构:判断部对成形状态的正常异常进行判断的定时是打开模具之后且进行物品的取出动作之前的一次监视的定时,动态图像拍摄跨度设定部中的开始拍摄的定时是比一次监视的定时靠前并且是开始打开所述模具的动作的定时或者比其靠前。

9、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该模具监视装置可以具有如下结构:判断部对成形状态的正常异常进行判断的定时是在物品的取出动作之后进行的二次监视的定时,动态图像拍摄跨度设定部中的开始拍摄的定时是开始物品的取出动作的定时或者比其靠前,结束拍摄的定时是二次监视的定时或者比其靠后的定时。

10、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该模具监视装置可以具有如下结构:就结束拍摄的定时而言,在二次监视中判断为正常的情况下被设定为在作出该判断的时间点结束拍摄,并且在判断为异常的情况下被设定为使拍摄延长规定的时间段。

11、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该模具监视装置可以具有如下结构:判断部当在物品的取出动作后的最初的二次监视的定时下判断为异常之后再次进行二次监视,就动态图像拍摄跨度设定部中的结束拍摄的定时而言,在第二次以后的二次监视中判断为正常的情况下被设定为在该时间点结束拍摄,并且在判断为异常的情况下被设定为使拍摄延长规定的时间段。

12、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该模具监视装置可以具有如下结构:相机对作为可动模具的模具的内侧进行拍摄,且被设置为使打开模具之际的该可动模具的移动中的开始移动的位置和结束移动的位置双方进入拍摄区域。

13、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该模具监视装置可以具有如下结构:设置多个相机以便能够同时拍摄模具的内侧的多个部位,动态图像拍摄跨度设定部中的开始拍摄的定时和结束拍摄的定时在各相机中被设定为共同的定时。

14、发明效果

15、如以下说明,根据所公开的发明的模具监视装置,由于对被进行监视的模具拍摄动态图像并存储于存储部,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的解析。此时,动态图像在一次的成形中成为一个动态图像文件,因此存储部中的文件管理较为容易。另外,不是使相机始终持续运转,而是以将监视模具的定时作为基准的跨度(开始和结束)拍摄动态图像,因此动态图像的数据量不会无益地变得过大,并且能够灵活使用动态图像充分进行发生异常时的解析。

16、另外,根据开始拍摄的定时为比一次监视的定时靠前的开始打开模具的动作的定时或者比其靠前这一结构,有益于在一次监视中判断为异常的情况下解析模具的打开动作与该异常是如何关联的。

17、另外,根据开始拍摄的定时是开始物品的取出动作的定时或者比其靠前,结束拍摄的定时是二次监视的定时或者比其靠后的定时这一结构,有益于在二次监视中判断为异常的情况下解析取出动作与该异常是如何关联的。

18、另外,根据在二次监视中判断为正常的情况下被设定为在作出该判断的时间点结束拍摄并且在判断为异常的情况下被设定为使拍摄延长规定的时间段这一结构,动态图像的数据量不会变得过大,并且能够更充分地进行在二次监视中为异常的情况下的解析。

19、另外,当在物品的取出动作后的最初的二次监视的定时下判断为异常之后再次进行二次监视,在第二次以后的二次监视中判断为异常的情况下使拍摄进一步延长,在该结构中,能够在微小的不良状况的情况下不输出二次监视异常,并且能够更充分地进行在第二次以后的二次监视中也为异常的情况下的解析。

20、另外,若相机被设置为使打开模具时的该可动模具的移动中的开始移动的位置和结束移动的位置双方进入拍摄区域,则可动模具的移动的动作全部落入动态图像中,因此在对于异常解析其与模具的打开动作之间的关联时特别优选。

21、另外,在设有多个相机且动态图像拍摄跨度设定部中的开始拍摄的定时和结束拍摄的定时在各相机中被设定为共同的定时的结构中,能够对于大型的模具在获得上述各效果的同时适当地进行监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