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抽芯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07098发布日期:2023-12-16 15:2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抽芯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侧抽芯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的制造业也在不断发展,注塑成型作为通过将通过加热而熔化的待注塑成型的材料注射到注塑模具中,使注塑成型制品成型的工艺,对制造业有着重要作用。

2、现有技术中存在了一种侧抽芯注塑模具,其包括定模和动模,动模位于定模的下侧,动模上设置有抽芯滑块,抽芯滑块与动模的顶壁滑动连接。定模上设置有斜向导销,斜向导销固定安装于定模的侧壁上,斜向导销的底端远离定模中心的一侧倾斜设置,并延伸出定模的下侧。抽芯滑块的顶壁上贯穿开设有供斜向导销插设的插设槽。使用时,动模向下位移,抽芯滑块在斜向导销的作用下,向远离动模中心的方向滑移,从而实现侧抽芯。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斜向导销固定安装于定模上,且抽芯滑块的滑移距离取决于斜向导销的长度以及倾斜角度,这就使得抽芯滑块的滑移距离固定,进而限制了侧抽芯注塑模具的适用范围,降低了侧抽芯注塑模具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侧抽芯注塑模具的适用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侧抽芯注塑模具。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侧抽芯注塑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侧抽芯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动模上设置有抽芯滑块,所述抽芯滑块与动模滑动连接,所述定模上还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拉出架、滑移架与联动组件,所述拉出架与抽芯滑块连接,所述滑移架与拉出架滑动连接,所述拉出架上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滑移架相对于拉出架的滑移量,所述定模通过联动组件驱动滑移架滑移。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调节组件的设置,使得当动模发生位移时,联动组件带动滑移架相对于拉出架发生滑移,当滑移架滑移至拉出架的一端时,滑移架与拉出架相抵,从而带动拉出架滑移,进而带动抽芯滑块滑移,调节组件的存在,使得相关人员能够通过调节组件调节滑移架相对于拉出架的滑移量,从而调节滑移架带动拉出架一并滑移的滑移量,进而调节拉出架的滑移量,实现对抽芯滑块滑移量的调节,从而提高了侧抽芯注塑模具的适用范围,提高了侧抽芯注塑模具的通用性。

5、作为优选,所述动模上还设置有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包括连接架、锁止块与弹性件,所述连接架与带动架远离抽芯滑块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架靠近抽芯滑块的一端嵌设于动模的侧壁内,所述锁止块位于动模内,并与所述动模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用于供锁止块插设于连接架上。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锁止组件的设置,使得锁止块能够对连接架进行锁止,从而实现对带动架的锁止,进而实现对抽芯滑块的锁止,从而降低在定模与动模合模后,抽芯滑块发生意外滑移的几率,从而降低了由于抽芯滑块在注塑时发生意外滑移,而导致注塑质量降低的几率,有效保证了注塑的顺利进行。

7、作为优选,所述动模上还设置有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包括拉动绳、解锁组件与带动绳,所述拉动绳的一端与锁止块沿自身滑移方向并远离连接架的一端连接,所述带动绳的一端与动模连接,所述带动绳通过解锁组件带动拉动绳拉动锁止块。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解锁机构的设置,使得当动模相对于定模发生滑移时,带动绳通过解锁组件带动拉动绳拉动,从而拉动锁止块向远离连接架的方向滑移,当锁止块滑移至脱离连接架时,锁止块解除对连接架的锁止,解锁机构的存在,使得在动模滑移的过程中,带动绳能够通过解锁组件带动拉动绳拉动锁止块,实现对连接架的解锁,从而保证了抽芯滑块的顺利拉出。

9、作为优选,所述解锁组件包括驱动筒、联动筒、带动件与脱出件,所述驱动筒与联动筒均与动模转动连接,所述拉动绳远离锁止块的一端与驱动筒连接,并绕设于所述驱动筒上,所述带动绳远离定模的一端与联动筒连接,并绕设于所述联动筒上,所述联动筒通过带动件带动驱动筒的转动,所述脱出件用于控制带动件解除带动转动筒。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解锁组件的具体设置,使得联动筒能够在带动绳的拉动下发生转动,从而通过带动件带动驱动筒转动,进而使得驱动筒对拉动绳进行拉动,并使得拉动绳缠绕于自身上,实现对锁止块的拉动,同时,当联动筒转动至一定位置时,脱出件控制带动件解除对带动筒的带动,从而使得锁止块回复至初始位置,实现对连接架的解锁。

11、作为优选,所述带动件包括带动架与若干带动杆,所述带动架套设于联动筒上,并与所述联动筒转动连接,每一所述带动杆均与带动架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筒上连接有驱动架,所述带动杆通过推动驱动架带动驱动筒转动,所述脱出件用于带动带动架转动,并控制所述带动杆相对于带动架转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带动件的具体设置,使得当联动筒转动时,带动杆能够通过推动驱动架带动驱动筒转动,从而实现对解锁块的解锁,同时当联动筒转动至一定位置时,脱出件带动带动杆相对于带动架滑移,并与驱动架脱离相抵的状态,使得联动筒停止带动驱动筒转动,此时在弹性件的弹力下,锁止块回复至初始位置,实现对连接架的解锁。

13、作为优选,所述脱出件包括太阳轮、若干行星齿轮和外齿圈,所述太阳轮与联动筒连接,所述行星齿轮与带动杆一一对应,所述行星齿轮套设于对应的带动杆上,并与对应的带动杆滑动连接,所述行星齿轮与带动架转动连接,所述外齿圈与动模连接,所述太阳轮与每一行星齿轮均啮合,每一所述行星齿轮均与外齿圈相啮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脱出件的具体设置,使得当联动筒发生转动时,联动筒带动太阳轮一并发生转动,由于外齿圈与动模连接,所以外齿圈不发生转动,因此,行星齿轮在太阳轮与外齿圈的带动下,绕太阳轮的中心轴线处发生公转,并绕自身的轴线处发生自转,从而使得行星齿轮带动带动杆发生公转与自转,进而使得带动杆能够抵推驱动架转动,同时向远离驱动架的方向移动,使得带动杆逐渐解除与驱动架的抵接,最终实现锁止块回复至初始位置,实现对连接架的解锁。

15、作为优选,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转动架、联动架以及联动块,所述转动架的一端与定模的一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架的另一端与联动架转动连接,所述联动块套设于联动架上,并与所述联动架滑动连接,所述联动块与动模转动连接,所述联动架与滑移架远离拉出架的一端转动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联动组件的设置,使得动模相对于定模发生移动时,联动架能够带动联动块相对于转动架发生转动,从而使得联动架的底端能够相对于动模向右移动,进而带动滑移架向右滑移,从而实现对抽芯滑块的带动。

17、作为优选,所述定模包括错位架,所述错位架与定模滑动连接,所述错位架的滑移方向与动模的滑移方向一致,所述定模与转动架转动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错位架的设置,使得动模刚滑移时,错位架能够相对于定模发生滑移,从而使得在动模刚开始滑移时,联动机构与解锁机构均能够相对于动模保持最初的状态,从而降低解锁机构与联动机构运转而干涉动模的几率,进而保证了动模的开模顺利,同时当错位架相对于动模,移动至自身滑移轨迹的最底端时,解锁机构与联动机构开始运转。

19、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抵接架、螺纹杆与调节帽,所述抵接架与拉出架滑动连接,所述抵接架位于滑移架与拉出架之间,所述螺纹杆穿过抵接架,并与所述抵接架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与拉出架转动连接,所述调节帽套设于螺纹杆上,并与所述螺纹杆连接,所述拉出架上还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用于锁紧螺纹杆。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调节组件的设置,使得相关人员能够旋转调节帽,实现对螺纹杆的旋转,当螺纹杆旋转时,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抵接架发生滑移,从而实现对滑移架滑移量的调节,当调节完成后,再通过锁紧件对螺纹杆进行锁紧,从而降低螺纹杆发生转动的可能性。

21、作为优选,所述拉出架与抽芯滑块转动连接,所述动模上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套设于拉出架远离抽芯滑块的一端,并与所述拉出架远离抽芯滑块的一端滑动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限位架与拉出架的设置,使得当限位架滑移至一定位置时,拉出架脱离限位架的限定,从而使得拉出架远离抽芯滑块的一端,能够相对于抽芯滑块向上转动,进而实现对抽芯滑块的二次拉动,从而有效延长了对抽芯滑块的拉动距离,同时也节省了为拉动抽芯滑块而导致联动架设置过长的几率,进而节省了空间。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对调节组件的设置,使得相关人员能够通过调节组件调节滑移架相对于拉出架的滑移量,从而调节滑移架带动拉出架一并滑移的滑移量,进而调节拉出架的滑移量,实现对抽芯滑块滑移量的调节,从而提高了侧抽芯注塑模具的适用范围,提高了侧抽芯注塑模具的通用性;

25、2.对锁止组件的设置,使得锁止块能够对连接架进行锁止,从而实现对带动架的锁止,进而实现对抽芯滑块的锁止,从而降低在定模与动模合模后,抽芯滑块发生意外滑移的几率,从而降低了由于抽芯滑块在注塑时发生意外滑移,而导致注塑质量降低的几率,有效保证了注塑的顺利进行;

26、3.对限位架与拉出架的设置,使得当限位架滑移至一定位置时,拉出架脱离限位架的限定,从而使得拉出架远离抽芯滑块的一端,能够相对于抽芯滑块向上转动,进而实现对抽芯滑块的二次拉动,从而有效延长了对抽芯滑块的拉动距离,同时也节省了为拉动抽芯滑块而导致联动架设置过长的几率,进而节省了空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