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老化pp薄膜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37936发布日期:2024-04-18 17:5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老化pp薄膜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聚丙烯薄膜,具体的说是一种耐老化pp薄膜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1、聚丙烯简称pp,是一种无色、无臭、无毒、半透明固体物质,具有耐化学性、耐热性、电绝缘性、高强度机械性能和良好的高耐磨加工性能等,这使得聚丙烯自问世以来,便迅速在机械、汽车、电子电器、建筑、纺织、包装、农林渔业和食品工业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开发应用。而且因为其具有可塑性,聚丙烯材料正逐步替代木制产品,高强度韧性和高耐磨性能已逐步取代金属的机械功能。另外聚丙烯具有良好的接枝和复合功能,在混凝土、纺织、包装和农林渔业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空间。

2、聚丙烯薄膜一般是由聚丙烯颗粒经共挤形成片材后,再经纵横两个方向的拉伸而制得,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聚丙烯薄膜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310012175.x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卤阻燃聚丙烯母粒及无卤阻燃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无卤阻燃聚丙烯母粒包括聚丙烯15-42%,阻燃剂41-57%,成炭剂14-24%,抗氧剂1-2%,改性粘土1-2%,钛酸酯偶联剂0.5-1%。该技术方案中聚丙烯颗粒由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形成,聚丙烯母料颗粒饱满且表面光滑,使得聚丙烯颗粒与其他原料混合时造成原料分子之间的接触紧密度较差,原料混合不均匀,混合料的浓度不均一,进而影响聚丙烯薄膜的性能质量。

3、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司设计研发了一种耐老化pp薄膜的生产工艺,采用了特殊的原料处理装置,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聚丙烯颗粒与其他原料混合时造成原料分子之间的接触紧密度较差,原料混合不均匀,混合料的浓度不均一,进而影响聚丙烯薄膜的性能质量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老化pp薄膜的生产工艺。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耐老化pp薄膜的生产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s1:以重量份计,选取聚丙烯70-80份、抗氧剂受阻酚类抗氧剂1010为8-10份、阻燃剂聚磷酸铵ⅱ型15-20份、成炭剂4-5份、改性粘土3-5份、钛酸酯偶联剂1-2份混合均匀后加入原料处理装置中的熔融箱内;选取聚丙烯100-120份、聚乙烯辛烯共聚物20-30份、黏合剂5-6份混合研磨成粉状放入原料处理装置中的储料箱内;

4、s2:分别启动熔融箱内的加热装置、蓄水池内的输送带和风机,使得熔融箱内原料熔融滴落进蓄水池内形成表面多孔的聚丙烯颗粒,并通过输送带将聚丙烯颗粒输送到第一送料管中,同时储料箱内粉状的混合物进入第二送料管,两者在第一送料管和第二送料管的端口处发生对流冲击后掉落至混料筒内的转盘中混合均匀;

5、s3:取出转盘内的最终混合料,并将该混合料通过熔融挤出、双向拉伸工艺制得一种耐老化pp薄膜;

6、其中,s1步骤中所述的原料处理装置包括熔融箱、蓄水池、混料筒、储料箱、第一送料管和第二送料管;所述蓄水池为立方体结构设计,所述蓄水池一侧侧壁上固连有熔融箱;所述熔融箱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熔融箱靠近蓄水池的一侧固连有倾斜向下设计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一端位于蓄水池内的液面上方,所述出料管远离熔融箱的一端下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截面为圆形设计;所述蓄水池内部通过传动辊设有倾斜设计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靠近熔融箱的一端位于蓄水池内的液面下方且紧贴蓄水池内壁设计,另一端位于蓄水池侧壁上表面;所述输送带表面为粗糙面设计;所述蓄水池远离熔融箱的一侧设有倾斜设计的第一送料管,所述第一送料管为长方体结构设计,所述第一送料管相对于蓄水池的一端为喇叭状设计;所述第一送料管远离蓄水池的一端设有混料筒,所述混料筒为圆柱状空心结构;所述混料筒底部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叶轮,所述叶轮上端固连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端穿过腔室内壁设计;所述转轴上端固连有转盘,所述转盘为碗状设计;所述熔融箱上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通过开设在熔融箱和蓄水池内壁的气道与风机连接,所述风机另一端通过导管与腔室底部空间连通;所述混料筒远离蓄水池的一侧通过支座设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位于混料筒上方,所述储料箱为立方体结构设计;所述储料箱相对于混料筒的一侧设有倾斜向下的第二送料管;所述第一送料管和第二送料管相对于混料筒的一端均伸入混料筒内部设计,所述第一送料管和第二送料管整体呈倒“八”字形设计;

7、工作时,选取规定量的聚丙烯、抗氧剂、阻燃剂、成炭剂、改性粘土、钛酸酯偶联剂混合均匀后加入熔融箱内,启动熔融箱内加热装置使得熔融箱内的混合物加热融化成液体,流动的液体进入出料管并从出料管底部的出料口流出,出料口流出的液体呈液滴状滴落至蓄水池内,高温熔融的液滴经冷却水中冷却后形成表面多孔的聚丙烯颗粒并掉落在输送带表面;由于输送带表面为粗糙面设计,增大了聚丙烯颗粒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表面多孔的聚丙烯颗粒随输送带向远离熔融箱的方向传送,直至聚丙烯颗粒运动到靠近第一送料管的一端时,聚丙烯颗粒物在惯性作用和离心力作用下被拋至第一送料管内;同时,储料箱内的聚丙烯、聚乙烯辛烯共聚物和黏合剂的粉状混合物进入第二送料管,由于一送料管和第二送料管整体呈倒“八”字形设计,聚丙烯颗粒物和储料箱内的粉状混合物在向下的冲击力作用下会在第一送料管和第二送料管的端口处发生对流冲击,使得储料箱内的粉状混合物填充到聚丙烯颗粒表面的孔隙中,最终混合物掉落至混料筒内的转盘内;同时启动风机,风机从熔融箱上端抽取热气并通过导管将热气传送到腔室底部,腔室内叶轮在热气的冲击下发生转动,进而带动转轴和转盘转动,转盘转动使得转盘内的混合物在离心力作用下进一步混合均匀,储料箱内添加的黏合剂可加速粉状混合物与聚丙烯颗粒的填充混合;且一开始粉状混合物未填充进聚丙烯颗粒的孔隙中时,聚丙烯颗粒质量较轻,使得聚丙烯颗粒在转盘中与粉状混合物继续混合,当聚丙烯颗粒的孔隙中填充满粉状混合物后,聚丙烯颗粒质量增大,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转盘内抛出;将转盘内抛出的聚丙烯颗粒物进行收集,再通过熔融挤出、双向拉伸工艺即可制得一种耐老化pp薄膜;本发明通过将熔融箱内高温熔融的混合物液滴经冷却水冷却后形成表面多孔的聚丙烯颗粒,并通过第一送料管和第二送料管中的混合物对冲使得聚丙烯颗粒的孔隙中填充进粉状混合物,同时通过转盘进一步使其混合均匀,从而保证混合料的浓度均一,便于后续的挤出拉伸操作,有效提高聚丙烯薄膜的性能和质量。

8、优选的,所述第一送料管上表面固连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下表面固连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与第一送料管内部连通;所述第一送料管相对于混料筒的一端内部铰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相对于混料筒中线的一侧侧面与第一送料管内壁之间固连有气囊,另一侧侧面与固定块下表面固连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位于固定筒内部;所述第二送料管相对于混料筒的一端内部铰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远离混料筒中线的一端与第二送料管内壁之间铰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内部与气囊内部通过导气管连通;

9、工作时,输送带将聚丙烯颗粒运送至第一送料管内,进入第一送料管内的聚丙烯颗粒物向下冲击第一隔板,使得第一隔板向相对于混料筒中线的一侧转动,实现第一送料管打开;同时第一隔板转动时挤压气囊,使得气囊内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伸缩气缸内,伸缩气缸的伸出杆向外伸出,进而带动第二隔板向靠近混料筒中线的一侧转动使得第二送料管打开;当第一送料管内不再输送物料时,第一隔板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同时带动气囊和第二隔板回到初始位置,使得第一送料管和第二送料管同时关闭;通过气囊和伸缩气缸相互连通,使得第一送料管和第二送料管同时打开和关闭,可实现两者内部的混合物及时发生对冲,提高聚丙烯颗粒与粉状混合物的混合效果,从而提高聚丙烯薄膜的质量;且第一送料管和第二送料管同时打开和关闭可防止一端加料过量,提高生产操作的精确度,减少物料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10、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内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一端固连有转动块,另一端穿入弹簧内部设计;所述转杆穿入弹簧内部的一端固连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与转杆垂直设计,所述拨动杆一端伸出弹簧内部设计;

11、工作时,第一送料管内的物料冲击第一隔板使其发生转动,进而实现第一送料管和第二送料管的打开,此时旋动转动块,转动块带动转杆和拨动杆同时转动,拨动杆转动时拨动螺旋设计的弹簧使得拨动杆下方的弹簧卷绕到转杆上,从而实现弹簧长度的调节;弹簧不断卷绕到转杆使得弹簧对第一隔板的拉力增大,进而带动第一隔板向远离混料筒中线的方向转动;通过转动转动块可实现对第一送料管和第二送料管打开程度的调节,进而对添加的物料量进行控制,防止加料过多和加料速度过快使得第一送料管和第二送料管内的物料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减小,降低其混合效果。

12、优选的,所述蓄水池相对于熔融箱的一侧内壁上端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气道连通;所述混料筒底部内壁和转盘内部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微孔,所述微孔尺寸小于储料箱内的粉状混合物的尺寸,所述混料筒底部内壁上开设的微孔与腔室连通;

13、工作时,熔融箱内高温熔融的混合物液滴掉落至蓄水池内部使得蓄水池靠近熔融箱一侧的冷却水加热产生水蒸汽,蒸汽通过进气口进入气道,由于在封闭的通道内蒸汽难以挥发,使得蒸汽通过风机和导管进入腔室,并最终通过混料筒底部内壁和转盘内部的微孔进入到转盘中,转盘内的混合料吸收蒸汽进而被浸湿发黏,从而有效提高粉状混合物和聚丙烯颗粒之间的混合效果,便于后续的挤出拉伸操作,有效提高聚丙烯薄膜的性能和质量。

14、优选的,所述混料筒内壁上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于转盘上表面处环形设计,且导流槽一端向下螺旋环绕延伸;所述导流槽下端固连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远离混料筒的一端设有收集盒;所述导流槽的竖截面为耳朵状设计;

15、工作时,混合填充完成的聚丙烯颗粒在转盘的离心力作用下被拋至导流槽内,并沿导流槽螺旋向下进入收集盒,通过设置导流槽可实现聚丙烯颗粒物的自动收集,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聚丙烯颗粒在导流槽内螺旋运动时受到离心力作用,与导流槽内壁接触受到挤压,从而提高粉状混合物与聚丙烯颗粒的黏合效果。

16、优选的,所述导流槽底部设有电加热丝,所述加热丝沿导流槽方向螺旋向下设计;工作时,加热丝可对进入导流槽的物料进行加热烘干,便于聚丙烯颗粒的成型和后续的挤出拉伸操作,从而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耐老化pp薄膜的生产工艺,通过设置熔融箱、蓄水池、第一送料管、第二送料管和转盘,使得熔融箱内高温熔融的混合物液滴经冷却水冷却后形成表面多孔的聚丙烯颗粒,并通过第一送料管和第二送料管中的混合物对冲使得聚丙烯颗粒的孔隙中填充进粉状混合物,同时通过转盘进一步使其混合均匀,从而保证混合料的浓度均一,便于后续的挤出拉伸操作,有效提高聚丙烯薄膜的性能和质量。

19、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耐老化pp薄膜的生产工艺,通过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气囊和伸缩气缸,使得第一送料管和第二送料管同时打开和关闭,实现两者内部的混合物及时发生对冲,提高聚丙烯颗粒与粉状混合物的混合效果,从而提高聚丙烯薄膜的质量;且第一送料管和第二送料管同时打开和关闭可防止一端加料过量,提高生产操作的精确度,减少物料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20、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耐老化pp薄膜的生产工艺,通过设置导流槽和收集盒,使得混合填充完成的聚丙烯颗粒在转盘的离心力作用下被拋至导流槽内,并沿导流槽螺旋向下进入收集盒,实现聚丙烯颗粒物的自动收集,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聚丙烯颗粒在导流槽内螺旋运动时受到离心力作用,与导流槽内壁接触受到挤压,从而提高粉状混合物与聚丙烯颗粒的黏合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