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镶件及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90225发布日期:2023-09-17 01:00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位镶件及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注塑,特别涉及一种定位镶件及模具。


背景技术:

1、模具中的镶件可以理解为模具本体的一部分,镶件的作用在于形成不同造型的注塑型腔,镶件一般可以由上镶块与下镶块组成。目前市场上带有o型注塑型腔的成型模具中,由于镶件受制于加工和装配精度的影响,上下镶块在配合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上镶块与下镶块可能会发生错位的情况,导致注塑成型后的产品满足不了使用要求,需要额外的返修工序,增加了注塑成型产品的成本,还降低了注塑成型产品的良品率。并且由于长期使用后镶件的合模面发生磨损,导致上下镶块的合模面产生间隙,进一步使得注塑成型的产品有较大毛刺,增加了注塑成型产品的次品率。另外受制于镶件的加工误差,也有可能会发生上下镶块的合模面产生间隙的情况,也会使得注塑成型的产品有较大毛刺,增加了注塑成型产品的次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产品注塑成型过程中,注塑型腔内注塑成型的产品毛刺过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位镶件,可使得上镶块与下镶块通过上引导斜面与下引导斜面相适配,使上镶块与下镶块相互啮合,以减少产品注塑成型过程中因上镶块与下镶块之间间隙的存在而产生的毛刺,以提高注塑产品成型的良品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定位镶件,包括上镶块与下镶块,上镶块与下镶块合模形成至少部分注塑型腔,上镶块相对下镶块的一端形成有限位模块,限位模块具有上引导斜面,下镶块形成有与上引导斜面相适配的下引导斜面;底座,底座承载下镶块,并与下镶块转动连接;其中,上镶块与下镶块相向运动时,下镶块可绕底座转动,以使上引导斜面与下引导斜面相对滑动并进行适配,使上镶块与下镶块相互啮合。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得上镶块与下镶块通过上引导斜面与下引导斜面相适配,以减少产品注塑成型过程中因上镶块与下镶块之间间隙的存在而产生的毛刺,以提高注塑产品成型的良品率。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定位镶件,限位模块包括设置于上镶块沿合模方向两侧分布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槽形成有第一上引导斜面,第二限位槽形成有第二上引导斜面。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定位镶件,下镶块设有与第一限位槽相对应的第一凸台,以及下镶块设有与第二限位槽相对应的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形成有与第一上引导斜面适配的第一下引导斜面,第二凸台形成有与第二上引导斜面适配的第二下引导斜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定位镶件,底座沿合模方向与下镶块相对设置,底座上设有转轴,下镶块可相对转轴转动,以使第一上引导斜面与第一下引导斜面相对滑动并进行适配以及第二上引导斜面与第二下引导斜面相对滑动并进行适配,使上镶块与下镶块相互啮合。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定位镶件,第二限位槽具有上端面,上端面与第二凸台的顶端留有转动余量,以方便下镶块相对转轴转动。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定位镶件,转轴与底座一体式或可拆卸设置。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定位镶件,下镶块的底端端面与底座的顶端端面设有间隙。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定位镶件,定位镶件还包括设置在上镶块的第一凹凸结构,以及设置在下镶块的第二凹凸结构,第一凹凸结构与第二凹凸结构相对设置,并且上镶块与下镶块进一步通过第一凹凸结构和第二凹凸结构卡接固定。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凹凸结构和第二凹凸结构的设计,使得上镶块与下镶块在合模后,不会产生水平方向上的错位,进一步提高了注塑产品成型的良品率。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定位镶件,上镶块与下镶块合模形成的至少部分注塑型腔为o型。

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模具,包括上述的任一定位镶件。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减少产品注塑成型过程中因上镶块与下镶块之间间隙的存在而产生的毛刺,以提高注塑产品成型的良品率;还使得上镶块与下镶块在合模后,不会产生水平方向上的错位,进一步提高了注塑产品成型的良品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定位镶件,包括上镶块与下镶块,所述上镶块与所述下镶块合模形成至少部分注塑型腔,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镶块沿合模方向两侧分布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形成有第一上引导斜面,所述第二限位槽形成有第二上引导斜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镶块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对应的第一凸台,以及所述下镶块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对应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形成有与所述第一上引导斜面适配的第一下引导斜面,所述第二凸台形成有与所述第二上引导斜面适配的第二下引导斜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沿所述合模方向与所述下镶块相对设置,所述底座上设有转轴,所述下镶块可相对所述转轴转动,以使所述第一上引导斜面与所述第一下引导斜面相对滑动并进行适配以及所述第二上引导斜面与所述第二下引导斜面相对滑动并进行适配,使所述上镶块与所述下镶块相互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具有上端面,所述上端面与所述第二凸台的顶端留有转动余量,以方便所述下镶块相对所述转轴转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所述底座一体式或可拆卸设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镶块的底端端面与所述底座的顶端端面设有间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镶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镶块的第一凹凸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下镶块的第二凹凸结构,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相对设置,并且所述上镶块与所述下镶块进一步通过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和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卡接固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镶块与所述下镶块合模形成的至少部分注塑型腔为o型。

10.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定位镶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定位镶件,包括上镶块与下镶块,上镶块与下镶块合模形成至少部分注塑型腔,上镶块相对下镶块的一端形成有限位模块,限位模块具有上引导斜面,下镶块形成有与上引导斜面相适配的下引导斜面;底座,底座承载下镶块,并与下镶块转动连接;其中,上镶块与下镶块相向运动时,下镶块可绕底座转动,以使上引导斜面与下引导斜面相对滑动并进行适配,使上镶块与下镶块相互啮合。本技术可使得上镶块与下镶块通过上引导斜面与下引导斜面相适配,使上镶块与下镶块相互啮合,以减少产品注塑成型过程中因上镶块与下镶块之间间隙的存在而产生的毛刺,以提高注塑产品成型的良品率。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模具,包括上述的定位镶件。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雷,张义洲,张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陆汽车电子(连云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