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挤出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59214发布日期:2023-09-08 01:2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挤出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缆生产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挤出生产线。


背景技术:

1、电线电缆挤出加工由挤出设备和辅助设备组成,基础产品的质量除了依靠挤出机的塑化效果外还需要辅助设备的配合。目前,制作电缆时采用挤压式工艺将熔融塑料挤出在电缆的缆芯上,而目前的挤压式工艺虽然能保证塑料包裹缆芯的致密性,但很难保证在生产过程中缆芯的稳定,在挤出过程中缆芯容易晃动,导致被挤压在缆芯上的护套厚薄不一,存在一定的几率发生变形或破损,从而影响了生产质量。而且现阶段电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并不是很高,设备和设备之间的适用性不高,不能够随意搭配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挤出生产线,使用方便,实用性强,保证电缆护套直径稳定性。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缆挤出生产线,包括沿工序方向依次设置的放线装置、挤出装置和收线装置;所述放线装置设有校直台;所述收线装置设有牵引机;所述挤出装置包括设有挤出模具的挤出机,所述挤出模具包括外模以及置于外模内的模芯,所述模芯内设有缆芯通道,所述缆芯通道与外模连通,所述模芯和外模之间设有与缆芯通道和外模均连通的挤出通道,所述校直台的出线端与缆芯通道的入线端相对设置,所述缆芯通道的出线端与牵引机的入线端相对设置。

4、进一步的,所述缆芯通道包括第一缆芯通道以及与第一缆芯通道同轴连通的第二缆芯通道,所述第一缆芯通道横穿于模芯内的后端部,所述第二缆芯通道横穿于模芯内的前端部,所述第二缆芯通道的径向截面大于第一缆芯通道的径向截面。

5、进一步的,所述模芯包括第一模芯体以及与第一模芯体的后端连接的第二模芯体,所述第二缆芯通道依次贯穿第一模芯体以及第二模芯体的前端部,所述第一缆芯通道贯穿第二模芯体的后端部;所述外模内设有容置腔以及与容置腔连通的挤出孔,所述第二模芯体内置于容置腔,所述挤出通道由第二模芯体的外壁和容置腔的内壁围设而成,所述挤出孔的进线端与第一缆芯通道以及挤出通道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校直台包括机台以及与机台转动连接的多个间隔排列的张紧轮,所述张紧轮的出线端与第二缆芯通道的入线端相对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牵引机包括牵引机架以及与牵引机架转动连接的多个间隔排列的牵引轮;所述挤出孔的出线端与牵引轮的入线端相对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挤出机还包括挤出机架、驱动件以及设于挤出机架的挤出螺杆,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挤出螺杆旋转,所述挤出螺杆的一端设有料斗,所述挤出螺杆的另一端与外模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挤出装置还包括水槽,所述水槽位于挤出机和牵引机之间。

10、进一步的,所述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机以及位于放线机和校直台之间的放线速度控制器。

11、进一步的,所述收线装置包括收线机以及位于收线机和牵引机之间的计米器。

12、进一步的,所述收线机包括收线架、驱动机构和两个间隔设置的线盘,两个所述线盘均与收线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线盘转动;两个所述线盘之间设有与收线架转动连接的排线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缆挤出生产线,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使用方便。校直台的出线端、缆芯通道的轴线、牵引机的入线端位于同一水平线,确保了在护套胶料挤包在缆芯的外表面时,缆芯不容易晃动,保证缆芯上的护套直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挤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工序方向依次设置的放线装置、挤出装置和收线装置;所述放线装置设有校直台(3);所述收线装置设有牵引机(7);所述挤出装置包括设有挤出模具(5)的挤出机(4),所述挤出模具(5)包括外模(51)以及置于外模(51)内的模芯(52),所述模芯(52)内设有缆芯通道,所述缆芯通道与外模(51)连通,所述模芯(52)和外模(51)之间设有与缆芯通道和外模(51)均连通的挤出通道(53),所述校直台(3)的出线端与缆芯通道的入线端相对设置,所述缆芯通道的出线端与牵引机(7)的入线端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挤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通道包括第一缆芯通道(523)以及与第一缆芯通道(523)同轴连通的第二缆芯通道(524),所述第一缆芯通道(523)横穿于模芯(52)内的后端部,所述第二缆芯通道(524)横穿于模芯(52)内的前端部,所述第二缆芯通道(524)的径向截面大于第一缆芯通道(523)的径向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挤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52)包括第一模芯体(521)以及与第一模芯体(521)的后端连接的第二模芯体(522),所述第二缆芯通道(524)依次贯穿第一模芯体(521)以及第二模芯体(522)的前端部,所述第一缆芯通道(523)贯穿第二模芯体(522)的后端部;所述外模(51)内设有容置腔(511)以及与容置腔(511)连通的挤出孔(512),所述第二模芯体(522)内置于容置腔(511),所述挤出通道(53)由第二模芯体(522)的外壁和容置腔(511)的内壁围设而成,所述挤出孔(512)的进线端与第一缆芯通道(523)以及挤出通道(5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挤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台(3)包括机台(31)以及与机台(31)转动连接的多个间隔排列的张紧轮(32),所述张紧轮(32)的出线端与第二缆芯通道(524)的入线端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挤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7)包括牵引机架(71)以及与牵引机架(71)转动连接的多个间隔排列的牵引轮(72);所述挤出孔(512)的出线端与牵引轮(72)的入线端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挤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机(4)还包括挤出机架(41)、驱动件(44)以及设于挤出机架(41)的挤出螺杆(42),所述驱动件(44)用于驱动挤出螺杆(42)旋转,所述挤出螺杆(42)的一端设有料斗(43),所述挤出螺杆(42)的另一端与外模(5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挤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装置还包括水槽(6),所述水槽(6)位于挤出机(4)和牵引机(7)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挤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机(1)以及位于放线机(1)和校直台(3)之间的放线速度控制器(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挤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装置包括收线机(9)以及位于收线机(9)和牵引机(7)之间的计米器(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缆挤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机(9)包括收线架(91)、驱动机构(94)和两个间隔设置的线盘(92),两个所述线盘(92)均与收线架(9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94)用于驱动线盘(92)转动;两个所述线盘(92)之间设有与收线架(91)转动连接的排线器(9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缆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挤出生产线,包括沿工序方向依次设置的放线装置、挤出装置和收线装置;所述放线装置设有校直台;所述收线装置设有牵引机;所述挤出装置包括设有挤出模具的挤出机,所述挤出模具包括外模以及置于外模内的模芯,所述模芯内设有缆芯通道,所述缆芯通道与外模连通,所述模芯和外模之间设有与缆芯通道和外模均连通的挤出通道,所述校直台的出线端与缆芯通道的入线端相对设置,所述缆芯通道的出线端与牵引机的入线端相对设置。电缆挤出生产线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确保了在护套于缆芯的外表面挤压成型时,缆芯不容易晃动,保证缆芯上的护套直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裕利,黄齐汪,袁欢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正和电缆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