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光纤导轮注塑模具的易分离水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25281发布日期:2024-01-06 23:1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胶光纤导轮注塑模具的易分离水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胶光纤导轮注塑模具的易分离水口结构。


背景技术:

1、导轮能够用于引导光缆和电缆等线缆的走向,基于此功能,各种型号的导轮已被广泛地应用在退火机、拉丝机、光缆设备以及电缆设备等线缆生产设备上。采用铝合金、不锈钢以及铸铁等金属材质作为导轮,能够使导轮具有可承载负荷高、强度高以及使用寿命长等性能优势,但是,也同时会带来物料成本高、导轮自重大以及制作工艺复杂的问题。

2、因此塑胶光线导轮也随之生产,但是现有的塑胶光线导轮在注塑时一般采用单流道的结构进行注塑,因此存在几个问题:1、注塑水口与产品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虽然注塑流体流动稳定,但是水口和产品因为接触面积大,因此分离较为麻烦,且剪切时也容易出现伤口影响外观;2、缩小注塑水口的直径,却容易出现流压不够造成的产品缺陷,因此相对的注塑流速较慢,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塑胶光纤导轮注塑模具的易分离水口结构,旨在改进上述问题,同时水口方便分离,提高生产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塑胶光纤导轮注塑模具的易分离水口结构,包括:

3、上模,所述上模设有第一型腔,所述第一型腔的中部设有注胶通道;

4、下模,所述下模设有与第一型腔相配合的第二型腔,所述第二型腔位于注胶通道的位置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用于放置金属环,所述金属环的上壁与注胶通道相靠近且延伸出金属环的外周壁,并形成分流通道;

5、当注胶通道成型水口时,所述水口包括主胶体和分流胶体,所述分流胶体部分与金属环外周壁贴合。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实际的设计中,通过将金属环与光纤导轮相配合从而可以使光纤导轮更耐用,与此同时,通过金属环作为塑胶流体的导流以及支撑,当水口成型主胶体和分流胶体后,当水口与光纤导轮主体分离时,通过金属环作为支点可以减少分流胶体与光纤导轮主体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水口分离更简单,且水口的切口更小,当然在实际设计中,也可以将分流通道设计的更小,从而实现水口的直接分离,但是注胶速度也会随之降低,因此一个合适的内径的分流通道是注胶效率以及水口分体的关键。



技术特征:

1.一种塑胶光纤导轮注塑模具的易分离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光纤导轮注塑模具的易分离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通道呈从上之下逐渐扩径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光纤导轮注塑模具的易分离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通道呈环状辐射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光纤导轮注塑模具的易分离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通道由多个周向分布的支道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胶光纤导轮注塑模具的易分离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道水平设置于上模的下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胶光纤导轮注塑模具的易分离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道设有四个。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胶光纤导轮注塑模具的易分离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道设有凹设的限位槽或凸设的限位块。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胶光纤导轮注塑模具的易分离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道的端部伸出金属环的外周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光纤导轮注塑模具的易分离水口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设有第一型腔,第一型腔的中部设有注胶通道,下模设有与第一型腔相配合的第二型腔,第二型腔位于注胶通道的位置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用于放置金属环,金属环的上壁与注胶通道相靠近且延伸出金属环的外周壁,并形成分流通道;当注胶通道成型水口时,所述水口包括主胶体和分流胶体。通过金属环作为支点可以减少分流胶体与光纤导轮主体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水口分离更简单,且水口的切口更小,当然在实际设计中,也可以将分流通道设计的更小,从而实现水口的直接分离,但是注胶速度也会随之降低,因此一个合适的内径的分流通道是注胶效率以及水口分体的关键。

技术研发人员:邓乾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南月模具压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